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光、走出新時代的心之所嚮: 我眼中的《甘露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台灣第一座女性裸體雕像《甘露水》--出自台灣第一位赴日本學習美術、並入選帝國美術展的雕塑家黃土水之手。

台灣第一座女性裸體雕像《甘露水》--出自台灣第一位赴日本學習美術、並入選帝國美術展的雕塑家黃土水之手。

甘露水》(1919年開始創作、1921年創作完成),台灣第一座女性裸體雕像,作品完成後滿百年、消失塵封逾半世紀,歷經不容易的尋回與修復,終於在2021年底展開的《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Lumière : The Enlightenment and Self-Awakening of Taiwanese Culture)展覽現場展出中。

重見天日的《甘露水》--站在北師美術館二樓展場,從甘露水的右前方靜靜凝視。

重見天日的《甘露水》--站在北師美術館二樓展場,從甘露水的右前方靜靜凝視。


甘露水,台灣第一位赴日本修習美術的雕塑家黃土水的作品。塵封半世紀、曾被人蓄意以深色墨水破壞、如今經過困難而費心的修復後,終能光潔亮眼地重現世人眼前。

黃土水用了兩年多光陰與心血,鑿刻打磨出這麼一尊當時在台灣社會可謂橫空出世般地空前(或許也是絕後)的大理石雕刻傑作。黃土水離世太早,僅36歲壯年之齡便積勞成疾而逝,如果他能再多活幾年,以他對創作雕塑的熱情與才情,肯定能帶給我們更多好作品。

看展時在展場地下二樓觀賞了《甘露水》紀錄片,從中聽說黃土水是同學們眼中的怪咖--孤僻、執著、沉默、總是獨自處理著他的雕塑創作... 想像他可能經常一身灰撲撲、或許夾雜長時間工作而產生的汗水與疲累、對著石頭又敲又打的模樣與光景...啊,絕美的大理石雕像背後,藏有多少藝術家豐沛細膩的情感、還有堅毅不撓的體力活呀!! 這是一個不能速成、難以複製、注定孤獨的創作形式與道路,黃土水留下來的作品屈指可數,是因為他英年早逝、我想也是因為雕塑實在是太花時間精神及體力了...

紀錄片導演使用16釐米的膠卷,穿越時空、撥開層層如幻霧般的歷史謎團,以多種角度觀看、交織以大量相關人物的訪談,將《甘露水》的身世、遭遇與重生,細膩深情地用這部紀錄片拼湊完滿。提醒來北師美術館看此展的你,千萬不要漏掉地下室的展場、記得撥出時間坐進放映空間、看完這部紀錄片。當你帶著紀錄片觀看後的悸動、登上二樓與《甘露水》本尊對視,肯定能看出更多難以言說的感慨與感動。

《甘露水》入選第三回帝展的明信片--這是何等珍貴的印記--見證黃土水以此空前之作,再度入選帝展的能力與成就。

《甘露水》入選第三回帝展的明信片--這是何等珍貴的印記--見證黃土水以此空前之作,再度入選帝展的能力與成就。

在一片日本人的姓名中,睜大我近視兼散光的老花眼, 尋尋覓覓... 終於找到黃土水的大名、他所來自的「臺灣」、以及他入選第三回帝展的作品名「甘露水」、被清楚地鉛印在入選清單之列!

在一片日本人的姓名中,睜大我近視兼散光的老花眼, 尋尋覓覓... 終於找到黃土水的大名、他所來自的「臺灣」、以及他入選第三回帝展的作品名「甘露水」、被清楚地鉛印在入選清單之列!

在以《甘露水》入選第三回帝展之前的1920年,黃土水就曾以《山童吹笛》首度入選第二回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1946年起改名為「日展」--日本美術展覽會)--這是創舉般的入選,是第一次有台灣人入選這個由日本人創立與主導的美術展覽會、也是黃土水本身第一次獲此入選殊榮。隔年(1921),黃土水帶著《甘露水》再度參加帝展、又再度榮獲入選。黃土水在藝術領域裡難得地締造出雙重的「第一」成就,不單是他是第一位去日本的美術學校專攻西洋雕刻的台灣人、更是以台灣人身分入選帝展的第一人。在百年前的台灣,有誰能想像--或許連黃土水或他身邊的家人同學老師都意想不到--那個經常獨自忘我沉浸在雕刻世界裡的、出身台北艋舺祖師廟後街一個平凡且貧寒的木匠家庭的黃土水,可以用雕刻為自己的人生、為台灣、敲打出一個耀眼而充滿開創性的新境界...

至於《甘露水》為甚麼消失了半世紀? 這段採訪影片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理解這個謎的來龍去脈...

raw-image


原來... 甘露水的原型靈感源自台灣民間傳說裏大家不陌生的「蛤仔精」--從她身後接近半開的蚌殼、還有她腳底下地面散落的三枚貌似在吐沙的蛤仔,或可窺見端倪。一雙手掌貼倚著蚌殼邊緣、一絲不掛的年輕女子,雙腿微微交叉地站立--遠觀,以為她是緊閉著眼站著;但若趨近細看,她的眼睛沒有完全閉緊、似乎正想準備稍稍張開,如將視線移往下方觀察她的雙腳,露在前方的左腿、又好像想試著往前踏出一小步...

黃土水的雕塑,即使是背面也隱有美麗耐看的細節。

黃土水的雕塑,即使是背面也隱有美麗耐看的細節。

《甘露水》左側面。可以看出女子的頭與臉,是微微朝天揚起的。有種想要迎向希望的積極感。

《甘露水》左側面。可以看出女子的頭與臉,是微微朝天揚起的。有種想要迎向希望的積極感。

有人比喻甘露水有如台灣(或亞洲?)的維納斯,我對這種缺乏自己靈魂與意識的類比不以為然;她有著東方女性裡常見的梨形身材、偏粗短的小腿、以及較小的胸型,雖非黃金比例但從面容到身姿都詳實體現了--這是一個來自我們土地的女性,從海裡踏著堅穩的步伐走來、向著前方迎著光、雙眸微微準備開闔、一絲不掛的宛如初生赤子的潔淨軀體準備迎接前方的未知但嶄新的未來。她、不是甚麼東方維納斯,她在我眼中,是台灣土地母親的化現,代表著一世紀以前當時的台灣人,想轉身蛻變做自己的渴望與勇氣。

raw-image

(PS: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期到2022年4月24日為止,距今剩下還不到一個月,除了《甘露水》,還有許多台灣日治時期老前輩藝術家們,如: 陳澄波、陳植棋、陳進、郭雪湖、藍蔭鼎...等人劃時代的畫作;也有同期的台灣攝影、文學、戲劇領域的啟蒙及發展歷程相關的珍貴文獻與影像紀錄展出。可以抓緊、把握時間預約看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iane Yang的沙龍
100會員
149內容數
把親自走過、看過的藝文展覽收集起來。 把每一個展場上的感動與震撼記錄下來。
Diane Y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4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5月11日貴賓預展日、5月12~14日開放給大眾購票參觀。主辦方為Art Assembly、「 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 台北當代」是旗下首個藝博會品牌。今年一掃疫情連續干擾的陰霾,帶著90家畫廊回歸疫情前的盛況.
Thumbnail
2023/05/14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5月11日貴賓預展日、5月12~14日開放給大眾購票參觀。主辦方為Art Assembly、「 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 台北當代」是旗下首個藝博會品牌。今年一掃疫情連續干擾的陰霾,帶著90家畫廊回歸疫情前的盛況.
Thumbnail
2022/11/26
不跟隨、也不刻意帶頭創造流行;不去多想趨勢、沒有所謂的「過時」的概念,希望品牌生產販售出去的每一件產品,能成為顧客生命中的美好記憶、陪伴擁有與使用minä perhonen的每個人在各自的人生路上長長久久向前走,而不是過季就丟。這位自謙不完美、人生中有缺陷有遺憾;不擅長短跑、但非常有耐力及熱情好好長
Thumbnail
2022/11/26
不跟隨、也不刻意帶頭創造流行;不去多想趨勢、沒有所謂的「過時」的概念,希望品牌生產販售出去的每一件產品,能成為顧客生命中的美好記憶、陪伴擁有與使用minä perhonen的每個人在各自的人生路上長長久久向前走,而不是過季就丟。這位自謙不完美、人生中有缺陷有遺憾;不擅長短跑、但非常有耐力及熱情好好長
Thumbnail
2022/11/20
minä perhonen/皆川明 つづく開展第一天我就迫不急待去看了。時隔一個月,看展時的悸動與驚艷依然在腦海心頭久久迴盪、念念不忘... 皆川明的美好設計,現在起直到2023年2月19日,走一趟高雄市立美術館,置身涵蓋一到二樓的展間,就可以深度認識這位超過大半生醉心於設計、至今依然在崗位上兢兢業
Thumbnail
2022/11/20
minä perhonen/皆川明 つづく開展第一天我就迫不急待去看了。時隔一個月,看展時的悸動與驚艷依然在腦海心頭久久迴盪、念念不忘... 皆川明的美好設計,現在起直到2023年2月19日,走一趟高雄市立美術館,置身涵蓋一到二樓的展間,就可以深度認識這位超過大半生醉心於設計、至今依然在崗位上兢兢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花蓮黑潮的溫柔餵養、南部豔陽的熱情澆灌、種族與種族間的包容接納,是這片土地教會我們擁有獨特的眼光。無論山裡來海裡去,認真聆聽綠繡眼的晨唱、認真探索鯨豚的跳躍、不放棄每個往前行的步伐。
Thumbnail
花蓮黑潮的溫柔餵養、南部豔陽的熱情澆灌、種族與種族間的包容接納,是這片土地教會我們擁有獨特的眼光。無論山裡來海裡去,認真聆聽綠繡眼的晨唱、認真探索鯨豚的跳躍、不放棄每個往前行的步伐。
Thumbnail
這次展期很長,幾乎找的到的黃土水都在這邊。如果平日去,便可以慢慢欣賞。在當時,黃土水是名人,報紙上經常看的到他的作品寫真,但是因為掃描解析度的關係,都是一團黑。這次至少有:兔子、琵琶、山羊。 上面的兔子:高度
Thumbnail
這次展期很長,幾乎找的到的黃土水都在這邊。如果平日去,便可以慢慢欣賞。在當時,黃土水是名人,報紙上經常看的到他的作品寫真,但是因為掃描解析度的關係,都是一團黑。這次至少有:兔子、琵琶、山羊。 上面的兔子:高度
Thumbnail
高雄美術館展展出了一件讓人震撼的作品,台灣第一件女性裸體雕刻創作——《甘露水》,這是台灣近代藝術家黃土水於1921年完成的大理石雕刻作品。 「台灣是充滿了天賜之美的地上樂土」。
Thumbnail
高雄美術館展展出了一件讓人震撼的作品,台灣第一件女性裸體雕刻創作——《甘露水》,這是台灣近代藝術家黃土水於1921年完成的大理石雕刻作品。 「台灣是充滿了天賜之美的地上樂土」。
Thumbnail
近幾個月臺灣的本土文化與藝術最熱門的展覽,可能就是這一場了。這一檔展覽其實延續於近年來興起的臺灣本土文藝風潮,因為過去的時空背景的影響,臺灣的本土藝術並沒有被極力的推廣,甚至在我學生時期,如果不是我們高中蓋了雨賢館,紀念背包印了水牛,那我可能從來都不會知道鄧雨賢或者謝里法。
Thumbnail
近幾個月臺灣的本土文化與藝術最熱門的展覽,可能就是這一場了。這一檔展覽其實延續於近年來興起的臺灣本土文藝風潮,因為過去的時空背景的影響,臺灣的本土藝術並沒有被極力的推廣,甚至在我學生時期,如果不是我們高中蓋了雨賢館,紀念背包印了水牛,那我可能從來都不會知道鄧雨賢或者謝里法。
Thumbnail
《甘露水》(1921年創作完成),台灣第一座女性裸體雕像,作品完成後滿百年、消失塵封逾半世紀,歷經不容易的尋回與修復,終於在2021年底展開的《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重現你我眼前...
Thumbnail
《甘露水》(1921年創作完成),台灣第一座女性裸體雕像,作品完成後滿百年、消失塵封逾半世紀,歷經不容易的尋回與修復,終於在2021年底展開的《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重現你我眼前...
Thumbnail
出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土地便愛此土地,此乃人之常情。雖然說藝術無國境之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但終究還是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們臺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 ─ 黃土水,〈出生於臺灣〉,《東洋》,1922
Thumbnail
出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土地便愛此土地,此乃人之常情。雖然說藝術無國境之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但終究還是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們臺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 ─ 黃土水,〈出生於臺灣〉,《東洋》,1922
Thumbnail
《甘露水》是臺灣藝術的瑰寶,她曾經遭遇的棄置與封藏是一段時代的軌跡,我想歷史不能被遺忘,但可以被寬恕。走過政治黑暗迎接文化的覺醒,我祈禱,這尊永恆的少女,不再被日光與目光遺棄,而是以自信的姿態矗立百年再百年。
Thumbnail
《甘露水》是臺灣藝術的瑰寶,她曾經遭遇的棄置與封藏是一段時代的軌跡,我想歷史不能被遺忘,但可以被寬恕。走過政治黑暗迎接文化的覺醒,我祈禱,這尊永恆的少女,不再被日光與目光遺棄,而是以自信的姿態矗立百年再百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