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怎麼定義天才?
「天才並不比任何誠實的人有多更多的光,但他有特殊的透鏡,可以將光線聚集到燃點!」
講的好,哪個天才這麼說?是被大哲學家羅素稱為「天才人物最完美範例」的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通常他的名字前面會加上「天才哲學家」。
1. 從車禍官司得到哲學靈感!
1914年8月22日,他從報紙讀到巴黎一場車禍訴訟,律師在法庭,用模型模擬實際場景,展示事件經過。他聯想到,「人是如何把想法傳達給別人」?這場車禍訴訟,在他腦中點起一根蠟燭,在這天,他開始筆記他的思考,寫了5年,集結成《邏輯哲學論》。只有兩萬字,卻照亮整個哲學界。影響他的前輩、同輩、所有的後輩。
2. 童年活在「瘋狂馬戲團」的富豪家庭!
維根斯坦的童年就可以拍3季影集,他出生於1889年,是家中老么。爸爸是猶太鋼鐵大亨、維也納名門巨富。父母資助許多藝術家,客廳坐的都是羅丹、克林姆、布拉姆斯、馬勒,家裡就是藝文中心。克林姆替姐姐畫過像,生活充滿了新思潮。
但家族篤信天主教,爸爸是完美主義者,律人甚嚴。8個小孩都不上小學,請一堆家教,希望培養優秀的繼承人。但大宅門內好像一個瘋人劇院,女兒是佛洛伊德的病人,兒子一個跳海自殺,一個喝氰化鉀自殺,一個開槍自殺,一個在戰爭中失去右手。拉威爾的「左撇子鋼琴協奏曲」就是為他創作,特殊的單手曲目。最小的維根斯坦,11歲就把自殺當問題思考。爸爸希望他讀工程,14歲送他進技職中學。他說話口吃,常常被同學恥笑。有一個同學長大立志殺光猶太人,叫希特勒,兩人雖然同歲,但他跳一級,希特勒留一級,所以應該沒交集。
3. 羅素發現他是哲學天才!
17歲他在柏林讀物理學。18歲來到曼徹斯特讀航空,他腦中充斥滿滿創意,發明出新款螺旋槳,但實驗常失敗。於是他轉向理論,研讀大量數學。他讀到羅素的《數學原理》。拜讀大師名著後,彷彿發現新大陸,這本書試圖探索,數學是客觀的知識,還是人類心靈的產物?
他跑到劍橋旁聽羅素的邏輯課。羅素覺得他很奇怪,一個不會講英文,滿口德文的小子跑來聽課。一年後進劍橋三一學院,有天問羅素:「你看我是不是白癡?如果是,我就去開飛船。如果不是,我要研究哲學。」羅素說:「你寫個東西,我看看。」隔幾天後,他拿來一篇文章,羅素才讀了第一段,就知道他是天才,這小子有可能解開自己來不及解開的難題。
師生合作,建立一套新的「形式邏輯」。只考慮句式命題,不考慮內容,從句子的形式,就可判斷命題有沒有自相矛盾,成為現代哲學的根基。
4. 寫下75頁的哲學名作,沒人出版!
他獨自一人跑去挪威隱居兩年,全心研究哲學。1914年,一次大戰爆發,他自願參戰,認為從軍可以面對死亡,他被編入砲兵,後來因傷轉到波蘭的工廠做文書。
這時,他讀到巴黎的車禍訴訟。他思考模型跟現實,一定有相同處。而語言就像模型,我們是用語言描述現實的圖像,試圖在他人腦中,產生相同圖像。溝通就是人交換腦中圖像。溝通有問題,因為我們不知道對方腦中的圖像,跟自己說的圖像是否相符 ?好像描述大象給瞎子聽,每個人講的,搞不好在瞎子腦中都出現不同的樣子,不知道哪一頭才是真的大象。
戰爭後期,他成為義大利軍隊的俘虜。他寫信給羅素:「如果我不幸死於戰爭,我會將手稿寄給你,要全部理解可能有些困難,但請不要放棄。」後來羅素一看到手稿,便認為這是哲學巨作。1919年,他被釋放,結果沒有出版社對這本書感興趣,因為沒人看得懂,出版商感興趣的是羅素寫的序,但他本來不想放,因為羅素沒有全懂。在羅素的幫忙下,75頁的書得以出版。
5. 清楚界定哲學的新版圖!
《邏輯哲學論》說了什麼?維根斯坦分析,語言由各個命題構成,語言的意義來自能夠表達現實的命題,這些命題就是世界的圖像。他提出三種命題:
第一種是「對這個世界有所說的」,例如「太陽從東方升起」。
第二種是「對這個世界沒有所說的」,因為它們不需要指涉具體現實,就能從句子結構知道真假,像「今天有下雨,或沒有下雨」這樣的恆真句,或「他是個男人,也不是個男人」這樣的矛盾句。
第三種是根本有說等於沒說的句子,完全不能承載關於世界的意義,例如「正義很重要」。
為何要區分這些命題?維根斯坦認為,區分後我們會發現,很多哲學辯論都不屬於能描繪現實、能判斷真假的命題。維根斯坦跟羅素曾經爭論的「這屋子裡確實沒有河馬」,對維根斯坦來說,這句話的問題,不在於是否正確,而是在於這句話,是否超越了語言可以捕捉的極限。《邏輯哲學論》說明語言和世界的關係,區分可被說的事物,跟不可說、只可被顯現的事物。過去的哲學,常常在討論那些不可說的問題,例如:「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道德?」他因此說:「凡是可說的,都可說清楚,凡是不可說的,都應保持沉默。」
6. 放棄龐大財產,去當小學老師!
他認為這是最後一本哲學書,已經不再有煩心的哲學問題,回到故鄉,宣布放棄豐厚的遺產,匿名捐給許多藝術家,像是詩人里爾克、特拉克爾。他討厭上流社會的虛華,但卻把錢給他富有的親戚,一毛不分給窮人。有人問他為何這麼做,他說:「因為金錢使人產生貪婪和懶惰,給了窮人就會害了他們。」
跑去奧地利當小學老師,但他對不聰明的學生沒耐心,還會體罰,與家長衝突,辭去教職。他還為學生編了一本字典,這是他在世唯二出版的書。
再跑去修道院當園丁,考慮當修士,之後當建築師,幫姐姐裝修屋子,每個細節都要到位,他感覺屋頂太低,堅持要把天花板挪高3公分,工匠都覺得他有神經病。
7. 回到劍橋,凱因斯稱「上帝回來了」!
維也納學術圈的人來拜訪,想跟維根斯坦談論《邏輯哲學論》,不過他們的認知卻和維根斯坦的原意大相逕庭。與維也納學術圈的人交流,激盪維根斯坦的想法,讓他重拾對哲學的興趣。他重新思考,自己過往的思想是否出現謬誤,導致不同的認知。
1929年,他回到劍橋,好友凱因斯跟妻子說:「上帝總算來了!我今天在火車上見到他!」他意外發現自己廣受學界歡迎。羅素說可以用《邏輯哲學論》當博士論文,他召集評審,舉行學位答辯。維根斯坦說:「不用擔心,我知道你們永遠都不會理解。」評委公認是天才之作,夠格作為博士論文。他開始在三一學院教書。
8. 哲學界的愛因斯坦!
此時經濟大蕭條,歐美各國出現大失業,同時催生法西斯主義。許多劍橋知識份子都到蘇聯觀摩,他也對共產主義懷抱理想,他聲稱「自己的『心』是馬克思主義者」。1934年,跟朋友移居俄國,學俄文,想在俄國當勞動階級,凱因斯還幫他寫推薦信,結果人家請他教書,不如願只好打道回府。
他又獨自跑去挪威,開始寫《哲學研究》,重新探討語言跟圖像的關係。書還沒寫完,納粹併吞奧地利,他變成德國人。但他是猶太人,朋友叫他不要回去。他申請入英國籍。
1939年,獲得劍橋教職。當時流傳一句話:「拒絕給維根斯坦哲學教職,等於拒絕給愛因斯坦物理學教職。」他曾經想進一步發展羅素的《數學原理》。但此時他認為,數學也是一種語言遊戲,只要懂得數學規則,就會被認為理解數學。他曾與圖靈(Alan Turing)辯論,數學是發現還是發明?圖靈認為,數學家可以用實驗方法,發現真理。他說:「把9根棒子切成15份,然後來數有幾根,就可以得到9x15的總和。」他反駁,你切了棒子後,再用語言解釋,就表示你事先設定標準,符合標準的人才能發現真理。真理的標準,其實是特定群體根據既有習慣發明的。數學應該是發明,是群體的共識,不是客觀的法則。
9. 重新定義語言的意義!
二戰期間,他離開劍橋,去醫院當實驗室助手,很多病患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醫生找不到確診定義,這成為他想探討的主題。他獨自在愛爾蘭鄉下寫作,不斷修改,想寫出曠世巨作,不過未能完成,死後遺稿才出版。
1953年,維根斯坦在《哲學研究》裡,發現語言的意義,並非他過去認為的定義分明,他用「語言遊戲」說明這點。他把語言使用比擬成遊戲,但不是狹義上拿來玩的遊戲,而是廣義的遊戲,指人們日常的互動。他想了許多情境,在我們的日常對話中,一句「今天是好天氣!」,背後的意義會隨著使用情境改變,指向「不用帶傘」、「應該要晾衣服」等多元、不固定的意義。
10. 跳脫傳統哲學的框架!
同樣的,詞語的定義也難以分析清楚,因為定義系統根本是多元、交錯的。 因此,我們無法精準的用語言描繪世界,就應該去「看」語言的使用,而不是去「想」,不是去找解釋性的結論。
維根斯坦對語言的分析,就像給予傳統哲學的「治療」,因為它們總愛追尋無解的世界真理。他說:「哲學的任務,是給蒼蠅指出飛出捕蠅瓶的出口。」他藉由《哲學研究》中看待語言的新方式,要讓所有困在捕蠅瓶的大腦,脫離無解的框架。
他62歲臨終遺言是:「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維根斯坦是一座高聳大山,要爬到頂峰一覽全貌,天才都未必做得到。但我們不管能爬多高,都能看到本來看不見的風景。
他說的話,宛如空谷鳴鐘,可以震醒腦袋。聽聽這句:「對某人談他不理解的東西,是徒勞的。哪怕你告訴他,他也照樣不能理解,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你所愛的人身上!」是不是特別醒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