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曉得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入了《御賜小仵作》的坑出不來呢?這部真的是近年難得水準超高的古裝劇!劇中每起案件都設計得很用心,而且只有少少 36 集,非常適合在茶餘飯後打發時間!
但也因為《御賜小仵作》的探案節奏偏快,很多人第一次看時應該會滿頭問號,還沒搞清楚發生什麼事,案件就被解決了(笑)。因此我想來好好解說這些劇情,第一篇便從我第一次看就很感興趣的「密語信」開始。
劇中總共出現過兩封密語信,分別是第 21 集出現的蕭恆遺書,以及第 30 集出現的趙捷傳書,解碼方式分別為「反切注韻法」和「詩經解碼」。
這兩封密語信的手法都很特別,解碼過程也相當有趣,只可惜有些細節不太周全,等等我也會額外說明。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蕭恆遺書──反切注韻法
先來說說蕭恆留下的遺書與「反切注韻法」吧!
等等講解反切注韻法時,我會統一以台灣這邊習慣的注音系統示範,不過畢竟注音和拼音還是有差,編劇設計時,應該也是以拼音為參考,注音多少有對不上的地方,這部分我會統一註解在圖片下方,大家可以再參考看看喔!

蕭恆留下的密語信
反切注韻法,就是用拆分漢字來拼出讀音的注音方式。
蕭恆留下的密語信中,密語是由一組組數字構成,每組數字可拆為兩部分,前面代表聲部(聲母),後面代表韻部(韻母與聲調),兩者合一,便可拼出字的讀音,而將讀音全部整理完、念過一遍,便能知曉信中寫了什麼。
以注音系統來說,聲韻部的拆解可理解成這樣:

聲韻部拆解邏輯
只要按照這個邏輯,就能將所有字都拆成兩部分,比如:
- 桃:ㄊ + ㄠˊ
- 花:ㄏ + ㄨㄚ
- 春:ㄔ + ㄨㄣ
- 漸:ㄐ + ㄧㄢˋ
有了以上概念後,就可以來解構兩首密匣詩了。

首先,第一首〈桃花口〉只抓聲部,也就是桃抓「ㄊ」、花抓「ㄏ」、口抓「ㄎ」……全部抓完再標上字的次序,就能整理出以下的對照表。

聲部數字對照表
同理,第二首〈春花漸謝夏葉寬〉只抓韻部,也就是春抓「ㄨㄣ」、花抓「ㄨㄚ」、漸抓「ㄧㄢˋ」……不過由於中文字的韻腳在不同朝代和系統裡都有差異,相較聲部會複雜一點,有心想研究的讀者,可以參考圖片下方註解。

韻部數字對照表
整理完兩張對照表後,我們就能將蕭恆的遺書反推回數字了,以下我就轉譯前半段,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自行轉譯看看。

看到這裡應該有人發現,這些數字似乎無法和劇中三個一組的密語對在一起,這就是我前文提到的「細節不周全」問題。
我先放一張劇裡的密語信截圖上來,圖上數字是以蘇州碼寫成,黑字則是我轉譯後的結果。

密語信內容:
130、321、508、396、279
328、572、901、627、382
246、135、258、639、407
914、218、132、469、266
528、396、025、312、356
……
如果我們先不管蕭恆的遺書寫了什麼,純靠這些數字來套反切注韻法的邏輯,就會發現有些地方對不起來。比如第一行第四組的 396,無論拆成 39+6 或是 3+96,都無法在對照表中找到對應的聲韻,還有第二行的 572、901、627、382 也是如此。
那有沒有可能是拆分方法錯了呢?
剛剛我們是把數字拆成兩部分(聲母、韻母 + 聲調),這次我們改拆為三部分看看,也就是三個數字分別對應聲母、韻母和聲調。這時會發現,十個數字根本無法對應二三十種聲韻母,而且最後代表聲調的數字,無論採用唐朝四聲(平、上、去、入)還是現代四聲,皆不會出現五以上的數字,這封信裡卻出現了很多次。
因此我才認為這裡的道具存在一些 Bug,依照遺書確實能用反切注韻法推回數字來看,這封密語信應改為二至四個數字一組更合適。
▌趙捷傳書──詩經解碼
除了蕭恆的遺書外,劇情後期還有出現另一封密語信,那就是趙捷本來要寫給昌王,卻被主角群攔截的十三字傳信,不過這封信設計得比較粗糙,我也無從得知那十三個數字是如何對應《詩經》,又是如何推演出十二字的解答,但我還是想分享一些理解出來。
《詩經》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因其文字量豐富,所以昌王與各角色暗中聯繫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至於王爺的推理方法,比起一個個代數字解碼,更像是預設好解碼內容後,回推邏輯。比如在趙捷事敗後,王爺一定會猜到他寫的信與「吳琛」、「事敗」等字眼有關,他只要搜尋這些字究竟出現在《詩經》的何處,就能將不可能的答案一一剔除。
可以想像王爺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詩經》搜尋引擎,key 入「琛」字,就知道「琛」出現在《泮水》第八段第六句;key 入「吳」字,就知道「吳」有出現在《絲衣》第八句和《泮水》第八段第六句。用這種方法將文字的頁數、行數一一比對,沒多久就能推敲出邏輯,解開剩餘的密語,這也是為何王爺會對景翊說「只要將詩經爛熟於心,你也可以。」
我覺得劇組沒把這密語設計完善真的很可惜!不然觀眾也能從中體驗到解謎樂趣才對,但這個橋段裡仍有一處細節是經過考據的,那就是構成密語的《詩經》選字。

這張圖中出現的詩句,確實都能在《詩經》找到,這裡就放我考據後的結果供大家參考:
《頌.周頌》〈閔予小子之什.絲衣〉
絲衣其紑,載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
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不吳不敖,胡考之休。
《大雅》〈生民之什.民勞〉第四段
民亦勞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國,俾民憂泄。
無縱詭隨,以謹醜厲。式遏寇虐,無俾正敗。
戎雖小子,而式弘大。
《國風.秦風》〈蒹葭〉第三段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國風.唐風》〈蟋蟀〉第一段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無已大康,職思其居。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小雅》〈小旻之什.谷風〉第一段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
將安將樂,女轉棄予。
《頌.周頌》〈閔予小子之什.訪落〉
訪予落止,率時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
將予就之,繼猶判渙。維予小子,未堪家多難。
紹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國風.鄭風》〈子衿〉第三段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國風.衛風》〈氓〉第一段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小雅》〈彤弓之什.車攻〉第四段
駕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大雅》〈蕩之什.韓奕〉第六段
溥彼韓城,燕師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時百蠻。
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
實墉實壑,實畝實籍,獻其貔皮,赤豹黃羆。
《小雅》〈小旻之什.蓼莪〉第四段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小雅》〈小旻之什.谷風〉第一段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
將安將樂,女轉棄予。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