在這個世界,你存在過嗎?——《倖存者,如我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講這本書之前,一定要先好好介紹作者,作者叫:歐大旭。乍聽之下直覺可能是華裔作家,但探究他的身世,才發現背後不單純只是華裔兩字這麼簡單。作者出生於台北,而後隨馬來西亞籍父母至吉隆坡生活,求學階段遠赴英國劍橋深造,雖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一段時間,為了追求自己創作夢想,又轉往東安格利亞大學修習創作學程。這樣複雜的經歷加上對創作的執念,造就他描寫這本書的筆觸相當深刻。除了故事之外,作者也想透過此種方式的文學去改變馬來西亞單調的二元法。

倖存者,如我們  封面

倖存者,如我們 封面


本書主角李福來,一開始做為殺人犯在被告席上回憶起自己童年,聆聽著律師試圖透過講述他生平為他辯護,但對李大福來說,卻是一個陌生的故事。

全書透過主角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整個故事,從一開始的出生地,世人始終分不清楚確切位置的荒涼漁村,母親為了阿福搬到更好的地方,努力了兩三年卻始終回到了原點。而主角就像所有生長在偏鄉的人一樣,努力讓自己過著我們所認為的正常人生。

最初,在餐廳當服務生,後來在一個老闆賞識下當上魚塭管理員。他對公司內的移工盡心盡力,也在之後娶了老婆。一切看似快要接近所謂的正常幸福生活之際,一個他兒時朋友的出現,像是在時時刻刻提醒著阿福,你永遠也不可能掙脫這個社會階級的牢籠。接著故事轉到譚素敏,她是一個博士生,為了研究殺人犯的故事,遠道來採訪。

譚素敏出生良好,為了對抗馬來西亞的貪污和刻板社會價值觀,出現在各大抗議活動,誓言要為中下階層爭取應有的正義。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她的車子因為晚一分鐘繳費,而被強制拖吊,警察暗示她繳點費用就能換到車,但譚素敏抵死不從,最後車被拖吊。阿福陪著譚素敏再度到拖吊場,而這時警察因為譚素敏在當下不肯繳罰款提高了罰金,譚素敏誓死力爭,最後警察突然還給她車子。但不是意味著她得到了勝利,而是李福來偷偷協助繳掉了罰金。正因為他一生的經歷,他知道再怎麼反抗,都毫無效果,只能在被剝削的時候設法讓自己損失減到最小。

採訪完成後,這個故事被當成小說出版,因為故事背景讓許多人有相當的共鳴,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譚素敏邀請李福來一起出席,但阿福到了現場發現他始終無法融入這樣的環境,只冀望能趕緊離開。故事的最後,什麼都沒有改變,大福還是繼續一樣的人生,而這一切我們看似幫助的繩索,始終沒有繫上任何一個希望掙脫牢籠的人。

這本書在我閱讀的時候,其實一直有讓我想到異鄉人的場景。從一開始法庭是由律師講述自己的故事,到為了朋友而犯下凶殺案,表面上是一個殺人案件,實際上是作者整個人生的檢視,一切事情都沒有改變。靜靜的,我們一直活在某種被設定好的世界一樣,繼續低著頭思考如何無謂的脫逃。

Podcast聽聽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統統愛看書:書說社會的沙龍
34會員
49內容數
作者養成買書的習慣,大約十年左右,類別涵蓋小說、歷史、經濟、犯罪、和理財,希望透過自身觀點加上書中內容結合成統統社畜中的特殊書評
2022/03/28
2014 年,有一本生動描繪了柬埔寨歷史的書——《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透過記者的書寫角度,這本書可說是精彩絕倫,時序來到我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那些在外國人眼中輕描淡寫的部分,才是當地人最揮之不去的噩夢。
Thumbnail
2022/03/28
2014 年,有一本生動描繪了柬埔寨歷史的書——《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透過記者的書寫角度,這本書可說是精彩絕倫,時序來到我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那些在外國人眼中輕描淡寫的部分,才是當地人最揮之不去的噩夢。
Thumbnail
2022/03/18
在日本熊本,有一間看起來稀鬆平常的婦產科綜合醫院,跟其他醫院所提供的服務相去不遠,但這間醫院在 2006 年時,由理事長蓮田太二宣布一項震驚全日本的計畫,那就是仿效德國成立「嬰兒信箱」(日本最新將此名稱改為「送子鳥搖籃」)。
Thumbnail
2022/03/18
在日本熊本,有一間看起來稀鬆平常的婦產科綜合醫院,跟其他醫院所提供的服務相去不遠,但這間醫院在 2006 年時,由理事長蓮田太二宣布一項震驚全日本的計畫,那就是仿效德國成立「嬰兒信箱」(日本最新將此名稱改為「送子鳥搖籃」)。
Thumbnail
2022/03/10
在podcast節目裡我時常提到,所有類型的作者當中,我認為記者最擅長為讀者創造栩栩如生的閱讀體驗。比如《惡血》、《向我一樣黑》和《吃佛》等書,都是透過記者精采地描述和精闢的見解,將兩個元素揉合在一起,才讓我們得以拍案叫絕!
Thumbnail
2022/03/10
在podcast節目裡我時常提到,所有類型的作者當中,我認為記者最擅長為讀者創造栩栩如生的閱讀體驗。比如《惡血》、《向我一樣黑》和《吃佛》等書,都是透過記者精采地描述和精闢的見解,將兩個元素揉合在一起,才讓我們得以拍案叫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個人要有多幸運,才能像諸位一樣,坐在舒服的位置上,認定這世界十分溫柔,而我們擁有絕對的權力,對罪犯殘忍?」
Thumbnail
「一個人要有多幸運,才能像諸位一樣,坐在舒服的位置上,認定這世界十分溫柔,而我們擁有絕對的權力,對罪犯殘忍?」
Thumbnail
歐大旭(Tash Aw)出生台北,在馬來西亞成長,定居於英國。《碼頭上的陌生人》(Strangers on A Pier)是他對自我背景、家族記憶與身份探尋的著作。作者將好幾百頁的內容,精萃在一百頁裡,簡短而深刻。中譯即將出版,非常推薦。
Thumbnail
歐大旭(Tash Aw)出生台北,在馬來西亞成長,定居於英國。《碼頭上的陌生人》(Strangers on A Pier)是他對自我背景、家族記憶與身份探尋的著作。作者將好幾百頁的內容,精萃在一百頁裡,簡短而深刻。中譯即將出版,非常推薦。
Thumbnail
早上看到許多人轉貼捐款連結,是為了日前於Laguna Woods 的長老教會因制伏兇手而犧牲的「鄭達志John Cheng」醫師遺屬而發起的募捐。 讀了 #宮部美幸 的《#人質卡農》,好像自己隔著遙遠的海峽,似乎也能做點什麼。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人生——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角色——
Thumbnail
早上看到許多人轉貼捐款連結,是為了日前於Laguna Woods 的長老教會因制伏兇手而犧牲的「鄭達志John Cheng」醫師遺屬而發起的募捐。 讀了 #宮部美幸 的《#人質卡農》,好像自己隔著遙遠的海峽,似乎也能做點什麼。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人生——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角色——
Thumbnail
這本書在我閱讀的時候,其實一直有讓我想到異鄉人的場景,從一開始法庭是由律師講述自己的故事,到為了朋友而犯下凶殺案,表面上是一個殺人案件,實際上是作者整個人生的檢視,一切事情都沒有改變,靜靜的,我們一直活在某種被設定好的世界一樣,繼續低著頭思考如何無謂的脫逃。
Thumbnail
這本書在我閱讀的時候,其實一直有讓我想到異鄉人的場景,從一開始法庭是由律師講述自己的故事,到為了朋友而犯下凶殺案,表面上是一個殺人案件,實際上是作者整個人生的檢視,一切事情都沒有改變,靜靜的,我們一直活在某種被設定好的世界一樣,繼續低著頭思考如何無謂的脫逃。
Thumbnail
時光飛梭,2022早已開啟半個月,驚覺還沒在這邊好好回顧我的年度書單!! 分享我的2021年度喜愛十大前,也想說這並沒有名次編排,畢竟每本好書實在很難將他們劃分等級,但都是在這一年中對我具有影響力的書籍。並想在文末新增我的特別提及書單!
Thumbnail
時光飛梭,2022早已開啟半個月,驚覺還沒在這邊好好回顧我的年度書單!! 分享我的2021年度喜愛十大前,也想說這並沒有名次編排,畢竟每本好書實在很難將他們劃分等級,但都是在這一年中對我具有影響力的書籍。並想在文末新增我的特別提及書單!
Thumbnail
卡繆 『異鄉人』 一個自述式的開場,很容易就進入的故事,就像日記般的真實,從母親的死亡開始,一路真實的記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面臨的一切人.事.物... 真實的面對自己和生活中的一切,沒有特定的立場,看似冷漠的外表下其實有一顆溫柔細膩的內心,習慣靜靜的看著周遭事物的流轉,以自己的方式選擇與詮釋生活
Thumbnail
卡繆 『異鄉人』 一個自述式的開場,很容易就進入的故事,就像日記般的真實,從母親的死亡開始,一路真實的記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面臨的一切人.事.物... 真實的面對自己和生活中的一切,沒有特定的立場,看似冷漠的外表下其實有一顆溫柔細膩的內心,習慣靜靜的看著周遭事物的流轉,以自己的方式選擇與詮釋生活
Thumbnail
我們太多時候需要一個因果關係來尋求一個明確的解答,來回答社會上發生過的重大議題,最好這個解答出來也要與我們無關。 為什麼他殺了人?一定是因為錢吧、一定是因為身分卑微被刺激吧、一定是因為家庭問題吧、一定是因為精神有問題吧。 我們到底是想要圖個方便的因果關係?還是讓自己好過點的尋求安慰?
Thumbnail
我們太多時候需要一個因果關係來尋求一個明確的解答,來回答社會上發生過的重大議題,最好這個解答出來也要與我們無關。 為什麼他殺了人?一定是因為錢吧、一定是因為身分卑微被刺激吧、一定是因為家庭問題吧、一定是因為精神有問題吧。 我們到底是想要圖個方便的因果關係?還是讓自己好過點的尋求安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