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匈奴漢國滅亡:靳準之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西晉末年,匈奴人劉淵建立漢國,擊破西晉首都。
在其子劉聰的指揮下,更是擄獲了西晉的最後一個皇帝。

西晉亡,東晉立。
這是東晉政府的說法。

就像中華民國說中華民國在台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說中華民國早就滅亡了。

雖然擒獲皇帝,但西晉早已進入群雄割據時代。
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東漢末年持有漢獻帝,難道還真的就會全天下都投降你?

消滅西晉之後,劉聰仍然需要對抗各地的晉軍勢力。
這是從擊破洛陽就開始的局勢。

劉聰本人坐鎮洛陽,部隊則分東西兩面作戰。
一開始,西方的問題比較大,因為西方找新皇帝出來繼位的速度比較快。

那時,劉聰就想要趁機處理一下內部矛盾。

一直強調「匈奴漢國」,就是因為這個國家的派系,最基本可以分為「匈奴派」與「漢系」。
開國君主劉淵就是漢系,現任君主劉聰則是匈奴派。

劉聰是殺了漢系繼承人,以大單于身分兼任漢國皇帝的。

而在劉聰攻略西晉時,手下最重要的三大將,只有一個人算是漢系。
或者我們說得更精準一點:「非匈奴派」。

那個人就是石勒。
石勒,是一個藉著匈奴勢力壯大自己的羯人。

劉聰本想派心腹去監督克制石勒,卻反為石勒所殺。
那怎麼辦?雙方要翻臉了嗎?

倒也沒有。

石勒併吞了新的軍力,卻也肩負起匈奴漢國所需要的「責任」,把東側,東北,東南的戰局,全部都給接下來。
劉聰沒法子,只能專注於西線戰役。

負責西線攻略的,則是匈奴人劉曜。

劉曜知道,他所面對的不只是長安,更是雍涼地區,甚至并州地區的晉軍。
但劉聰卻一再要他擒賊先擒王,攻下長安便是。

這樣的戰略,導致匈奴本體越戰越弱。石勒那邊,卻越來越強。
最終,其實就是石勒回頭包圍并州,才讓劉曜能夠突破長安,滅亡西晉。

然而,劉聰的昏昧,已經注定了匈奴漢國不會成為取代西晉的新帝國。
鏡頭,也終於可以轉向今天的主角:靳準。

靳(音同近),是匈奴氏族,不過並非匈奴的原生姓氏。
靳姓本是楚國貴族,漢興於楚,靳在西漢仍是大姓。

其實你想,匈奴第一大貴族姓劉,屬漢室國姓,就不難明白靳姓在匈奴與漢朝的地位了。

劉聰的篡位,靳氏怕也出了不少力,其後拜將封侯,已經到不把劉聰放在眼中的程度。
於是,在攻破洛陽後,劉聰就對靳氏大老來了一次打擊。

順我者生,逆我者亡。
靳準自然就是順從劉聰的這一支。

在劉曜攻打長安尚未成功時,劉聰「臨幸」了靳準家,把他的兩個女兒都收入後宮。


這絕對不是單純的靳月光貌美如仙什麼的,更要緊的是,靳氏的勢力,劉聰必須要加固。
特別在這個與西晉作戰不利的時刻。

面對動盪時刻,劉聰立了三個皇后。

靳月光為上皇后,妹妹靳月華為右皇后。
另外還有一個左皇后,劉氏。

劉氏這支,就是劉淵殘留下來的親漢系。

都說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三后並立,還有平安的嗎?
當時親漢系統紛紛反對,朝中以「陳元達」為代表,正面跟劉聰嗆聲了。

陳元達更舉發靳月光有淫行,力主廢后。
這邊我們往上對照一下,劉聰真的是害怕陳元達,才必須廢后嗎?

真正的威脅,自然是東面大將軍石勒的態度。

如果按照過去漢人的玩法,皇帝劉聰讓了步,匈奴派系一定是想辦法鬥死陳元達。
不過匈奴有匈奴的想法。

匈奴的單于,族長,不是天子皇帝,而是共主,是推舉出來的法官。
如果法官判決不合貴族的心意,你覺得貴族會怎麼選擇?

靳準的選擇,就是該換法官了。
匈奴派的眼光,看向了劉聰的繼承人。

這時,是皇太弟劉乂(音同異)。

劉乂算是劉聰的異母弟弟。
他的母親,在劉聰即位時被加為太后,但因與劉聰通姦,為劉乂規勸,羞憤而死。

我想,這脈絡是很清楚的:劉乂本身屬於親漢系。

靳準身為匈奴派,當然不會腦殘到想要除掉劉聰,換上劉乂。
劉乂在漢人禮法觀念的作用下,也殺了靳準族裡的一個妹子,對,又是犯淫行。

用朝廷宮鬥看靳準之亂,那就是一個千迴又百轉。
我們偷個雞從匈奴與漢人之間的文化糾葛切入,就簡單得多。

事實上,劉聰的朝廷,不斷在胡漢制度中拉扯,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而靳準的目標,就是劉聰的親兒子:劉粲。
換太子的戲碼,我們也看了幾次。

這個匈奴太子怎麼換?就是妙趣橫生之處了。

匈奴的太子,過去都是「左賢王」。
是國家底下的諸侯之一。

其實先秦的太子也是,漢朝之後才開始變成東宮養成計劃。

但中國太子能不能成為皇帝,主要看詔命,少數以軍事政變來影響。

匈奴的太子也不是當然繼承人,只能說是「種子候選人」。
當單于過世失能,仍然要透過部族長(卿大夫)的共同認可。

這其實是更傳統的玩法,說到底,秦朝發明的皇帝,跟之前的天子共主大不相同。

在這個胡漢大融合時期,靳準身為匈奴派,想法也很簡單。
不爭太子位,但爭軍國大權。

要劉粲當真的匈奴左賢王,不要當假的漢國太子。
瞄準的,是相國之位。

大家也都知道,劉聰就是漢皮胡骨的作法。
他既不喜歡陳元達,也不喜歡劉乂。
只是為了維持政治平衡。

維持平衡這件事,是司馬炎最擅長的。
這時候匈奴漢國中的核心官員,也主要都是在司馬炎時代受過漢人教育。

但劉聰只是在忍。
劉淵說過,以漢為名建國,是為了要接收晉朝的人民與勢力。

我們通常不會注意這個套路始於此,更清楚在宋代之後被玩得淋漓盡致。
並不難猜想,如果劉聰真的完成一統天下,將會出現什麼樣的「匈奴王朝」。

不過,他並沒有成功。

當劉聰把軍國大權都交在劉粲手裡,就註定了匈奴漢國的崩壞。
畢竟,劉粲跟他背後的靳準,根本就沒有打算維持平衡。

親漢系統的大臣,一個一個的被除去。
劉聰的皇后,也一個一個的增加。

這邊有趣的地方,就是翻譯的藝術。

從西漢開始,匈奴與漢人交流,有一些名詞的交換理解。
比方說,單于比較接近皇帝,閼氏比較接近皇后。

但因為兩國文化體制上有差異,加上時代的變遷,其實是不能畫上等號的。

劉聰身為匈奴王,可以有很多閼氏。
但是漢人皇帝,只能有一個皇后。

WHY?老外不理解啊。
將軍加上下左右就可以有好幾個?那皇后也加上下左右啊。

漢人就覺得你破壞我們的禮法。
蠻夷。
蠻夷滾。

匈奴漢國的勢力開始崩解……即使你殺光了朝廷漢系臣子,架空漢系繼承人劉乂,可一開始要防的就不是他們。
是石勒。

石勒假裝派兵回來協助鎮壓跟賑災,實際上卻邀請老百姓加入他的陣營領地。
這是三國時代常用的手法。

而隨著西晉的滅亡,東晉的建立。
三國,又再一次鼎立。

西南的巴蜀,李氏政權已經無可動搖。
不過比起一天到晚北伐的諸葛亮,這政權倒是更像劉焉劉璋時代。

東南的晉室,一如小霸王下江東,還在努力吞吳。

而北方匈奴漢國,像極了曹魏。
看似北方一國,實則兵權多分,暗潮洶湧。
更不要說晉軍仍有北方勢力在作亂。

接下來要一統天下嗎?
不,匈奴官員認為,歷史就是我們的借鏡。

吳蜀兩地自有天險,那也是我們的天險。
他們上不來的。

曹魏最大的敵人,西晉最大的敵人,也是我們匈奴最大的敵人。
是北方的鮮卑。

可惜劉聰已經開啟了昏君亡國模式,沒在聽。
而匈奴派也認為,這三國之勢出來,就是跟漢系撕破臉的最好時機。

就說了,匈奴派的戰略,是要回頭逐鹿大草原,人家對南中國根本沒有興趣。

劉粲首先派人去跟劉乂說,京師內部可能會有兵變,要他趕緊武裝部隊,以備不時之需。
等到劉乂動起來,靳準就去報告漢昭武帝劉聰:「東宮正在武裝部隊,只怕是要造反。」

證據確鑿,劉聰隨即授權劉粲跟靳準全權處理。
一場大屠殺,於焉展開。

隨著親漢系遭到大肆屠戮,劉粲也坐上了皇太子,大單于之位。

不久,劉聰過世。
劉粲成為新皇帝,靳準當上大司空。
新皇帝更娶了靳家女兒,我大匈奴派復辟成功啦!

可惜,這並不是靳準的目標。
當匈奴國「去漢化」,還需要劉姓這個第一貴族嗎?

靳準再次拿出除去劉乂的招數,挑撥劉粲說,你們家大司馬又打算要廢帝啦。
可劉粲本是計中人,哪有這麼容易中招?

靳準又要兩個女兒施展枕邊人進言,終於劉粲抵不過疑心,又對自己身邊的劉氏貴族進行了一次大清洗,並任命靳準為大將軍。
唯一能信任的,只剩靳準了。

而靳準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討平石勒。

哪裡知道,靳準沒有去跟石勒作戰,反而來了一手「敵人就在本能寺」!
轉入宮中的大軍,當場擒殺劉粲。

劉氏宗族,也都被靳準一一誅殺。

朝中政變,把外部軍閥當塑膠,是不被允許的。
雖然匈奴劉氏視石勒為敵,但名義上石勒究竟是漢國一員。

原本被當成叛賊要接受討伐的石勒軍,搖身一變為正義之師,討伐靳準來了。

你說正義就正義啊。
真正的「正義」,並不是東線大都督石勒說了算。

而是劉氏宗親遺孤,攻下長安的西線大都督,劉曜!

逃過靳準追殺的漢國大臣,紛紛投奔劉曜。
劉曜也馬上反應過來,點兵出陣,自行稱帝,一氣呵成。

面對漢國軍閥的神速反撲,靳準連忙派遣使者,前往晉軍所在,表示願意恢復原本的藩屬關係。
意思就是請晉軍來救援啦。

同時也向石勒請降。

靳準知道,只有劉曜這邊會不死不休。
但他不知道的是,石勒才是當世之奸雄。

石勒抓了靳準的使者,送去給劉曜,換得了這個新國家的大將軍稱號。
就是這樣成為了正義的一方。

在石勒的猛攻下,靳準戰死。
但這時他們已經不是漢國,只是一個部落。

族長死了,不表示我們需要投降。

靳族繼位者也是深明亂世之道,索性將傳國六璽送往劉曜處。
石勒大怒。

原本他回頭攻打,就是為了要爭奪匈奴漢國的正統繼承地位。
受劉曜官職,不過是計策的一部分。

如今到口的鴨子飛了,石勒再不留手,全力猛攻。
而劉曜這邊,卻決定救援靳族。

石勒之心,路人皆知。
劉曜先前也不過是將計就計,驅虎吞狼。

既然自己已成匈奴新共主,那麼與石勒的戰爭,再不能避免。
但交手之下,仍是石勒軍略勝一籌,攻進都城。

入城的石勒軍,立刻開始整修劉淵劉聰的墳墓,並且為劉氏收屍,遷回他自己的大本營。

現在的狀況,就是劉曜有玉璽,石勒有宗廟的意思。
用三國來比喻,有玉璽的就是袁術,有宗廟的則是曹操。

至此,匈奴漢國已完全滅亡。

五胡的下一章,將由「兩個趙國」來開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910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章過後,匈奴人最終讓出了塞北草原的這片高光T台,在匈奴人江河日下的大背景下,遙遠的西域上演了大漢個人英雄主義的巔峰之作,也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個人英雄主義巔峰。 開篇,還是要最後夸劉秀一次。 這位大神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把東漢的血槽頂到了頭。 他不僅僅是給那個時代兜底的,還給整個東漢
Thumbnail
杜威作為趙漢的談判代表為了把價碼標的高一點,反覆強調王郎確實是西漢王朝十二任成帝的嫡親骨肉,打狗要看主人,咱得有個看相。 這是比較冒傻氣的談判代表,咋能跟另一個政權說自己的血統更純正呢! 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劉秀對這種血統論最為不屑:「就是成帝本人復活從棺材裡爬出來,皇帝跟他也沒關係了,更何況他的
Thumbnail
劉賀出宮後,終於認栽,向西叩拜道:「我不是這塊料,不能擔當漢家大事!」 霍光一路將他送到長安的昌邑王官邸,然後致歉說:「大王的行為是自絕於上天,我寧願對不起大王,不敢對不起社稷!希望大王自愛,我不能再常侍奉於大王的左右了。」說完灑淚而去。 劉賀就這樣做了27天的皇帝,被趕下了台。 劉賀滑稽的在
Thumbnail
武帝回到長安後下達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後清算,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司令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牆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 至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章過後,匈奴人最終讓出了塞北草原的這片高光T台,在匈奴人江河日下的大背景下,遙遠的西域上演了大漢個人英雄主義的巔峰之作,也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個人英雄主義巔峰。 開篇,還是要最後夸劉秀一次。 這位大神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把東漢的血槽頂到了頭。 他不僅僅是給那個時代兜底的,還給整個東漢
Thumbnail
杜威作為趙漢的談判代表為了把價碼標的高一點,反覆強調王郎確實是西漢王朝十二任成帝的嫡親骨肉,打狗要看主人,咱得有個看相。 這是比較冒傻氣的談判代表,咋能跟另一個政權說自己的血統更純正呢! 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劉秀對這種血統論最為不屑:「就是成帝本人復活從棺材裡爬出來,皇帝跟他也沒關係了,更何況他的
Thumbnail
劉賀出宮後,終於認栽,向西叩拜道:「我不是這塊料,不能擔當漢家大事!」 霍光一路將他送到長安的昌邑王官邸,然後致歉說:「大王的行為是自絕於上天,我寧願對不起大王,不敢對不起社稷!希望大王自愛,我不能再常侍奉於大王的左右了。」說完灑淚而去。 劉賀就這樣做了27天的皇帝,被趕下了台。 劉賀滑稽的在
Thumbnail
武帝回到長安後下達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後清算,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司令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牆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 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