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 讀後 /臆識延伸零零二 之身份圈子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說遠了,刊中遠離了不可褻瀆,根不提八大藝術。
順著閱讀,第一輯的——社會牽連-公共性。我們看見了「公共空間」,這樣的字眼。他們接觸書中提及的Buku Jalanan。這是跨語系的交結,前提或許是書者的資源涉獵和圈子之間的交流所致。但這是不容易的。
談及圈子,這裡務必再表明本文觀點限於(個人的)中文語系圈主觀觀察,亦泛指華社。(絕對個人,乃至臆想的。「頭盔緊戴,以防古老的棍棒」)
大馬(人)常以多元自居自豪,但於2022的今天,全民的共識和融合往往並不是那麼理想。(其中,因社會頂層的操弄為禍首,但姑且不談。)
各族各階層本質的本性,亦引起不用程度的同異催化。(其實,這說穿也不過人類本性,在各國間都有或多或少的存在)
所以,且限回看當下的華社狀況。
華社對於國家的認可到底有多少,或是認識有多少。
且看球員LZJ事件。
在中文媒體下,中文網民半數以上表達失望之餘,更鼓吹身份轉換的絕望。
就像更早前的黃某歌手事件,在面對強權下,他們(民眾)更嚮往逃避的辦法,他們提供偷渡地圖,自我閹割等等。
球場上的國手國旗,這是在平安年代,國民少有能獲得國籍自豪感的時刻。
亦反思,獎台上的國歌國旗國手,是否還被人們所需。亦反觀,他族的反應。
這些恐懼不只是他們(華裔)對於整套政治系統的無知,某程度更是因為內在的排斥。皆在於大歷史背景,傳統,未來嚮往等等的拉扯作用。
從疫情期間也可清楚得知,眾多華裔(華文教育下的)對於政府頻繁的公告是手足無措的(撇開官方的效率和施政明智)。對於官方公告,華裔是卡在語文認識,非認知和理解。
這擺著的官方和人民隔閡,對於整個國家運轉其實有著某程度的阻礙。當然,目前是沒人能說穿一套完美的解決方案。只能慶幸的是我們還能有自己的語文媒體作為中介。
就算擺脫了語文問題,官方對「啟民智」並無強大的意欲和施政,要讓民眾了解民主制度是更不容易的。
再者,排斥或許那不過是移民種族的基因反應。在寄人籬下的潛意識下。
他們選擇沈默乃至離去,苟且了歲月靜好,實則被掏空,甚至潛在的的被剝削中。(擷字自頁35)
離去的人們,在背向國際機場前,或更多的是那老化的新村。那一代秉持著嫌棄的心態,卻借此養育了下一代,然後迫切的外送人口。那片如驛站的土地,不被經營,更來不及形成文化底蘊。
而後來,人則不理解且嚮往於他人的成果,看著人家為自己的原始社會聚落,與時並進,乃至達到使城人為止瘋狂和心愛之身莫及的理想。因為,人的生活基底本就大同,只是方式不一,而安撫內在的人心,卻千年如常。
慶幸的還有冷靜下來的人,他們攜著各家,並共和協作。在身邊提取元素和資源,且用於地方上。物資不再如當年錫礦,一旦出土,將隨著下一趟的季候風離鄉而去。人們真切的得到在地的,戲劇與現實延伸和想像,旅行的真切體驗,還有文化的再整合和歸納。
上述說著廣泛,何不由簡單的名詞展開。猶如書中多次談及的「公共」「日常」「宏願」乃至那,曾嚇破人膽的「身份認可」。
就如文中Zikri也主意以馬來文來進行活動討論。(頁23)那或許是人們試著延續一門文化的位置和作用,並將迎來它所得的發酵成果。
畢竟姑且相信人們聚落在聚合離散中,認可和自豪是所需的。籍此念想,我們再問,我們能在什麼情況下(為)披上輝煌條紋而熱淚盈款。
生活不止苟且,還有詩和鄰近的田野。
    avatar-img
    0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牛呵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鬆散無序筆記文,慎讀 近兩年的疫情,固閉居家,隔絕中僅能在互聯網中連結世界。 期中,關注了在地社區的三个领域。即(表)演藝(術),社區(產業),還有中(華)文(化)。初旨,前者是與本身事業相關,再者是觀察社會動向,而後則是大環境的氣氛。 說著的是—建築圈。 「公共性」
         疫情狱,屏幕裡的風鈴⽊讓國⼈賞識國風。     問那是青⽊和季候風的效應麼,也問偏鄉的栽種由誰,也問⼤⾺⼩鎮的敗壞為何。          於是把《⾺來西亞·多元共⽣的⾚道國度》(1) 為绪看個概括。⽂書通暢,時事有 序,⼤減史書的無趣。或許也因個⼈年齡歷⾒堆增,對於其中的⼈地名和年份氛圍
        “这些看着戏虐的玩意,有点反社会,甚至反道德的意味咧。难怪,你言谈还有点仇视城市人。” 直男说。     “外头所谓的预备役栋梁,这些年又造出多少呢。能够扛房顶的又有多少。这些心思本就在,就只是与生俱来的防卫机制,但被另一先到的防御机制打磨,磨成需要的样子。” 一人在旁插话。     一连串
        “把商品绑定在一些硕大,假定乃至虚无缥缈概念的套路。外头比比皆是,我可不是那些为了避免显得自己没有内涵,而忙着认可的人。” 男利申,急着撇清低端的标签,以彰显自己居高的位置。奈何,明辨者知,这充其量也只是个自卑的护罩。     女听完他说,一个斜仰头再挤出笑脸,开步。“你知道我们这里的高中生
        在她因不可得,从对事转而对人,盯上那移工。却发现这“横刀夺爱”的移工越看越可爱。于是两人基于种种欲和种种空,走在了一起。新的恋爱澎湃了一些日子,男或许基于责任或新鲜,和朋友到工业区寻更高的薪资去。剩下她自个儿在茶室凭味习茶。     无论是老头手基于「不教熟人教外人」或「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首先,需要记述这极主观的感受。這是本大將五十得六的大優惠買下的書,但也不全是買的,而是配送。在選書沒有囤積而替代的書。是那優惠活動,疫情優惠活動的玩法。 這種書,常在書展書架看過不少,但實在無法引起人,我的注意,頂多就翻兩下,絕無法引起購買慾。 所以,我對這在手的包裝進行過一番審視。這是近二十年前的
    *鬆散無序筆記文,慎讀 近兩年的疫情,固閉居家,隔絕中僅能在互聯網中連結世界。 期中,關注了在地社區的三个领域。即(表)演藝(術),社區(產業),還有中(華)文(化)。初旨,前者是與本身事業相關,再者是觀察社會動向,而後則是大環境的氣氛。 說著的是—建築圈。 「公共性」
         疫情狱,屏幕裡的風鈴⽊讓國⼈賞識國風。     問那是青⽊和季候風的效應麼,也問偏鄉的栽種由誰,也問⼤⾺⼩鎮的敗壞為何。          於是把《⾺來西亞·多元共⽣的⾚道國度》(1) 為绪看個概括。⽂書通暢,時事有 序,⼤減史書的無趣。或許也因個⼈年齡歷⾒堆增,對於其中的⼈地名和年份氛圍
        “这些看着戏虐的玩意,有点反社会,甚至反道德的意味咧。难怪,你言谈还有点仇视城市人。” 直男说。     “外头所谓的预备役栋梁,这些年又造出多少呢。能够扛房顶的又有多少。这些心思本就在,就只是与生俱来的防卫机制,但被另一先到的防御机制打磨,磨成需要的样子。” 一人在旁插话。     一连串
        “把商品绑定在一些硕大,假定乃至虚无缥缈概念的套路。外头比比皆是,我可不是那些为了避免显得自己没有内涵,而忙着认可的人。” 男利申,急着撇清低端的标签,以彰显自己居高的位置。奈何,明辨者知,这充其量也只是个自卑的护罩。     女听完他说,一个斜仰头再挤出笑脸,开步。“你知道我们这里的高中生
        在她因不可得,从对事转而对人,盯上那移工。却发现这“横刀夺爱”的移工越看越可爱。于是两人基于种种欲和种种空,走在了一起。新的恋爱澎湃了一些日子,男或许基于责任或新鲜,和朋友到工业区寻更高的薪资去。剩下她自个儿在茶室凭味习茶。     无论是老头手基于「不教熟人教外人」或「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首先,需要记述这极主观的感受。這是本大將五十得六的大優惠買下的書,但也不全是買的,而是配送。在選書沒有囤積而替代的書。是那優惠活動,疫情優惠活動的玩法。 這種書,常在書展書架看過不少,但實在無法引起人,我的注意,頂多就翻兩下,絕無法引起購買慾。 所以,我對這在手的包裝進行過一番審視。這是近二十年前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看著社會上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怪罪某些人沒有把事情做對,然後認為解法就是某些人應該做些什麼「對的事情」。但實質的改變不會發生在表層,而表層,就是政治的舞台。
    擁有某個特定社群的背景,意味著你可以獲得圈外人無法輕易接觸的寶貴知識。這些知識來自於日積月累的參與與互動,使你在相關領域中獲得優勢。以下是幾個實例,展示如何利用這些社群知識來提升個人能力。 ▋文化與社群知識 作為一名台灣人,我對台灣文化的理解使我在很多方面具有優勢。這些文化知識不僅來自於
    Thumbnail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大陸人的表達受到極大的限制和監控。本文闡述了在大陸出生的人從小就接受的愛國,愛黨思想,以及對所謂好人壞人的認知。同時也討論了表達的限制和自由在這樣的背景下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文章結尾呼籲希望兩岸人民能夠找到更好的方式互相瞭解。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少數敵多交友,是生存在社會上的入門。 一沒背景,二沒背景,三沒背景,所以就是沒背景,就是沒靠山,你最大的靠山,就是你自己。 在社會上,有些時候,從眾比對立還要容易多了。 這並不是沒主見,而是一種順勢而為且為之。 有許多事並不是樣樣要爭,樣樣要強,有時候讓位給更適合的人去做,更適合的人去上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在現代文明社會人們已習慣了「國家」這個形式,默認自己屬於某個國籍,在某個被圈定為「國家領土」的範圍內生活,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及習俗。在國際賽事時為自己的國家加油,發生戰爭時為自己的國家出戰。 然而,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國籍,讓你成為A國人而非B國人?地域關係嗎?但國家疆土可能改變,AB兩國也可能合併?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多樣性和變化的世界中,理解社會與人類的行為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中,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複雜的社會位置和背景。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和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促使了我的朋友撰寫了這本令人振奮的著作——《思想黥面:社會位置大風吹》。 作為一位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專家,作
    Thumbnail
    一個民族既文化並不是可以由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可以去改變的。 文化是一種根深蒂固在人的思想,影響人言行和態度。 從一個城市中的街道,便可以一葉知秋。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看著社會上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怪罪某些人沒有把事情做對,然後認為解法就是某些人應該做些什麼「對的事情」。但實質的改變不會發生在表層,而表層,就是政治的舞台。
    擁有某個特定社群的背景,意味著你可以獲得圈外人無法輕易接觸的寶貴知識。這些知識來自於日積月累的參與與互動,使你在相關領域中獲得優勢。以下是幾個實例,展示如何利用這些社群知識來提升個人能力。 ▋文化與社群知識 作為一名台灣人,我對台灣文化的理解使我在很多方面具有優勢。這些文化知識不僅來自於
    Thumbnail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大陸人的表達受到極大的限制和監控。本文闡述了在大陸出生的人從小就接受的愛國,愛黨思想,以及對所謂好人壞人的認知。同時也討論了表達的限制和自由在這樣的背景下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文章結尾呼籲希望兩岸人民能夠找到更好的方式互相瞭解。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少數敵多交友,是生存在社會上的入門。 一沒背景,二沒背景,三沒背景,所以就是沒背景,就是沒靠山,你最大的靠山,就是你自己。 在社會上,有些時候,從眾比對立還要容易多了。 這並不是沒主見,而是一種順勢而為且為之。 有許多事並不是樣樣要爭,樣樣要強,有時候讓位給更適合的人去做,更適合的人去上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在現代文明社會人們已習慣了「國家」這個形式,默認自己屬於某個國籍,在某個被圈定為「國家領土」的範圍內生活,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及習俗。在國際賽事時為自己的國家加油,發生戰爭時為自己的國家出戰。 然而,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國籍,讓你成為A國人而非B國人?地域關係嗎?但國家疆土可能改變,AB兩國也可能合併?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多樣性和變化的世界中,理解社會與人類的行為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中,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複雜的社會位置和背景。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和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促使了我的朋友撰寫了這本令人振奮的著作——《思想黥面:社會位置大風吹》。 作為一位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專家,作
    Thumbnail
    一個民族既文化並不是可以由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可以去改變的。 文化是一種根深蒂固在人的思想,影響人言行和態度。 從一個城市中的街道,便可以一葉知秋。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