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 思念成影,思念著你|廢影評

《月影》—— 思念成影,思念著你|廢影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月影》改編自吉本芭娜娜的同名小說。透明而魔幻的敘事,講述遭逢親人驟逝的主角們,嘗試在「月影」與亡者再相見。氛圍與配樂搭配得很好,讓故事很好地從日常過渡到魔幻的「月影」。可惜的是,故事過於碎片化,流於驚奇而薄弱。

這是一個追索「逝去」的故事。五月尋找著弄丟的鈴鐺,因而認識了男友阿等。進而認識了阿等的弟弟阿柊,與阿柊的女友弓子。電影前半是四人的暖心日常,精心製作的家常菜,眼神的交會,隨意的對話。四人之間堪堪初認識,卻好似認識許久。卻因一場意外,導致了四人的分離。後半逝去愛人(親人)的五月與阿柊,跟隨著「月影」現象——在滿月時,與逝去的人再度相遇。

後半出現了引路人這個角色。引路人活像從鬼片跑來,導致原本細膩的氛圍,變得光怪陸離。破壞了前面搭建的美好印象。(不知在原作中的設定如何)

除了引路人的問題外,角色大多流於表面。劇情沒有很好地呈現,每一個角色的心境。尤其阿等,活像是幻想出來的男友。

劇中的四人

劇中的四人

在劇情前半,弓子擺動著身體,對五月說體內就像是有河流一般。阿等家的庭院有一口井。聽爺爺說,井的深處與街道外的大河,是連結在一起的。可能每個人的河流,在更深、更深的地方,是相連的。

這個意象來到劇情後半,被賦予了更多的層次。跨越地域、跨越時間也跨越生死。滿月的時刻,之所以能見到亡者,那是因為人與人的連結,是斷不開的。

「月影」現象其實拍攝得很曖昧。「月影」中見到了什麼,導演並無解釋太多。但「月影」之所以為影,或許我們想見的亡者,都是自我的倒影。與死者再會,其實是與自己的再會。

鈴聲是五月與阿等最初也是最後的連繫。鈴聲也好、河流也好。抽象的事物,或許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更加牢靠。我很喜歡導演運用音樂形塑出的氛圍。運用音樂這樣無形的事物,更加強化了片中那些無形的事物。

整體來說有蠻多提升的空間,不過《月影》確實領我走了一趟魔幻的旅途。


喜歡的話: 不妨按下愛心或追蹤,也可以訂閱作者喔。

想看到更及時的廢影評嗎? 電子報及其他平台

avatar-img
沈廢年的沙龍
28會員
87內容數
主要經營著廢影評與廢年百態。 簡單來說分別是:  廢影評:主要經營,希望讓人看見更多好電影,相信好電影能洗滌疲憊。  廢年百態:紀錄看電影之外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沈廢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心裡的太陽》很巧妙地說了一個溫馨、曲折的成長故事,以冬季為始,春季作結,象徵人生的循環與新生。故事圍繞著少年拓也、少女小櫻和教練荒川,講述他們在滑冰過程中交織出的情感和成長。導演運用光影和季節的變化,營造出唯美又帶有淡淡哀愁的氛圍。
《鬼才之道》讓我在笑聲中落淚,本以為是搞笑喜劇,卻在荒誕之中看見了人生的實相。故事中的鬼追求被看見,渴望成為都市傳說,映照了人對「成功」的追逐。這部電影不僅諷刺了主流價值,還反思了「努力」的意義——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享受過程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明信片,回憶,橫跨時空的旅程。旅行的意義是什麼?是為了逃避,還是為了追尋?《青春18×2 通往有你的旅程》給出了屬於它的答案。透過主角Jimmy的視角,我們重新審視過去的選擇,感受成長的快樂與苦痛。這部電影不僅是個愛情故事,更是每個人都可能歷經的成長故事。
《我心裡的太陽》很巧妙地說了一個溫馨、曲折的成長故事,以冬季為始,春季作結,象徵人生的循環與新生。故事圍繞著少年拓也、少女小櫻和教練荒川,講述他們在滑冰過程中交織出的情感和成長。導演運用光影和季節的變化,營造出唯美又帶有淡淡哀愁的氛圍。
《鬼才之道》讓我在笑聲中落淚,本以為是搞笑喜劇,卻在荒誕之中看見了人生的實相。故事中的鬼追求被看見,渴望成為都市傳說,映照了人對「成功」的追逐。這部電影不僅諷刺了主流價值,還反思了「努力」的意義——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享受過程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明信片,回憶,橫跨時空的旅程。旅行的意義是什麼?是為了逃避,還是為了追尋?《青春18×2 通往有你的旅程》給出了屬於它的答案。透過主角Jimmy的視角,我們重新審視過去的選擇,感受成長的快樂與苦痛。這部電影不僅是個愛情故事,更是每個人都可能歷經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