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為政與治道(1)

儒家的為政與治道(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言

孔門的教學目標有三:學為學、學為人、學為政。
為學,在網絡世界,臥虎藏龍,高手林立,講如何為學,實在班門弄斧。
為人,許多網友,人生經歷豐富,世事洞明,講如何為人,筆者自愧不如。
為政,政見立場,人各有之,如何為政?何須多此一講。

不過,在孔子的人格世界,在他的人生理想,安己安民,以致安天下,乃是孔老夫子的終身關懷。再者,儒家對為政與治國之道,無論陸港兩地,誤解者實在不少,甚至藉此扣帽子而激發政治運動的,過去已然,今後亦會死灰復燃,最終要把中華固有文化鞭屍。故此,筆者不嫌淺漏,從《論語》與《孟子》的原句,規探儒家的為政與治道。

另外,筆者當年講授吳森教授的《情與中國文化》與金耀基教授的《中國的傳統社會》時,儒家的為政與治道,確實對當年的年輕學子有一定的幫助,起碼在人生路上,在政治問題上,都能發揮啟蒙的作用。

接下來咱們將去探討:

孔子對從政者有什麼基本的要求?

為政者,對於治亂是否必須採取殺無赦,而要異己清零?

孔子的理想社會是否只是鏡花水月,一廂情願,不切實際?

孔子說「為國以禮」,有何遠大的理想?

孟子如何從人禽之辨、義利之別、王霸之分來講治道?

儒家的治道,會否鄙棄政令法治?

君主的權力之獲得與轉移,儒家是怎樣看的?

儒家的君臣之道,是君權主義嗎?

邦無道時,當官的如何獨善其身?

儒家的治道,是否封建愚民呀?

孔子愛國嗎?

讀書人的終極關懷。

好了,明天就跟大家分享「政者,正也」。謝謝!

更正:應為「淺陋」。

avatar-img
yidai zhongshi ye的沙龍
64會員
846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經過齊魯一役,季康子已充份意識到孔子培養了不少人才。
師徒三人,點燭夜話,其樂融融。誰知第二天,另一個學生公良孺匆忙來報,說:「老師,您的姪兒孔忠從魯國到衛國來了,他說師母患上重病。」
此時,衛國執掌政權的大夫叫孔悝(粵音灰),是蒯聵的外甥。自衛靈公死後,實際上是他輔助衛出公把持了衛國的大權。
最後,孔子還是從楚國回到衛國,因為他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在衛國做官了。這一年,孔子已經是六十三歲了。回到衛國,仍舊住在蘧伯玉家。
離楚途中,遇見一個裝狂的隱士叫「接輿」,瘋瘋癲癲地在孔子的車旁邊經過,一邊唱著: 鳳鳥啊!鳳鳥啊! 你本來是天上的鳳凰,為什麼今天流落為人間的烏鴉! 過去的已經無法挽回,未來的還可追求。 算了吧!算了吧! 現在哪些執政的人,都不是好人啊!【註30】 2022-01-23謹識
上文講到孔子以《詩經》的「匪兕匪虎,率彼曠野」,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虎,它卻率領成群在曠野上徘徊。難道我的學問方向不對嗎?為什麼咱們會落到這種田地啊? 孔子這樣設問,從以上三個大弟子的回應,得知每一個人在人生路上都有不同的感悟。
經過齊魯一役,季康子已充份意識到孔子培養了不少人才。
師徒三人,點燭夜話,其樂融融。誰知第二天,另一個學生公良孺匆忙來報,說:「老師,您的姪兒孔忠從魯國到衛國來了,他說師母患上重病。」
此時,衛國執掌政權的大夫叫孔悝(粵音灰),是蒯聵的外甥。自衛靈公死後,實際上是他輔助衛出公把持了衛國的大權。
最後,孔子還是從楚國回到衛國,因為他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在衛國做官了。這一年,孔子已經是六十三歲了。回到衛國,仍舊住在蘧伯玉家。
離楚途中,遇見一個裝狂的隱士叫「接輿」,瘋瘋癲癲地在孔子的車旁邊經過,一邊唱著: 鳳鳥啊!鳳鳥啊! 你本來是天上的鳳凰,為什麼今天流落為人間的烏鴉! 過去的已經無法挽回,未來的還可追求。 算了吧!算了吧! 現在哪些執政的人,都不是好人啊!【註30】 2022-01-23謹識
上文講到孔子以《詩經》的「匪兕匪虎,率彼曠野」,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虎,它卻率領成群在曠野上徘徊。難道我的學問方向不對嗎?為什麼咱們會落到這種田地啊? 孔子這樣設問,從以上三個大弟子的回應,得知每一個人在人生路上都有不同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