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出生前靈魂都會先規劃好今生的人生藍圖,又稱為靈魂藍圖,包含我們的性格、特質、家庭、所要相遇的重要人脈及資源,以及主要的人生課題和發展方向。
這張藍圖會隨著我們出生下載到人身能量場當中,由我們的守護靈看管,靈魂團隊則協助藍圖的執行和調整。
也可以說這是我們今生的原廠設定,每個靈魂都會為自己量身打造一些特殊的能量設計和配置,端看靈魂在今生想要什麼樣的體驗與完成哪些人生課題。
從古至今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有許多的人士開始試圖探索我們的人生藍圖,想理解生命的運作,進而認識自己和宇宙的關聯。
因此包括西方的占星命盤,東方的紫微斗數、八字和近代興起的人類圖,都是嘗試拆解每個人的原廠設計及人生藍圖,藍圖會形成能量模組,而我們的生日時辰即是開啟藍圖的密碼開關。
但理解我們的人生藍圖,用意在於認識我們天生的能量配置,比如說行為背後的性格和心理模式,是由什麼樣最初的心念、意識所產生?要如何去平衡能量?讓身心靈較為平衡,生活過得更自在?以及經歷人生課題帶來的痛苦要如何去調整與轉化?是什麼樣深層的因素所創造了這些苦痛?
因為每個人的原廠設定不會都是平衡的能量,也會攜帶一些失衡的能量和特質當作課題去學習平衡,因此了解原廠設定是為了學習認識自己、平衡與運用,但不是為了要活成原廠設計。
認識自己後,我們可以學習去發揮自身的優勢特質與天賦,然後補足較為失衡的能量,比較不會被原本的模式帶著跑。
雖然我們每一世的性格和特質設定都不相同,但也多少都和自身靈魂的性格相像,因為靈魂無法去設定自己沒有的特質,只能選擇每一世要放大哪些面向去體驗。
而靈魂在設定時,也需要考慮到所要投生的年代、國家、族群、社會文化和家庭等因素影響。
比如在紫微斗數裡有所謂的「吉星」和「煞星」,但是所有的星宿和特質其實都是中性的,那為什麼又有吉與煞的區別呢?因為東方社會傳統相當重視群體社會的和諧,也就是重視「群體性」甚過於「個體性」。
當一人投生在東方國家,若他天生帶有比較多的個體性特質,就容易衝撞群體的和諧。例如比較敢表達自我、說話比較直接或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可在東方傳統的社會中,個體傾向融入於群體當中,那帶有這樣特質的人們就容易感受到痛苦、壓抑,甚至在成長過程會產生許多與社會價值觀、教育體制、家庭的衝突。
但同樣的特質,若生在重視個人主義的西方社會,這樣的孩子就能獲得較多的接納和發展,受教育的過程比較不會受到壓抑,能夠自在表達自我和獨特的個性;當然若是出生在傳統的宗教家庭則又另當別論,這也算是另一種的課題挑戰。
所以靈魂在規劃時,是需要將所投生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一併考量進去,今生要給自己安排多少的課題和體驗,要出生在什麼樣的文化和家庭?
當然有些靈魂會特意安排體驗痛苦和壓抑,然後在成功轉化自身痛苦後,再將這些體悟分享給世人,走入心理、心靈的治療領域,或教育、文化、藝術、多元性別等各個領域作為貢獻。
因此所謂的「吉星」與「煞星」是相對於我們所身處的社會文化來觀看,「吉星」的特質比較像是「群性星」;而「煞星」則是帶有「個性星」的特質。
但傳統東方社會不喜歡個性星,覺得破壞了社會和諧,因此將之定義為「煞星」,但任何特質並沒有真正的好壞,只是要怎麼適度去運用,以及如何去平衡發揮過度的失衡能量。
而西方的占星命盤和近代發展的人類圖,則較沒有強烈的好壞分別,比較單純去觀看每一顆星所擁有的能量和特質,差別在於所攜帶能量特質的程度多寡,是平衡的還是失衡的?該怎麼去調整?
像是人類圖則顯示每個人天生的能量配置和通道,因為每個人的體內就像是一個宇宙,有不同的能量在運作,當我們放在對的地方,和適合的人互動,就能產生良好的加成效果;而遇到能量相斥的人群和環境,則可能帶來挑戰和課題。
我們可以藉由探索人生藍圖去認識自己,了解今生的特質、性格配置,以及所面對的人生課題和挑戰,為什麼會經歷到這些事件和痛苦?我們可以怎麼幫助自己和治癒內在?這些痛苦除了童年的創傷是否又與累世相關聯?
當我們逐漸理解藍圖的規劃,進而領悟生命的安排及靈魂的視角,那麼很多事情也就獲得了解釋,也能進一步協助我們去解開過去所無法理解的人生經歷,那些傷痛在我們願意去看見它之後將慢慢獲得轉化和療癒,不再隱藏、壓抑和累積。
隨著一層一層地探索自己,學習去愛自己、疼惜自己的過程,也能一併讓我們的靈魂同時學習如何去同理、善待自己的人身,不再忽視自己的感受和心裡的傷。
我們與靈魂都是一體的存在,當我們逐漸學習柔軟與溫柔,也會慢慢梳理內在的各個面向,療癒今生與累世的創傷,鬆軟僵硬和防衛、修復內心,進而與靈魂整合、圓滿自己,較為自在地去感受生活。
這也是生命與宇宙送給每個人的祝福:
也許我們無法決定過去的自己,但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學習如何去愛,相信在走過傷痛之後,我們都能重獲新生,重新感受到愛的存在,回到我們生命本來的單純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