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情人節 成為毀滅關係的起點

別讓情人節 成為毀滅關係的起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多數女人,總期待「儀式感」,尤其是情人節這類與「感情」有關的節日。

對女人來說,365天為你柴米油鹽醬醋茶,唯有這天應當是她長期付出的「慰勞日」,理所當然應該獲得情人節燭光晚餐,或鮮花、巧克力等等禮物,才能讓她感覺有回饋,也可以在姐妹之間炫耀。

偏偏多數男人都像梁山伯一樣是「呆頭鵝」,也許是沒想到,或搞不清楚狀況,更多則是「懶得理你」,往往讓女人失望。

女人期待而不得,男友覺得很煩,兩人沒有交集;情人節,往往成為情侶(夫妻)關係破滅、或冷戰的起點。



男人與女人對情人節的過法往往看法不同。

男人與女人對情人節的過法往往看法不同。

女人的想法是:「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連這一天都不願意陪我,你根本沒有心!」

男人心裡想的是:「這是戀愛時期搞得招數吧!我現在為養家活口每天面對職場拼搏,以經很疲累了,誰有空搞這些花招??」

今天收到一個kuso圖:「情人節,是26歲以下女孩的節日,如果你超過這個年齡,阿姨,請再等20天,就是三八婦女節!」雖是kuso圖,但也不無道理。
過了26歲的女人,不要再期待你的男人給你「浪漫」;你想要浪漫,可以自己給自己!!
raw-image

我看過一些女人相約一起過情人節,她們快樂地享受情人節大餐,在高級餐廳中品嚐著紅酒,自己給自己浪漫;也有人趁情人節買一件想要很久的物品,給自己情人節禮物。

我有一個好朋友告訴老我,她吃過多家好吃的浪漫法式大餐,都是與女性朋友一起去吃的,與老公反而很少。
我也有一樣的經驗;記得以前約男朋友或老公去吃浪漫的法式餐,法式是一道道慢慢出菜,女人覺得精緻又有氣氛,男生卻完全無法配合這樣的情調與速度,頻抱怨:「怎麼出菜這麼慢??」,不時滑手機、連絡事情,或跑出去抽菸,一 頓花了大錢的法式餐搞到烏煙瘴氣。
後來我覺得浪漫的餐點,不如約女性朋友一起享用,兩人對每道精緻菜餙驚喜連連,有同樣喜好,反而更有樂趣。

這主要源於:男女對節日的感受原本不同。

除非在求偶階段,似乎多數男人對節日很「無感」。記得有一次情人節當天,碰巧得與前男友處理一件公事,接近傍晚時,我好奇問他:「你不趕快趕去與女友去過情人節嗎?」他老實說:「嗄!今天情人節嗎?我已經沒心思搞這些,滿腦子只想努力賺錢!」

多數男人既然欠缺「浪漫細胞」,女人如果想浪漫,必須在交往之初就試著努力「教育」,讓他養成有「過節」習慣。

但如果一開始就沒有教育好、未養成好習慣,又或「孺子實在不可教」,奉勸女人也不必過度強求。

「你想要的浪漫幸福,可以自己給自己」,我覺得這是女人才該有的生活態度。

不必假手別人,你想過情人節,老公或男朋友不陪你,可以約姐妹淘一起狂歡,讓自己幸福快樂。

或許,當老公(或男朋友)在忙完之後,終於想起老婆(或女朋友),卻怎麼也找不著(老婆己與閨蜜約會中),說不定才會更加想念與珍惜…..

avatar-img
大女人的世界的沙龍
36會員
7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要知道,職場如同情場一樣,想「分手」,都需要手段。 當然如果雙方早已「相看兩厭」,提出辭職當然是一拍兩散;但如果你對這個公司有貢獻、有價值,如何不傷感情的離職?確實需要一些技巧與折衝。 。
我們身邊總有些人,習慣性的滔滔不絕。 記得有一次參加朋友婚禮,主婚人是公務界主管,邀到兩位卸任的首長致詞,結果兩人各講了快半小時,開場被迫拖了近1小時才上菜,賓客私下罵聲連連;最可憐還是新人與父母,在台上等同被「罰站」,臉上盡是無奈。 我當記者久了,也染上這種「壞毛病」,吃了不少虧。
我有位有錢的富豪朋友最近過生日,大家不知該送什麼好;他用的東西,大家買不起,送太便宜的他又用不上,有人因此送了一束鮮花,表示一下心意。 殊不知,他交往的女人都是酒店小姐。當過記者的我,很想直白地吐槽說:「這些酒店女生送你花,其實是想換你的鈔票呀!」
不論男朋友或夫妻相處久,新鮮感沒了,難免厭膩,如何維持「鮮度」??真的要一點「手段」。 「延禧攻略」女主角魏瓔珞最終能在眾多美麗嬌豔的妃嬪中脫穎而出,靠的是永遠有趣,又聰穎得能理解皇上煩惱,再加上難以捉摸、忽喜忽嗔、非一味順從,完全撓動男人的「征服欲」。
「追劇景點」往往暴紅,突然之間人潮擠滿。 以前最知名是到韓國追「冬季戀歌」景點,走入這些場景,好像與男女主角有了交集。 台灣現在也很多追劇熱點,「俗女養成記」拍完一、二集,捧紅了原本逐漸没落的台南市後壁「菁寮老街」,一時遊客如織,但這裡能「紅」多久呢??
在職場上本來就要認清楚,很多工作上「必須應酬的朋友」,根本不是「真朋友」。 這些只不過是因工作產生的關連,一旦工作性質改變,或離開了工作場域, 友誼可能立即「歸零」。
要知道,職場如同情場一樣,想「分手」,都需要手段。 當然如果雙方早已「相看兩厭」,提出辭職當然是一拍兩散;但如果你對這個公司有貢獻、有價值,如何不傷感情的離職?確實需要一些技巧與折衝。 。
我們身邊總有些人,習慣性的滔滔不絕。 記得有一次參加朋友婚禮,主婚人是公務界主管,邀到兩位卸任的首長致詞,結果兩人各講了快半小時,開場被迫拖了近1小時才上菜,賓客私下罵聲連連;最可憐還是新人與父母,在台上等同被「罰站」,臉上盡是無奈。 我當記者久了,也染上這種「壞毛病」,吃了不少虧。
我有位有錢的富豪朋友最近過生日,大家不知該送什麼好;他用的東西,大家買不起,送太便宜的他又用不上,有人因此送了一束鮮花,表示一下心意。 殊不知,他交往的女人都是酒店小姐。當過記者的我,很想直白地吐槽說:「這些酒店女生送你花,其實是想換你的鈔票呀!」
不論男朋友或夫妻相處久,新鮮感沒了,難免厭膩,如何維持「鮮度」??真的要一點「手段」。 「延禧攻略」女主角魏瓔珞最終能在眾多美麗嬌豔的妃嬪中脫穎而出,靠的是永遠有趣,又聰穎得能理解皇上煩惱,再加上難以捉摸、忽喜忽嗔、非一味順從,完全撓動男人的「征服欲」。
「追劇景點」往往暴紅,突然之間人潮擠滿。 以前最知名是到韓國追「冬季戀歌」景點,走入這些場景,好像與男女主角有了交集。 台灣現在也很多追劇熱點,「俗女養成記」拍完一、二集,捧紅了原本逐漸没落的台南市後壁「菁寮老街」,一時遊客如織,但這裡能「紅」多久呢??
在職場上本來就要認清楚,很多工作上「必須應酬的朋友」,根本不是「真朋友」。 這些只不過是因工作產生的關連,一旦工作性質改變,或離開了工作場域, 友誼可能立即「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