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大學2024人文季-《九槍》蔡崇隆導演映後座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從上學期的紀錄片就一直期待的一天,第一次看《九槍》時我還沒有太多關於紀錄片的知識,雖然上學期的紀錄片被我搞得很慘很慘,但觀點和道德還是或多或少有吸收進去。


第二次,在校園放映《九槍》,才發現這部片也只有一小時半,我忘記的是那些新聞畫面,還有更多更多移工的故事。


去年看完電影,我將導演的信帶到苗栗,當時想將它貼在牆上,用來警惕自己,提醒自己。人總是健忘的,是在快樂的時候無視痛苦,在痛苦的時候不願再分擔別人的痛苦。

但我去修了一學期的越南文,說實話除了語言本身,在心中我仍然覺得越南離我好遠好遠。是為什麼我沒有強烈想接近它的慾望,然後討厭自己為什麼總是說一套卻做不出來。


就像去西卡演唱會那一天,我走不進女廁旁的性別友善廁所。我一直都明白我對於異性有著什麼樣的偏見,我討厭它,我想打破它,但它印在我內心,我們的距離好難被拉近。

我知道無論是性別種族階級的偏見,錯的都是體制。只是我也害怕,我們把一切怪給體制,體制是個沒有靈魂沒有感受的抽象存在,它可以承擔一切,但它除了承擔一切以外還能幹什麼?我們這麼做沒有用,體制是人做出來的,也得靠人拆解它。


是我得要走出舒適圈,走進入陌生的地帶,然後了解一切不可怕抑或,思考是誰造成或告示了可怕。


導演的每一句話都擊中我的心坎,首先是紀錄片觀點之說。搭配早上關於新聞的演講,講師說了好多新聞黑暗面,然後他說,中立的報導並不存在,因為報導是記者寫出來的,記者是人,人怎麼可能拋棄主觀的意識。

下午導演也說,如果讓兩方同等發言,做出來的結果只不過是假中立。我們可以把一切都怪給體制,但是我們恨不恨那位警官?犧牲的女性成員恨不恨家父長,沒有恨意要怎麼出聲與改變?


第二次看密錄器畫面,我已經不害怕警官是否再次採取「防衛動作」,然而是感受到生命在好多東西面前根本就是草芥。

生命到底是不是無上的價值?答案或許早就是否認的。我們把太多事物看得太重要,一個生命的流逝,之於旁觀者而言究竟有多無關緊要。


導演說,你會想罵在一旁的旁觀者,但換作我們站在那裡,又能做的多好?

人是雙標的,道德或許終究都是主觀的。(對不起數學老師)那是因為人是自私的。我們總說一套,做另一套。又或是我想的我卻做不了。人是無能的。


不要再活在二元對立的價值觀中,世界是灰的,否則也不會那麼痛苦了。

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有出路可以走。


當我反思阮國非究竟有沒有錯?警察又有沒有錯?法到底是什麼?

想起了《陳情令》的那一句台詞,

「孰是孰非?孰黑孰白?」

當時的我沒有認知到,我的感受震撼是走出二元世界。


最後我向導演提問,其實是想知道我之前說的對入境隨俗的反思。

因為我們總說,「外勞」都怎麼樣怎麼樣讓人看不慣。忽視了每個人每個地區每個環境都有不同的習慣。

所以我真正想的是,台灣到底想走向什麼環境?是一個多元友善,打開心胸包容每一個文化的環境。還是說我們其實並沒有要當聖人,我們要保有自身文化和規矩,這是台灣獨有,這是台灣式。


所以認知不同,習慣不同到底有沒有錯?到底是誰該尊重誰?

所以我問的是,到底是台灣人該了解外籍移工,還是外籍移工該了解台灣?

導演的回答是,當然是我們,因為我們在這片土地待的比較久,我們是主人(或許也只是一種「自稱」),客人來了,當然是我們要招待啊。


從語言,到習慣,到文化。我們現在做的更多都是讓別人來配合我們,這是「入境隨俗」。

當然最好的是彼此體諒與各退一步,如果我們佔地為王,世界佔地為王,世界是各國的世界,那我們該彼此退讓,給予雙方的禮貌。


希望所有人,所有語言,所有文化都被善待。

這是我們決定要的秩序,再來要認知秩序不是控制與被控制,而是體貼與體貼。


(2024年4月28日凌晨寫於Instagram。)

avatar-img
4會員
4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夢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概是預告的電影配樂和宣傳的文字觸動我了,所以我想今年暑假最後一次衝電影院就獻給《九槍》。 一走進影廳就感覺A廳好像特別大,我還坐在中間的中間,我想電影在特別大的影廳放映是電影院自有用心,等著好好感受這部電影。 其實我在看每部電影之前都知道我會得到什麼,通常我也只看我想得到的電影,
(真)新的一天; 真(新)的一天: 真的一天; 新的一天; 真新的一天; 真心的一天。 三個寂寞的靈魂。 真正流動的不是性傾向,而是恨與愛。 像一個不穩固的水平,搖啊搖。 搖到最後灑了一地的,是對這個世界的留戀。 既然時光不能倒流,又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之前看過很多人調侃這個譯名,認為不是「下女的誘惑」而是「小姐的誘惑」,為此我當時也想了很久,得出了以下的心得。 在兩場騙局中,其實兩人都在誘惑彼此。但「下女的誘惑」是解救,「小姐的誘惑」是無能為力。
終於懂得觀影前知道越少越好,這部的驚喜度讓我連寫心得都捨不得爆雷,但還是滿滿的雷。 我想再好的影評都呈現不足這部片的美感。為了找資料也爬過很多影評,覺得寫出來的心得一定會有各家的影子,所以別人寫過也認同的我就不寫了。
走進影院非常晚,踏進影壇非常晚,認識教授非常晚。在那些無處都是坂本龍一的時候不認識坂本龍一,但有幸終將能走進影院聽大師的謝幕。 果不其然,是一部從頭到尾彈鋼琴的電影。與其說是電影,更像就是線上版的音樂演奏會。
會知道《可憐的東西》這部電影,是在我看《家有喜事》時的預告片,被大螢幕震撼,腦中自動歸類在「有興趣」。 在《坂本龍一:OPUS》過年場的最後一天,我發現真善美有兩張電影票優惠,一度想下午看《坂本龍一:OPUS》,晚上看《可憐的東西》。但由於我前一天出門累到爆炸,所以選擇攤在床上。 然後在社群、網
大概是預告的電影配樂和宣傳的文字觸動我了,所以我想今年暑假最後一次衝電影院就獻給《九槍》。 一走進影廳就感覺A廳好像特別大,我還坐在中間的中間,我想電影在特別大的影廳放映是電影院自有用心,等著好好感受這部電影。 其實我在看每部電影之前都知道我會得到什麼,通常我也只看我想得到的電影,
(真)新的一天; 真(新)的一天: 真的一天; 新的一天; 真新的一天; 真心的一天。 三個寂寞的靈魂。 真正流動的不是性傾向,而是恨與愛。 像一個不穩固的水平,搖啊搖。 搖到最後灑了一地的,是對這個世界的留戀。 既然時光不能倒流,又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之前看過很多人調侃這個譯名,認為不是「下女的誘惑」而是「小姐的誘惑」,為此我當時也想了很久,得出了以下的心得。 在兩場騙局中,其實兩人都在誘惑彼此。但「下女的誘惑」是解救,「小姐的誘惑」是無能為力。
終於懂得觀影前知道越少越好,這部的驚喜度讓我連寫心得都捨不得爆雷,但還是滿滿的雷。 我想再好的影評都呈現不足這部片的美感。為了找資料也爬過很多影評,覺得寫出來的心得一定會有各家的影子,所以別人寫過也認同的我就不寫了。
走進影院非常晚,踏進影壇非常晚,認識教授非常晚。在那些無處都是坂本龍一的時候不認識坂本龍一,但有幸終將能走進影院聽大師的謝幕。 果不其然,是一部從頭到尾彈鋼琴的電影。與其說是電影,更像就是線上版的音樂演奏會。
會知道《可憐的東西》這部電影,是在我看《家有喜事》時的預告片,被大螢幕震撼,腦中自動歸類在「有興趣」。 在《坂本龍一:OPUS》過年場的最後一天,我發現真善美有兩張電影票優惠,一度想下午看《坂本龍一:OPUS》,晚上看《可憐的東西》。但由於我前一天出門累到爆炸,所以選擇攤在床上。 然後在社群、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撰文/聞天祥老師、張鈺玟;於 2024.05.08(三)部會測記 本次部會很榮幸邀請到聞天祥老師與我們分享在金馬影展進行選片指南的經驗。 從享有各種資源的建中到當年電影風氣薄弱的輔大,聞老師決定自行向各種校外管道尋求滿足:從院線、影展到MTV,從觀影到收藏錄影帶。原本的獨善其身,意外在同學慫恿下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成功補習班》是導演致敬恩師陳俊志的作品(我亦充份感受到導演真的很喜歡老師(笑)),去年12月無聲無息地在香港上映正場;個人認為前段的確令人開懷大笑一番,而且有不少香港90年代的流行元素,香港觀眾應有不少共鳴,可惜越說越多越雜
Thumbnail
  本片雖然拍得比莒光園地還難看、還難笑,但看到高雄燕巢工兵學校熟悉的場景;「回」字型的營舍、餐廳的洗手台、「打蜜蜂」的尖山訓練場等。讓曾經在工兵學校三個月的我,瞬間回憶湧現,歷歷在目。當初在基地時就耳聞本片要來取景,卻一再延後,讓我喪失了第一次當臨演的機會(?)看著片中置物櫃的月曆寫著20
Thumbnail
  好的電影,在看完後會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些東西。因為好電影觸發了我們的某種情感或某種不知道的東西,而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夠釐清不知道。同樣的,今天是第2次聽吳明益老師的演講,同樣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下來。   記得第1次聽是去年7/15,在還沒搬到南崁兒童藝術村的南崁小書(詳下方連結〈屁股對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撰文/聞天祥老師、張鈺玟;於 2024.05.08(三)部會測記 本次部會很榮幸邀請到聞天祥老師與我們分享在金馬影展進行選片指南的經驗。 從享有各種資源的建中到當年電影風氣薄弱的輔大,聞老師決定自行向各種校外管道尋求滿足:從院線、影展到MTV,從觀影到收藏錄影帶。原本的獨善其身,意外在同學慫恿下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成功補習班》是導演致敬恩師陳俊志的作品(我亦充份感受到導演真的很喜歡老師(笑)),去年12月無聲無息地在香港上映正場;個人認為前段的確令人開懷大笑一番,而且有不少香港90年代的流行元素,香港觀眾應有不少共鳴,可惜越說越多越雜
Thumbnail
  本片雖然拍得比莒光園地還難看、還難笑,但看到高雄燕巢工兵學校熟悉的場景;「回」字型的營舍、餐廳的洗手台、「打蜜蜂」的尖山訓練場等。讓曾經在工兵學校三個月的我,瞬間回憶湧現,歷歷在目。當初在基地時就耳聞本片要來取景,卻一再延後,讓我喪失了第一次當臨演的機會(?)看著片中置物櫃的月曆寫著20
Thumbnail
  好的電影,在看完後會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些東西。因為好電影觸發了我們的某種情感或某種不知道的東西,而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夠釐清不知道。同樣的,今天是第2次聽吳明益老師的演講,同樣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下來。   記得第1次聽是去年7/15,在還沒搬到南崁兒童藝術村的南崁小書(詳下方連結〈屁股對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