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從青澀到成熟 《那年,我們的夏天》的愛情轉變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從不可一世的青春淘氣,到出社會後的成熟穩重,金多美和崔宇植轉換得不留痕跡。

在《那年》裡,我們跟著主角們的生活軌跡,看到各種愛的樣貌。總是掛在嘴邊的「你愛我嗎?」就像我們的日常對話,誰不拼命的想從另一半身上看見深愛自己的痕跡?

raw-image
我們之所以會分手,都是因為我太傲慢了,傲慢地以為沒有你,也能活得下去。—《那年,我們的夏天》台詞

分離後,我們各自成長

以客觀角度看待分手前的崔雄(小雄)和延秀,兩人其實落差甚大。原先實在無法理解延秀的分手方式和不願說開的作法,但就像志雄所說,分手一定是兩人的問題。不論是高中或大學延秀一直是為了生活和未來拼命,像把毛巾裡的水徹底擰乾一樣用盡全力,相較小雄只想躺在樹蔭下,無所憂慮的享受,兩人有著偌大差距。


生活方面,延秀與奶奶相依為命,縮衣節食的過著負債日子,肩上重擔大的她無暇顧及其他,與崔雄在一起就像拿著放大鏡照進心底的自卑心,崔雄擁有完美的家庭,年紀尚輕的他們無法為彼此分擔解憂,延秀只好假扮壞人,單方面選擇分開。

分手後五年,崔雄成為知名插畫家,延秀得以有一份支撐家計的工作。若沒有當初分手後沉甸甸的痛苦,是否他們無法理會互相成長才是經營關係的關鍵。兩人決定復合後,小雄出國追夢,延秀理解生活中的苦悶和歡欣取決於自身視角,知足的享受每分每秒,唯有將自己變的更完整,才能與另一半無所畏懼的共渡日子。

raw-image
延秀阿,拜託你一直愛我,別再放手…—《那年,我們的夏天》台詞

扶持與坦白,等待讓愛細水長流

看著崔雄眼裡噙淚,與延秀對坐,在她接話前脫口「我一直很想妳」,終於打破隔在兩人中間的薄冰。觀眾隨著主角的來來回回心思終於有所著落,那天,崔雄也將被拋棄的童年陰影與延秀分享,他們終於比以前更靠近彼此。

愛情不就是要無話不說,無話不談嗎?當奶奶病倒,延秀無法去崔雄的畫展,晚上獨自在雪中等待他,以為自己將再失去這段關係。但崔雄牽起延秀的手,告訴她:「妳不會搞砸任何事情」。在脆弱時有人依靠和依賴,給你一個擁抱盡情的宣洩白日裡的雜質和心煩意亂,是親密關係中柔軟且舒適的一面。無法替對方「解決」生活裡的艱難,卻能讓不得不發生的破口不要造成太大的撕裂傷,僅只是一個擁抱或安慰都讓高牆不再難以跨越。

崔雄:「等待是我最擅長的事」

當兩人復合,小雄不再急著想知道到分手原因,而是讓等到延秀願意開口,就像他卸下心防傾吐過去一樣,此時觀眾也發現五年後的小雄變得穩重,兩人足以攜手邁向未知,不論前方是風雨是雨。

raw-image
當我再次睜開閉緊的雙眼時,現實的惡夢變得更加殘怒了,而崔雄就是唯一能讓我暫時閉上雙眼逃離現實的人,而逃避現實的感覺,太過安逸而且令人渴望,導致我忘記真正的現實,艱難得令我感到窒息—《那年,我們的夏天》台詞

愛上你最初的模樣

之所以《海岸村》與《那年》兩劇不停被比較的原因,就是其中談論的內容相似度高。一條項鍊帶出洪班長不願改變惠珍的價值觀,顯現愛一個人就是愛她的全部。

在《那年》裡,延秀聽從同事的建議,想製造新鮮感,卻讓自己在和小雄相處時表現突兀。吃過去沒有饗用過的西餐、在食物沾到新外套時隱忍脾氣、在河堤邊散步時刻意製造浪漫,種種不自然的行為,只讓他們在一起時變得不自在,直到小雄說:「我就是喜歡妳這個人」,無須刻意包裝、無須刻意成為大眾口中的理想情人,才是我最喜歡妳的模樣。

raw-image

《海岸村恰恰恰》vs《那年,我們的夏天》

同樣都是浪漫愛情喜劇且集數相同,若兩劇都還未看,如何挑一部優先觀賞,可參考兩劇分別的特色及優缺點,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最符合當前能帶給妳/你治癒力的戲劇。

raw-image

《海岸村恰恰恰》

去年夏末,在疫情嚴峻的大環境中,《海岸村》用鄉村風情營造真實烏托邦。劇中每個角色都背負著「牙痛」般的過去,透過角色身上的故事,道出平易近人的哲理,不矯揉造作。

每個配角故事描寫的穠纖合度,節奏輕快,人物輪廓飽滿,即便有少許瑕疵,卻依舊讓人愛不釋手的回味無窮。你能隨著劇情感受夏季尾聲,秋風於夜半時分徐徐吹來,不黏不膩。愛情、親情、友情,圍繞在我們生活的各種情份,都在劇中又哭又笑的日常,並讓我們學會相信「只要有珍貴的回憶,存在就永遠不會消失」。

raw-image

《那年,我們的夏天》

比起《海岸村》的鄉村風情,《那年》充斥著都會寫實感。每個人物都像在呼應我們的生活,貼近得彷彿在看一個你/我/他的故事。

與《海岸村》一樣保有韓劇的老梗和發糖,卻不妨礙繼續欣賞劇情發展。分手後的情侶在內心糾結、掙扎後走向幸福的未來。除了愛情戲份,延秀與奶奶和志雄對媽媽的親情戲也十分動容。

唯配角收尾沒有想像中恰當,志雄媽媽離家多時,患病後突然出現,在最後兩集解釋因不想帶來不幸所以不常跟志雄相處,比較像被賦予一個意義,若在中後段加入蛛絲馬跡感覺會更順暢;NJ角色設定討喜,沒有狗血介入主角感情,但在結尾也並無深刻交代,有點可惜。

兩部劇都是近期值得推薦的韓劇,若想療癒身心可以選擇最喜歡的風格觀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日夢瑞塔的沙龍
30會員
23內容數
值得回味的每一部電影、戲劇,都在【影評夢】以文字帶你細細品茗
2023/06/15
在關係裡、在職場裡、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在為成為被需要的人而努力,我們都盡力尋找自己的定位。志浩從南海到首爾打拼的十年間,從起初憧憬未來,意氣風發,帶著最炙熱又清澈的目光來到大城市,卻發現自己依然站在原地,但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Thumbnail
2023/06/15
在關係裡、在職場裡、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在為成為被需要的人而努力,我們都盡力尋找自己的定位。志浩從南海到首爾打拼的十年間,從起初憧憬未來,意氣風發,帶著最炙熱又清澈的目光來到大城市,卻發現自己依然站在原地,但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Thumbnail
2023/06/10
生於80年代的三位女主角,成長在韓國經濟最輝煌時期卻也承接最蕭條的時期。三人中,一個性格強勢主張不婚,一個從小勵志結婚,嫁給真愛。而經常流浪在外的女主角志浩,與房奴男主角南世熙意外成為房東與房客,展開一段契約婚姻。全劇圍繞婚姻、愛情、性別,我們從主角們身上看見社會上的各種樣貌。
Thumbnail
2023/06/10
生於80年代的三位女主角,成長在韓國經濟最輝煌時期卻也承接最蕭條的時期。三人中,一個性格強勢主張不婚,一個從小勵志結婚,嫁給真愛。而經常流浪在外的女主角志浩,與房奴男主角南世熙意外成為房東與房客,展開一段契約婚姻。全劇圍繞婚姻、愛情、性別,我們從主角們身上看見社會上的各種樣貌。
Thumbnail
2022/07/03
20歲的至安遇見40歲的大叔東勳,至安從小父母雙亡,一個人背負龐大債務且獨自照顧奶奶,在社會底層中苦撐。在建築公司上班的東勳面對公司內部派系角力、施壓和與妻子貌合神離使得他日復一日拖著千斤萬斤的身心過生活。當兩個疲憊的靈魂相遇並走進彼此的人生,該如何治癒對方呢?
Thumbnail
2022/07/03
20歲的至安遇見40歲的大叔東勳,至安從小父母雙亡,一個人背負龐大債務且獨自照顧奶奶,在社會底層中苦撐。在建築公司上班的東勳面對公司內部派系角力、施壓和與妻子貌合神離使得他日復一日拖著千斤萬斤的身心過生活。當兩個疲憊的靈魂相遇並走進彼此的人生,該如何治癒對方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那年,我們的夏天》一部從日常出發的劇集,觀看過程中卻能像在初夏潮濕又炎熱的氣候裡,一股清涼的葡萄汽水。讓人喝著的同時,忘記了前一刻的酷熱,再次有了勇氣,擁抱過往所有的不堪。我想,這也是我如此喜愛又想推薦這部劇給大家的原因。
Thumbnail
《那年,我們的夏天》一部從日常出發的劇集,觀看過程中卻能像在初夏潮濕又炎熱的氣候裡,一股清涼的葡萄汽水。讓人喝著的同時,忘記了前一刻的酷熱,再次有了勇氣,擁抱過往所有的不堪。我想,這也是我如此喜愛又想推薦這部劇給大家的原因。
Thumbnail
不愛讀書、整天畫畫的學渣,長大後卻成為了有名有利的插畫家「崔雄」,與不擅交際的學霸,出了社會卻在小公司屈就,還要被客戶百般刁難的「國延秀」。雖然劇情看似平凡,但總是讓人不自覺地隨著劇情,跟著主角一起哭、一起笑。兩位主角看起來個性跟想法天差地遠,卻又巧妙的很互補,你覺得自己像崔雄,還是國延秀呢?
Thumbnail
不愛讀書、整天畫畫的學渣,長大後卻成為了有名有利的插畫家「崔雄」,與不擅交際的學霸,出了社會卻在小公司屈就,還要被客戶百般刁難的「國延秀」。雖然劇情看似平凡,但總是讓人不自覺地隨著劇情,跟著主角一起哭、一起笑。兩位主角看起來個性跟想法天差地遠,卻又巧妙的很互補,你覺得自己像崔雄,還是國延秀呢?
Thumbnail
從不可一世的青春淘氣,到出社會後的成熟穩重,金多美和崔宇植轉換得不留痕跡。 在《那年》裡,我們跟著主角們的生活軌跡,看到各種愛的樣貌。總是掛在嘴邊的「你愛我嗎?」就像我們的日常對話,誰不拼命的想從另一半身上看見深愛自己的痕跡? 分離後,我們各自成長
Thumbnail
從不可一世的青春淘氣,到出社會後的成熟穩重,金多美和崔宇植轉換得不留痕跡。 在《那年》裡,我們跟著主角們的生活軌跡,看到各種愛的樣貌。總是掛在嘴邊的「你愛我嗎?」就像我們的日常對話,誰不拼命的想從另一半身上看見深愛自己的痕跡? 分離後,我們各自成長
Thumbnail
交往五年的情侶分手後再遇到對方,該以什麼面貌,什麼方式面對彼此? 極為平淡日常的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近期在社群媒體上頻繁被推薦。步調緩慢的像是把你我生活的細節一一放大,套上韓系濾鏡後,以平靜的口吻告訴我們,其實每個人的人生平凡中各自閃耀。
Thumbnail
交往五年的情侶分手後再遇到對方,該以什麼面貌,什麼方式面對彼此? 極為平淡日常的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近期在社群媒體上頻繁被推薦。步調緩慢的像是把你我生活的細節一一放大,套上韓系濾鏡後,以平靜的口吻告訴我們,其實每個人的人生平凡中各自閃耀。
Thumbnail
《那年,我們的夏天》是一篇符號化的詩篇,被組織結構過後,又再被戀人一一拆解。崔雄的「十個討厭延秀的理由」裡沒有討厭,只有滿眼的喜歡;延秀的「分手原因」裡也沒有真正的原因,只有對自我傲慢的懺悔。最後,兩人在度過了沒有彼此的五年後,愛情裡,還是只剩愛情。
Thumbnail
《那年,我們的夏天》是一篇符號化的詩篇,被組織結構過後,又再被戀人一一拆解。崔雄的「十個討厭延秀的理由」裡沒有討厭,只有滿眼的喜歡;延秀的「分手原因」裡也沒有真正的原因,只有對自我傲慢的懺悔。最後,兩人在度過了沒有彼此的五年後,愛情裡,還是只剩愛情。
Thumbnail
看到延秀這段「找回自己」的話語, 想起當時看【Sing Again】的激動心情, 如果曾經甚至現在,覺得自己像是黯淡無光的傻瓜, 會不會只是自己讓自己看起來這樣?
Thumbnail
看到延秀這段「找回自己」的話語, 想起當時看【Sing Again】的激動心情, 如果曾經甚至現在,覺得自己像是黯淡無光的傻瓜, 會不會只是自己讓自己看起來這樣?
Thumbnail
※劇透 由金多美和崔宇植主演的《那年,我們的夏天》,雖然故事老套、敘事平淡,但是它很寫實,把感情裡的患得患失、口非心是、推拉分合刻畫得淋漓盡致,無疾而終的感情故事,總是能凝聚龐大的共鳴,喚醒我們心裡那悲傷卻懷念的時光,讓我們知道,青春有時很傻卻很值得,因為很傻、很平凡,更能凸顯它刻骨銘心....
Thumbnail
※劇透 由金多美和崔宇植主演的《那年,我們的夏天》,雖然故事老套、敘事平淡,但是它很寫實,把感情裡的患得患失、口非心是、推拉分合刻畫得淋漓盡致,無疾而終的感情故事,總是能凝聚龐大的共鳴,喚醒我們心裡那悲傷卻懷念的時光,讓我們知道,青春有時很傻卻很值得,因為很傻、很平凡,更能凸顯它刻骨銘心....
Thumbnail
本以為這是一齣清新的愛情小品,看完卻發覺它其實是一部人生紀錄片。 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恰恰也正如劇中紀錄片的命運般,從一開始不受關注的小品電視劇,到榮登臺灣Netflix收視排行榜第一的熱搜劇,證明好口碑是會逐漸發酵的。
Thumbnail
本以為這是一齣清新的愛情小品,看完卻發覺它其實是一部人生紀錄片。 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恰恰也正如劇中紀錄片的命運般,從一開始不受關注的小品電視劇,到榮登臺灣Netflix收視排行榜第一的熱搜劇,證明好口碑是會逐漸發酵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