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聊過楚楚跟王爺兩位充滿魅力、被譽為古偶天花板的主角,不過大家想必也不會忘記景翊、冷月、蕭瑾璃三位亮眼的配角吧!
畢竟《御賜小仵作》是探案劇,除了負責推理的王爺、負責驗屍的楚楚以外,自然也需要其他專業人士輔助,而識人辨謊的景翊、略懂醫術的冷月和武力擔當蕭瑾璃正是完整團隊的重要角色。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景翊

(微博|御賜小仵作)
自開播以來,景翊的魅力就一直不輸給男主角蕭瑾瑜。他的瀟灑不羈,正好與一板一眼的王爺形成鮮明對比,一冷一熱的性格,為故事交織出了不少笑點。我在社群中也常看見粉絲討論自己是王爺派,還是景翊派。
能創造這樣的高人氣,可見景翊一角塑造得非常成功!以下我便來好好分析他身上的有趣特質。
▸ 清醒與敏銳
眾所皆知,景翊最獨特的才能是「識人辨謊」,也就是能辨別對方是否在說謊,因此他在王爺身邊主要負責蒐集情報、問話套話的工作。
由於這是景家家傳的本領,景翊身上能看出許多從小耳濡目染的影響,比方說他的「清醒」。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主角五人裡,只有景翊從來沒有情緒失控過(中毒引起的發瘋不算)。
也就是說,他是唯一不曾被情緒綁架的人。即便也會害怕、氣憤、焦急,卻從未因此喪失理智,而這正是歸功於他對人性的熟悉。
自小浸淫在人群裡的他,早已在家族訓練下看透了人性,清楚人在不同情境會有哪些反應。無論喜怒哀樂、愛恨嗔癡、面冷心熱、笑裡藏刀……人的所有行為對他而言,都是可被推算出的結果,因此他才有辦法時刻維持清醒和冷靜。

除了「清醒」之外,景翊善察人心的特質也有反映在交際進退的「敏銳」上。
因為明白別人想聽什麼、不想聽什麼,所以他很擅長遊走於人群間,不管親疏遠近、男女老幼,他總能適宜地討得人家歡心。這也是為何長安的女子比起王爺,會更崇拜景翊的原因。
景翊在交際上的敏銳,正好彌補了王爺剛正不阿、容易開罪於人的缺點,也讓他更有籌碼去從別人身上探得消息。
就拿審問舞姬的質問來說,他很清楚犯人面對越無能的官,就越容易鬆口。他索性就將自己塑造成一個閒散無能的下官,來降低舞姬的戒心。直到順利套出話後,才恢復原本自負得意的模樣。

▸ 瀟灑自如的無拘
既然提到自負與得意,接下來要提的,當然就是景翊身上最原始的本性──無拘。
景翊和冷月身上,其實都蘊含一股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精神。因此景翊跟傳統印象中的男主角非常不同,武力不高、口條伶俐、怕死怕痛又怕鬼,整天吊兒郎當,一碰到危險跑得比誰都快。
作為男性角色,景翊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幾乎不逞強,所有情緒一概不掩飾,害怕就叫、不妙就跑,完全不在乎自己的面子。
也許有人覺得這樣看起來孬孬的,可我反倒覺得,唯有真正聰明的人,才有辦法像景翊一樣活得瀟灑自在。
他並不是遇到危險就只會躲,而是當受則受、當辭則辭。能跑能避的時候,自然沒必要給自己添麻煩;但真要承擔責任時,他也不曾退卻。
所以在他看到王爺自顧自為他擔掉罰則、保他平安時,才會罕見地嚴正反駁他。因為對他而言,這本就是自己該承擔的風險,他從未想過逃避,自然不希望王爺一味替他承擔。
▸ 洞若觀火的通達
講完了清醒、敏銳與無拘,拉回總體來看,我認為景翊一角最亮眼的地方,就在於見識清晰、應付自如的通達。
景翊是個很聰明的人,不過跟王爺那種邏輯清晰的聰明不太一樣,他的聰明是基於對人性的了解,處事得體、明識大局的聰明。
王爺身為刑獄官,確實必須心存公正,可若撇除法理道義規定的善惡,世間大多事並不能單用是非對錯來衡量。
比如馮玠夫人為了縱慾死去的丈夫顏面,想阻止王爺等人深入調查,這難道是錯的嗎?
再比如王爺將許如歸交付給薛汝成,請他帶回自己無法返回的長安,卻意外成了昌王謀反的幫兇,這難道也是錯的嗎?
世上許多事之所以難辨對錯,正是因為牽扯了人性。在沒有逾越道德法律的規範下,不夠通達的人就容易不知所措或不解人情。
而景翊最難得的,正是他面對所有事總會先從人性的角度揣摩一輪,再用客觀的角度審視一次。因而他給出的建議才會時而體貼,時而剛強。

阻止王爺調查馮玠死因

拉走冷月阻止她繼續提問

用身分恫嚇客棧夥計
▸ 通達背後的故事
這樣看起來,景翊似乎是主角群中最少弱點的人,劇中他也的確沒被什麼心魔困住過(除了冷月 XD)。可是從性格面談,景翊這種人其實非常容易誤入歧途。
在王爺的分析中有提過,要一個見慣人性險惡的人堅守正道並不容易,更何況景翊又不像王爺一樣有父親遺留的風骨端正自己,要他在浸潤人性的過程中堅持向善,絕對不容易。
「通達」原本就是人在經歷風霜後得到的禮物,沒經過跌跌撞撞,怎麼可能把稜角磨平呢?只是劇裡沒呈現出那些過往罷了。

倘若《御賜小仵作》有續集或前傳的話,我覺得景翊身上是有很多發揮空間的。到底他過去經歷過哪些事?歪到哪裡去?又是怎麼被王爺扽回來的?皆是值得細究的地方。
▸ 總結
總體而言,景翊這個角色並不像楚楚、王爺或冷月一樣,承載編劇想傳達的價值觀,他的定位比較偏向輔助劇情進展的推手。無論是補足王爺太過一板一眼的行事,還是將楚楚引薦給王爺、開導被心魔困住的冷月,景翊都擔當了推動劇情的關鍵。
然而最難得的,是他並沒有因此流於工具化,反倒成了人氣不輸主角的話題人物。鮮明搞笑的形象、瀟灑通達的模樣、偶爾流露的正經,都成了豐富故事的神來一筆!
我真的滿期待未來能有一部以景翊為主角的作品。除了他的故事還有許多發揮空間以外,在老梗充斥的陸劇市場上,以一位「搞笑幽默、膽小怕事」的男主角為核心的電視劇,肯定特別新鮮!我也很期待編劇團隊會在調性截然不同的作品中,帶來哪些全新體驗。
p.s.《御賜小仵作》的加更番外剛好前幾天上線了(看我拖稿拖了多久),這次的主角果真是月景 CP 啦!還沒看過的記得去看看喔!
▌冷月

(微博|御賜小仵作)
就跟景翊一樣,冷月也是魅力不輸楚楚的亮眼配角。
和傻氣天真的楚楚不同,冷月是位行事瀟灑的女俠,身手俐落、性格豪邁。遊歷江湖的經歷,使她少了幾分端莊、多了幾分隨性。
冷月畢生追求的,就是不被宗族左右的「自由」。出身尊貴的她,從小就嚮往長安以外、自由無拘的世界,不必受繁文縟節制約,也無須被父母之命綑綁。
▸ 追尋自由的渴望
冷月是黔中道節度使主將冷沛山的孫女、西平公主的姪女,生於宗族,家世顯赫。然而她的父母卻在文宗大和九年的甘露事變中遭到殺害,自此之後,冷月便搬到西平公主府居住,這也成了她人生中最大的陰影。
冷月會那麼渴望自由,我想有部分原因是她在這場政變中,親眼看見了父母的死、家族的衰落和爺爺的無動於衷,助長了她逃離長安的渴望。
正因為見過朝局的風波詭譎,才更憧憬沒有權力鬥爭的江湖。

那個時代的女孩,沒有什麼追尋理想的自由,尤其冷月身為宗親,想離開長安更是難上加難。劇中雖未刻劃她當年投身江湖的模樣,但其中波折可想而知。
也許正因如此,她才更能理解楚楚不遠千里到長安考取仵作的理想,並對她一路上受到的質疑感同身受。
其實依照冷月在江湖行走多年的經歷,她不太可能對楚楚這樣的陌生人毫無防備,何況她還出現在樹敵眾多的王爺身邊,會出現如西平公主般警戒的態度才是正常的。可她卻在幾次相處後,迅速接納了這個女孩。
這除了歸功於楚楚的純粹,冷月在她身上見到曾經的自我也是原因之一。這有點類似《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會處處包容、保護瓔珞的心態,她們守護對方,就像在守護過去的自己。

▸ 無法擺脫的心魔
甘露事變對冷月產生的另一個影響,就是對爺爺冷沛山的不解,甚至隨著時間流逝,成為她擺不脫的心魔。
光從冷月待人處事的態度,便不難看出她是個愛恨分明的人。喜歡一個人、厭惡一個人都表現得很明顯,從來不會加以掩飾。
只是這份直爽在某些時候,也可能成為傷人的利刃。就像王爺推測出駙馬沉在沼澤時,冷月出於好意的提問,反倒成了對王爺的折磨。

的確以她的角度而言,她只是認為事情還有轉機,想安慰王爺才提出意見,但她卻忽略了王爺不可能沒事先推演過一切可能。她的追根究柢,可能只會逼迫王爺必須不停向別人證明父親身亡的事實而已。
容易情緒用事,而忘記從他人角度思考,就是冷月最大的盲點,也是她對冷將軍的心魔會越滾越大的原因。
就像景翊所說,冷將軍的性子,身為孫女的冷月最清楚不過。若放下心結重新審視冷沛山這個人,我不相信她會真的質疑他謀反。
光是我們花幾集看到的冷沛山,就是個忠心、威嚴、將生命獻給國家的形象。就算曾對家中變故不聞不問,至少在忠君為國的層面上,冷沛山確實從未有過疏失。
即使如此,冷月卻仍選擇帶著成見前往軍營,從不打算信任他,也未想了解他當年的苦衷。

▸ 總結
前面提過,景翊和冷月這兩個角色,都多少破除了性別刻板印象,尤其冷月又更明顯。
如今的陸劇市場中,女性自強題材早已不新鮮,市面上有各種打著「大女主」、「女強人」旗號的作品。可在這之中,真有描述好女性價值的卻寥寥可數,大多只是用來吸睛的噱頭而已。
作為女性觀眾,我從未因作品標榜女性價值而去追劇。對我而言,真正擁有女性價值的作品,就是那些不把女性價值當噱頭的作品。
無論何種風貌、性格、職業,只要將角色身而為人的故事說好,那就是好作品。與主角的性別、經歷、職業、性格無關,更不需要用「女性價值」的標籤去框架女性。
會特別說到這點,正是由於《御賜小仵作》的女性角色如楚楚、冷月或西平公主,都刻劃得十分出彩,遠比許多打著大女主旗號的劇紮實得多。
冷月嚮往江湖的自由、無畏追夢的瀟灑和毫不怯戰的英氣,徹底顛覆傳統框架下的女性形象。她不需要被處處保護、不需要細膩敏感、不需要遵從三從四德。
在一個立足古代的故事中,編劇透過冷月一角破除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證明女性也能活得瀟灑率性、活得帥氣可靠、活得自由無拘,我想這是冷月身上最璀璨的地方。
▌蕭瑾璃

(微博|御賜小仵作)
最後要提的,就是我們總是「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的蕭瑾璃啦!相較於前四位戲份吃重的主角,蕭瑾璃身上沒那麼多寓意或層次,定位相對之下比較單純,所以篇幅也會精簡一些。
▸ 略帶傻氣的耿直
若先撇除「弟控」這點來描述蕭瑾璃,我想「耿直」是最好的形容詞。
跟腦袋發達的王爺不同,蕭瑾璃從小就是個四肢發達、熱愛習武的男孩。整天上山下海、跑跑跳跳,還曾因爬到樹上而不小心落水過。
從這點就能看出,與細心的王爺相比,蕭瑾璃一直是比較魯莽的,想做什麼就做,從不扭捏。劇中也確實感覺得出他大而化之的性格。
我之所以用「耿直」來形容他,是由於蕭瑾璃的直爽跟冷月不太相同,少了點刻薄、多了點傻勁。
他不像冷月會將情緒表露在言辭上、語帶嘲諷地酸人。相反地,正因他不善言辭,反倒習慣用動作來表達情緒。高興時會直接擁抱、不滿時會伸手指著對方、生氣時會動手動刀……顯得這個角色更加傻氣。
這也是為什麼演員拍攝時加的那句「一兩句話說不清楚」,反倒成了神來一筆。
蕭瑾璃原本就是寧做不說的行動派,而加入「說不清楚」這句台詞後,更強化了他笨拙耿直的那一面,增添了幾分可愛。
▸「弟控」的反差
不過,蕭瑾璃倒也不是一直都不擅言辭。
蕭瑾璃身上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他的性格反差其實也不小。尤其碰上王爺這個弟弟時,他就會突然像換了個人一樣,變得非常嘮叨,恨不得從頭到腳全唸上一遍。

而這也是豐富這個角色的一個關鍵。我覺得它將蕭瑾璃比較不為人知的柔情,透過幽默的方式傳達出來,告訴觀眾他的笨拙背後,也藏有一定的溫柔。
比如他會對楚楚處處寬容和保護,是因為他明白楚楚沒有惡念,也察覺到王爺對她的在意,所以總是替他守護重視的對象。
再比如他會提醒王爺要順從自己的心,別被景翊帶偏,也是因為他明白他的不知所措,所以用最簡單的道理,將他的神思拉回正軌。

蕭瑾璃雖然平時大大咧咧、笨嘴拙舌,可他並非只是個粗鄙的莽夫,也有一定程度的細心及感性。特別是在家人面前,他仍是個溫柔可靠的大哥。
▸ 總結
我想今天若單單只有蕭瑾璃一角,他的性格並不算特別出彩;但多了王爺互相映照後,他們兄弟間的情誼跟反差,倒成了別具特色的亮點。
王爺的謹小慎微和蕭瑾璃的大而化之,創造出了極鮮明的對比。每當蕭瑾璃碰到太複雜的難題,王爺便替他出謀劃策;而當王爺過度謹慎困住自己時,蕭瑾璃便替他化繁就簡。
不像普羅大眾認知的手足總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蕭家兄弟之間,用兄友弟恭來形容更為貼切。除了是一起長大的兄弟,更是彼此信任、互補互助的摯友。
我想這樣親密的手足之情,無論在作品還是真實人生中,都是難能可貴的。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
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