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第二課:寫下內心的跳針

轉念第二課:寫下內心的跳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不知道大家在遇到問題時,有沒有過內心跳針的經驗。

所謂跳針,跟當機是不一樣的。

當機是指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不但心裡產生負面情緒,同時腦中也是空白的,而因為找不到方法,又強化了恐慌的感覺,最後可能演變成歇斯底里。

我有個朋友曾經發生車禍,撞到整個頭都是血,一瞬間昏了過去。副座是他的女朋友,可能因為驚嚇過度,所以當下全身止不住的發抖,然後她又發現自己的手機被壓壞了,沒辦法馬上聯絡外界,唯一能做的就是尖叫。

還好,她恐懼的能量讓尖叫聲大到喚醒了我朋友,他醒來後趕快自己拿起手機打119,最後他們得救了。(我朋友說從那次車禍之後,他女友尖叫聲就變成惡夢中的一個固定劇情)

當機,大多數只是不知道知識、方法或缺乏準備。如果在事件發生後開始學習,未來再次遇到那個問題就不太容易腦袋空白,而知道怎麼去處理了。

但跳針不太一樣,我們很多時候遇到問題,其實知道要做什麼,或是不要去做什麼,但在跳針的情況下,我們根本難以行動。

因為跳針除了不舒服的感覺,腦中還會同時跑出「小聲音」,而當這些「小聲音」充斥在腦中時,我們就卡住了。

如果仔細聽這些小聲音的內容,通常會很像機器人的指令一樣:

「要是我那個時候走那條路,我現在就不會遲到了」

「要是沒遇到那個人,我現在生活一定不會那麼慘」

「我死定了,為什麼總是讓我遇到這種鬼事啊」

「這世界就是這麼無情」

甚至這些小聲音彼此間會有對話

「這世界就是這麼無情」

「所以我們這種悲哀的人,只能被犧牲」


最後這些小聲音,可能會變成循環播放:

「要是沒遇到那個人,我現在生活一定不會那麼慘」

「這世界就是這麼無情」

「所以我們這種悲哀的人,只能被犧牲」

「為什麼老天讓我會遇到那個人?」

「要是沒遇到那個人,我現在生活一定不會那麼慘」

「這世界為什麼這麼無情?」

…..

最麻煩的是這些小聲音會擴大負面的感覺,讓我們進入身心的惡性循環。也因為注意力都放在這些小聲音上,同時限制了我們看到身上本來有的可用資源。

小聲音難以處理的首要原因是,這些聲音在腦中播放是很亂的,我們只能任由負面感覺一陣又一陣的冒出來,而不知所措。

一般而言,在情緒當下要直接處理問題很不容易。

我的其中一個做法是「先寫下來」把腦中混亂的念頭變成「眼睛看得到的句子」

當念頭變成文字,而不再只是聲音的時候,我們會幫自己爭取到一些心理空間,來找到念頭之間的關係、卡住的點,甚至有機會找出解決的邏輯。

我也發現一件事,平常越有寫作習慣的人(必須是「手寫」),越有機會用這個方式脫離這種內在風暴。


很可能是手寫本身就是深刻跟自我溝通的一個管道,也是更原始的溝通方式,當一個人不斷寫字的同時,會讓他腦中的一團東西越來越釐清,越來越成型。

有這個發現,來自我在大學時曾經有一段很憂鬱的時光,那時常常全身不舒服的躺在床上,幾乎動彈不得,頭腦不是混亂就是空白、往往一天就這樣過去了,然後隔天起來懊悔又加深負面感,如此行屍走肉的活了一陣子。

後來不知甚麼緣故,我拿起一本空白筆記本,開始寫些東西,內容一開始非常混亂,但寫著寫著,越寫越多,寫出我之前不曾想過的一些想法跟念頭。

從一開始非常負面,接著第二本、第三本,我已經忘記當時寫了幾本,只記得寫到後期,心裡好像有些地方通了,一些光線照射了進來,慢慢找出一些改變的可能性。

然後有天我突然有了一個念頭,乾脆把這些筆記本丟掉吧。當我看著資源回收車把所有筆記本載走的時候,很多內心陰霾好像也在那一刻被帶走了。

那是我最早克服憂鬱的一次大勝利。

也很感謝那段時光的「副作用」,讓我的寫作功力大幅提升。

後來看了一本書,叫做《心靈寫作》,裡面有些內容跟我當時做法非常類似,不但是很多人推薦創意寫作的入門書,更是一本教導如何用寫作來作療癒與禪修的書,這也應證了「寫」可能是任何想要改變的人,必須掌握的重要工具。

(但我個人更愛原文書名:Writing Down the bones: freeing the writer within—寫進你的骨子,解放內在作家)

無論如何,如果你長期被一些念頭困擾,尤其是小聲音的話,把它們先寫下來吧。

以捉妖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先清楚看著這些妖怪的長相才有機會治得了他們。況且他們也不是什麼妖怪,他們就是你,那些想要保護主人的分身。

而阻止我們改變的限制性信念,往往就藏在這些小聲音裡面。


#你是一個可以有選擇的人

#用文字找出內心跳針的真相

#寫作不但能駕馭小聲音更是改變的開始

#哈式思考

avatar-img
蔡哈拉的沙龍
15會員
8內容數
信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蔡哈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再過幾小時虎年就開工了,通常開工前兩天FB塗鴉牆會出現很多恐慌文、焦慮文與「收心文」,其中一個常見的收心說法,就是「恢復平常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這方法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習慣動物。 好,就算他真的認同你了,但最後他自己的「心服,潛意識不服」,前幾天有改變動力,過幾天又打回習慣的原型。
前面兩次,我分別從感受的角度還有小聲音的角度來分析信念的組成。 這次我們來談談如何找出信念,尤其是那些影響你很深的信念。 信念,絕對不是嘴巴喊喊的口號。 就像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馳所說的,對老佛爺的尊敬不是放在嘴巴裡,而是要放在心裡的。 信念,還真的是藏在心裡,而且是深藏在潛意識的一組程式
除了讀書或上課外,我身上很多能力常常是靈感一動的產物,就像突然被雷打到一樣,一旦腦中冒出神奇的點子,就會拿自己當白老鼠來做實驗。 在胡亂實驗之下,我常常無意間掌握到一些特殊體驗,而最初發現轉念的方法,正是因為大學時發生的兩件事: 我心裡想,完了。 所以我決定隔天一大早就衝到港口。 #哈式思考
再過幾小時虎年就開工了,通常開工前兩天FB塗鴉牆會出現很多恐慌文、焦慮文與「收心文」,其中一個常見的收心說法,就是「恢復平常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這方法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習慣動物。 好,就算他真的認同你了,但最後他自己的「心服,潛意識不服」,前幾天有改變動力,過幾天又打回習慣的原型。
前面兩次,我分別從感受的角度還有小聲音的角度來分析信念的組成。 這次我們來談談如何找出信念,尤其是那些影響你很深的信念。 信念,絕對不是嘴巴喊喊的口號。 就像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馳所說的,對老佛爺的尊敬不是放在嘴巴裡,而是要放在心裡的。 信念,還真的是藏在心裡,而且是深藏在潛意識的一組程式
除了讀書或上課外,我身上很多能力常常是靈感一動的產物,就像突然被雷打到一樣,一旦腦中冒出神奇的點子,就會拿自己當白老鼠來做實驗。 在胡亂實驗之下,我常常無意間掌握到一些特殊體驗,而最初發現轉念的方法,正是因為大學時發生的兩件事: 我心裡想,完了。 所以我決定隔天一大早就衝到港口。 #哈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