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大家在遇到問題時,有沒有過內心跳針的經驗。
所謂跳針,跟當機是不一樣的。
當機是指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不但心裡產生負面情緒,同時腦中也是空白的,而因為找不到方法,又強化了恐慌的感覺,最後可能演變成歇斯底里。
我有個朋友曾經發生車禍,撞到整個頭都是血,一瞬間昏了過去。副座是他的女朋友,可能因為驚嚇過度,所以當下全身止不住的發抖,然後她又發現自己的手機被壓壞了,沒辦法馬上聯絡外界,唯一能做的就是尖叫。
還好,她恐懼的能量讓尖叫聲大到喚醒了我朋友,他醒來後趕快自己拿起手機打119,最後他們得救了。(我朋友說從那次車禍之後,他女友尖叫聲就變成惡夢中的一個固定劇情)
當機,大多數只是不知道知識、方法或缺乏準備。如果在事件發生後開始學習,未來再次遇到那個問題就不太容易腦袋空白,而知道怎麼去處理了。
但跳針不太一樣,我們很多時候遇到問題,其實知道要做什麼,或是不要去做什麼,但在跳針的情況下,我們根本難以行動。
因為跳針除了不舒服的感覺,腦中還會同時跑出「小聲音」,而當這些「小聲音」充斥在腦中時,我們就卡住了。
如果仔細聽這些小聲音的內容,通常會很像機器人的指令一樣:
「要是我那個時候走那條路,我現在就不會遲到了」
「要是沒遇到那個人,我現在生活一定不會那麼慘」
「我死定了,為什麼總是讓我遇到這種鬼事啊」
「這世界就是這麼無情」
甚至這些小聲音彼此間會有對話。
「這世界就是這麼無情」
「所以我們這種悲哀的人,只能被犧牲」
最後這些小聲音,可能會變成循環播放:
「要是沒遇到那個人,我現在生活一定不會那麼慘」
「這世界就是這麼無情」
「所以我們這種悲哀的人,只能被犧牲」
「為什麼老天讓我會遇到那個人?」
「要是沒遇到那個人,我現在生活一定不會那麼慘」
「這世界為什麼這麼無情?」
…..
最麻煩的是這些小聲音會擴大負面的感覺,讓我們進入身心的惡性循環。也因為注意力都放在這些小聲音上,同時限制了我們看到身上本來有的可用資源。
小聲音難以處理的首要原因是,這些聲音在腦中播放是很亂的,我們只能任由負面感覺一陣又一陣的冒出來,而不知所措。
一般而言,在情緒當下要直接處理問題很不容易。
我的其中一個做法是「先寫下來」,把腦中混亂的念頭變成「眼睛看得到的句子」。
當念頭變成文字,而不再只是聲音的時候,我們會幫自己爭取到一些心理空間,來找到念頭之間的關係、卡住的點,甚至有機會找出解決的邏輯。
我也發現一件事,平常越有寫作習慣的人(必須是「手寫」),越有機會用這個方式脫離這種內在風暴。
很可能是手寫本身就是深刻跟自我溝通的一個管道,也是更原始的溝通方式,當一個人不斷寫字的同時,會讓他腦中的一團東西越來越釐清,越來越成型。
有這個發現,來自我在大學時曾經有一段很憂鬱的時光,那時常常全身不舒服的躺在床上,幾乎動彈不得,頭腦不是混亂就是空白、往往一天就這樣過去了,然後隔天起來懊悔又加深負面感,如此行屍走肉的活了一陣子。
後來不知甚麼緣故,我拿起一本空白筆記本,開始寫些東西,內容一開始非常混亂,但寫著寫著,越寫越多,寫出我之前不曾想過的一些想法跟念頭。
從一開始非常負面,接著第二本、第三本,我已經忘記當時寫了幾本,只記得寫到後期,心裡好像有些地方通了,一些光線照射了進來,慢慢找出一些改變的可能性。
然後有天我突然有了一個念頭,乾脆把這些筆記本丟掉吧。當我看著資源回收車把所有筆記本載走的時候,很多內心陰霾好像也在那一刻被帶走了。
那是我最早克服憂鬱的一次大勝利。
也很感謝那段時光的「副作用」,讓我的寫作功力大幅提升。
後來看了一本書,叫做《心靈寫作》,裡面有些內容跟我當時做法非常類似,不但是很多人推薦創意寫作的入門書,更是一本教導如何用寫作來作療癒與禪修的書,這也應證了「寫」可能是任何想要改變的人,必須掌握的重要工具。
(但我個人更愛原文書名:Writing Down the bones: freeing the writer within—寫進你的骨子,解放內在作家)
無論如何,如果你長期被一些念頭困擾,尤其是小聲音的話,把它們先寫下來吧。
以捉妖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先清楚看著這些妖怪的長相才有機會治得了他們。況且他們也不是什麼妖怪,他們就是你,那些想要保護主人的分身。
而阻止我們改變的限制性信念,往往就藏在這些小聲音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