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即將硬著陸,复盤1970年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如果我們出生在1970年,我們會發現,70年代絕非一個好時機。
美聯儲被指責給美國經濟潑了很多冷水。但美聯儲這樣做是希望在它點燃長期陰燃的垃圾箱大火之前抑制高通脹。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上週表示:”當前一輪高通脹持續的時間越長,通脹上升的預期變得根深蒂固的可能性就越大。”

這是美國在 1970 年代物價失控的慘痛經歷中得出的教訓,當時美國人在寬大的翻領上掛著”立即打擊通貨膨脹”的鈕扣。

raw-image

“我在 1970 年代長大並學習經濟學,我記得那個可怕的時期是什麼樣的,”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去年對眾議院的一個小組委員會說。 “沒有人希望看到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2022年開始,美聯儲下令再次超大規模加息以應對頑固的通貨膨脹而這是幾十年來最激烈的一次和通脹的戰鬥。

耶倫和鮑威爾最初錯誤判斷了通貨膨脹的持久力。他們認為這是與大流行病相關的供應衝擊和消費者被壓抑的需求的暫時產物,價格會很快再次回落。相反,價格在一年半的時間裡繼續快速攀升。

現在,鮑威爾決心以更高的利率扼殺通貨膨脹,並避免困擾從理查德尼克松到吉米卡特等總統的那種長達十年的價格螺旋上升。

1970 年代因石油衝擊導致汽油價格飆升而告終。肉類價格也飆升。在廣受歡迎的情景喜劇《全家福》中,阿奇·邦克 (Archie Bunker) 只能吃無肉意大利面。

價格實際上在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開始攀升,當時聯邦政府在越南戰爭和偉大社會上投入巨資。尼克鬆在 70 年代初期暫時凍結了價格,但這只是推遲了痛苦。當他的控制解除時,價格反彈得更高。

在當時,杰拉爾德福特宣布通貨膨脹為”頭號公敵”。卡特稱這是美國最緊迫的國內問題。
儘管白宮言辭強硬,但商品和物價仍在不斷飆升。

raw-image

普林斯頓經濟學家艾倫布林德說,部分原因在於心理學。在 70 年代,美國人開始相信高通脹會持續下去。這種期望變成了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如果你是一家企業,你預計通貨膨脹率為 5%,你很可能會在明年將價格設定為 5%,”副董事長佈林德說。美聯儲在 1990 年代。
“另一方面,如果你認為通脹率將達到 1%,你就更有可能將商品售價上漲 1%,”他補充道。

最終,經過需要大量抽雪茄的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對於通脹的有效鎮壓才最終打破了物價和工資上漲的雙循環螺旋。果斷地沃爾克將利率提高到 20%,為經濟踩下了急剎車 — — 這是證明他對控制通貨膨脹是認真的一劑強心劑。

直到 1983 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才回落到略高於 3%。
隨著通貨膨脹的侵蝕,美國人付出的勞動越來越多,得到的收益和利潤卻越來越少。

這是一個市場痛苦的自我糾正過程。
在1980 年代初,近 400 萬人在接二連三的經濟衰退中失業。但在接下來的四十年裡,通貨膨脹在美國並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 — 直到2020年的疫情爆發,緊接著是烏克蘭戰爭。

在去年6月,年度通貨膨脹率達到 9.1% — — 自 1980 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平。作為回應,美聯儲今年加息五次,以抑制需求並使價格重新受到控制。
鮑威爾上週對記者說:”根據過去的加息記錄表示,如果你推遲加息,推遲加息只會導致經濟陷入更多痛苦。”

對美聯儲有利的一件事是,高通脹尚未像 1970 年代那樣進入大多數人的思維。調查顯示,大多數人預計未來幾年價格會再次趨於平穩。

“如果人們相信價格會相當穩定,那麼他們就會 — — 因為他們不會要求非常高的工資增長,而賣東西的人也不會要求高漲價,”鮑威爾告訴早報。 “一旦這種心理開始出現,它就會自我延續和強化。”

布林德同意自 1970 年代以來數十年的穩定價格應該有助於防止未來再次出現通脹螺旋。
“我認為在那個高通脹時期長大的那一代人會永遠記住它,”布林德說。 “但有很多美國人根本沒有經歷過通貨膨脹。所以他們自然不會想到它。”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美股和總經交易
7會員
66內容數
美股+全球總經+聯準會觀察
美股和總經交易的其他內容
2025/02/24
華爾街債券之王"預見債務重組可能帶來全球性影響
Thumbnail
2025/02/24
華爾街債券之王"預見債務重組可能帶來全球性影響
Thumbnail
2025/02/13
當下的美國全球戰略包含了幾個最致命的問題,隨著川普的關鍵政策逐步落地,明朗化,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逐漸消減,但國際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卻在成倍擴大: 1)無法處理關稅,美元,利率和通膨之間的本質矛盾。以關稅作為收入,對比於收稅的收入,那隻不過是杯水車薪。寄望於透過統一性的關稅來獲得足夠的財政收入
Thumbnail
2025/02/13
當下的美國全球戰略包含了幾個最致命的問題,隨著川普的關鍵政策逐步落地,明朗化,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逐漸消減,但國際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卻在成倍擴大: 1)無法處理關稅,美元,利率和通膨之間的本質矛盾。以關稅作為收入,對比於收稅的收入,那隻不過是杯水車薪。寄望於透過統一性的關稅來獲得足夠的財政收入
Thumbnail
2025/02/07
人工智慧深度求索的真實開發成本 原文来自于: https://semianalysis.com/2025/01/31/deepseek-debates/
Thumbnail
2025/02/07
人工智慧深度求索的真實開發成本 原文来自于: https://semianalysis.com/2025/01/31/deepseek-debates/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美國經濟正從破碎走向怪異。 三年前,Covid 使美國經濟崩潰,而隨後的經濟瘋狂復甦卻沒有按照劇本演。停工和疾病爆發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導致 40 年來的最高通脹綠,並導致全球央行大幅加息。
Thumbnail
美國經濟正從破碎走向怪異。 三年前,Covid 使美國經濟崩潰,而隨後的經濟瘋狂復甦卻沒有按照劇本演。停工和疾病爆發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導致 40 年來的最高通脹綠,並導致全球央行大幅加息。
Thumbnail
回顧1970 ~1980(通脹危機inflation crisis) 歷史,滯漲(stagflation)可以是消費端(消費國) 觸發通膨預期心理,也可以供應端(原物料出口國)觸發連鎖反應,兩者造成的供給低下、需求大增,都可能帶來通膨預期心理,甚至引發滯漲。
Thumbnail
回顧1970 ~1980(通脹危機inflation crisis) 歷史,滯漲(stagflation)可以是消費端(消費國) 觸發通膨預期心理,也可以供應端(原物料出口國)觸發連鎖反應,兩者造成的供給低下、需求大增,都可能帶來通膨預期心理,甚至引發滯漲。
Thumbnail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幾個月多次表示,上世紀70年代的經驗表明,長時間的貨幣緊縮政策對於抑制通脹十分必要。鮑威爾強調的是,美國通脹有可能像上世紀70年代那樣,長期處於高位。
Thumbnail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幾個月多次表示,上世紀70年代的經驗表明,長時間的貨幣緊縮政策對於抑制通脹十分必要。鮑威爾強調的是,美國通脹有可能像上世紀70年代那樣,長期處於高位。
Thumbnail
2022年的資本市場充滿波折:全球熊市蒸發了22萬億美元財富;美國經歷了40年以來的最高通脹;鷹派美聯儲持續加息;俄烏衝突爆發;美國中期選舉戰況激烈,以及加密貨幣崩盤等。展望2023年,其中一些事件可能會發生變化,而另一些會被放大,或者出現「新常態」。
Thumbnail
2022年的資本市場充滿波折:全球熊市蒸發了22萬億美元財富;美國經歷了40年以來的最高通脹;鷹派美聯儲持續加息;俄烏衝突爆發;美國中期選舉戰況激烈,以及加密貨幣崩盤等。展望2023年,其中一些事件可能會發生變化,而另一些會被放大,或者出現「新常態」。
Thumbnail
各位朋友,那個男人又來了!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於Jackson Hole再次開金口,美國三大指數比慘,道瓊工業指數重挫超過1000點,跌幅3%、標普S&P500跌幅3.4%、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跌幅3.9%。 ※升息彈道直線往上 ※通膨降溫,卻帶來後遺症 ※鷹流聯準會,市場恐慌
Thumbnail
各位朋友,那個男人又來了!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於Jackson Hole再次開金口,美國三大指數比慘,道瓊工業指數重挫超過1000點,跌幅3%、標普S&P500跌幅3.4%、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跌幅3.9%。 ※升息彈道直線往上 ※通膨降溫,卻帶來後遺症 ※鷹流聯準會,市場恐慌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周三(7月13 日)公布,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勁增 9.1%,續刷逾 40 年來新高,排除糧食和能源成本的 6 月核心 CPI 年增率也高達 5.9%,兩者分別高於市場預期的 8.8% 與 5.7%,顯示通膨仍持續加速升溫。 但實際上美國經濟真的如此強勁嗎?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周三(7月13 日)公布,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勁增 9.1%,續刷逾 40 年來新高,排除糧食和能源成本的 6 月核心 CPI 年增率也高達 5.9%,兩者分別高於市場預期的 8.8% 與 5.7%,顯示通膨仍持續加速升溫。 但實際上美國經濟真的如此強勁嗎?
Thumbnail
市場分析普遍認為,這一數據將進一步擠壓美國家庭,並對拜登政府造成重創。消息公佈後,市場對7月加息100BP的預期開始升溫。 媒體分析指出,美國陷入經濟衰退風險加劇,“高燒不退”的通脹數據,致使美國民眾對經濟的擔憂升溫,並在中期選舉中,給拜登政府和國會民主黨人帶來重大政治風險。 關於JRFX
Thumbnail
市場分析普遍認為,這一數據將進一步擠壓美國家庭,並對拜登政府造成重創。消息公佈後,市場對7月加息100BP的預期開始升溫。 媒體分析指出,美國陷入經濟衰退風險加劇,“高燒不退”的通脹數據,致使美國民眾對經濟的擔憂升溫,並在中期選舉中,給拜登政府和國會民主黨人帶來重大政治風險。 關於JRFX
Thumbnail
週五,美國公佈五月份通脹數據,徹底擊碎通脹見頂派的信心。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是萬物皆漲。 不意外,能源成本主導了整體CPI的飆升。能源價格指數同比上漲了34.6%,是自2005年9月以來最大的同比漲幅 英國錄得9%通脹數據,歐盟今年預計超6%,連30年未見通膨的日本,上月也錄得超2%的30年新高通脹。
Thumbnail
週五,美國公佈五月份通脹數據,徹底擊碎通脹見頂派的信心。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是萬物皆漲。 不意外,能源成本主導了整體CPI的飆升。能源價格指數同比上漲了34.6%,是自2005年9月以來最大的同比漲幅 英國錄得9%通脹數據,歐盟今年預計超6%,連30年未見通膨的日本,上月也錄得超2%的30年新高通脹。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國無限QE印鈔造成美國高通脹,衍生全球「通脹預期」,都會稀釋了美元的購買力,造成美元貶值的壓力,同時也稀釋美國債的收益率,而遭競相拋售,而且亞洲可能出現人民幣經濟區,這些最終危都危及美元霸權。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國無限QE印鈔造成美國高通脹,衍生全球「通脹預期」,都會稀釋了美元的購買力,造成美元貶值的壓力,同時也稀釋美國債的收益率,而遭競相拋售,而且亞洲可能出現人民幣經濟區,這些最終危都危及美元霸權。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國通膨率CPI已連三個月大幅上升,漲勢恐將延續。美國市場資金浮濫,推升大宗商品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通脹危機的風險極大增加。美聯儲卻堅信這仍只是經濟自疫情中迅速復甦的暫時現象。巨資為了追求比美國債殖利率更高的報酬,進入股市炒作,造成「股市泡沫」,美國因此將升息而爆發金融危機。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國通膨率CPI已連三個月大幅上升,漲勢恐將延續。美國市場資金浮濫,推升大宗商品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通脹危機的風險極大增加。美聯儲卻堅信這仍只是經濟自疫情中迅速復甦的暫時現象。巨資為了追求比美國債殖利率更高的報酬,進入股市炒作,造成「股市泡沫」,美國因此將升息而爆發金融危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