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疫起生活│既然躲不過,那就來吧!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XXX在隔離,所以他是視訊上課,點名注意一下喔!」
「好的,我知道了!」
鐘聲響起,走進教室上課,一邊環顧坐在實體教室裡的學生,一邊對著放在桌上的iPad與正在隔離中的學生打聲招呼。我已經越來越習慣這樣的一切。

橡皮筋

2021年8月,曾因爆發的疫情,以網路上課的方式長達兩個月,那兩個月看似簡單輕鬆,省去往返通勤與開會的時間,也省去寫白板的力氣,更省去了面對學生上課滑手機的無奈。但,有些東西也隨之一起淡去了。

2021年11月,開學時的見面,大家的話變多了,嘰嘰喳喳地你一言我一語,上課的氣氛也很熱絡,大家彷彿對於一起坐在實體教室的這個空間裡,感到格外地珍惜。而泰文學校也都是在11月開學並恢復到校上課,整個清萊府的學校,好像是睡了一覺後又再度甦醒的感覺。
雖然過沒幾週,其實一直沒消停過的確診人數再度節節上升,面對熟悉的場景反覆重演,爆發的疫情一二三四五波,波波相連到天邊,一直數下去實在也乏了。校長在面對都已經打完二劑疫苗的師生們,以及整體狀況的衡量下,決定還是照常到校上課吧!
時至今日,跨了一個年來到2022,面對Omicron入侵的態度,群體有點像是一條已經被撐鬆的橡皮筋,呈現彈性疲乏的狀態。
「噢,來了,一點都不意外,是預料中的事啊!」
日子還是要過下去,雖然Omicron的傳播力驚人但出現重症的機率偏低,再者大家也都打完第三劑疫苗了。以這二年多來的New Normal生活來看,顯然與病毒共存是個不得不的選擇,既然躲也躲不過,那就來吧!
NeONBRAND null on UnsplashNeONBRAND null on Unsplash

邊境

清萊的美塞與緬甸的大其力土壤相接,而銜接兩國的的友誼大橋是交易與運輸的重要樞紐。然而在2020年,在從中國武漢開始爆發的Coronavirus病毒在世界上迅速傳播後,這一座位於泰國與緬甸邊境的友誼大橋就被關閉了,從那時候後到現在也關了近兩年。
之前,在左邊入境緬甸的關口,總能見到大排長龍的貨車,有載滿著在泰國採買的貨物,也有已卸貨完畢的空空緬甸小貨車。除了來往運輸的車輛之外,也有大大小小的交通車,載著前來泰國上班工作的緬甸人。
在邊境,有不少人每天都是出國去上班呢!只要用認證身份的方式申辦一個小綠本,在泰國與緬甸出入境的費用只需30泰銖,也可以年繳200多泰銖,就能無限次在泰緬出入境。而想從泰國入境緬甸的觀光客,則必須支付單日600泰銖的費用,且不得過夜,必須當天來回。
但這也都是兩年前的事了,大排長龍的車潮已不在,原本位於馬路兩旁的店家可都是生意保障的一級戰區,如今已失去絡繹不絕的人潮。
我都已經快忘記以前的熱鬧的景象,如今經過那裡,那一座高高的泰緬關口大門,看起來彷彿是一個古蹟般的存在。
左側是前往緬甸大其力的方向,可見排隊的長長車龍 / CR: Wikimedia Commons
緬甸小貨車的底部都偏高 / CR: https://www.lifeseeingtours.com

疫起前進

「XXX在隔離,所以他是視訊上課,點名注意一下喔!」
「好的,我知道了!」
鐘聲響起,走進教室上課,一邊環顧坐在實體教室裡的學生,一邊對著放在桌上的iPad與正在隔離中的學生打聲招呼。我已經越來越習慣這樣的一切。
面對被匡列隔離或已確診的學生,我的心情已不再緊惶恐,不會緊張地擔心自己是否會被傳染而想要躲得遠遠的。而學校的態度也不打算再走向網課模式,所以被隔離的學生就用ipad視訊同步上課。同學們也都會很好心的幫忙,將教室白板上的文字用拍照方式傳給隔離者。
前陣子,媽媽在電話裡說到,她夢見了我們回台灣,而她開心地在和小孫子玩耍。聽得我感覺有些心酸,啊,只能在夢裡相見了嗎?
目前的泰國,每天依然有上千位的確診人數,沒有所謂的清零,從開始到現在都一直沒有。但我感覺目前的整體氣氛,大家都已習慣了,也已經保有和病毒共存的心態,我周遭所接觸的人幾乎都打完三劑疫苗了。
我其實一直期待也等待,等待著台灣能稍微開放的那一天,好讓我們能夠帶著小孩回家看看家人,而不是只能在夢裡相見。
Peter Fogden on Unsplash
〈關於我〉
一個無法在大城市久居的女子,莫名其妙地在泰國待了八年。若喜歡,歡迎加追蹤、按訂閱、給贊助、給愛心。(雙手合十感謝您)
Podcast 泰太太想說
Instargram @taicountry
底下拍拍手,輕鬆支持我 ↓
115會員
89內容數
《國王長著驢耳朵》的故事,記得小時後第一次讀就印象深刻,長大後再讀更有著不同的感受。 人們總常說,想找一個樹洞發洩,把那些不能說的、不敢說的、或是不可以讓人知道的秘密,都對著樹洞發洩出來。 「你以為樹洞真的沒有嘴巴,不會把事情說出去嗎?」但,會又怎樣,不會又怎麼樣呢? 歡迎光臨泰太的樹洞,一起跳進來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專訪】戲劇是「喚起」,讓記憶與生活持續流動──「唯,劇場」團長張庭溦專訪視訊內,真誠的笑容,聲音頓挫有致,答覆條理分明,時不搭配手勢,她是演員、老師,更是領導者,她是「唯,劇場」團長暨藝術總監──張庭溦。 2023年,「唯,劇場」籌辦《轉身轉生¬_菜市場藝術節》,與台中在地劇團合作,一同於新民街、第四市場進行演出,引發熱烈迴響。然而,這是一個即將被拆的市場。
Thumbnail
avatar
于棋,寫作魚鰭
2024-05-10
藝起享受、創作生活的美好-藝起出發吧數位行銷「藝起出發吧數位行銷」創辦人陳怡君,父親是名為陳武西的藝術家,耳濡目染下,怡君對於創作、設計抱有極大熱忱與興趣。因為在疫情期間許多創作者受作品苦無曝光機會,怡君創辦「藝起出發吧數位行銷」,期望透過授權文創產品,讓創作在生活周遭被看見,「推廣」不再受限於展場,而是充斥在日常角落,提升大眾的生活美學。
Thumbnail
avatar
獨角傳媒 | 創業專訪第一品牌
2024-05-06
《腦疲勞》16|睡眠與工作記憶:開啟高效能生活的鑰匙如果告訴你,有一種方法既能提升工作效率又能增強記憶力,你相信嗎?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一個經常被我們忽略,卻對日常生活影響深遠的主題:睡眠與工作記憶之間的關係。 我們將一起深入了解,為何良好的睡眠是開啟高效能生活的鑰匙,並分享如何優化睡眠品質,讓你每天都能活在最佳狀態。 睡眠與工作記憶
Thumbnail
avatar
波士の思考
2024-03-27
【日誌】經典啟發:《愛的藝術》如何改變工作與生活-113.01.03【日誌】經典啟發:《愛的藝術》如何改變工作與生活-113.01.03
Thumbnail
avatar
阿塔
2024-01-04
《易經》是啟發現代生活的智慧你是否曾經好奇過古代中國人是如何理解宇宙運行,以及如何應對生活中的變化和挑戰的?如果是的話,那麼《易經》可能是你的閱讀寶典。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它深刻地揭示了古人對自然、人生和變化的智慧。這部書的名字中,“易”意味著“變化”,正如現代生活中的變化無處不在一樣。 打開《易經》,你會發
Thumbnail
avatar
老臣與晶兒|LuYiLife 綠藝生活
2023-09-11
疫情生活對你來說是什麼?對我來說,「每一天都是紀念日!」台灣自從爆發了三級警戒的狀態,每天都有新的案例與新聞,包含陳時中的直播和各縣市的案例報導,「今天幾個確診?」變成大家交頭接耳的話題,「確診數字」變成一個等待解封的重要指標。
Thumbnail
avatar
Vera Lin
2021-09-21
【生活筆記】一起去畫吧21 Happy Draw Art Studio 第一次畫畫就上手座落在天母sogo附近的畫吧 人生第一次畫畫在畫布上畫畫就獻給了畫吧~~~~~ 地點不會很難找到,鄰近芝山捷運站&天母sogo,強烈建議畫畫之前一定要吃飽! 因為畫畫是非常耗體力的事情> 目前有體驗價格 可以手刀前往 被哈士奇震懾到的我 真的畫得好美 室內空間很明亮,因為還是在疫情狀態,所以防疫當然
Thumbnail
avatar
full wonder寫字樓
2021-09-01
疫常生活|大阪燒結束了今年上半場還記得那個週五的下午,很滿足提著書和日本食材回家。每當朋友問起旅行日本最愛吃的餐點,我都不假思索回答:「大阪燒。」然而,卻從來沒煮過大阪燒。大阪燒是落地關西最重要的返鄉信號,怎能在台灣隨意吃,在家隨便煮。
Thumbnail
avatar
AMY WANG
2021-06-30
疫常生活|這個夏天,還需要回應什麼?突然迷戀頌缽低音頻的樂音 / 吟唱與缽音一圈又一圈 / 迴旋著小房子裡三分之二時間 / 鄰居以為搬來了僧侶新房客
Thumbnail
avatar
AMY WANG
2021-06-23
疫常生活|拉卡山的似顏繪昨日傍晚的5:42分,Line 叮叮響了。正在後陽台晾衣服的我,剛好惦起一個人,分離一個多月了,不曾想過,也沒聯絡。把曬好的衣服拿進室內,看了訊息,回了,「欸,我剛好想到你。」想問你,幾本書的事。「你要拿東西給我」喔,好啊,那就明天見了。
Thumbnail
avatar
AMY WANG
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