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353年,東晉權臣殷浩所發起的北伐,經過了一年的努力。
在後趙本身的分崩離析下,取得了重大的戰果,推進洛陽。
然而,降將姚襄的反叛,讓殷浩遭受了重大損失。
屢戰屢敗,器械盡失。
東晉朝廷再次響起了陣前換將的聲音。
要換上的,便是早先發起北伐之議的桓溫。
桓溫領命後,隨即提議廢殷浩為庶人,自掌內外大權。
無後顧之憂,桓溫從自己的領地中拉出四萬兵馬,於荊州北上。
為了接替殷浩的成果,桓溫先兵分兩路進襲關中。
一行荊州武關,二逆漢水而上,走漢中子午谷。
關中秦皇苻健也不是草紮的,派兵抵禦。
時人心思晉,紛紛要降於晉軍。
堅不了壁,苻健遂下令清野。
這令桓溫的「王師」抵達時,只見到一大堆沒有飯吃的難民。
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原本就要攻到長安了,晉軍的負擔卻更是加重,連連敗退。
最終,只能帶著三千關中難民撤回襄陽。
俗話說得好,天下不是人人諸葛亮。
諸葛亮北伐失利,遷民而還,時朝臣皆謂戰功彪炳,獨孔明自請降級。
桓溫更絕,直接請辭。
哪招?
原來是桓溫的母親過世,他大哥以退為進,一月之內,慰留聖旨連傳八道,就是要天下知曉,非桓溫,北伐大業不成。
桓老大勉為其難繼續指揮。
西路被阻,那我們就走東路。
三國時代已經結束近百年,襄陽的四通八達,早已不是當年可比。
桓溫選擇了東水路,接淮泗,直上徐州。
並徵調周遭士兵:這裡的軍閥,當時仍主要以東晉為尊。
桓溫一路豪情壯志,嘗言:「神州沉淪,王導這些人要負最大責任啊。」
底下的人也有白目的:「運勢有好有壞,能夠維持住江東復興就很不錯了啊。」
桓溫聞言倒豎雙眉:「以前人傳說,荊州劉表有千斤大牛,不同凡俗,必能振興漢室。結果呢?曹操一入荊州,神牛也是被宰來吃。」
天命,財富,都不是依憑。
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開創成功的道路!
巧不巧,東路一上,碰到的卻是姚襄。
哀兵必勝,桓溫親上前線,要討伐這個害死無數東晉英勇士兵的逆賊。
果然摧枯拉朽,一路高歌猛進,再入洛陽。
但上次殷浩來就知道啦,洛陽周遭早已廢墟一片。
桓溫下令整修帝王陵寢,又設置官署,然後就撤出了。
他可沒打算傻傻的在殘破的洛陽,迎戰慕容鮮卑。
沒錯,桓溫抵達時,幽冀大勢已定。
位在前線的桓溫,比東晉朝廷更早知道,慕容俊已經派兵開始攻打晉屬鎮北將軍。
同為鮮卑的段氏。
道義上應該要去救援,可桓溫不吃這套,反讓其他人鎮守洛陽,自己回師鞏固戰線。
桓溫君子不履險地,多少也是造成他遭受後人非議的部分。
《晉書》更載,桓溫表示過王敦是相當值得敬佩的。
事實上,當時慕容鮮卑正盛,關中苻氏卻陷入繼承者內戰。
桓溫若是選擇堅守洛陽擴大戰果,難保他不能讓岳飛背上桓溫第二的美名。
嗯,就是前線大勝,回京獻頭那種美名。
桓溫的撤還,還有一個重大原因,就是東晉朝廷正在籌備晉穆帝的「元服大典」。
不趕回去鎮一鎮,那些傢伙都要忘了誰才老大。
總之,北方輪到慕容鮮卑的時代,而桓溫只是靜靜的運籌帷幄。
四年過去,局勢有了重大的變化。
仇池的老大死了,大燕的老大也死了。
苻堅即將獨大。
桓溫再次走上前線,幾個月後,東晉的皇帝也死了。
而接下來幾年,桓溫的內外政策,都在推動「還都洛陽」。
此時東壁江山已再次失陷於大燕之手,只餘洛陽地帶苦苦支撐。
桓溫究竟所為何來?
這邊就要強調一下了:關於桓溫的死對頭,通常都會說是殷浩。
但殷浩其實是晉穆帝輔政,會稽王司馬昱所起用的人。
檯面上是桓溫跟殷浩在鬥,實際上皇帝身邊,司馬昱只怕更有影響力。
穆帝元服後,司馬昱更推動「還政於帝」。
這時候,桓溫再次北上,司馬昱就被任命「總內外眾務」。
按照一般的套路,桓溫跟司馬昱的生死鬥,馬上就要開演了。
回不去朝廷的桓溫,只能鼓動朝廷北上。
然而,洛陽失守了。
司馬昱更發出通知,要桓溫回來商議。
桓溫當然不回去啊,於是雙方約定在長江上的小沙洲進行高峰會談。
史書輕描淡寫,實則緊張萬分。
沒有人知道這場密會如何上演,談了什麼內容。
我們只知道,司馬昱支持了遷都洛陽,當然,前提是打回來。
更重要的是,密會之後,新任年輕皇帝就死了。
六年後,桓溫奉司馬昱為帝。
按《桓溫傳》的說法,司馬昱一直是溫良恭儉讓的好好先生,所以桓溫立之為傀儡。
但《簡文帝紀》卻也說,桓溫十分畏懼司馬昱。司馬昱也怕被桓溫廢黜。
誰是忠?誰是奸?
正所謂王莽如果能演一輩子而不篡,那他就是忠。
人死定名,司馬昱終究是比較早死的。
而且他更依諸葛亮、王導故事,遺詔桓溫輔政。
《桓溫傳》更說,司馬昱直到最後,仍是非常信任桓溫。
沒有桓溫廢帝,就沒有簡文帝司馬昱。
沒有簡文帝遺詔,就沒有東晉第一權臣桓溫。
這一年,桓溫已經六十歲。
「溫初望簡文臨終禪位於己,不爾便為周公居攝。事既不副所望,故甚憤怨。」
看到這一句,大家都認為,啊,桓溫心懷篡逆。
不過寫史不能光靠自己吹,《晉書》親切的留下了犯罪證據。
桓溫寫給弟弟桓沖的信上寫:「遺詔使吾依武侯、王公故事耳。」
這有怎樣嗎?
哥有讀史,哥告訴你。
曹操曾說:「諺言『生女耳』,『耳』非佳語。」
「於是罰琰為徒隷,使人視之,辭色不撓。」
然後就賜死崔琰了。
……那個,其實「耳」是常見的語助詞。
曹操這麼說,自然是「欲加之罪」。
同樣用「耳」來證實桓溫的不遜,其實我們就要明白,寫下這一段的人,是什麼想法了。
桓溫真的是可比霍光的大權臣嗎?
在司馬昱過世前,他其實也推薦了兩個可堪重任的名臣。
王坦之與……謝安。
司馬昱走了一年多後,桓溫也跟著走了。
兩個人的記載如此糾葛,看起來跟謝安也頗有關係。
謝安認為,司馬昱不過是晉惠帝之流的帝王,頂多就是比較會打嘴砲(清談)而已。
當然,更致命的是桓溫的子孫真的篡逆了。
即使是這麼「勝利者」留下的評價,《晉書》仍然為我們找來了許多蛛絲馬跡。
反過來說,桓溫軍權最大的時候,跟司馬昱合作的時候……
其實就是慕容大燕最強盛的時候。
你完全可以想像,桓溫如何被批評治軍不力,喪土失地。
玩弄權謀,內鬥內行。
守住半壁江山又如何?
謝安退前秦才是真本事對吧?
史書,從來不是只有第一名的人才有舞台。
記載八八六十四個皇帝的《晉書》,要告訴我們的,還有很多。
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