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背後,我們這樣發想《十年台灣》

2018/07/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 攝影操作手冊7

當你接到《十年台灣》導演群訪的拍攝任務,你會怎麼發想與執行?或許你有更好的點子!
《十年台灣》是延續香港電影《十年》的架構和想法的移地之作,希望以現在為出發點,向當地提出未來十年想望,不止在台灣,在泰國、日本也進行這樣的電影拍攝。我們從這樣的概念開始發想畫面,「這是對未來的預想,然而前景充滿挑戰」。在執行面向,我們要克服5位個別導演的獨照,以及整體報導的主照(Cover photo),重點在於呈現出貼近報導架構、調性和整體感的影像。
過去和我們合作金馬獎導演系列的特約攝影記者蔡耀徵,有充分的能力和經驗來處理這次拍攝任務,討論過程中,我們決定用每位導演的片段投影來拍攝個人肖像,這樣的影像疊加效果,我們用於形塑一種預想和虛妄;實際拍攝時,耀徵再依每個導演個性、片段屬性,構圖上予以左倚、右重或置中,有時會留下周圍黑邊,以強化未知和電影感。
這個方向發想雖然還算順利,但我們仍有許多現實要克服。實際拍攝過程中,我們極需要文字記者王儀君閻望雲的溝通協調,包括向每位導演和監製說明我們的想法,爭取每位導演願意花更多一點時間來讓我們執行拍攝;同時,為了讓耀徵能更融入個別導演所要表現的話語,透過儀君和望雲的安排,讓執行者都先看過每部片子,再醞釀反饋。
進到最後階段前,我們都很幸運地如期完成拍攝,可是日子總不會那麼順遂;其中一位導演到刊出前仍不在國內,所幸她看了我們之前的範本,同時也找到了極佳的拍攝者,抓到我們整體影像的精髓,讓我們可以鬆一口氣;另外,原本主照的設計則是因為突發狀況,而導致無法依原訂設計拍攝,在刊出前兩天,我們臨機應變,用既有的影像,以長時間曝光搭配照片切換,試出一張合意的疊加影像,以5位導演的《十年台灣》片段疊加在一起,呼應通篇整體意象,完成一張夠份量的開門影像。
至於後期的圖片編輯則有兩個討論,一個是在這篇裡面,另一個是外在討論。這篇進來後的第一張個人照片是導演勒嘎・舒米的肖像照,儀君認為左邊的照片較為嚴謹,以一張這樣氛圍照片進場可以體現文章的論調;可是對一個沒有看過電影的圖片編輯來說,是直接從整體影像上去考量,「希望每位導演的出現份量比例是相當的」,左邊的照片遮掩勒嘎・舒米4分之3以上的面貌,在主照已經是疊加模糊的情況下,進文後的第一張照片又是一張不明確的照片,似乎會讓讀者不太清楚通篇影像的位置,因此建議以右邊的照片刊出。而同時圖片編輯已整體考量整體影像內容,或左或右、或起或抑、顏色、留邊等,透過每張不同的動態節奏,強化「不確定性、未知」的主旋律。
而另一個外在討論是,我們是否要這麼在意影像整體上的調性和匹配?就我的理由是,一種整體性和整體影像間的匹配是一種相對於專業的表現,這背後是思慮、規畫和執行的結果;也就是說這不會是後設的結果論,而是前期的預設驗收,讓人更有節奏和旋律去體驗影像。或許這很細微,但也正因是細微無感而達到所謂的專業。
一張或一系列的影像呈現,我們之所以願意花費時間心力去考量,一來是因為《報導者》有這樣的空間讓我們去做,二來是《報導者》希望給我們的讀者不僅僅是單一的閱讀感受。雖然影像的價值在報導中尚未被確立或驗證,但我們相信影像的價值,並且要求自己盡可能做得更向前一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小偉
小偉
來自高雄,在台北生活。用攝影說故事、生活,跟著攝影死去。 Telling story with photography, living and dea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