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舞雩」之現代版

「沂水舞雩」之現代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給大家講講「不敢為天下先」…

浚:老師,身為一個領導、一個主管,不是要身先士卒嗎?為什麼不敢為天下先呢?

夫子莞爾而曰:有些事情,是不必強出頭的呀!(莞,國音wǎn,粵音皖,捋鬍而笑)

修:我會並秉持儒家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師:您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像子路明知不可為還要為,這樣白白犧牲了,既不能改變政治的現實,也不能「雁過留聲,人去留名」,何苦呢?!

幟:凡事依法辦事,該先則先,該緩則緩。

軒:老師啊,身處亂世,邪僻橫行,水深火熱,倒行逆施,難道不應該挺身而出嗎?所謂「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師:諸位都是有理想、有是非批判的青年才俊,為師也覺得欣慰。不過,今天所講的「不敢為天下先」,是以不敢、不敢,才去「敢」。什麼意思呢?當面對一個生死存亡的抉擇時,首先得經過不敢、不敢的過程,經過深思熟慮,權衡事後,怎樣做才是合理(理者,禮也,指法理、情理、天理),然後才去「敢」!這樣,才是對得起時代的良知啊!

為師的忠告:

有能力,就做點大事;沒能力,就做點小事。
有權力,就做點好事;沒權力,就做點實事。
有餘錢,就做點善事;沒餘錢,就做點家務事。
動得了,就多做點事;動不了,就回憶開心事。

我們肯定都會做錯事,但盡量要避免做傻事,堅決別做傷天害理的事。

生活其實沒啥事,一輩子也就這麼回事!
不管什麼事,始終都是過去的事。

(寫於2020年11月1日)

avatar-img
yidai zhongshi ye的沙龍
64會員
84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有一句話,從來都不會對著別人說的,啥話呀?「我食鹽多過你食米」。要是說了,人家就知道你一定有高血壓。 《論語》裡有一句話——「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歷來的解釋,都把這個「得」解作「貪得」,貪這個、貪那個,貪那些蠅頭小利,以致患得患失。這樣詮釋孔老夫子的心路歷程,實在格格不入。何況,貪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北方人要過小年了。與此同時,有些內媒外輸的視頻,都提起灶君,講到灶君,自然就提起「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這句話。那麼,咱家不妨重閱以下的舊文。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什麼叫做「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呢? 簡單地說:要是你做了傷天害理的事,以致神人共憤,天理不容;即使事後禱告,求上
Cheng Joe 儒家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提出一個方法來決定誰有資格做君,只能提一個君權神授,這種迷信說法,導致後代為了爭取所謂的天命,殘殺了多少人,亂世時儒生全跑光,盛世時才稱人天子,這些帳要不要算一下?   回應: 剛剛看到閣下所提出的異議,當中有許多論點和定義,必須界定清楚的,這也不是
有一句話,從來都不會對著別人說的,啥話呀?「我食鹽多過你食米」。要是說了,人家就知道你一定有高血壓。 《論語》裡有一句話——「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歷來的解釋,都把這個「得」解作「貪得」,貪這個、貪那個,貪那些蠅頭小利,以致患得患失。這樣詮釋孔老夫子的心路歷程,實在格格不入。何況,貪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北方人要過小年了。與此同時,有些內媒外輸的視頻,都提起灶君,講到灶君,自然就提起「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這句話。那麼,咱家不妨重閱以下的舊文。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什麼叫做「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呢? 簡單地說:要是你做了傷天害理的事,以致神人共憤,天理不容;即使事後禱告,求上
Cheng Joe 儒家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提出一個方法來決定誰有資格做君,只能提一個君權神授,這種迷信說法,導致後代為了爭取所謂的天命,殘殺了多少人,亂世時儒生全跑光,盛世時才稱人天子,這些帳要不要算一下?   回應: 剛剛看到閣下所提出的異議,當中有許多論點和定義,必須界定清楚的,這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