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黑洞與影像的事件視界(EV)

2019/04/1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 攝影操作手冊10

我們看見的並非是黑洞「本身」,而是事件視界外黑洞的影子。我們常常無法看見「本身/真」,因為我們就陷在「本身/真」裡面,於是看見影子便開槍。因此我特別敬佩身在其中卻能看見的人。
截止目前(4月11日20:30),在訊息發佈的24小時內,黑洞照片成為傳散度最高的影像,當然後續網友的創意助攻不少。但另一個極有潛力的引爆點,可能會是中研院這群科學家的拍照手勢,而這張照片及拍攝的人則是幕後英雄。綜觀來看,這張照片並不是獨家照片,在許多媒體中都刊載了,但只有這張跟大家最不相同。
如果你是一般讀者,或許不會像我一樣對照片雞蛋裡挑骨頭,但只要你看到開頭這張照片,一定會產生某些感覺,那是一種在照片當作「證據」之外的情境分泌。如果我們再拉大倍率仔細探討,開頭的照片採用微仰拍攝,利用鏡頭的空間壓縮,讓照片的空間感看起來不太「正常」(違背眼睛的透視);人的表情自然多樣是靈活有生命的,訊息上,這些人的社會身份被抹除,會覺得這群人可能是某些人,但不是很確定;最後他們背後的光環更增添了許多神秘氣氛。若用新聞角度來看科學家與黑洞兩者,這張照片是偏重黑洞多一些,其他照片則是偏重科學家或團隊多一些。
而其他類似的照片最重要的是少了一層「意義」,當然不是說意義越多便是越好,但如果你可以增加更多意義並且處理得當,那肯定是一位卓越者要追求挑戰的。過往我們在操作或觀看新聞照片,常常依循著規則行走,在規則失效的年代,我們恰巧有機會可以推展或嘗試新的可能;這並非背棄現有規則,而是我們可以用更自由寬廣的方式來定義操作與觀看。對於視覺疲乏的當代讀者來說,這或許是讓新聞照片或產業回春的配方 — — 我們有能力拍出更豐富的照片、說出更豐富的故事(用多張照片或數位敘事而非強求單張的決定性瞬間)。
從圈內人的角度來看,這是第17層地獄的信息發佈記者會(第18層是開錯攝影單),無聊枯躁至極(就像上面的某些照片),要拍出好的影像得耗費洪荒之力、絞盡腦汁。跑過新聞的人就知道,新聞的難就在事件常常是不可逆,特別是新聞攝影這件事,當下站錯了位置、做錯了決定,就會什麼畫面都沒有或窮極平庸。所以經驗與運氣就非常重要。在每一個現場,合格的新聞攝影記者不應該這麼輕易就被打敗(就像上面右下角那張跟別張很不一樣),這不僅是對同行的競爭,對讀者、公司的交代,也是對自己能力的檢驗。每一張好照片都是困難的,運氣只能偶爾用用,這個時代要成名15分鐘並不困難,每次都能創造、追求好的照片才是專業、職業的表現。雖然這點只有同行知道箇中辛苦,但我相信讀者也是有所感的,也必須有所感,當我們的養份持續灌注,讀者也會慢慢有所知覺,影像的好才會被看見與討論。
上面那些大概就是這24小時內,台灣業界所產出的新聞照片,這樣看起是不是覺得有點大同小異跟無聊了?以讀者的角度來說似乎有點可憐了,除了令人療癒的甜甜圈(XD….)之外,讀者能看到的就只有這些了,久了也就井底之蛙了起來。這個現場有可能出現更多影像嗎?或有其他的、獨到的視野嗎?攝影記者絕對是歷史與新聞的科學家,只要我們夠水準,我們就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衝撞讀者的視覺經驗,在歷史上烙印一點痕跡,就像這張廣為流傳的貓眼(XD…..XD….)。我相信時代跟社會都是存在多元的,絕對不是二元或片面的,因此只要你肯看到那個多元的面向、思考它、執行它,那麼不管是從事什麼職業或工作,你都會做得比普遍更好;如果你也能品味這樣的影像,肯定你的生命會更有味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小偉
小偉
來自高雄,在台北生活。用攝影說故事、生活,跟著攝影死去。 Telling story with photography, living and dea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