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完結篇-赫連匈奴】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說個笑話,金庸《天龍八部》的年代,離五胡十六國非常遠。
但不只裡頭有個十六國時期的復國專門科:慕容世家。

還有個西夏一品堂打醬油大將軍赫連鐵樹。

赫連,是匈奴人的「姓氏」,跟前漢開國君主劉淵是同族。
更嚴格一點說,是同宗。

嗯?難道赫連在匈奴話的意思是「劉」嗎?
倒也不是。

匈奴本身算是相對原始的中國人,他們的「氏」跟中國早期的「氏」一樣,其實是配偶的意思。
就好像漢武帝的皇后是衛子夫,衛子夫的兒子被立為太子,當時仍被稱為「衛太子」。

西漢才開始在完整建立後代「姓氏合一」、「名加表字」的姓名系統。

這個時候啊,其實就是劉氏的小孩,叫劉淵。
那是另有赫連氏的小孩嗎?也沒有。

就像我們之前在看進入中國的各個部族,正式採用漢人姓名系統前,慕容不姓慕容,段氏也不姓段。
赫連,是後來才出現的。

都說了是同宗,赫連部的始祖,是當時跟劉淵一起的「武」。

可以看做劉武,不過我這邊暫時還是稱他「赫連武」。

過去我們曾經推論過,劉淵是被匈奴貴族拱出來當頭的。
成立前漢後,國內的漢化勢力跟匈奴本土勢力有衝突,而匈奴派在劉淵死後,支持了劉聰的篡位。

這裡做個互相映證:劉淵沒有給赫連武什麼封賞,但劉聰上任之後,就封了赫連武為「樓煩公」。
樓煩就在并州(山西)跟匈奴地(朔方)的交界處。

「拜安北將軍、監鮮卑諸軍事、丁零中郎將,雄據肆盧川。」
從職務上可以看出,河套地區所鄰接的,包含了鮮卑這個大帝國,以及丁零這個大型部族。

然而,赫連武卻忽略了:中原,不是前漢一家而已。
位於并州的東側,跟前漢長期征戰的東晉殘將劉琨,扶植了一支鮮卑部落,並奏請東晉封族長的弟弟猗盧為代公來代工。

猗盧發展很好很強大,努力驅逐了代地的匈奴勢力,進封為代王。
多一橫而已要什麼本錢。

是的,赫連武就被猗盧驅逐了。
這個代國的政權後來被延續下去,直到前秦苻堅征討,略提便過。

赫連部逃出塞外,其實就是隔壁而已啦,樓煩本身就在雁門關的附近。
雖然沒有清楚記載,但應該就是回到老家,重新聚集零散,沒有跟著劉淵等人入塞的各族。

上頭說了,這裡有匈奴,有丁零,有鮮卑。
赫連匈奴逐漸壯大,被河套地區附近尊為共主。

剛好,中原地區的爭霸,也來到一個新的段落,由後趙統一。
後趙原主石勒重漢化,但篡位者石虎則是儒皮胡骨。
因為被儒學者勸說要平服四夷,石虎就派了使者來跟赫連匈奴聊聊。

這一聊還滿OK的,石虎遂拜赫連匈奴的族長為平北將軍、左賢王、丁零單于。
注意了,大單于是後趙的官職,所以赫連匈奴只能稱左賢王。

但相對石虎也為他們正名:丁零就是你的。

當然,赫連匈奴也要有點付出:送質子。
族長的兒子「衛辰」就遷入了塞內。

這名字我有印象,後來在前秦苻堅任內搞了不少事。

要稍微停下來補充說明的是,以代地為中心,這邊的歷史開始出現更複雜的兩方說法。
因為前秦之後,統一北方的北魏,就是代國的王族。

北魏提供的很多脈絡史料,則是唐代所編《晉書》所不採。
有什麼原因?或許之後《魏書》可以去了解。

比方說,赫連匈奴的始祖劉武,在《魏書》裡面稱為劉虎。
那有人很自然想:啊,虎名犯諱,所以《晉書》不採。

但其實石虎劉淵記字不記名,《晉書》都有說原因。
並不會沒來由的幫人改名。

另外,《魏書》更說,劉虎的母親是鮮卑人。
當時胡父鮮卑母,被匈奴人稱為「鐵弗」……很顯然是類似於台灣說「熟番」之類的混血意思。
而劉虎也就用鐵弗當自己的部族名。

是以更多的歷史上,赫連匈奴被稱為鐵弗匈奴。

這又跟《晉書》衝突了。
《晉書》記載了後來劉虎的曾孫,劉勃勃稱帝的時候所頒布的詔書。

「朕之皇祖,自北遷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國,故從母氏為劉。子而從母之姓,非禮也。古人氏族無常,或以因生為氏,或以王父之名。朕將以義易之。」
「帝王者,系天為子,是為徽赫實與天連,今改姓曰赫連氏,庶協皇天之意,永享無疆大慶。」
「系天之尊,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統,皆以鐵伐為氏,庶朕宗族子孫剛銳如鐵,皆堪伐人。」

這是說,我的祖先從大草原來,把姓改成了「姒氏」。
姒是大禹的姓,匈奴在中國歷史的記錄,是大禹的後代,故有此言。
順帶一提,劉勃勃建立的王國,就是「大夏」。

因為我們匈奴的語言跟中國人不同,所以就跟母親姓劉:這說的是西漢跟匈奴和親,不過其實以劉淵來說,倒是東漢和親才影響的。
考證一回事,詔書當時所要表達的又是另一回事。

政治宣言,並不會等同於100%事實,這是我們現代人都知道的。
套回歷史,並無不同。

繼續看下去,劉勃勃表示這是不合乎「禮法」的。
禮是周朝才成形的,當時周王室的分支會從母氏,天子當然不會了。
勃勃要處理的就是這個部分,他要當天子,就不能從劉氏。

詔書繼續說明:古人的氏族經常變化,或者依據出生的地方,或者以父親的姓名來命。
這倒是真的,西漢統一姓名之前就是這麼亂,司馬遷是盡量以西漢規則來寫作而已。
更不要說匈奴本身也長期這樣變化氏族的名稱。

今天,我就要來改改。
帝王就是天子,顯赫跟著天連接。所以我要改姓為赫連。

那跟天相連的,只能是我的正統傳人,其他原本跟我同宗族的,卻不是我的直系血脈者,都要改成「鐵伐」。
永遠堅強銳利如鐵,為我征伐敵人。

整套邏輯不得不說滿漂亮的。

那我們也不難發現,鐵伐應該就是鐵弗的變音。
按照這份詔書,稱呼大夏的部族為鐵弗或鐵伐,是有貶意在其中的。

劉武(或劉虎)有沒有可能號鐵弗?有可能。
因為用兩邊的解釋,同樣都存在貶抑。

這就顯示出,在劉聰登基之前,鐵弗部在匈奴中的地位肯定都是偏低的。
而事實上,他們後來建立的也是混血部落。

受到後趙的認可,應該是相當的榮耀。

所以上面說到的「衛辰」,當時的全名應該是劉衛辰。
然而,劉衛辰在後趙時的記錄不詳,只知道前秦時叛而復降,又被苻堅重用為西單于。

苻堅希望劉衛辰能負起監督西方鮮卑丁零羌族等等的責任。
不過我們也知道,劉衛辰根本沒那麼做。

也許是他不願意,也許是沒有足夠的實力。
又或者他可能只是負責跟乞伏國仁之類的頭目保持連絡,大家依舊自治。

事實上,當淝水大敗之後,慕容垂的叛變,就引進了丁零的軍隊,結合烏丸共二十多萬。
而赫連匈奴,衛辰自己據朔方而起的軍力,不過三萬八千。

三萬八是控弦之士,就算把後勤比例算上,也贏不過丁零的。

這小小的匈奴勢力,遭到了北魏的攻擊。
衛辰被擒殺,赫連勃勃則逃跑,投靠其他部族。

結果人家把他抓起來,要送去給北魏。
不是,要投靠人家當然不會找有仇的。

基本上那部族內部就有兩派意見,反對派就把赫連勃勃給劫走,送到後秦那邊。

接收勃勃的將領覺得這是個有出頭的人,把女兒嫁給他,又送往君主姚興那邊。
姚興很喜歡勃勃,重用他,給他兵馬要他回去重整朔方。

結果,赫連勃勃重整了,也背叛了。
他甚至假裝約岳父打獵,刺殺了岳父接收部眾,讓自己的實力大大提高。

繼而建國大夏,稱天王。

這麼大膽?
最主要就是,前段時間,北魏跟後秦也展開了一場決戰,稱為「柴壁之戰」。
那大家都猜得到啦,自然是後秦被打得大敗。

老大一弱,大家就紛紛想要自立門戶啦。

赫連匈奴所組成的大夏,看起來十分強大,破南涼(禿髮鮮卑),退後秦。
也就是這樣,赫連勃勃才會發那麼大氣的詔書。

最終,大夏與東晉平分了後秦,雙方正式衝突。
大夏打退了東晉劉裕,勃勃更於長安稱帝。

但他沒有定都長安,而是返回北方抵禦北魏。
七年後逝世。

這時候,東晉已經換成了劉宋。
隔年,北魏大舉入侵。

持續六年的殲滅性戰爭,大夏正式滅亡。
而北魏的北方霸主地位,也再無人可動搖……

-----------------------
欲知後事,請繼續觀賞新單元:
魏晉之後,便是南北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09會員
955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鮮卑人的族群龐大繁雜。土族、錫伯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可能跟某些支系的鮮卑有一定的淵源。 移居中原的鮮卑人在北朝時期開始逐漸改漢姓紛紛融入漢族,今散於全國東南西北各地,以陝甘以及魯遼等地最為集中。其餘則演化為吐穀渾、柔然、契丹等部落。吐穀渾支系後融入吐蕃,成為藏族先民之一。
Thumbnail
鮮卑人的族群龐大繁雜。土族、錫伯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可能跟某些支系的鮮卑有一定的淵源。 移居中原的鮮卑人在北朝時期開始逐漸改漢姓紛紛融入漢族,今散於全國東南西北各地,以陝甘以及魯遼等地最為集中。其餘則演化為吐穀渾、柔然、契丹等部落。吐穀渾支系後融入吐蕃,成為藏族先民之一。
Thumbnail
爾朱榮,姓爾朱,不是漢人。就魏晉南北朝的分類,應該是「胡人」。 我們以北魏為核心的角度來說,當時中國地區主要有幾種人。 代人,嚴格說是代國鮮卑人,是北魏族姓的主幹。 漢人,西晉以前就住在北方,以中國傳統哲學為信仰的人們。 可以無限上綱到西域胡人。 不過前面沒加西域的,基本上就是中國胡人。
Thumbnail
爾朱榮,姓爾朱,不是漢人。就魏晉南北朝的分類,應該是「胡人」。 我們以北魏為核心的角度來說,當時中國地區主要有幾種人。 代人,嚴格說是代國鮮卑人,是北魏族姓的主幹。 漢人,西晉以前就住在北方,以中國傳統哲學為信仰的人們。 可以無限上綱到西域胡人。 不過前面沒加西域的,基本上就是中國胡人。
Thumbnail
東漢的歷史,比起關注宦官與外戚的套路,還有一些更重要的東西可以看。 《後漢書》的作者范曄,是南北朝時期人。 對於東亞地區的「國際觀」,要來得更豐富和敏銳一些。 東亞地區,除了「漢國」之外,各個國家的發展,絕對是《後漢書》重要的史料環節。 就從一般從關注的西域跟匈奴,展開這段旅程吧。
Thumbnail
東漢的歷史,比起關注宦官與外戚的套路,還有一些更重要的東西可以看。 《後漢書》的作者范曄,是南北朝時期人。 對於東亞地區的「國際觀」,要來得更豐富和敏銳一些。 東亞地區,除了「漢國」之外,各個國家的發展,絕對是《後漢書》重要的史料環節。 就從一般從關注的西域跟匈奴,展開這段旅程吧。
Thumbnail
大將軍衛青。 漢武帝的小舅子。 一個開啟漢朝與匈奴戰爭的傳奇人物。 剛開始,漢朝想要征伐匈奴,最大的困難點在於,找不到匈奴人在哪裡。 游牧民族東飄西盪嘛。 但衛青找到了。 這個男人,走進大草原,像走進自家的後院一樣。 進去,出來。 進去,又出來。 戰功彪炳,加官晉爵。 憑什麼?
Thumbnail
大將軍衛青。 漢武帝的小舅子。 一個開啟漢朝與匈奴戰爭的傳奇人物。 剛開始,漢朝想要征伐匈奴,最大的困難點在於,找不到匈奴人在哪裡。 游牧民族東飄西盪嘛。 但衛青找到了。 這個男人,走進大草原,像走進自家的後院一樣。 進去,出來。 進去,又出來。 戰功彪炳,加官晉爵。 憑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