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根斯坦!十大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天才怎麼定義天才?

「天才並不比任何誠實的人有多更多的光,但他有特殊的透鏡,可以將光線聚集到燃點!」

講的好,哪個天才這麼說?是被大哲學家羅素稱為「天才人物最完美範例」的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通常他的名字前面會加上「天才哲學家」。

1. 從車禍官司得到哲學靈感!

1914年8月22日,他從報紙讀到巴黎一場車禍訴訟,律師在法庭,用模型模擬實際場景,展示事件經過。他聯想到,「人是如何把想法傳達給別人」?這場車禍訴訟,在他腦中點起一根蠟燭,在這天,他開始筆記他的思考,寫了5年,集結成《邏輯哲學論》。只有兩萬字,卻照亮整個哲學界。影響他的前輩、同輩、所有的後輩。

2. 童年活在「瘋狂馬戲團」的富豪家庭!

維根斯坦的童年就可以拍3季影集,他出生於1889年,是家中老么。爸爸是猶太鋼鐵大亨、維也納名門巨富。父母資助許多藝術家,客廳坐的都是羅丹、克林姆、布拉姆斯、馬勒,家裡就是藝文中心。克林姆替姐姐畫過像,生活充滿了新思潮。

但家族篤信天主教,爸爸是完美主義者,律人甚嚴。8個小孩都不上小學,請一堆家教,希望培養優秀的繼承人。但大宅門內好像一個瘋人劇院,女兒是佛洛伊德的病人,兒子一個跳海自殺,一個喝氰化鉀自殺,一個開槍自殺,一個在戰爭中失去右手。拉威爾的「左撇子鋼琴協奏曲」就是為他創作,特殊的單手曲目。最小的維根斯坦,11歲就把自殺當問題思考。爸爸希望他讀工程,14歲送他進技職中學。他說話口吃,常常被同學恥笑。有一個同學長大立志殺光猶太人,叫希特勒,兩人雖然同歲,但他跳一級,希特勒留一級,所以應該沒交集。

3. 羅素發現他是哲學天才!

17歲他在柏林讀物理學。18歲來到曼徹斯特讀航空,他腦中充斥滿滿創意,發明出新款螺旋槳,但實驗常失敗。於是他轉向理論,研讀大量數學。他讀到羅素的《數學原理》。拜讀大師名著後,彷彿發現新大陸,這本書試圖探索,數學是客觀的知識,還是人類心靈的產物?

他跑到劍橋旁聽羅素的邏輯課。羅素覺得他很奇怪,一個不會講英文,滿口德文的小子跑來聽課。一年後進劍橋三一學院,有天問羅素:「你看我是不是白癡?如果是,我就去開飛船。如果不是,我要研究哲學。」羅素說:「你寫個東西,我看看。」隔幾天後,他拿來一篇文章,羅素才讀了第一段,就知道他是天才,這小子有可能解開自己來不及解開的難題。

師生合作,建立一套新的「形式邏輯」。只考慮句式命題,不考慮內容,從句子的形式,就可判斷命題有沒有自相矛盾,成為現代哲學的根基。

4. 寫下75頁的哲學名作,沒人出版!

他獨自一人跑去挪威隱居兩年,全心研究哲學。1914年,一次大戰爆發,他自願參戰,認為從軍可以面對死亡,他被編入砲兵,後來因傷轉到波蘭的工廠做文書。

這時,他讀到巴黎的車禍訴訟。他思考模型跟現實,一定有相同處。而語言就像模型,我們是用語言描述現實的圖像,試圖在他人腦中,產生相同圖像。溝通就是人交換腦中圖像。溝通有問題,因為我們不知道對方腦中的圖像,跟自己說的圖像是否相符 ?好像描述大象給瞎子聽,每個人講的,搞不好在瞎子腦中都出現不同的樣子,不知道哪一頭才是真的大象。

戰爭後期,他成為義大利軍隊的俘虜。他寫信給羅素:「如果我不幸死於戰爭,我會將手稿寄給你,要全部理解可能有些困難,但請不要放棄。」後來羅素一看到手稿,便認為這是哲學巨作。1919年,他被釋放,結果沒有出版社對這本書感興趣,因為沒人看得懂,出版商感興趣的是羅素寫的序,但他本來不想放,因為羅素沒有全懂。在羅素的幫忙下,75頁的書得以出版。

5. 清楚界定哲學的新版圖!

《邏輯哲學論》說了什麼?維根斯坦分析,語言由各個命題構成,語言的意義來自能夠表達現實的命題,這些命題就是世界的圖像。他提出三種命題:

第一種是「對這個世界有所說的」,例如「太陽從東方升起」。

第二種是「對這個世界沒有所說的」,因為它們不需要指涉具體現實,就能從句子結構知道真假,像「今天有下雨,或沒有下雨」這樣的恆真句,或「他是個男人,也不是個男人」這樣的矛盾句。

第三種是根本有說等於沒說的句子,完全不能承載關於世界的意義,例如「正義很重要」。

為何要區分這些命題?維根斯坦認為,區分後我們會發現,很多哲學辯論都不屬於能描繪現實、能判斷真假的命題。維根斯坦跟羅素曾經爭論的「這屋子裡確實沒有河馬」,對維根斯坦來說,這句話的問題,不在於是否正確,而是在於這句話,是否超越了語言可以捕捉的極限。《邏輯哲學論》說明語言和世界的關係,區分可被說的事物,跟不可說、只可被顯現的事物。過去的哲學,常常在討論那些不可說的問題,例如:「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道德?」他因此說:「凡是可說的,都可說清楚,凡是不可說的,都應保持沉默。」

6. 放棄龐大財產,去當小學老師!

他認為這是最後一本哲學書,已經不再有煩心的哲學問題,回到故鄉,宣布放棄豐厚的遺產,匿名捐給許多藝術家,像是詩人里爾克、特拉克爾。他討厭上流社會的虛華,但卻把錢給他富有的親戚,一毛不分給窮人。有人問他為何這麼做,他說:「因為金錢使人產生貪婪和懶惰,給了窮人就會害了他們。」

跑去奧地利當小學老師,但他對不聰明的學生沒耐心,還會體罰,與家長衝突,辭去教職。他還為學生編了一本字典,這是他在世唯二出版的書。

再跑去修道院當園丁,考慮當修士,之後當建築師,幫姐姐裝修屋子,每個細節都要到位,他感覺屋頂太低,堅持要把天花板挪高3公分,工匠都覺得他有神經病。

7. 回到劍橋,凱因斯稱「上帝回來了」!

維也納學術圈的人來拜訪,想跟維根斯坦談論《邏輯哲學論》,不過他們的認知卻和維根斯坦的原意大相逕庭。與維也納學術圈的人交流,激盪維根斯坦的想法,讓他重拾對哲學的興趣。他重新思考,自己過往的思想是否出現謬誤,導致不同的認知。

1929年,他回到劍橋,好友凱因斯跟妻子說:「上帝總算來了!我今天在火車上見到他!」他意外發現自己廣受學界歡迎。羅素說可以用《邏輯哲學論》當博士論文,他召集評審,舉行學位答辯。維根斯坦說:「不用擔心,我知道你們永遠都不會理解。」評委公認是天才之作,夠格作為博士論文。他開始在三一學院教書。

8. 哲學界的愛因斯坦!

此時經濟大蕭條,歐美各國出現大失業,同時催生法西斯主義。許多劍橋知識份子都到蘇聯觀摩,他也對共產主義懷抱理想,他聲稱「自己的『心』是馬克思主義者」。1934年,跟朋友移居俄國,學俄文,想在俄國當勞動階級,凱因斯還幫他寫推薦信,結果人家請他教書,不如願只好打道回府。

他又獨自跑去挪威,開始寫《哲學研究》,重新探討語言跟圖像的關係。書還沒寫完,納粹併吞奧地利,他變成德國人。但他是猶太人,朋友叫他不要回去。他申請入英國籍。

1939年,獲得劍橋教職。當時流傳一句話:「拒絕給維根斯坦哲學教職,等於拒絕給愛因斯坦物理學教職。」他曾經想進一步發展羅素的《數學原理》。但此時他認為,數學也是一種語言遊戲,只要懂得數學規則,就會被認為理解數學。他曾與圖靈(Alan Turing)辯論,數學是發現還是發明?圖靈認為,數學家可以用實驗方法,發現真理。他說:「把9根棒子切成15份,然後來數有幾根,就可以得到9x15的總和。」他反駁,你切了棒子後,再用語言解釋,就表示你事先設定標準,符合標準的人才能發現真理。真理的標準,其實是特定群體根據既有習慣發明的。數學應該是發明,是群體的共識,不是客觀的法則。

9. 重新定義語言的意義!

二戰期間,他離開劍橋,去醫院當實驗室助手,很多病患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醫生找不到確診定義,這成為他想探討的主題。他獨自在愛爾蘭鄉下寫作,不斷修改,想寫出曠世巨作,不過未能完成,死後遺稿才出版。

1953年,維根斯坦在《哲學研究》裡,發現語言的意義,並非他過去認為的定義分明,他用「語言遊戲」說明這點。他把語言使用比擬成遊戲,但不是狹義上拿來玩的遊戲,而是廣義的遊戲,指人們日常的互動。他想了許多情境,在我們的日常對話中,一句「今天是好天氣!」,背後的意義會隨著使用情境改變,指向「不用帶傘」、「應該要晾衣服」等多元、不固定的意義。

10. 跳脫傳統哲學的框架!

同樣的,詞語的定義也難以分析清楚,因為定義系統根本是多元、交錯的。 因此,我們無法精準的用語言描繪世界,就應該去「看」語言的使用,而不是去「想」,不是去找解釋性的結論。

維根斯坦對語言的分析,就像給予傳統哲學的「治療」,因為它們總愛追尋無解的世界真理。他說:「哲學的任務,是給蒼蠅指出飛出捕蠅瓶的出口。」他藉由《哲學研究》中看待語言的新方式,要讓所有困在捕蠅瓶的大腦,脫離無解的框架。

他62歲臨終遺言是:「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維根斯坦是一座高聳大山,要爬到頂峰一覽全貌,天才都未必做得到。但我們不管能爬多高,都能看到本來看不見的風景。

他說的話,宛如空谷鳴鐘,可以震醒腦袋。聽聽這句:「對某人談他不理解的東西,是徒勞的。哪怕你告訴他,他也照樣不能理解,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你所愛的人身上!」是不是特別醒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郝廣才的沙龍
376會員
960內容數
當心中的夢想火苗燃起,需要的是「燃料」去推動夢想,但是去哪裡取燃料呢?媒體只能告訴你,誰成功了,只有表面,沒有深入。學校也一樣,只能告訴你那些人很偉大;沒辦法告訴你,他們是「如何」成功的?「為什麼」他們可以有不一樣的人生?
郝廣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6
成功有沒有確定的公式? 有,可以確定的就是永遠有新公式!
Thumbnail
2022/05/26
成功有沒有確定的公式? 有,可以確定的就是永遠有新公式!
Thumbnail
2022/05/24
數位藝術家Beeple,拼貼過去十三年的數位創作拼貼起來,成為一幅大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 他拿這張巨幅JPEG檔,放上NFT市場,賣出6934萬美元,相當於十九億台幣!一夕之間,躋身在世身價最高的畫家之一。 -追蹤、訂閱《郝廣才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Thumbnail
2022/05/24
數位藝術家Beeple,拼貼過去十三年的數位創作拼貼起來,成為一幅大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 他拿這張巨幅JPEG檔,放上NFT市場,賣出6934萬美元,相當於十九億台幣!一夕之間,躋身在世身價最高的畫家之一。 -追蹤、訂閱《郝廣才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Thumbnail
2022/05/19
1964年4月10日,31歲的鋼琴家格倫.顧爾德(Glenn Gould),正值事業的最高峰。他演奏完所有曲目,在響亮的掌聲中走下台。這是他最後一場音樂會,他發誓永遠離開舞台。他開始離群索居,他是獸,還是神? -追蹤、訂閱《郝廣才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Thumbnail
2022/05/19
1964年4月10日,31歲的鋼琴家格倫.顧爾德(Glenn Gould),正值事業的最高峰。他演奏完所有曲目,在響亮的掌聲中走下台。這是他最後一場音樂會,他發誓永遠離開舞台。他開始離群索居,他是獸,還是神? -追蹤、訂閱《郝廣才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自己的價值,由你自己創造。 ( PS:此文章有可能把 你/妳 變成天才也說不一定... )
Thumbnail
自己的價值,由你自己創造。 ( PS:此文章有可能把 你/妳 變成天才也說不一定... )
Thumbnail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對於愛因斯坦的認識大多停留在一頭灰白的亂髮、俏皮的吐舌照,或是那條著名方程式「E= mc 2」。如果想對愛因斯坦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卻又有點擔心會對艱深的科學詞彙望之卻步,可以選讀哪些書籍呢?
Thumbnail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對於愛因斯坦的認識大多停留在一頭灰白的亂髮、俏皮的吐舌照,或是那條著名方程式「E= mc 2」。如果想對愛因斯坦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卻又有點擔心會對艱深的科學詞彙望之卻步,可以選讀哪些書籍呢?
Thumbnail
我們未必能像這些天才一樣,擁有改變這個世界的能力,但可以從書中獲得改變自己世界的啟發與建議。閱讀完這本書後,我也歸納出三個心得觀點,也整理了一張全息圖。
Thumbnail
我們未必能像這些天才一樣,擁有改變這個世界的能力,但可以從書中獲得改變自己世界的啟發與建議。閱讀完這本書後,我也歸納出三個心得觀點,也整理了一張全息圖。
Thumbnail
天才怎麼定義天才? 「天才並不比任何誠實的人有多更多的光,但他有特殊的透鏡,可以將光線聚集到燃點!」 講的好,哪個天才這麼說? 是被大哲學家羅素稱為「天才人物最完美範例」的維根斯坦 -追蹤、訂閱《郝廣才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Thumbnail
天才怎麼定義天才? 「天才並不比任何誠實的人有多更多的光,但他有特殊的透鏡,可以將光線聚集到燃點!」 講的好,哪個天才這麼說? 是被大哲學家羅素稱為「天才人物最完美範例」的維根斯坦 -追蹤、訂閱《郝廣才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Thumbnail
這本書穿梭數百萬年的時間,從直立人開始,追溯大腦的演進、探索自然科學的誕生,再來出現大轉折──量子理論,作者會介紹時代背景、關鍵人物的特質和想法。
Thumbnail
這本書穿梭數百萬年的時間,從直立人開始,追溯大腦的演進、探索自然科學的誕生,再來出現大轉折──量子理論,作者會介紹時代背景、關鍵人物的特質和想法。
Thumbnail
難道鸚鵡分不清楚愛因斯坦跟愛迪生嗎?
Thumbnail
難道鸚鵡分不清楚愛因斯坦跟愛迪生嗎?
Thumbnail
像黑格爾哲學這些「深奧的哲學」,在要求精密、失之毫釐即差之千里的航空工程師維根斯坦眼中,都是語言模糊、思考混淆的產物。他把工程師所看重的「清晰」與「精確」注入哲學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語言分析哲學,同時也為哲學增添了新的活力。
Thumbnail
像黑格爾哲學這些「深奧的哲學」,在要求精密、失之毫釐即差之千里的航空工程師維根斯坦眼中,都是語言模糊、思考混淆的產物。他把工程師所看重的「清晰」與「精確」注入哲學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語言分析哲學,同時也為哲學增添了新的活力。
Thumbnail
天才的腦子和常人不同嗎? 是腦子天生特別,讓他聰明成為天才?還是他後天鍛鍊,腦子才變得特別聰明?他是誰?誰是舉世公認的天才?愛因斯坦。 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醫院去世,享年76歲。他死前交代遺體要火化,因為他感覺人們對他的崇拜已經過頭,跟迷信差不多,他不想留下任
Thumbnail
天才的腦子和常人不同嗎? 是腦子天生特別,讓他聰明成為天才?還是他後天鍛鍊,腦子才變得特別聰明?他是誰?誰是舉世公認的天才?愛因斯坦。 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醫院去世,享年76歲。他死前交代遺體要火化,因為他感覺人們對他的崇拜已經過頭,跟迷信差不多,他不想留下任
Thumbnail
哲學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底有什麼關係?哲學對科學的發展有沒有貢獻?
Thumbnail
哲學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底有什麼關係?哲學對科學的發展有沒有貢獻?
Thumbnail
沒有任何科學家像愛因斯坦這樣深受大眾歡迎,他的相對論明明沒多少人真的弄懂,大家卻都耳熟能詳,而且大量進入流行文化。關於他的傳言軼事比誰都多,他的名字經常被當成天才的代名詞,經常被廣告商引用。他五次登上時代雜誌封面,被封為最有影響力的世紀人物之一。
Thumbnail
沒有任何科學家像愛因斯坦這樣深受大眾歡迎,他的相對論明明沒多少人真的弄懂,大家卻都耳熟能詳,而且大量進入流行文化。關於他的傳言軼事比誰都多,他的名字經常被當成天才的代名詞,經常被廣告商引用。他五次登上時代雜誌封面,被封為最有影響力的世紀人物之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