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重返書桌》楊佳嫻/主編,蔚藍文化,2021
我們身處矛盾社會,「文字貶值」之說大行其道,然而文字卻又在娛樂、煽動、動員、伸張層次上繼續發生巨大作用。影像技術便利,傳播上更刺激,然而若想推動一個理性思辨的社會,文字仍能更承擔複雜多層次的表述,它也同時是我們詮釋世界或發展其他文化產品與社會行動的依據。
日前才跟學生談到典律一事,就收到佳嫻老師主編的寫作課程選集。但這部選集並不為了架構某種文學多數或主流書寫風格而編纂,相反的,如同序言所說是為了媒體講求傳播速度的環境底下,作為少數能夠承載複雜層次的載體,文字是在這社會、政治理念強烈碰撞之下最該維持其「人文風骨」的一員,似乎應該更珍惜其思維縝密以及知感交融的特色。因此書中的選篇並不僅止於文學創作,有一半的論述文章更連結了身所處的土地上各種少數的議題,以及重整長期停留在片面資訊閱讀,或口號式的道德綁架,卻缺乏其背後的歷史脈絡認知。
我特別要談的後半部論述文章(當然,包括前半部反映了時代的文學創作),是因為有些時候事件不單單只是各自立場解讀,或是一則懶人包式的新聞統整,又或者是只剩下朦朧模糊的結論(更何況有時在許多KOL口中的「開頭先說結論」的結論還是錯的)。單一事件背後連結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處境,它可能是一群無聲的人的群像,它更會是某個議題進程的一個時間點。諸篇談及性與性別,不僅僅是維護性少數的處於社會的平等尊嚴,更是把圍困多數者於囹圄的性別圍牆拆毀,免使眾人假想出一套「性別樣本」,迫使自己演一場身不由己的戲。談及民族與國家,不能不關心自己身處於一個多元民族的社會,我們究竟是否把「多元」當成思考的起點,或只是視為公民科的試題答案。談及民主與自由,不得不借鏡香港處境與中國的關係,以及回顧德國歷史中,一位獨裁者何以成為獨裁者的時代背景,反思此刻我們是否也正走向看似民主實則是以民粹顛覆民主的方向。或者我們的國家與社會此二者正處於平衡增長,看似彼此制衡但其實正扶持彼此通過自由的窄廊(可參閱《自由的窄廊》一書,衛城出版,2020)。其中一篇最讓我認同的,是台灣人擅長利用模糊的口號、濫情的性格餵養自己對於道德的渴求同時情緒綁架他人,〈看見台灣的政治維穩、臺灣符號與國族性格〉一文便直指這種精神陷溺:
我們「臺灣認同」的方法與內容,為什麼不能開始建立在對臺灣社會比較冷靜、理性的分析與自我批評知上?如我今日四、五十歲以上的世代,普遍被他們經驗所限制,難以自我超越的話,那麼,資質普遍優異、具有內在自信、較少歷史情緒包袱的年輕世代,何以還需要輕易陷溺在這種精神上的「感性文化保護網」裡?需要保護網,是一種集體懦弱的表現,一種長不大或不敢長大的心態。有能力與見識的年輕世代,應該以包括電影創作在內的各種積極行動,一起抗拒這種躲進濫情保護網、縮入「愛臺灣」知精神子宮裡的懦弱行為和自慰文化,以開始決心改造臺灣這種長不大的國族性格。
有趣的是,當我們歷經疫情、疫苗、邊境管理、經濟貿易等議題的此刻的台灣,我們如何評價政府、政黨、民眾對於這些議題的批評意見(或僅只能稱街談巷議),如果不能在其中區辨政治煽動、混淆視聽、或科學論述、理性訴求,而純然用一個「大家都是(用各自的方式)在愛臺灣」的方式掩蓋,或許我們真很有可能走上顛覆民主的時刻。
我在猜想佳嫻老師選編此書的用意,或許如我在教學現場遇到的學生,心裡有很多想法,說不清楚,或是疏於思索,只能用口號式的答案搪塞過去,既政治正確,他人又難以置喙。但或許我們更期待的學生是大膽叛逆、有理有據的好辯,以縝密思維、簡明語言,完整論述自己的觀點。即便進度教不完又怎樣,或許一場雄辯,或是一篇動人的創作,比死寂的課堂更讓師生之間有更大的收穫。
最後還是要推薦一下前半部的選文,同時讀到李欣倫、張惠菁、柯裕棻、蔡珠兒等作家作品,還有許多新作家如何鬆動並重塑其所關注的語境。能躋身在這優秀作家的行列之中是我的榮幸。最近又剛讀完《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印象中楊若慈在訪問中自稱自己不會寫散文,但在〈我要煮飯給我妹妹吃〉卻如是真誠動人,的確,這篇散文沒有調度太多技巧,但有個假設性的問題:以曾經的存在來寫不在,這個設想遠遠超出人所想像的困難、需要對失落的勇敢。但如果真有那麼重來的一天,只是煮一頓飯的日常也會變得意義非凡。詩人Elizabeth Bishop所言:
the art of losing’s not too hard to master
though it may look like (Write it!) like disaster.
精通失落,書寫悼念。我想這「讓日常意義非凡」,就是某種文學眾所皆知,但難以實踐的秘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