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哀豔金瓜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而後的日子,無論觀光或者路過,我總是淒淒惶惶地回來,多想的,其實都是孩提時代差點就讓命運岔開來的往事。

十歲左右的時候,父親因為工作升遷的關係,原本要舉家遷徙到金瓜石來,後來因為爺爺臨時的病因而反對遂作罷。而原本已經被安排好一切的我,繼續在南方充滿陽光與糖蜜的平原長大,一直到十八歲那年北上念書,才開始後來十年的北部生活。

大三那年,有幾次跟著系上的學長到瑞芳家扶做志工,早上從臺北出門,搭上擁擠的列車40分鐘後就抵達瑞芳了,瑞芳是新北市東方較大的城鎮,附近平溪、侯硐、九份、金瓜石等等山村的集散中心都在這裡,山上的小孩子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也不像城裡的孩子們下課之後還能去補習,有些家長很勉強的把它們送來鎮上的家扶中心,希望我們這些大學生可以教他們點什麼,好讓北部這樣充滿競爭環境下的孩子們後來也能考上比較好的高中,有更好的錦繡前程。

我後來也在雷驤先生《悲情貝拉姆斯》一書中,知道了年輕的他曾到瑞芳任教,那已經是距今至少40、50年前的往事了,然而縱使義務教育的年級不斷上升,多數山區孩子還是非得走上進城求學、求職一途,而其中躓踣,就算是多有耳聞,卻也難以多想。

二十年前,北部的發展是極其快速的,首都圈鄰近的車程,加上那陣子金瓜石大勢興建了黃金博物館,週邊的園區也一併整頓起來,父親被配給的宿舍就在園區裡,週末遊人絡繹不絕,其實很是風光。

只是當夕照的霞光從基隆山的另一頭映照而來,遊客漸漸的也就散去了,整個山城沒入不再採礦後的長長的寂寥,夜裡的礦坑口,傳來悠長而沈默的迴響,彷彿漫長的日子裡,幽魂仍然不肯離去,久守著那些讓小山城興盛,也讓他們陷入窮途的坑洞不願它有一天再被打開。

小山城一直是哀戚的,就連那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淘金年代,也是充滿了〈悲情城市〉或者〈無言的山丘〉裡那些無力而讓人心痛的故事。又或者是那些搬來前的日子,我從當地人口中所聽到的許多傳說,山賊與神社、礦工醫院、戰俘營、滿山荒野裡數也不清的枯墳與坑洞⋯⋯這些也讓我自幼就明白了小山城的幽魂比生者更多,離去者,也比留下來的人更多的道理。

一直以來我總愛去猜想,平行時空裡的我如果在這裡成長,現在究竟是什麼模樣。但我總是覺得,那個在長年陰雨與荒風胡亂吹拂的小山城成長的我,也許並不能像在陽光裡走完童年的我一樣,沒有畸零殘缺地長大。在滿山遍野禁忌的芒花中,變得更孤獨也更疏涼,彷彿是可以預料的事。

我望著祈堂老街漸漸拉長的陰影,知道這座山坳的底部,當時最勞苦的民眾(有些人甚至是奴隸)的靈魂又會趁著夜色活了過來,明媚的週末到了盡頭,將近二十年來,當時風風光光的黃金博物館也開始疲態百出,巷弄裡開了幾家老宅改建的咖啡館,有人特意聞香而來,但不在多數。小山城禁採後的繁熱不再,倒是哀豔的風長年在荒山與小小的街巷裡流動,好像從來也不曾散開來。


作者Instagram : hail.aoi

#是日海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海的沙龍
8會員
22內容數
收錄散文
阿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14
但到底心裡也幾乎都能踏實地明白,那個所謂的征服,多半是那個遇到困難就想放棄的自己,不是山的本身,更不可能是面對起來我輩渺如螻蟻的大自然。
Thumbnail
2023/09/14
但到底心裡也幾乎都能踏實地明白,那個所謂的征服,多半是那個遇到困難就想放棄的自己,不是山的本身,更不可能是面對起來我輩渺如螻蟻的大自然。
Thumbnail
2023/05/14
後來我才知道那長篇小說是石黑一雄、短篇小說是伊迪絲、是卡夫卡⋯
Thumbnail
2023/05/14
後來我才知道那長篇小說是石黑一雄、短篇小說是伊迪絲、是卡夫卡⋯
Thumbnail
2022/07/05
就像媽媽與媽媽的鬩牆,最後一個死去,一個失去,誰佔了誰佔便宜,到最後還不是徒留傷心。講真話在現實世界裡,誰會想要這種結局?還不因為是劇,才能追得過癮。
Thumbnail
2022/07/05
就像媽媽與媽媽的鬩牆,最後一個死去,一個失去,誰佔了誰佔便宜,到最後還不是徒留傷心。講真話在現實世界裡,誰會想要這種結局?還不因為是劇,才能追得過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住在大武山腳下,是吹不到海風的。 但太平洋黑潮上的風,卻悄悄透過網路,鑽進我心中早已遺忘25年的生鏽老風鈴。 那風鈴從來不發出悅耳的聲音,我很怕被風搖響,雙手遮住耳朵,不想再聽到暗夜在東海岸公路,狂飆機車青年的哭聲。
Thumbnail
住在大武山腳下,是吹不到海風的。 但太平洋黑潮上的風,卻悄悄透過網路,鑽進我心中早已遺忘25年的生鏽老風鈴。 那風鈴從來不發出悅耳的聲音,我很怕被風搖響,雙手遮住耳朵,不想再聽到暗夜在東海岸公路,狂飆機車青年的哭聲。
Thumbnail
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我是在新營出生的,而所有的記憶是從八斗子開始。 在國小三年級之前,我住在北台灣的一個美麗小城鎮,基隆八斗子。家父當時是在八斗子的火力發電廠工作,我們家分配到一棟日式宿舍,屋瓦、木造的外觀都像極了傳統的日本房舍。 八斗子是一個多雨的城鎮,我家緊挨著小山坡而建,是天橋上來之後一
Thumbnail
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我是在新營出生的,而所有的記憶是從八斗子開始。 在國小三年級之前,我住在北台灣的一個美麗小城鎮,基隆八斗子。家父當時是在八斗子的火力發電廠工作,我們家分配到一棟日式宿舍,屋瓦、木造的外觀都像極了傳統的日本房舍。 八斗子是一個多雨的城鎮,我家緊挨著小山坡而建,是天橋上來之後一
Thumbnail
「沒事啦」,他說。 沒事啦,我也知道的。這裡的每條舊路、還有每條他新闢的路,對大哥而言,都只像是他家後院一般輕鬆好走。記得有次他跟我分享遇到「山神」保護他免於受傷的故事,就算再怎麼離奇,只要是他說的,我全都信了。
Thumbnail
「沒事啦」,他說。 沒事啦,我也知道的。這裡的每條舊路、還有每條他新闢的路,對大哥而言,都只像是他家後院一般輕鬆好走。記得有次他跟我分享遇到「山神」保護他免於受傷的故事,就算再怎麼離奇,只要是他說的,我全都信了。
Thumbnail
我的童年裡,有神的存在,有野溪有露營的存在;那是一個要在營地外圍灑石灰粉、把西瓜冰在溪裡、晚上拿手電筒去溪裡抓蝦烤來吃的年代。
Thumbnail
我的童年裡,有神的存在,有野溪有露營的存在;那是一個要在營地外圍灑石灰粉、把西瓜冰在溪裡、晚上拿手電筒去溪裡抓蝦烤來吃的年代。
Thumbnail
坑口雖然已經以磚塊封死,但透過上方的方型小洞望進去,會發現坑口似乎曾崩坍過,土石佔了半個坑道,一台廢棄礦車裡面堆滿石子。不過,最令我頭皮發麻的是由上而下的漆黑坑道--到底礦工們每天一早得克服多大的心理壓力,才有勇氣踏進深不見底,彷彿通往地獄的道路?
Thumbnail
坑口雖然已經以磚塊封死,但透過上方的方型小洞望進去,會發現坑口似乎曾崩坍過,土石佔了半個坑道,一台廢棄礦車裡面堆滿石子。不過,最令我頭皮發麻的是由上而下的漆黑坑道--到底礦工們每天一早得克服多大的心理壓力,才有勇氣踏進深不見底,彷彿通往地獄的道路?
Thumbnail
夜裡的礦坑口,傳來悠長而沈默的迴響,彷彿漫長的日子裡,幽魂仍然不肯離去,久守著那些讓小山城興盛,也讓他們陷入窮途的坑洞不願它有一天再被打開。
Thumbnail
夜裡的礦坑口,傳來悠長而沈默的迴響,彷彿漫長的日子裡,幽魂仍然不肯離去,久守著那些讓小山城興盛,也讓他們陷入窮途的坑洞不願它有一天再被打開。
Thumbnail
飄泊   十歲是我記憶的分水嶺,國小國中階段記得的事不多,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已離開山上,遷居到別的縣市,但十歲之前生長的地方卻深印腦海,童年時的景象不時在夢中浮現,總想有一天要回去看看那片山林;終於在離開多年之後,我終於又回到這個地方。  市集  山上人家大都自給自足,種的有各種蔬菜、水果,養的有
Thumbnail
飄泊   十歲是我記憶的分水嶺,國小國中階段記得的事不多,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已離開山上,遷居到別的縣市,但十歲之前生長的地方卻深印腦海,童年時的景象不時在夢中浮現,總想有一天要回去看看那片山林;終於在離開多年之後,我終於又回到這個地方。  市集  山上人家大都自給自足,種的有各種蔬菜、水果,養的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