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青春養成記》: 我們都值得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或許有一天,我可以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家人。」

  《青春養成記》裡面體現了千禧年時期的多倫多樣貌、講到了孝道的觀念,以及青春的叛逆。對我來說,他可能比不上《腦筋急轉彎》的創新與張力、《靈魂急轉彎》的哲學思考和人生的體悟,他是給青少年看的,但也許也是混和了導演的親身經歷,他講的就是青春,所有人都會謳歌的時光,以及對於集體與傳統觀念的碰撞。

  刻意政治正確的既視感、平板的人物刻劃。

  劇情的前段,老實說並不是很吸引人,也許是一開始就以華人的家庭作為主軸,而劇情又時刻加入了各人種的畫面,讓人感覺是有政治正確施壓而生的作品,而對於華人家庭的塑造,有時候又顯得太過強硬,儘管是刻板印象,也會讓人感覺不符合實際情況。許多劇情又感覺太不合邏輯,像是同學很快就接受了紅貓熊的存在,似乎沒有一個人,對人類變成貓熊這件事有所疑惑(但也許是我太認真)

  電影中,美美的三個朋友,雖然是她的夥伴,但對於她們每個人的個性描繪,並沒有十分明顯,原本期待可以看到如同《醉後大丈夫》一樣,可以描繪出逐漸成長或自我實現的主角、一位正常、一位瘋狂、一位個性對比最強烈的組合,但這部或許更多是在體現美美的自我矛盾與接納,以及對於傳統孝道觀念的反動吧,所以導演雖然在她們的外型上和說話方式下功夫,但並沒有讓他們獲得太多的刻畫。

raw-image

  華人傳統孝道與自我,那些成長中的道德兩難

  但這部電影美妙在於中後段,美美一直想要當一個完美的孩子,對於母親,有著敬畏之心,這可能是所有亞洲甚至亞裔的孩子,都更有共鳴的地方,無論是圖畫必須藏起來、必須隱藏自己的激動與情緒、成績十分重要,以及母親對孩子的寵愛,都是亞洲家庭,溫柔又危險的一面。

  對於家庭觀的窠臼,貓熊、四城樂團,以及美美的三位朋友,則成了調解劑。貓熊的存在,讓他開始去接受自己的真實面,那些被壓抑的情感和自我,透過貓熊來具現化,並讓他能夠接受這樣的自我。而四個人都喜歡四城樂團,在一次四城樂團來到多倫多時,他們透過貓熊來賺取門票,但美美依然必須隱藏她會不時將貓熊放出的事實,明明貓熊是她的真實面,但在家人前面,卻必須隱藏,在朋友甚至學校的人面前,卻可以顯露,這樣的對比,也讓她對於「家庭就是優先」這樣的觀念產生了動搖,開始學會為自己爭取權利,而不是為了家庭放棄自我與自尊。

raw-image

  但是,青少年總是在錯誤中,感受到青春的美好,她因為變成貓熊後、情緒加上貓熊的型態傷害到了一位同學,而感到自責與內疚,在朋友與母親面前,她也想去說出自己的錯誤,但在那當下,她並沒有將實情告訴母親,而是為了不被責難,想當一個乖小孩,而讓朋友背上了她情緒的鍋。在這裡或許就是劇情的高潮。原本可以控制貓熊(真實自我)的美美,卻在別人傷害自己時.也反擊的對方,讓她知道自己這樣的狀態,是必須承擔後果的,而這些後果,她當下有個僥倖的決定:讓朋友負責,而這樣的選擇後,美美相當的後悔與難過,在孝與義之間,美美陷入了道德兩難,而她最後選了去倒向孝的一方,但這樣的選擇,也令她背負了另一個後果。

raw-image

  結尾:枷鎖的釋放

  她的自我,或許因為母親而暫時被限制,但經歷過了自由後,人往往很難回到那些被限制的人生,那些掙扎的日子讓她感受到自己兩面都不討好,而父親卻成為地一番話,她開始想通,在消除貓熊的儀式上,她保留了貓熊並離開母親,在四城樂團的演唱會回去與朋友團圓,而母親的大貓熊也追了上來,破壞了表演場地,但眾人的力量,也讓母親得到了救贖,最後母親讓美美保留了貓熊,自己也從家庭的框架中鬆綁,傳承下來的枷鎖也漸漸地淡化。

  釋放內心的野獸

  覺得紅貓熊的象徵,或許是很強烈的透過野獸了「內心的真實」一方面是中國的代表動物,隱喻了華人社會及家庭裡,必須去隱藏的一部份,而因為是華裔導演的關係,裡面的象徵確實很生動,但也像前段說的,某些部分過於刻意,像是有些地方提到了生意、金錢(用貓熊賺錢),很接地氣,也能夠表現華人的觀念,也提醒了我們,這部的ta,即使華人會更感同身受,但西方也更不會覺得怪異吧。

  紅貓熊的隱喻,我一直認為很明顯就是單指「內心的自我」,並得到釋放,但也有人認為更偏向青春期的煩惱,那些失序與缺陷,去戳破了美美的完美主義,而青春期又是最需要她人理解的時期,她在意外表和自身的怪異、在意父母的感受、也在意自己的願望,但她的怪異也是自身的一部份,沒有必要去壓抑她,很多事情無法兼得,那些一直保持著地,也都不會完美,青春本來就是充滿著不完美和錯誤,只有接納那些不夠理想的地方,才能夠真正的保有自我。

  這部的主角是美美與母親,但真正讓美美有所啟發,與感受到被理解的,很多時候卻是朋友與父親,在進入青春期,父母會漸漸地離開孩子的世界,他們會有更多想要探索的事物、想要交朋友甚至戀愛,而一向會保護甚至有點控制美美的母親,也受到了美美的反彈,而父親可能原本對美美的關愛並不明顯,而是偏向默默守護;朋友的出現,也令她有了同溫的世界,可以讓她的喜好與厭惡都被理解,而這些不平衡也是母親(可以指所有最關心孩子的人)都必須調適的,孩子終究會有自己的方向,適時地讓他們展開翅膀,他們才可以飛得更遠、更高。

raw-image

  結語

  老實說,這部電影的人物塑造並不好,美美有些時候會讓人無法理解,而母親的偏執也讓前半段讓人看得不太耐煩,對於美美與朋友的連結,也只能透過一些很表面的形式(跳舞、手勢)去強迫自己感受,但結果就是難以去得到共感,但電影的氛圍塑造依然是好的,尤其是在某些地方,真的可以感受到母女兩人都有各自的掙扎,而兩人的和解,也是電影最感人,也最溫馨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剎|旅行x影評x文字的沙龍
3會員
10內容數
「很多人誤會旅行了。」 很多人將出去玩,當作旅行,認為那只是享樂與放鬆。 但當我真的體驗過一次次旅行後,就能發現: 我們的感官在旅行中,被無限被放大; 我們的思考在旅行中,會清晰且廣大; 我們的人生在旅行中,能再次被調整。 旅行絕對不是出去玩,而是挖掘更深的人生經驗 讓一剎為你分享,那些旅行中的淬鍊。
2022/07/28
  《一杯上路》或許想說的是友情、愛情,直到後來,我才發現講的是音樂。 出彩的創意,以及不嚴謹的劇情編排
Thumbnail
2022/07/28
  《一杯上路》或許想說的是友情、愛情,直到後來,我才發現講的是音樂。 出彩的創意,以及不嚴謹的劇情編排
Thumbnail
2022/06/13
  因為正逢轉職的關係,在家全職接案了一個月,而且因為確係,其中的一個多禮拜還是完全在家,足不出戶的狀態,即使只有一個月,卻也多少瞭解到居家上班,甚至是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優缺點,就5月在家接案的經驗,想和讀者分享:
Thumbnail
2022/06/13
  因為正逢轉職的關係,在家全職接案了一個月,而且因為確係,其中的一個多禮拜還是完全在家,足不出戶的狀態,即使只有一個月,卻也多少瞭解到居家上班,甚至是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優缺點,就5月在家接案的經驗,想和讀者分享:
Thumbnail
2022/06/06
  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心境,或不同的身份,看同一部作品,都能有不一樣的感受。對於戀愛,我們總能有不同的解讀,而每個人,也許都會去高估自己的愛情觀,但在別人眼中卻不值得一提,有人風流成性,但也會有不少支持者,在愛情裡什麼是浪漫,什麼是謊言,如果你不懂,就來看看這部《戀夏500日》。
Thumbnail
2022/06/06
  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心境,或不同的身份,看同一部作品,都能有不一樣的感受。對於戀愛,我們總能有不同的解讀,而每個人,也許都會去高估自己的愛情觀,但在別人眼中卻不值得一提,有人風流成性,但也會有不少支持者,在愛情裡什麼是浪漫,什麼是謊言,如果你不懂,就來看看這部《戀夏500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有各種不同的面向,重點不是把壞的藏起來,而是給它空間、接受它」 -《青春養成記》(Turning Red)
Thumbnail
「人有各種不同的面向,重點不是把壞的藏起來,而是給它空間、接受它」 -《青春養成記》(Turning Red)
Thumbnail
我只想得到媽媽的認同,我一輩子順從媽媽的教育,從來沒要求過甚麼,我只是想看演唱會……為甚麼媽媽永遠覺得我不夠好,好像根本沒有人認同我,不是我的錯為甚麼我還那麼愧疚,我為甚麼要承受這些事……。 ▏亞洲父母的關愛變成佔有,壓得孩子喘不過氣。 l 你這是甚麼態度? l 我都是為了你好。 最後,我想說
Thumbnail
我只想得到媽媽的認同,我一輩子順從媽媽的教育,從來沒要求過甚麼,我只是想看演唱會……為甚麼媽媽永遠覺得我不夠好,好像根本沒有人認同我,不是我的錯為甚麼我還那麼愧疚,我為甚麼要承受這些事……。 ▏亞洲父母的關愛變成佔有,壓得孩子喘不過氣。 l 你這是甚麼態度? l 我都是為了你好。 最後,我想說
Thumbnail
關於《青春養成記》 青春其實很複雜 青春 v.s 家庭 《青春養成記》的主軸圍繞著家庭、同儕與個人之間的關係,電影中以華人家庭為背景,因此許多我們熟知的傳統禮教也都出現在電影當中,例如:百善孝為先、三從四德,這些禮教確實是種美德,然而就如電影一開頭所說的: 紅熊貓的一體兩面 擁抱內在小孩 後記
Thumbnail
關於《青春養成記》 青春其實很複雜 青春 v.s 家庭 《青春養成記》的主軸圍繞著家庭、同儕與個人之間的關係,電影中以華人家庭為背景,因此許多我們熟知的傳統禮教也都出現在電影當中,例如:百善孝為先、三從四德,這些禮教確實是種美德,然而就如電影一開頭所說的: 紅熊貓的一體兩面 擁抱內在小孩 後記
Thumbnail
最近看了《青春養成記》(原名Turning Red),有興趣的人可以在Disney+看。是少見的以華人為主角的動畫片,又有很可愛的紅貓熊,本來想說是娛樂片,但卻有一個片段讓我感觸很多。 以下沒有描述劇情,但可能對有些人來說還是有雷,如果介意的人可以不要再看。
Thumbnail
最近看了《青春養成記》(原名Turning Red),有興趣的人可以在Disney+看。是少見的以華人為主角的動畫片,又有很可愛的紅貓熊,本來想說是娛樂片,但卻有一個片段讓我感觸很多。 以下沒有描述劇情,但可能對有些人來說還是有雷,如果介意的人可以不要再看。
Thumbnail
迪士尼動畫青春養成記在Disney+上線後好評不斷,看似給小孩看的動畫,卻因為劇中的親子關係與東方教育,也打中了不少成人觀眾的心。也許是因為網路上看到許多高評價,而給了她更高的期待,老實說,我在剛看完後雖然有所觸動,但整體來說卻覺得有些老生常談。所以今天的宅女推薦就要來聊聊我對青春養成記喜歡與不喜歡
Thumbnail
迪士尼動畫青春養成記在Disney+上線後好評不斷,看似給小孩看的動畫,卻因為劇中的親子關係與東方教育,也打中了不少成人觀眾的心。也許是因為網路上看到許多高評價,而給了她更高的期待,老實說,我在剛看完後雖然有所觸動,但整體來說卻覺得有些老生常談。所以今天的宅女推薦就要來聊聊我對青春養成記喜歡與不喜歡
Thumbnail
  「或許有一天,我可以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家人。」   刻意政治正確的既視感、平板的人物刻劃。   華人傳統孝道與自我,那些成長中的道德兩難   結尾:枷鎖的釋放   釋放內心的野獸   結語
Thumbnail
  「或許有一天,我可以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家人。」   刻意政治正確的既視感、平板的人物刻劃。   華人傳統孝道與自我,那些成長中的道德兩難   結尾:枷鎖的釋放   釋放內心的野獸   結語
Thumbnail
就一部在OTT可以看到的作品來說,【青春養成記】算是個合格的作品,它簡單易懂,節奏流暢,或許對於許多一同觀看的親子來說,邊看邊討論,還能引起共鳴,達到教育的意義。
Thumbnail
就一部在OTT可以看到的作品來說,【青春養成記】算是個合格的作品,它簡單易懂,節奏流暢,或許對於許多一同觀看的親子來說,邊看邊討論,還能引起共鳴,達到教育的意義。
Thumbnail
註1:《靈魂急轉彎》於 2020 年 12 月 25 日台灣院線上映,國外則改為直接於串流平台Disney+發行。 劇情簡介 戴上不同的人格面具
Thumbnail
註1:《靈魂急轉彎》於 2020 年 12 月 25 日台灣院線上映,國外則改為直接於串流平台Disney+發行。 劇情簡介 戴上不同的人格面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