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考古學】開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部落格考古學」其實是舊文重貼,把部落格時代所寫的舊文一篇篇的搬過來,看看能不能活出些新生命。
這批當初以「風中的老古董」為名的部落格文章,標誌著我在十多年前流連在網路世界中所創生的文字營造出來的人生。如今回想起來,仍會覺得那樣的生活,其實是有趣的。
「十二樓書記」是其中一群文章,一個自以為很別致的欄目,專放有關閱讀的文字。如今重讀,仍會覺得當初,好像還滿用功的。
不像現在,老是混吃等死。
=====
【十二樓書記】開筆
過去曾有段時間是很熱心的寫閱讀生活的,只是每天的閱讀量小,寫來寫去還是那些皮毛,寫多了也就厭了。那是給自己一年的功課,要求每天都要有篇閱讀日記,千字以內,後來寫著寫著,每篇好像都超過一千個字。
要求自己寫日記,每天寫,也寫了一年了,沒想要停。那天在金石堂書店裏看到本新書,書名取得有趣,叫《好書太多,時間太少》,封面設計得很有童趣,副題寫著「一個愛書人的真情告白」,怎麼也比不上原書名簡單。隨意翻了幾篇,發現是個日記集,簡單的筆觸教人神往。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把生活裏與閱讀有關的部份放大,匯集成一則則或是供做自己日後閱讀的索引,不然也至少成為生活的斷簡殘篇,更重要的是能給自己一些刺激,而不只是個成天嘴巴上掛著「熱愛閱讀」實際上一天下來分配給閱讀的時間極為有限的「懶鬼」。閱讀最動人之處是實踐,在每段爭取來的時間裏熱心沈浸在文字與情緒,義理與抽象思維中的喜悅,那恐怕才是最可貴之處吧!
雖然最近一次的折挫來自於勒卡雷小說,那本《摯友》兩個星期了還是那寥寥的五十來頁,轉而先讀董啟章的遊記,《摯友》就暫放一邊了。那是讀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後最深沈的無奈,明明是間諜小說的翹楚,可就是沒辦法自在悠遊在勒卡雷文字的氛圍裏,令自己不斷感到懊惱的是,明明之前還曾不自量力的向朋友宣稱將在兩個星期之內讀完的承諾,如今卻是註定要跳票了。
莎拉.尼爾遜是曾在年初許下承諾一個星期至少要讀完一本書,然後在附記裏記下了想讀卻沒讀完的,其中包括了自己也視為畏途童妮.摩里森的《寵兒》。放下對閱讀一直擁有的拘謹,原本也應該要輕輕鬆鬆。再重新寫起閱讀日記,反倒真覺得沒有什麼了。
大概每篇還是千來字的篇幅,也許是流水帳,也許是悵然若有所失的絮語,圍繞在閱讀所發生的種種可能,或許真能讓生活更美好。
還打算把未來一年設定的目標記錄下來,但實在怕自己難堪,還是作罷。在心中許下承諾,明年一定要比今年讀得更多。
於是這批閱讀日記,有了個新的名字──「十二樓書記」。(2004/12/8)
avatar-img
2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徐江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智者仍不免心有所感的冒出一句,顧不得空盪的書房裏其實並沒有別人。緩緩移到窗邊,打開窗,迎面拂來的風吹得智者有些愴然,像他這樣年紀不該就此享受起純然的寂寞。
昨天他把自己逼到情緒的邊緣。沒有能力反擊下班前同事言語的挑釁,醜話幾乎都到嘴邊了,就是沒有能力說出口。硬是壓下了情緒,默默的離開,留下辦公室裡還在加班的其他不知情的同事。 那存在感,有時真還不知道如何形容呢? 他突然大大的吐了口氣。
也因此才想像孩子般的任性,笑罵由人的想思念就思念,想見面就見面。沒那耐心寫信,連等個即時訊息,只是已讀不回,就受不了了。
迪迪安的離世對我而言是件私密的事,是個私心以為的陪伴者卸下了她沈重的任務,徒留我這麼一個自以為「非常冷靜的當事人」。
像是崩塌了,徹底的崩落。想像著重建的場景,該是有巨大的坑洞,重型的機具四散分佈,佔著不同的角落,把雜亂的地形剖開。人在重型機具旁都顯得渺小,渺小到就算忽略了也沒關係……
書房去找了湯瑪仕曼的《魔山》翻了幾頁又重新放回書架。坦白說這樣的動作極為熟悉,許多放在書架上幾乎被我遺忘了的書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像早上出門加班前才從架上抽拿出James L. McClain的《日本史》,讀了前言就又把它放回去...
智者仍不免心有所感的冒出一句,顧不得空盪的書房裏其實並沒有別人。緩緩移到窗邊,打開窗,迎面拂來的風吹得智者有些愴然,像他這樣年紀不該就此享受起純然的寂寞。
昨天他把自己逼到情緒的邊緣。沒有能力反擊下班前同事言語的挑釁,醜話幾乎都到嘴邊了,就是沒有能力說出口。硬是壓下了情緒,默默的離開,留下辦公室裡還在加班的其他不知情的同事。 那存在感,有時真還不知道如何形容呢? 他突然大大的吐了口氣。
也因此才想像孩子般的任性,笑罵由人的想思念就思念,想見面就見面。沒那耐心寫信,連等個即時訊息,只是已讀不回,就受不了了。
迪迪安的離世對我而言是件私密的事,是個私心以為的陪伴者卸下了她沈重的任務,徒留我這麼一個自以為「非常冷靜的當事人」。
像是崩塌了,徹底的崩落。想像著重建的場景,該是有巨大的坑洞,重型的機具四散分佈,佔著不同的角落,把雜亂的地形剖開。人在重型機具旁都顯得渺小,渺小到就算忽略了也沒關係……
書房去找了湯瑪仕曼的《魔山》翻了幾頁又重新放回書架。坦白說這樣的動作極為熟悉,許多放在書架上幾乎被我遺忘了的書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像早上出門加班前才從架上抽拿出James L. McClain的《日本史》,讀了前言就又把它放回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關於這篇文章的標題,我的答案是:重點不是「流量」而是「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這四個字我也想了好久好久,直到第三年,我才瞭解它的意思與重要性。 因為以前一直停留在寫文章的思維裡面,所以不曾思考商業模式,我覺得這就是創作者與創業家的差異。
這是我第二次的部落格搬家。 從最早期的痞客邦,到從零開始學wordpress架站,如今又決定轉換到vocus,為何會做這樣的選擇?
Thumbnail
如題,我的部落格已經邁入四周年啦(大撒花)。經過了 1400 多天的累積,我從一開始只寫文章,到後來經營社群,之後又開始錄製 podcast,對經營自媒體這件事又有了更深的體悟。所以這篇文想來和大家分享這些年我經營「姆斯的閱讀空間」所學到的 5 件事。
日更一千字文章DAY6 我的起心動念從打讀書心得開始 閱讀這個習慣很好,但我以前是個很討厭讀書的人,每次看見書籍難免會有一個文青夢,想說這樣比較有氣質,一直到驚覺自己有財務危機後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才陸續開啟了我閱讀之旅,之後陸續讀了《讀懂一本書》、《精準寫作》、《不敗學習力》……等,還上
嗨,最近過得還好嗎?前幾篇關於寫給過去自己幾篇情書,三個月、一年、三年、五年總共四篇文章。 看了《遇見未來自我》書中提到未來日記的概念,使用過去完成式,成為未來版本的自己寫下的日記;有機會讓我所想像的事情,更有機會顯化成真。 接下來會持續將閱讀到、做實驗、驗證、修正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
今日,外出忙碌了半天。午後,稍作休息,開始著手整理舊書。經過兩個小時,我按照自己用書先後選出了70本。在挑選贈書的過程中,我有意外的發現,有些好書竟然被遺忘了。例如,索忍尼辛的《古拉格群島》三卷本。當初,我購進的時候,索忍尼辛的小說中譯本擠滿書架,因為騰不出空間,只好把它們推向書架最深處。嚴格說來,
Thumbnail
去年二月,建立了方格子的部落格,想要平時下班的時候寫寫東西,跟世界上的同好們,或意外看到我文章的讀者讀一讀我對這世界的看法,或,對這世道。 一年多過去了,莫名突然間,發覺部落格寫的文章全都在寫自己的事情,部落格的文章從沒提過自己對於各種議題的看法,每次的文章就等於自己每個月的人生寫照。
在決定參加靈感日日村創作營之前,其實海苔醬就已經知道自己要每天完成日更文章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就像老張說的「一定要日更嗎?想要日更的理由是什麼?週更也是可以,為什麼堅持一定要日更?而且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實施,有參加的必要嗎?」這些疑問自己先前也都自問自答好幾遍,要跟不要的內心拉扯,最後決定放手試試
Thumbnail
沒有閱讀習慣,一直是許多人最困擾的事情。 你今年又在制定要養成閱讀習慣、要讀幾本書的年度目標嗎?這可能是許多人每年給自己的期許,但等到年末回顧時,才發現今年就這樣莫名其妙地過了。如果想來點不一樣,可以看看這本閱讀變現!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關於這篇文章的標題,我的答案是:重點不是「流量」而是「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這四個字我也想了好久好久,直到第三年,我才瞭解它的意思與重要性。 因為以前一直停留在寫文章的思維裡面,所以不曾思考商業模式,我覺得這就是創作者與創業家的差異。
這是我第二次的部落格搬家。 從最早期的痞客邦,到從零開始學wordpress架站,如今又決定轉換到vocus,為何會做這樣的選擇?
Thumbnail
如題,我的部落格已經邁入四周年啦(大撒花)。經過了 1400 多天的累積,我從一開始只寫文章,到後來經營社群,之後又開始錄製 podcast,對經營自媒體這件事又有了更深的體悟。所以這篇文想來和大家分享這些年我經營「姆斯的閱讀空間」所學到的 5 件事。
日更一千字文章DAY6 我的起心動念從打讀書心得開始 閱讀這個習慣很好,但我以前是個很討厭讀書的人,每次看見書籍難免會有一個文青夢,想說這樣比較有氣質,一直到驚覺自己有財務危機後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才陸續開啟了我閱讀之旅,之後陸續讀了《讀懂一本書》、《精準寫作》、《不敗學習力》……等,還上
嗨,最近過得還好嗎?前幾篇關於寫給過去自己幾篇情書,三個月、一年、三年、五年總共四篇文章。 看了《遇見未來自我》書中提到未來日記的概念,使用過去完成式,成為未來版本的自己寫下的日記;有機會讓我所想像的事情,更有機會顯化成真。 接下來會持續將閱讀到、做實驗、驗證、修正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
今日,外出忙碌了半天。午後,稍作休息,開始著手整理舊書。經過兩個小時,我按照自己用書先後選出了70本。在挑選贈書的過程中,我有意外的發現,有些好書竟然被遺忘了。例如,索忍尼辛的《古拉格群島》三卷本。當初,我購進的時候,索忍尼辛的小說中譯本擠滿書架,因為騰不出空間,只好把它們推向書架最深處。嚴格說來,
Thumbnail
去年二月,建立了方格子的部落格,想要平時下班的時候寫寫東西,跟世界上的同好們,或意外看到我文章的讀者讀一讀我對這世界的看法,或,對這世道。 一年多過去了,莫名突然間,發覺部落格寫的文章全都在寫自己的事情,部落格的文章從沒提過自己對於各種議題的看法,每次的文章就等於自己每個月的人生寫照。
在決定參加靈感日日村創作營之前,其實海苔醬就已經知道自己要每天完成日更文章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就像老張說的「一定要日更嗎?想要日更的理由是什麼?週更也是可以,為什麼堅持一定要日更?而且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實施,有參加的必要嗎?」這些疑問自己先前也都自問自答好幾遍,要跟不要的內心拉扯,最後決定放手試試
Thumbnail
沒有閱讀習慣,一直是許多人最困擾的事情。 你今年又在制定要養成閱讀習慣、要讀幾本書的年度目標嗎?這可能是許多人每年給自己的期許,但等到年末回顧時,才發現今年就這樣莫名其妙地過了。如果想來點不一樣,可以看看這本閱讀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