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臨走前,回望房間最深處的螢光--訪聰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疫情之後,辦了幾次素未謀面的創作者的展覽。聰明也是其中之一。不知為何,他們的作品都使得雙方的陌生成為一種舒服,甚至具備某種必要性的距離。他們把貨運進走廊盡頭的某個房間,離開,我們在指定的時間內進入,帶走,然後在世界另一頭的地下室攤開展示。

說實在已經很夠了,不過我們還是把握這近乎擦身的機會,將觀察他創作的過程中累積的好奇拋向她,也幸運的得到了回應。



--這是我們第二次辦中國創作者的展覽,中、台環境畢竟相當不同,因此想請你簡單分享創作路上對你有深遠影響的作品,不限平面視覺藝術。

在繪畫中對有我影響的藝術家和作品有很多,每一個都在不同時間為我的創作提供新的思路,所以說不出來對我影響最為深刻的,但是可以介紹一下我喜歡的藝術家。

一位是來自德國的藝術家Ruprecht von Kaufmann。他的作品帶有淡淡的灰調,畫作極具張力並且充滿令人不安的情緒。畫中的世界也位於現實與虛構,可能與不可能之間。他的具象作品充滿了黑色幽默和憂鬱的氛圍。

Paar auf dem Sofa, 2019

Paar auf dem Sofa, 2019

Wer Hat Angst Vorm Schwarzen Mann? (Who's Afraid of the Man in Black?), ca. 2004

Wer Hat Angst Vorm Schwarzen Mann? (Who's Afraid of the Man in Black?), ca. 2004

A state of flux, 2013

A state of flux, 2013

還有一部影響我繪畫風格的動畫,就是《Over the garden wall》(「花園牆外」,台譯「謎樣森林」)。這是一部非常棒的迷你劇,由幾個不同的黑暗憂鬱的小故事串聯的主線,每一集都包含了險惡和離奇的元素,從長滿藤蔓的南瓜頭巨人到長著牙齒、眼睛發光的黑狗,再到被鈴鐺響起的骷髏臉惡魔附身的人。我非常喜歡這部動畫裡的氛圍,雖然是黑暗童話,但它又構造了一個溫馨又古怪的地方。我在創作的時候也會有同樣的思路,希望在畫一些creepy的生物和場景時同樣又有可愛的點。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你的風格感覺是網路原生世代的一個典型:目前還模模糊糊被辨識為「日式」的造型方法(展場留言本上有人說他先前一直以為你是日本人),和大量充斥的西洋意象結合,被一個中國人畫出來。這已不是什麼特別的現象。

特別的是,你描繪這些西洋意象時並不像在使用「動漫」族群約定俗成的視覺語言,並不站在那基礎上建構世界。畫中的超自然情境甚至仰賴描寫節制、沉著的服飾、傢俱、擺設來撐起寫實感,於是「現實和非現實相接」才有辦法被表現出來。

那反而讓我們好奇,你為何執著於描繪這些未經誇張化的西洋意象?它們和你所處的物質或精神世界有什麼關係?

其實我並不是執著於描繪某個西洋印象,我的繪畫是階段性的,在前一階段創作注重自我的剖析與探討,現在更多往故事性發展,一直在嘗試新的東西和創作。中學的時候我就對cult片有著濃厚的興趣,比如楊·斯凡克梅耶的動畫,《魔女嘉莉》 、《失嬰記》等電影。

《魔女嘉莉》電影海報

《魔女嘉莉》電影海報

楊·斯凡克梅耶《愛麗絲》場景

楊·斯凡克梅耶《愛麗絲》場景

聰明〈魔女〉

聰明〈魔女〉

這類電影具有跨類型、跨媒介、跨文化特徵,也有獨特的美學,帶有宗教,倫理道德等色彩,所以基督教、聖母、十字架這種典型的西方符號我也經常運用在繪畫中。

〈自戀〉。背後有巨大的聖母像蠟燭。

〈自戀〉。背後有巨大的聖母像蠟燭。

〈閃靈〉。款式繁多的十字架。

〈閃靈〉。款式繁多的十字架。

我認為這些和所處的精神物質世界並沒有太大的關系,只是滿足我腦中的空想,回味觀影後的餘溫產物。至於日式的造型畫風也是從小受到日本動畫漫畫潛移默化的影響,不過我現在也在嘗試新的繪畫風格擺脫一些固有印象,我不喜歡在繪畫中一成不變,畫風對於插畫師來說既是名片但也是枷鎖。

--「死亡」是乍見你作品首先會注意到的主題,再看下去會發現「我與我的對峙」也頻繁出現在畫中。他人在你的世界中,也許是比「我的幻影」還要虛幻的存在,類似〈我想結束這一切〉牆上的喪禮出席者投影。描繪這些自省者樣貌的困難和愉快之處是什麼?描繪時會特別留意什麼?

〈我想結束這一切〉。自棺木內往外看的視角。

〈我想結束這一切〉。自棺木內往外看的視角。

描繪這些時自省者時其實就是在描繪自己,人都是多面性的,是三維立體的,這些都是不同的我,不能用一個符號或者標籤所定義。

〈秘密〉

〈秘密〉

〈Who am i〉

〈Who am i〉

愉悅之處是可以隨意的給自己安排在現實生活不能成為的角色,這也是困難的地方,因為自己沒有體驗過,只能靠想像再根據來自網路,電影或者他人的描述來繪製。

畫這類作品時好像沒有特別留意什麽。

--這次展覽作品中你自己特別喜歡的有哪些?也想請你分享它們的背景資訊。

我比較喜歡的是《我想結束這一切》這張,這張畫的名字來源於《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的同名電影,其實畫的內容和電影沒什麽關係,畫中的「我」躺在床上,在腦內度過自己的一生。

〈我想結束這一切〉

〈我想結束這一切〉

我覺得很多人都幻想過這個場景,就是當自己死後會有哪些人出現在葬禮上,這些人在葬禮中面對我的遺體又會露出什麽樣的表情,遺憾的是我們並不知道人死後到底有沒有靈魂,所以沒辦法真的參加自己葬禮,於是我幻想出一個場景。

--今後有什麼計畫或目標嗎?

目前計劃是畫完「漂流日記」。

「𝐃𝐫𝐢𝐟𝐭𝐢𝐧𝐠 𝐃𝐢𝐚𝐫𝐲 Day 1 The first day drifted to the cemetery, just a normal day.」

「𝐃𝐫𝐢𝐟𝐭𝐢𝐧𝐠 𝐃𝐢𝐚𝐫𝐲 Day 1 The first day drifted to the cemetery, just a normal day.」

我很少能堅持畫完一個系列的作品,因為同樣的主題創作會讓我感到厭煩,漂流日記對我來說也算是一個挑戰吧T T。再到未來還沒有具體計劃,我屬於走一步看一步的類型。

2022.2.18電郵訪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ngasick的沙龍
473會員
309內容數
真正的秘境不會有什麼文字足跡。 而我們希望給另類漫畫/視覺藝術的探險者些許助力。 2013年至今。
Mangasic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2025/03/13
2025/01/10
將近五年前初見張道作品,感受到的是巨大的意志力、潛能以及臍帶自纏脖子而亡的危險性。長篇宣言、科幻設定、繁複如鱗片、苔癬的畫面質地--讓人很難不聯想到失控的能量輸出,青春漫畫夢的一現曇花。不過當時作品中便傳出一股異味:作者操演出的敘事雖像科幻設定過度增長的少年漫畫,他卻不單純耽溺於「架空」⋯⋯
Thumbnail
2025/01/10
將近五年前初見張道作品,感受到的是巨大的意志力、潛能以及臍帶自纏脖子而亡的危險性。長篇宣言、科幻設定、繁複如鱗片、苔癬的畫面質地--讓人很難不聯想到失控的能量輸出,青春漫畫夢的一現曇花。不過當時作品中便傳出一股異味:作者操演出的敘事雖像科幻設定過度增長的少年漫畫,他卻不單純耽溺於「架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王煜松在北美館的個展《花園》,就形式上來說較於其他展覽低調,卻不失強度,也良好的表現出小說中的詩意狀態。
Thumbnail
王煜松在北美館的個展《花園》,就形式上來說較於其他展覽低調,卻不失強度,也良好的表現出小說中的詩意狀態。
Thumbnail
藝術作品讓我們能夠進一步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 去探索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一同欣賞,藝術家Demos的創作世界。
Thumbnail
藝術作品讓我們能夠進一步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 去探索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一同欣賞,藝術家Demos的創作世界。
Thumbnail
放寒假当天,东南北请全寝室的人一起吃了顿饭,和同学们一一告别后把被褥和洗漱用品全部拉到了防空洞里,又储备了一些啤酒和方便食品,向沈文重请了假躲在洞里做最后的复习。
Thumbnail
放寒假当天,东南北请全寝室的人一起吃了顿饭,和同学们一一告别后把被褥和洗漱用品全部拉到了防空洞里,又储备了一些啤酒和方便食品,向沈文重请了假躲在洞里做最后的复习。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逛美術館。尤其是當代或是現代藝術館。 通常人們對這些美術館的觀後感都是: 「我看不懂裡面的作品」、「哎呀~我可真是沒有藝術細胞呀」、「裡面全是看不懂的東西」… 但不懂又如何呢?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逛美術館。尤其是當代或是現代藝術館。 通常人們對這些美術館的觀後感都是: 「我看不懂裡面的作品」、「哎呀~我可真是沒有藝術細胞呀」、「裡面全是看不懂的東西」… 但不懂又如何呢?
Thumbnail
原文發表於 2014/11/09 一走進展區,只有鮮豔的漸層色彩與在各地的小丑們,沒錯,活生生的小丑或坐或臥,或著翻身發出些聲響;身上穿著多彩的戲服,在多彩的空間有著更多眼花撩亂的錯覺。
Thumbnail
原文發表於 2014/11/09 一走進展區,只有鮮豔的漸層色彩與在各地的小丑們,沒錯,活生生的小丑或坐或臥,或著翻身發出些聲響;身上穿著多彩的戲服,在多彩的空間有著更多眼花撩亂的錯覺。
Thumbnail
疫情之後,辦了幾次素未謀面的創作者的展覽。聰明也是其中之一。不知為何,他們的作品都使得雙方的陌生成為一種舒服,甚至具備某種必要性的距離。他們把貨運進走廊盡頭的某個房間,離開,我們在指定的時間內進入,帶走,然後在世界另一頭的地下室攤開展示。
Thumbnail
疫情之後,辦了幾次素未謀面的創作者的展覽。聰明也是其中之一。不知為何,他們的作品都使得雙方的陌生成為一種舒服,甚至具備某種必要性的距離。他們把貨運進走廊盡頭的某個房間,離開,我們在指定的時間內進入,帶走,然後在世界另一頭的地下室攤開展示。
Thumbnail
今天發現一張以前看展的作品,當時在這張畫作前反覆徘徊,畫作不大,寬度大約是一般人手肘至指尖,然後長度比之再長。 這張畫符合我的喜好,當時覺得畫作既神秘又帶著希望。 若直接假設我是一個經過改造的類人猿,我也許會被關在這樣類似人類房間的牢籠裡,我開始有了人類智慧,想要探索世界。 這張作品讓我有種
Thumbnail
今天發現一張以前看展的作品,當時在這張畫作前反覆徘徊,畫作不大,寬度大約是一般人手肘至指尖,然後長度比之再長。 這張畫符合我的喜好,當時覺得畫作既神秘又帶著希望。 若直接假設我是一個經過改造的類人猿,我也許會被關在這樣類似人類房間的牢籠裡,我開始有了人類智慧,想要探索世界。 這張作品讓我有種
Thumbnail
Mangasick展覽空間歷年展覽
Thumbnail
Mangasick展覽空間歷年展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