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升息陰影壟罩下的大通膨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美國一月份CPI 7.5%創下1982年以來新高
本周公布的美國零售物價CPI 再次突破40年新高, 來到驚人的7.5%. 以現代社會人均7-80歲壽命推算, 也就是說在美國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 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高的通貨膨脹時期.
各項通膨指標都在飛漲
從通膨的分項觀察, 可以說是萬物皆漲, 無論是服務, 食品, 能源, 住房成本, 商品通通呈現大幅擴張的局面. 而2020年發生的負原油期貨所導引的能源通膨高漲更是助推了一把.
核心通膨月增率持續攀高
即便是撇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價格後的核心通膨指數也依然持續創高. 在已經很高的2021第四季基礎上,2022開年1月份再創新高.
從去年的通膨低基期持續到3月份來看, 目前的高通膨得要等到4月份以後才會被逐漸墊高的通膨基期給壓低.
這也是為什麼美聯儲官員選擇3月份作為Taper 結束與可能開始升息的節點. 目的也是在觀察今年的通膨力道究竟有多強.
CPI-PPI 負值創下1975年以來新高
而且這一波的通膨, 上游的PPI躉售物價指數飆升的遠遠高於零售端的CPI. 造成兩者差值創下1974年以來的新高. 表示生產, 零售等中間商的利潤被嚴重擠壓, 叫苦連天.
有意思的是, 1974年產生超高通膨與PPI-CPI負值的很大原因, 是因為1971年美國退出布列敦森林協議後, 美元與黃金脫鉤所激發的嚴重貨幣貶值所造成. 而這次則是因為COVID造成的供給鏈失衡+QE所捲起的資產泡沫與通膨危機.
美聯儲在1980年代暴力拉升基準利率, 從1977年的5%, 最高拉到1981年接近20%的水準
既然目前是美國自1982年以來的最高通膨, 那我們就應該來對標1982年當時究竟是發生了甚麼事情?
首先, 我們可以從聯邦基金利率看到, 為了遏止1970年代末的超高通膨, 美聯儲在1980年代暴力拉升基準利率, 從1977年的5%, 最高拉到1981年接近20%的水準.
標普500指數先是從1977年小跌到1978年, 然後就無懼升息的一路高歌猛進. 總計在1977-1981這段升息區間, 標普一共上漲21.5%.
這段暴力升息的區間, 標普500指數先是從1977年小跌到1978年, 然後就無懼升息的一路高歌猛進. 總計在1977-1981這段升息區間, 標普一共上漲21.5%.
隨後在1981-82年的經濟衰退期間, 標普指數跟著重挫下跌, 用18個月的時間, 就把標普拉回1977年年初的指數水準.
標普指數在1982-2000網路科技泡沫的這18年間, 創下了驚人的1500%上漲. 這其中還經歷了1987年第三次危機, 單月下跌34%的劇烈震盪.
然後, 就在1982年經濟衰退結束, FED又開始小小升息, 然後基本上就是小漲大回的一路兵敗如山倒, 朝向零利率的終點前行.
標普指數在1982-2000網路科技泡沫的這18年間, 創下了驚人的1500%上漲. 這其中還經歷了1987年第三次石油危機, 單月下跌34%的劇烈震盪.
對比今日與1980年代的高通膨年代. 我們有理由擔憂, 美聯儲為了遏止竄高的通膨隱憂而採取暴力升息, 造成81-82年的景氣衰退與股市修正.
然而, 從聯邦基準利率的大趨勢可以看得出來, FED已經沒有能力像當年一樣, 一口氣升息到20%的天文數字. 坦白說, 別說20%, 打個1折升息到2%也都是很硬的鷹派預期了.
資料來源: 聯準會達拉斯分會
以目前的美國聯邦債務高達31.5兆美元, 是1980年代的數百倍之距. 即便是華盛頓宣布撤回全球美軍+公務員薪水減半+公共建設全部停擺. 美國財政部的稅收也無法支付超過2%以上的公債利息的.
資料來源: 聯準會達拉斯分會
其實在經歷了2008金融海嘯QE救市與2020 COVID超級QE 這兩次大規模購債放水之後的美聯儲資產負債表, 早已是"回不去了"的不歸路.
財政部發債, 聯準會發錢. 這兩位在政治舞台上跑龍套的相聲演員唱著雙簧. 聯手將源源不絕的資金注入市場. 也就是所謂的"債務貨幣化". 這個潘朵拉的盒子一打開, 就在也回不去. 即便前次2015年FED試圖縮表減肥. 不過4年的時間, 到2019年就撒手放棄. 停止縮表並開始降息.
因此, 2022開年以來, 擔心FED暴力升息使得股市大跌. 雖其來有自, 但考量這40年來的金融現況, 投資人的恐慌其實是多慮的.
只要美元還是世界上的唯一貨幣霸權. 各國躲不開石油美元貿易. 國際貨幣結算仍是以美元結算. 未來某日, FED發現升息升過頭"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如2019年鮑威爾宣布降息一碼的說詞) , 那麼再次QE 貨幣寬鬆. 甚至把利率降到負利率也都是早有先例. 您瞧日本央行負利率那麼多年. 歐洲央行也負利率好幾年, 大家不也都活的好好的, 馬照跑, 舞照跳嗎?
至於通膨, 只要不是像1945年的台灣, 或者近年的委內瑞拉那種上千%的惡性通膨. 那麼Q2開始的高基期以及如航運商巨頭馬士基說的, 全球航運將在下半年恢復秩序, 加上各國防疫措施解禁, 生產鏈, 運輸鏈恢復疫情前水準. 那麼這次由供給面失衡所導致的通膨也就大概率的回跌了.
但另一方面, 由於FED無力暴力升息壓抑通膨, 只能靠著通膨高基期自然回弱. 因此, 未來人類社會可能將告別過往30餘年的低通膨環境, 走向3-5%上下區間的新通膨常態.
-------------------------
文章撰寫不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 請不吝在右/下方按個愛心並追蹤, 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喔! 感謝您的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4.3K會員
320內容數
一輩子都在國際金融領域浮沉,步入中年的人類學徒,熱愛烹飪美食之餘,喜歡在書海中考古金融史。在短視頻稱王的年代,依然熱愛用方塊文字,與朋友們分享人類學、歷史、金融、財經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融人類學徒 的其他內容
2020-21年在在納指平穩上漲的海面底下,其實一眾高科技雲端網通股翻天覆地的暴漲暴跌。上圖顯示,至今年年初,納指已有1600家公司自高點下跌超過50%,創下13年來新高。 「一鯨落,萬物生」 臉書成長不再,是否象徵著抖音短視頻世代已經成為當下社群媒體主流? ———————————-
農曆台股封關前, 美國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GDP達到驚人的6.9%. 圖形中被COVID疫情干擾的2020年Q2-Q3的暴跌暴漲那兩根正負30%巨柱所影響, 看起來"還好", 但實際上則是美國近三十年來的最佳季度GDP成長表現.
昨晚FED在台北凌晨三點鐘公布例行的1月新聞發布, 要點總結以下六點, 1、利率政策:不排除FOMC每次會議都加息的可能性,但目前尚未决定加息的(整體)幅度。 2、資產負債表:需要大規模地缩表,將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後開會討論缩表事宜、將至少討論一次,希望缩表是一个有序的、可預見的過程。
昨天美股上演了日內深V行情, 美股三大指數的振幅都接近5%. 在日K線留下了一條長長的下影線. 那個深度, 可是一點也不輸給走紅地毯爭奇鬥艷的各方深V女星. 歷史上, 美股日內曾經下跌超過4%, 而能在收盤實現反轉收紅的.一共僅僅11次. 而昨晚的美股, 再度登錄史冊, 歷史上僅有的第12次.
達在做投資銀行分析師這行業的人, 可以分為Button-Up (由下而上的個股,產業分析), 以及Top-Down(由上而下的總體經濟分析) . 而在總體經濟, 貨幣供給數據又與股市表現息息相關. 藉由貨幣政策的干預, 來壓平經濟循環的震盪. 然而現實上卻往往不是這麼一回事.
金錢的發明, 在教科書裡似乎是人類文明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錢嘛, 就是人類用來買東西, 賣東西的一種交換等價物.也是一種信用的儲存.可以將手上用不到的東西賣掉換錢.等將來有需要買東西的時候, 再拿錢去換回來. 但其實只要再稍微靜下心想想,就會發現這裡頭邏輯謬誤百出。 ---------------
2020-21年在在納指平穩上漲的海面底下,其實一眾高科技雲端網通股翻天覆地的暴漲暴跌。上圖顯示,至今年年初,納指已有1600家公司自高點下跌超過50%,創下13年來新高。 「一鯨落,萬物生」 臉書成長不再,是否象徵著抖音短視頻世代已經成為當下社群媒體主流? ———————————-
農曆台股封關前, 美國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GDP達到驚人的6.9%. 圖形中被COVID疫情干擾的2020年Q2-Q3的暴跌暴漲那兩根正負30%巨柱所影響, 看起來"還好", 但實際上則是美國近三十年來的最佳季度GDP成長表現.
昨晚FED在台北凌晨三點鐘公布例行的1月新聞發布, 要點總結以下六點, 1、利率政策:不排除FOMC每次會議都加息的可能性,但目前尚未决定加息的(整體)幅度。 2、資產負債表:需要大規模地缩表,將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後開會討論缩表事宜、將至少討論一次,希望缩表是一个有序的、可預見的過程。
昨天美股上演了日內深V行情, 美股三大指數的振幅都接近5%. 在日K線留下了一條長長的下影線. 那個深度, 可是一點也不輸給走紅地毯爭奇鬥艷的各方深V女星. 歷史上, 美股日內曾經下跌超過4%, 而能在收盤實現反轉收紅的.一共僅僅11次. 而昨晚的美股, 再度登錄史冊, 歷史上僅有的第12次.
達在做投資銀行分析師這行業的人, 可以分為Button-Up (由下而上的個股,產業分析), 以及Top-Down(由上而下的總體經濟分析) . 而在總體經濟, 貨幣供給數據又與股市表現息息相關. 藉由貨幣政策的干預, 來壓平經濟循環的震盪. 然而現實上卻往往不是這麼一回事.
金錢的發明, 在教科書裡似乎是人類文明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錢嘛, 就是人類用來買東西, 賣東西的一種交換等價物.也是一種信用的儲存.可以將手上用不到的東西賣掉換錢.等將來有需要買東西的時候, 再拿錢去換回來. 但其實只要再稍微靜下心想想,就會發現這裡頭邏輯謬誤百出。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國公布 7 月 CPI 年增率報 2.9%,低於市場預期的 3.0% 與前值 3.0%,核心 CPI 年增率則持平預期 0.2%、但高於前值 0.1%,整體 CPI 數據表現良好,並沒有出現超預期轉弱,一定程度緩解了通縮的疑慮,這是一份相當不錯的 CPI 報告。 由於美國 CPI 放緩的趨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美國歷史上幾位總統時期所面臨的滯脹危機,強調了對經濟政策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滯脹對市場的深遠影響。文章涵蓋了從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的經濟重大事件和因果關係。最終,提出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的觀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國通膨數據降溫,燃起降息希望,道瓊指數、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週三 (15 日) 收於歷史新高,美債殖利率大幅走低。4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3.4%,符合市場預期,按月上漲 0.3%,市場預期為上漲 0.4%。聯準會 (Fed) 青睞的
Thumbnail
1980~2010年代整整30年 台灣人鈔票使用的統計數據習慣都是 40%拿來儲蓄 20%才是投資 所以我們的儲蓄才會有3.8兆的數字,而這些都是1980年代的人習慣累積的 當時是高利率環境,所以通膨不會這麼快速上升 而一切都是從2008金融風暴開始降息+QE救經濟 把全世界都一
Thumbnail
美國公布 3 月 CPI 數據,全面超出市場預期,顯示通膨在 3 月份出現全線反彈,也令 CME 利率期貨市場對於 Fed 的 2024 全年降息預期自 3 碼 (75bps) 降至 2 碼 (50bps),進而引動美債殖利率一度突破 4.5% 關口,導致美股估值修正。 但我認為,美國 3 月
Thumbnail
美國1月份CPI年增率及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均差於預期,以致於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自二月初的低點3.87%向上急彈至4.3%;三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也自4.1%漲升至4.45%。相對應的公債指數及債券價格就呈現明顯下跌了。 說好了的2024的債券豐收年會不會失算呢?
Thumbnail
2024開始了,猶如過去一年,大家都在期待著美國Fed降息!隨著時間的經過,大家開始猜測今年的Fed降息是否會超過4碼?降息的次數是否會超過2次? 過去美國通貨膨脹的歷史數據 根據過去的歷史數據 (圖1),美國的通貨膨脹最高來到20%,最近23年的新高則發生在2022年6月。所以就歷史資料來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國公布 7 月 CPI 年增率報 2.9%,低於市場預期的 3.0% 與前值 3.0%,核心 CPI 年增率則持平預期 0.2%、但高於前值 0.1%,整體 CPI 數據表現良好,並沒有出現超預期轉弱,一定程度緩解了通縮的疑慮,這是一份相當不錯的 CPI 報告。 由於美國 CPI 放緩的趨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美國歷史上幾位總統時期所面臨的滯脹危機,強調了對經濟政策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滯脹對市場的深遠影響。文章涵蓋了從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的經濟重大事件和因果關係。最終,提出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的觀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國通膨數據降溫,燃起降息希望,道瓊指數、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週三 (15 日) 收於歷史新高,美債殖利率大幅走低。4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3.4%,符合市場預期,按月上漲 0.3%,市場預期為上漲 0.4%。聯準會 (Fed) 青睞的
Thumbnail
1980~2010年代整整30年 台灣人鈔票使用的統計數據習慣都是 40%拿來儲蓄 20%才是投資 所以我們的儲蓄才會有3.8兆的數字,而這些都是1980年代的人習慣累積的 當時是高利率環境,所以通膨不會這麼快速上升 而一切都是從2008金融風暴開始降息+QE救經濟 把全世界都一
Thumbnail
美國公布 3 月 CPI 數據,全面超出市場預期,顯示通膨在 3 月份出現全線反彈,也令 CME 利率期貨市場對於 Fed 的 2024 全年降息預期自 3 碼 (75bps) 降至 2 碼 (50bps),進而引動美債殖利率一度突破 4.5% 關口,導致美股估值修正。 但我認為,美國 3 月
Thumbnail
美國1月份CPI年增率及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均差於預期,以致於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自二月初的低點3.87%向上急彈至4.3%;三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也自4.1%漲升至4.45%。相對應的公債指數及債券價格就呈現明顯下跌了。 說好了的2024的債券豐收年會不會失算呢?
Thumbnail
2024開始了,猶如過去一年,大家都在期待著美國Fed降息!隨著時間的經過,大家開始猜測今年的Fed降息是否會超過4碼?降息的次數是否會超過2次? 過去美國通貨膨脹的歷史數據 根據過去的歷史數據 (圖1),美國的通貨膨脹最高來到20%,最近23年的新高則發生在2022年6月。所以就歷史資料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