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是最好的投資?(六)抵押融資角度

買樓是最好的投資?(六)抵押融資角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樓宇按揭的英文叫Mortgage。它的詞源,是來自古法語的英語。Mort及Gage,意思分別指是Death及Pledge。如果用中文表達,按揭其實就是死亡抵押。那麼,按揭是否真的如此危險呢? 不少人提出要換位思考,現在不如就馬上開始。要衡量一個投資標的的風險高低,除了靠自己的知識或經驗判斷,可以嘗試以銀行角度出發,看看哪些資產是銀行願意抵押融資放貸的。眾所週知,銀行比較保守,因此,銀行的取態,是一個衡量風險的重要指標,畢竟它代表的是大型金融機構以及聰明資金的決定。

1)物業,股票,債券及保單的對比

raw-image

從上圖的利息部份可以看到,物業按揭對於銀行來說,是非常穩定的資產,其穩定程度僅次於保險公司的保單。因此,銀行願意以低息並且提供長年期的息隨本減貸款。最高按揭成數方面,受制於金管局的政策,有不同的限制。在這些樓市調控政策實施之前,大部份都能取得90%的按揭,可見銀行的放心程度比較高。從過去的歷史發現,就算出現樓價下跌,資不抵債的負資產狀況,只要準時還款,大部份都不會出現Call Loan收回物業的情況。

相對而言,股票就讓銀行不放心。最高的貸款成數,就算是大型藍籌股,一般只能達到30%-50%。而且,由於股票價格每天波動,當股票價格下跌,銀行需要客戶追加保證金以維持貸款比例。債券同樣屬於金融資產,除了最高的貸款成數較高以外,處理方式亦與股票相同。

保單則是最穩定的資產,因為保單的現金價值只升不跌,因此銀行能夠以90%甚至95%提供還息不還本的融資,同時亦不會有資不抵債而需要Call Loan或追收保證金的風險。

2)一按二按按上按?

一按:就是銀行批出的按揭,受金管局的政策規限
二按:是財務公司(可以是財務公司,或發展商旗下的財務公司)批出的按揭,不受金管局政策限制。一般利息較高。二按是需要一按銀行同意才能做的,否則會導致違約。輕則提高利率,增加擔保,重則需要即時還款。留意坊間有些特快批核的物業貸款,有機會未得銀行同意,又或者實際上是私人貸款。
三四五按:現在市場上比較少這種多重按揭。

有抵押貸款和無抵押貸款的差異,在於假如借款人拖欠債務,銀行可以收回抵押物。例如,物業按揭,股票抵押,保單融資等都是有抵押貸款。無抵押貸款,就是只靠收入或信用的貸款,如私人貸款,稅務貸款等。以一般投資者而言,只有物業能做到多重貸款(一按,二按,再加上業主貸款等);股票,債券及保單通常只能做一次融資。不過,在私人銀行的世界,情況略有不同:例如物業可以使用還息不還本的貸款,或者金融資產可以以倍數擴大資產規模等。舉例,100萬的債券基金,20%LTV(貸款價值比),可以擴充至500萬的資產規模。你可能會問,為何一般投資者無法接觸這些工具?這是由於香港的監管制度,希望保護一般的投資者,因此零售銀行無法做到以上安排。而去衡量一名投資者是否專業投資者的標準,以現時規定,是取決於他是否擁有800萬港幣以上的流動資產。

總結:綜合以上的屬性,物業在抵押融資的角度,是優良資產之一,適合適度槓桿,甚至利用其他金融工具配合,提升收益。這種理財策略,有另一個名稱,叫活化物業。


延伸閱讀:買樓是最好的投資系列

一)情感角度
二)投資角度
三)實際用途角度
四)流動性角度
五)稅務角度
六)抵押融資角度

avatar-img
程俊昌 Gifford的沙龍
6會員
22內容數
這個是不少華人社會的迷思,今日為大家客觀分析,究竟這句說話,是對是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香港稅制簡單,是全球數一數二的低稅地區。以上的標準講法,是普遍大眾的認知。稅制簡單是事實,但是,稅率低就值得研究。筆者經常提出,看事情要看事情的本質。什麼是稅?稅就是政府向市民徵收的資源。如果你長期生活在香港,需要支付日常生活消費以及住屋開支的話,其實就好像你生活在外國,成為當地稅務居民一樣,交了頗
任何資產配置以及投資,必須要考慮流動性(Liquidity)風險。究竟從流動性的角度,買樓是否最好的投資呢? 1)流動性會影響買入時或出售時價格 最直接的看法,就是成交量。擁有物業出租或曾經出售物業的朋友,很容易便能感同身受:當整體物業市場氣氛悲觀,交投量不高的時候,心中理想的「市價」也未必能達
每個家庭都需要有一個安樂窩,與其長期交租,不如供樓。因為,供樓代表實際的住屋支出就是供樓的利息。在現時低息環境,遠遠比租金開支為低。同時,自住用途的物業享受稅收上的優惠,購買的成本相對較低。 對家庭理財來說,是正確的看法,只是需要留意負擔能力,避免購買負擔不起的物業則可。負擔能力的意思不是指壓力測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情感角度,今次分享投資角度,究竟買樓是否最好的投資。 首先,我們要了解物業的本質。有看筆者文章的朋友,相信都留意到,我喜歡了解事物的本質來看事情,因此這樣可以幫助你更貼近現實,做出正確的決定。為何一層樓值錢?如果沒有清晰的理解,自然會很容易受市場的雜音,傳媒以及代理的影響了。
亞洲社會,由於地理原因,促使農業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文明傳播及擴展至整個亞洲。尤其在近代以前,中國境內廣大的平原使有實力的政府能夠統一容易管治整個地域。農業文明,故名思義,土地是重要的資本。西歐由於地理關係,可耕作的廣大土地並不多,自大航海時代(約500年前)開始,更以海上貿易為根基,進而發展至工業
香港稅制簡單,是全球數一數二的低稅地區。以上的標準講法,是普遍大眾的認知。稅制簡單是事實,但是,稅率低就值得研究。筆者經常提出,看事情要看事情的本質。什麼是稅?稅就是政府向市民徵收的資源。如果你長期生活在香港,需要支付日常生活消費以及住屋開支的話,其實就好像你生活在外國,成為當地稅務居民一樣,交了頗
任何資產配置以及投資,必須要考慮流動性(Liquidity)風險。究竟從流動性的角度,買樓是否最好的投資呢? 1)流動性會影響買入時或出售時價格 最直接的看法,就是成交量。擁有物業出租或曾經出售物業的朋友,很容易便能感同身受:當整體物業市場氣氛悲觀,交投量不高的時候,心中理想的「市價」也未必能達
每個家庭都需要有一個安樂窩,與其長期交租,不如供樓。因為,供樓代表實際的住屋支出就是供樓的利息。在現時低息環境,遠遠比租金開支為低。同時,自住用途的物業享受稅收上的優惠,購買的成本相對較低。 對家庭理財來說,是正確的看法,只是需要留意負擔能力,避免購買負擔不起的物業則可。負擔能力的意思不是指壓力測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情感角度,今次分享投資角度,究竟買樓是否最好的投資。 首先,我們要了解物業的本質。有看筆者文章的朋友,相信都留意到,我喜歡了解事物的本質來看事情,因此這樣可以幫助你更貼近現實,做出正確的決定。為何一層樓值錢?如果沒有清晰的理解,自然會很容易受市場的雜音,傳媒以及代理的影響了。
亞洲社會,由於地理原因,促使農業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文明傳播及擴展至整個亞洲。尤其在近代以前,中國境內廣大的平原使有實力的政府能夠統一容易管治整個地域。農業文明,故名思義,土地是重要的資本。西歐由於地理關係,可耕作的廣大土地並不多,自大航海時代(約500年前)開始,更以海上貿易為根基,進而發展至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