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多輕症,打第三劑疫苗不如確診?醫:恐釀2大公衛隱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Omicron多輕症,打第三劑疫苗不如確診?醫:恐釀2大公衛隱憂。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文/洪毓琪
農曆春節將至,在Omicron入侵下本土疫情不斷延燒,專家學者們紛紛出面呼籲民眾加速接種「追加劑」疫苗。可坊間卻有不少認為「Omicron變異株確診者多為輕症,與其打第三劑疫苗不如直接感染獲得抗體」的懷疑聲浪,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又可能對國內防疫帶來哪些衝擊與隱憂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科主治醫師姜冠宇在臉書專頁「姜冠宇醫師 Pro'spect」上分析全球疫情現況,其提到新冠疫情進入第三個年頭,但由於Omicron變異株的出現,世界各國卻面臨前所未有的病例激增,上週日全球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數的7天平均值攀升至 242萬例,幾乎是2021年4月達到峰值的三倍。

全球病例較去年高峰暴增三倍,形成垂直「omicron wall」波峰

目前許多國家也都看到了明顯的浪湧,且這些確診波峰更像是一堵「垂直的『omicron wall』」,而不是先前統計數據中看到的波浪穩定攀升。就以美國來說,過去7天裡就有超過550萬個新病例登記在案,且7天平均新增感染人數首次突破70萬,每日確診病例首次突破100萬,遠遠超過以前的所有記錄。
圖/取自臉書@姜冠宇醫師 Pro

Omicron多輕症沒有比較好,醫療量能恐受嚴峻挑戰

且姜冠宇也強調,第一個隱憂即是
❝「Omicron明顯是一個挑戰醫療管理的變異株,雖然目前Omicron看似較少攻擊下呼吸道造成重症、較少的加護病房重症資源,但目前感染上升的空前速度,幾乎是肯定的。」❞
從國外的經驗也發現,由於數百萬人同時感染與隔離,而佔床使衛生系統超過負荷,在資源上排擠其他重症造成整體的危險。根據美國公共衛生部,目前美國19個州的公費ICU病床容量減少到15%或更少。
截至上週四(1/13),德克薩斯州、阿拉巴馬州、羅德島州、新墨西哥州和密蘇里州五個州的平均免費容量為10%或更低。得克薩斯州的公費ICU床位最少,約為7%。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南部和中西部各州受到了不成比例的影響。
住院的人數同樣創下新高,本週超過15萬人,在許多受災嚴重的州,確診或疑似患者已佔滿可用ICU床位的1/3左右,這很可能還是染疫總人數過大造成需要重症照護者的數量提升。
華盛頓州也因此宣布停止非緊急醫療(在台灣就是降載),拜登總統宣布向另外六個州部署增援小組,1月和2月共有1,000名軍事醫務人員可能被派往全國各地分擔超載的醫院。
圖/取自臉書@姜冠宇醫師 Pro
在Omicron變異株的助長下,澳洲也面臨最嚴重的一波COVID-19疫情,住院和住進加護病房的人數,雙雙創下疫情期間新高紀錄。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截至18日午前,澳洲人口最多的新南威爾斯州、維多利亞州和昆士蘭州3州累計新增74人病故,創下澳洲單日染疫不治人數新高,超過13日的全國57人不治紀錄。

Omicron釀大量兒童感染難單獨隔離,台灣爆發如何因應是難題

而第二個隱憂,姜冠宇提到,「Omicron造成的大量兒童感染便是一大問題!」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18歲以下的確診患者大約佔2%,但目前這個數字已超過了7%。
根據美國CDC統計每 10萬名0-4歲兒童,有5.3人感染住院,是11月下旬的兩倍多,而年齡較大的孩子狀況則與2021年的Delta浪潮相似。但到目前為止,國際間尚未建議五歲以下的兒童接種冠狀病毒疫苗。
在當前的 Omicron浪潮中,美國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兒童人數一直在上升。特別是五歲以下住院人數一直在增加,住院的兒童最常見的潛在疾病是肥胖,佔1/3;其次是哮喘,約佔16%,且近一半住院的兒童沒有潛在疾病。
所以從美國的現況,我們也不難理解,台灣除了應該要準備集中檢疫所來隔離無症狀與輕症的確診患者外。由於兒童染疫者一旦爆發也變主要問題之一,也沒有成年人可以單人隔離這麼單純,故國內也應適度思考兒童染疫者的管理應對,也許要另外討論並參考別國作法了。
圖/取自臉書@姜冠宇醫師 Pro

打完第三劑疫苗,底子夠才能談與病毒共存

至於,近期網路上熱烈討論「Omicron不是看起來都是輕症?為什麼還要害怕?還要一直呼籲打第三劑疫苗?」的疑問。姜冠宇表示,
❝「專家學者們之所以擔心疫情擴散,是我們『底子』還練得不夠!」❞
其提到,我們原本之所以會考慮春節專案7+7(+7),是評估Delta所需的足夠二劑覆蓋率達成,所以讓出一些防疫旅館量能,並且也看國際狀況做開國門的準備。但是運氣很不好,Omicron居然挑這種時間來叩門,而且還帶著打完三劑才合格、可以廣泛感染兒童的特性席捲而來。
姜冠宇強調,撇開抗重症不談,光以社區抗感染來說,台灣社區就突然面臨等級不夠無法破關的問題,所以才會出現討論要不要恢復14+7等等議題。不過,其認為基本上只要第三劑疫苗覆蓋率有到達60%以上的社區,還是可以準備與病毒共存的。
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姜冠宇也提出一套簡單好懂的觀點:
❝「簡單來說,所謂與病毒共存,用天氣來比喻,就好比是社區難免飄著微雨,當民眾有廣泛施打疫苗後,大部分人都有雨傘(疫苗),能夠保護自己也保護不能打疫苗的小孩;但是如果太少人打足夠的疫苗,導致病毒囂張起來,那等於是狂風暴雨,那該地區大家有撐雨傘也沒有用。」❞
姜冠宇舉例,從美國過去施打二劑疫苗的資料,可以看到當一二劑的人口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是有明顯在一二劑的族群裡壓制確診率與住院率,並可以與未接種者做比較的。
與尚未接種疫苗的族群相比,從2020年12月起到2021年前六個月,在美國Delta襲來之前,並經歷4月高峰時,僅疫苗初步接種就挽救了大約 24萬797人的生命(95%信賴區間,200,665-281,230),並避免了大約 1,133,617 人住院(95%信賴區間,967,487-1,301,881),同期避免被感染的病例數量預計將超過1400萬例。
圖/取自臉書@姜冠宇醫師 Pro
故其認為,我們可以把這現象去「臆測」為一個第三劑接種後對omicron的反應,既然omicron打三劑才合格,那也應該也能矯正為下圖中「fully vaccination」(完整接種)的曲線,讓零星案例進入社區化為零星感染。雖然還是會有感染的感染,但是病毒四處碰壁無法囂張,就是我們要追求病毒共存的未來。
所以在此時,其除了呼籲大家盡量節縮自己的社交能量外(減少外出、群聚)外,同時也提醒大家儘速把第三劑打完,那麼我們方能期待在春節後討論與病毒共存。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千萬不可小看肺炎鏈球菌!歷史及醫學文獻上告訴我們,即使青壯年感染流行性感冒,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病程進展快速,短短48小時就過世,相當可怕!」
Thumbnail
「糖尿病患的抵抗力較差,感染肺炎鏈球菌後,出現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的機會較高。」歐弘毅醫師說,「這些患者發病後常常是兵敗如山倒,相當危險,可能住院超過一個月。事先做好預防措施,才是最佳的策略!」
Thumbnail
你們知道,近日流感病毒肆虐和新冠病毒蔓延,一樣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且在過年期間,可能會在高峰上呢! COVID-19 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但另一種呼吸道敵人 - 流感 病毒🦠。的出現,為這個冬季,增添了新的複雜和嚴重影響。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方面是:混合感染的風險在冬季一直在增加,即是患者
Thumbnail
2023年4月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估國內目前至少有26萬兒童患了「長新冠」,醫界憂慮受新冠病毒感染會影響發育與學習。可是世界各國和台灣,大多已進入輕症不通報的措施,學校和家長如何掌握社區病毒的狀況,若病毒在社區高流行狀態下,如何進一步幫助小朋友採取自主的保護措施, 預防感染或再感染? 讓我們看看國際的作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千萬不可小看肺炎鏈球菌!歷史及醫學文獻上告訴我們,即使青壯年感染流行性感冒,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病程進展快速,短短48小時就過世,相當可怕!」
Thumbnail
「糖尿病患的抵抗力較差,感染肺炎鏈球菌後,出現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的機會較高。」歐弘毅醫師說,「這些患者發病後常常是兵敗如山倒,相當危險,可能住院超過一個月。事先做好預防措施,才是最佳的策略!」
Thumbnail
你們知道,近日流感病毒肆虐和新冠病毒蔓延,一樣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且在過年期間,可能會在高峰上呢! COVID-19 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但另一種呼吸道敵人 - 流感 病毒🦠。的出現,為這個冬季,增添了新的複雜和嚴重影響。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方面是:混合感染的風險在冬季一直在增加,即是患者
Thumbnail
2023年4月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估國內目前至少有26萬兒童患了「長新冠」,醫界憂慮受新冠病毒感染會影響發育與學習。可是世界各國和台灣,大多已進入輕症不通報的措施,學校和家長如何掌握社區病毒的狀況,若病毒在社區高流行狀態下,如何進一步幫助小朋友採取自主的保護措施, 預防感染或再感染? 讓我們看看國際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