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保單長期回報只能追通脹?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講到長期回報,大多數人理所當然地會覺得物業,股票,以至於投資於物業或股票的基金才是值得投資的項目。至於只得4-6%回報左右儲蓄保單,有人認為就只是沒什麼回報,稍稍好過存款的投資。那麼,事實又是否如此呢?

以下用幾個角度分析分享:

1)股票,債券及物業的長期回報

1626年5月24日,荷蘭人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紐約曼哈頓,作價24美金(換算後的價值)。曼哈頓被形容為整個美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是紐約市中央商務區所在地,世界上摩天大樓最集中的地區,匯集了世界500強中絕大部分公司的總部,也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在2018年,價值估計達到1.74萬億美金。

資料來源: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8-04-24/manhattan-s-land-value-is-an-incredible-1-74-trillion

在這392年間,年化回報率又是多少呢?經過計算,是6.59%,可能很多朋友都看不上眼吧。

你可能會說,年代太久遠,Sample太少。那麼以下舉三藩市聯邦儲備銀行及加州大學的研究論文為證,涵蓋了由1870年到2015年整整145年間世界不同國家及地區的長期資產回報,主要分為股票類(Equity),物業類(Housing),長債類(Bonds),短債類(Bills)四大類數據。

簡單來說,股票及物業長期回報跑贏,約為7%,而長債類則為3%。

資料來源:https://www.frbsf.org/economic-research/files/wp2017-25.pdf

以上的討論按指數(市場平均)計算,並未計及主動型投資導致高於市場平均或低於市場平均的差異。例如,樓市整體上升,但有機會買了位置不佳的物業,沒有升值;又或者股市整體上升,單買了沒落行業的股票,估價一沉百踩。反之亦然,例如,有巴菲特先生的眼光,做到長期(超過50年)複利回報達22%。

因此,其實現時儲蓄保單的長期回報,已經比較接近股票及物業的長期平均回報了。如果以財務富足,過有選擇自由的人生為出發點,絕對值得配置。因為,我們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成為基金經理追逐回報,我們可以擁有自由豐盛的生命,做我們想做的事。

不要忘記,股票基金還要交管理費,物業還要交物業稅維修費等等。

2)對比「無風險」回報

如果相對無風險地取得6%的長期回報,對比起大上大落地取得7%長期回報,你又會如何選擇?這非常視乎人生態度,以及人生目標。如果透過簡單規劃,已經有足夠的資源滿足自己以及家人的人生目標或理想,筆者建議還是不要冒險用大部份資金去玩大上大落的遊戲。胡亂投資比不投資,可能更危險。

說到底,還是資金分配問題,可以諮詢專業的財務策劃師聽多個意見。聽完唔一定要跟,提升自己的理財思維能力更重要。

3)應對風險的角度

你可能會認為,年輕的時候可以進取一些,看看能否做到優於市場平均的回報。可以的!事實上,我自己也有這麼做,只不過注碼相對不多。為何呢?

如果真的有眼光選對了,注碼太多很有機會會響投資決定,提早離場,不能持有到最後。反正真的選對了好公司,根據歷史上的真實例子,回報可以以千百倍計算。

相反,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讓你不能放太多注碼,簡單舉例如:市場環境的估值,行業未來發展,政治局勢發展,公司管理層的風險,科技帶來的跨行業影響等等(下刪無數字)。如果你是專業的基金經理或成功投資者,當然可以運用你的專業知識以及洞見戰勝市場。但是,如果你是從事其他行業的精英,要和他們比武對決無疑好像赤身肉搏對戰全副武裝的騎士,勝率是有的,只是比較低。如此一來,為何不被動投資,讓自己的資產水漲船高?不要忘記,有調查指出,其實95%的基金經理,都是被市場(指數)打敗的。

資料來源:https://www.aei.org/carpe-diem/more-evidence-that-its-really-hard-to-beat-the-market-over-time-95-of-finance-professionals-cant-do-it/

因此,被動投資例如指數基金等等,近來開始興起。但是,還是要冒升升跌跌的市場風險(Beta)。當中,風險不在於指數長期是否向上,風險是在於我們是否會因為市場氣氛而做錯誤操作,追漲殺跌,這就是投資選擇太靈活帶來的魔咒。

再者,用指數基金來計劃退休,有回報次序風險的問題(Sequence of Return Risk),不可不察。

歸納以上的角度,優質的儲蓄保險絕對是為自己實現資產長期增值,提供被動收入達到財富自由的重要部份,因為,它是可以放心大量配置的資產。不過,市場上也有劣質的儲蓄保險,同樣也不可不察。

如果從高淨值人士的角度考慮,情況就更顯然易見了。既然市場上咁多聰明人,聰明資金,由他們去營營役役,追追逐逐吧。舉例,一筆過價值5000萬的儲蓄保單,5年後便已經有250萬的終身被動收入,享受生活,實現夢想,有閒錢就投資一下股票或物業,當做生活聊天的話題而已。

巴菲特曾經說過:
「民眾寧願相信一夕致富的美夢,也不願掌握一個慢慢致富的機會。」

讓時間變成我們的朋友,齊齊實現財富自由吧。
    這個是不少華人社會的迷思,今日為大家客觀分析,究竟這句說話,是對是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送子女到海外升學,是不少家長的目標之一。目前流行的地區,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等,除了美國的美金是和港幣掛鉤外,英鎊,加元及澳元匯率都隨時間而波動,有機會大幅影響理財預算。但如果著重把握匯率的時機,則必須保有現金,變相失去長期增長的機會。
    樓宇按揭的英文叫Mortgage。它的詞源,是來自古法語的英語。Mort及Gage,意思分別指是Death及Pledge。如果用中文表達,按揭其實就是死亡抵押。那麼,按揭是否真的如此危險呢? 不少人提出要換位思考,現在不如就馬上開始。要衡量一個投資標的的風險高低,除了靠自己的知識或經驗判斷,可以嘗
    香港稅制簡單,是全球數一數二的低稅地區。以上的標準講法,是普遍大眾的認知。稅制簡單是事實,但是,稅率低就值得研究。筆者經常提出,看事情要看事情的本質。什麼是稅?稅就是政府向市民徵收的資源。如果你長期生活在香港,需要支付日常生活消費以及住屋開支的話,其實就好像你生活在外國,成為當地稅務居民一樣,交了頗
    任何資產配置以及投資,必須要考慮流動性(Liquidity)風險。究竟從流動性的角度,買樓是否最好的投資呢? 1)流動性會影響買入時或出售時價格 最直接的看法,就是成交量。擁有物業出租或曾經出售物業的朋友,很容易便能感同身受:當整體物業市場氣氛悲觀,交投量不高的時候,心中理想的「市價」也未必能達
    每個家庭都需要有一個安樂窩,與其長期交租,不如供樓。因為,供樓代表實際的住屋支出就是供樓的利息。在現時低息環境,遠遠比租金開支為低。同時,自住用途的物業享受稅收上的優惠,購買的成本相對較低。 對家庭理財來說,是正確的看法,只是需要留意負擔能力,避免購買負擔不起的物業則可。負擔能力的意思不是指壓力測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情感角度,今次分享投資角度,究竟買樓是否最好的投資。 首先,我們要了解物業的本質。有看筆者文章的朋友,相信都留意到,我喜歡了解事物的本質來看事情,因此這樣可以幫助你更貼近現實,做出正確的決定。為何一層樓值錢?如果沒有清晰的理解,自然會很容易受市場的雜音,傳媒以及代理的影響了。
    送子女到海外升學,是不少家長的目標之一。目前流行的地區,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等,除了美國的美金是和港幣掛鉤外,英鎊,加元及澳元匯率都隨時間而波動,有機會大幅影響理財預算。但如果著重把握匯率的時機,則必須保有現金,變相失去長期增長的機會。
    樓宇按揭的英文叫Mortgage。它的詞源,是來自古法語的英語。Mort及Gage,意思分別指是Death及Pledge。如果用中文表達,按揭其實就是死亡抵押。那麼,按揭是否真的如此危險呢? 不少人提出要換位思考,現在不如就馬上開始。要衡量一個投資標的的風險高低,除了靠自己的知識或經驗判斷,可以嘗
    香港稅制簡單,是全球數一數二的低稅地區。以上的標準講法,是普遍大眾的認知。稅制簡單是事實,但是,稅率低就值得研究。筆者經常提出,看事情要看事情的本質。什麼是稅?稅就是政府向市民徵收的資源。如果你長期生活在香港,需要支付日常生活消費以及住屋開支的話,其實就好像你生活在外國,成為當地稅務居民一樣,交了頗
    任何資產配置以及投資,必須要考慮流動性(Liquidity)風險。究竟從流動性的角度,買樓是否最好的投資呢? 1)流動性會影響買入時或出售時價格 最直接的看法,就是成交量。擁有物業出租或曾經出售物業的朋友,很容易便能感同身受:當整體物業市場氣氛悲觀,交投量不高的時候,心中理想的「市價」也未必能達
    每個家庭都需要有一個安樂窩,與其長期交租,不如供樓。因為,供樓代表實際的住屋支出就是供樓的利息。在現時低息環境,遠遠比租金開支為低。同時,自住用途的物業享受稅收上的優惠,購買的成本相對較低。 對家庭理財來說,是正確的看法,只是需要留意負擔能力,避免購買負擔不起的物業則可。負擔能力的意思不是指壓力測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情感角度,今次分享投資角度,究竟買樓是否最好的投資。 首先,我們要了解物業的本質。有看筆者文章的朋友,相信都留意到,我喜歡了解事物的本質來看事情,因此這樣可以幫助你更貼近現實,做出正確的決定。為何一層樓值錢?如果沒有清晰的理解,自然會很容易受市場的雜音,傳媒以及代理的影響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年金保險和儲蓄壽險的主要差異,包括產品目的、給付方式、保障範圍、投資和收益、流動性、稅務待遇、適用人群等方面。文章最後建議在進行保險規劃前諮詢專業的財務顧問,提出真正的需求,以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LINE:@721iczoe 或 https://lin.ee/n2WOEFh 進行詢問。
    Thumbnail
    培養閱讀習慣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作者分享了他在不同階段所讀的書對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公職放榜之後,初任公職者一定會有很多親戚朋友(同學、以前同事、嬸嬸、阿姨、姑姑…之類的)在做保險業務,會以請你吃飯名義,實際上要你買儲蓄險或投資型保單,我不是說這個東西不好不能買,而是你在買之前要評估自己在近3~6年內會不會有大額度的支出,例如:買房、買車、或是結婚、出國唸書…之類的。   一旦
    Thumbnail
    Understanding Consumer Financial Behavior: Money Management in an Age of Financial Illiteracy 作者: W‧佛萊德‧范‧拉伊  原文作者: W. Fred van Raaij 譯者: 吳明子 出版社:
    Thumbnail
    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開啟了「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造就許多白手起家「創富」的第一代。當創辦人離世,引發家族內部爭權奪利,如:長榮王子復仇記、王永慶家族海外遺產訴訟、泰山家族分裂、金蘭醬油家族險滅門、正新輪胎變天,甚至美福黃家發生令人遺憾的手足相殘命案,這都是白手起家的一代最不樂見的結果。
    Thumbnail
    在我媽媽的眼裹,買保險某程度上是浪費錢,買人壽,死掉之後家人才拿到錢;買醫療,往往到退保的時候也沒有理賠過;買儲蓄保,在你用錢的年紀錢都被套在裹邊。經過好幾年的時間,保險市場漸漸成熟,產品豐富,大家的認識也多了,如果時間能夠重新回到過去,我應該會對保險的保障範圍有另外的選擇。
    Thumbnail
    1.保險歸保險,儲蓄歸儲蓄,投資歸投資 2.保險雙十理論 第一個十,是你的保費不高於你薪水的10分之1。第二個十,是你的保額不低於你薪水的10倍。這個理論告訴我們,我們最好可以購買低保費、高保額的保險產品。 3.意外險、癌症險、壽險,是必要購買的
    Thumbnail
    我的 Podcast 節目《曉嫚的Cult Bar》每週五更新! 我們不論斷權貴、不批評性工作者,你可以與節目一起揭露真實,並中性地從事實裡探索原因。由他者的世界觀反映自我,和曉嫚一起看見更多吧! 本週精彩內容: 本集節目畫重點:
    Thumbnail
    每當通膨聲浪高漲,總會見到許多人為了「抗通膨」被逼得去做一些投資決策。在一段時間之後,你會希望自己從沒做過那些投資決策。與其胡亂投資把錢賠掉。倒不如把 0056 當儲蓄保單買,六年為自己打造一個高股息小豬撲滿。
    Thumbnail
    看到這裡應該不難得出,儲蓄險並沒有避險的功能,因為儲蓄險是一個必須透過時間累積價值的工具,避險的目的是等待機會,兩者的用途不同,不要被業務混淆了。 如果是和我們一樣的多數人,除非是肯定不會動用到的閒置現金,不然不要在這個時候購買長年期儲蓄險,因為算不準在疫情期間明天的發展,退休永遠沒有明天重要。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年金保險和儲蓄壽險的主要差異,包括產品目的、給付方式、保障範圍、投資和收益、流動性、稅務待遇、適用人群等方面。文章最後建議在進行保險規劃前諮詢專業的財務顧問,提出真正的需求,以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LINE:@721iczoe 或 https://lin.ee/n2WOEFh 進行詢問。
    Thumbnail
    培養閱讀習慣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作者分享了他在不同階段所讀的書對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公職放榜之後,初任公職者一定會有很多親戚朋友(同學、以前同事、嬸嬸、阿姨、姑姑…之類的)在做保險業務,會以請你吃飯名義,實際上要你買儲蓄險或投資型保單,我不是說這個東西不好不能買,而是你在買之前要評估自己在近3~6年內會不會有大額度的支出,例如:買房、買車、或是結婚、出國唸書…之類的。   一旦
    Thumbnail
    Understanding Consumer Financial Behavior: Money Management in an Age of Financial Illiteracy 作者: W‧佛萊德‧范‧拉伊  原文作者: W. Fred van Raaij 譯者: 吳明子 出版社:
    Thumbnail
    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開啟了「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造就許多白手起家「創富」的第一代。當創辦人離世,引發家族內部爭權奪利,如:長榮王子復仇記、王永慶家族海外遺產訴訟、泰山家族分裂、金蘭醬油家族險滅門、正新輪胎變天,甚至美福黃家發生令人遺憾的手足相殘命案,這都是白手起家的一代最不樂見的結果。
    Thumbnail
    在我媽媽的眼裹,買保險某程度上是浪費錢,買人壽,死掉之後家人才拿到錢;買醫療,往往到退保的時候也沒有理賠過;買儲蓄保,在你用錢的年紀錢都被套在裹邊。經過好幾年的時間,保險市場漸漸成熟,產品豐富,大家的認識也多了,如果時間能夠重新回到過去,我應該會對保險的保障範圍有另外的選擇。
    Thumbnail
    1.保險歸保險,儲蓄歸儲蓄,投資歸投資 2.保險雙十理論 第一個十,是你的保費不高於你薪水的10分之1。第二個十,是你的保額不低於你薪水的10倍。這個理論告訴我們,我們最好可以購買低保費、高保額的保險產品。 3.意外險、癌症險、壽險,是必要購買的
    Thumbnail
    我的 Podcast 節目《曉嫚的Cult Bar》每週五更新! 我們不論斷權貴、不批評性工作者,你可以與節目一起揭露真實,並中性地從事實裡探索原因。由他者的世界觀反映自我,和曉嫚一起看見更多吧! 本週精彩內容: 本集節目畫重點:
    Thumbnail
    每當通膨聲浪高漲,總會見到許多人為了「抗通膨」被逼得去做一些投資決策。在一段時間之後,你會希望自己從沒做過那些投資決策。與其胡亂投資把錢賠掉。倒不如把 0056 當儲蓄保單買,六年為自己打造一個高股息小豬撲滿。
    Thumbnail
    看到這裡應該不難得出,儲蓄險並沒有避險的功能,因為儲蓄險是一個必須透過時間累積價值的工具,避險的目的是等待機會,兩者的用途不同,不要被業務混淆了。 如果是和我們一樣的多數人,除非是肯定不會動用到的閒置現金,不然不要在這個時候購買長年期儲蓄險,因為算不準在疫情期間明天的發展,退休永遠沒有明天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