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青春養成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也許生為一個男性,看待這部作品所表現的世界是很表面的。但我還是覺得這非常值得每對母女進場或透過串流觀看,尤其是華裔。

回頭看總覺得這是部很可惜的作品。前一部迪士尼的《魔法滿屋》表現平平,後來對手夢工廠又出了一部《變身少女露比》,三部作品主軸都聚焦在少女成長的自我探索上,但《青春養成記》受制於疫情、皮克斯前作《路卡的夏天》表現普通以及公司發行策略而直上串流,此外後續皮克斯被寄予厚望的《巴斯光年》又算是慘遭滑鐵盧,連帶地讓《青春養成記》的討論度更低。不然要是再算上同期日本的《龍與雀斑公主》,這些涉及少女成長的作品中,我可能最喜歡的還是《青春養成記》。


【以下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在進一步討論任何成長議題、家庭關係、自我認同之前,一定要先提的是:「紅貓熊實在太可愛了!」那毛茸茸的模樣,現實中就已經相當討喜,透過動畫的描繪又讓可愛程度更上層樓,即使巨大化的憤怒型態也是萌到讓人心花朵朵開,的確整體動畫風格偏向Q版角色,很容易給人一種這是「給小孩子看的動畫」的印象,但看到紅貓熊的模樣,有誰能不像劇中人物一樣個個被融化而露出閃亮大眼睛呢?

那個時候的作品(說來好像很久,但也不過就幾年前的事)總是常以女性成長為主題,母女之間的紛爭,少女眼中世界的轉變,以及人人都會遇到的情竇初開,還有似乎抽離不了的追星時刻。這些元素在大多數所謂YA向的作品都看得到,但這部作品讓人更有感觸的是-它是從華裔的角度出發。

也許第一眼看到片中的廟宇、祖母、媽媽臉上以眼妝稍微強調的丹鳳眼,又會給人一種屬於華人的刻板印象感,但暫且放下是不是「片面的刻板印象」這個討論點吧,畢竟我們也很難定義如何是刻板印象,而由華裔主導是否就能不流於刻板印象,甚至華裔能不能代表亞洲華人都還有討論空間。可是當看到媽媽擔心美美而躲在校園樹後的身影、抑或是禁止美美去看演唱會的理由與過程、直接不顧小孩感受帶著小孩去別人店裡興師問罪的模樣、甚至劇中不時出現的「我小孩很乖,都被你們帶壞」、還有「人前呵咾,人後數落」的經典場面,也許我沒辦法分辨出東西方文化對於這類事情處理方式的細微差異,但這些片段實在令我充滿了既視感,至少導演的確捉到一些「華人」的精髓。

微妙的是英文片名《Turning Red》-轉變成紅色,以及明擺在劇中媽媽一開始以為小孩是面臨初次月經的降臨,卻一時忘了原來小孩是正處於與自己一樣的變身時期,以及小孩對於成為紅貓熊的恐慌,也許女性在剛發現自己的初經時,也曾經歷過這麼慌亂的時期吧。甚至如果降低一個階層,可能也有不少母親在發現女兒突然的情緒不穩定與恐慌時,一時忘了女兒也正面臨那個自己過去曾遭遇過的轉變。這倒是又讓我想起我最討厭許多「長輩」曾說過的一句話:「我也曾經年輕過。」如果你們曾經年輕過,曾經經歷過,曾經衝撞過,那為什麼又能這麼一派輕鬆的忽略這些年輕人的感受,只認為那是他們不成熟。

此外紅貓熊的意涵除了隱喻女性的身體變化,如何抑制變身更是這部片的神來一筆-尤其當主角是華裔女性的時候。情緒不穩定就會變身,所以妳要時時刻刻保持心態平靜,舉止端莊、笑莫露齒、對異性存有幻想是禁忌,甚至還要舉行特定儀式來封印自己的情緒、封印真實的自己,成為老祖宗世世代代流傳下來那個標準的賢淑樣貌。當片中美美第一次進入封印世界,即將穿過鏡面將紅貓熊型態隔離時,我甚至差點流下眼淚,又一個屈就於傳統而即將埋葬真實自我的人啊。

當然要傳遞自身價值的動畫不會真讓美美這麼做,但與其對應而更令人疼惜的是媽媽,當媽媽因過度憤怒而解開了封印時,所顯現的巨大紅貓熊-即使是這麼巨大、剪影看起來像怪物,充滿壓迫感的超巨型態,但正面出現時仍舊這麼可愛,充滿了反差萌-更進一步想像或許紅貓熊的體型大小反映了壓抑程度也說不定?相對祖母的傳統與嚴肅-媽媽正襟危坐接起祖母電話完全可以感受到這條家族壓抑鍊-或許還住在亞洲老家;而美美誕生於加拿大那個相當不一樣的左派世界;媽媽可能對應了那個改變的世代:不安於傳統,想要有所突破,卻仍舊有部分自我受制於從小生長的框架中,身處其中所面臨的壓力與挑戰或許更甚以往,從而在片中以數倍於其他紅貓熊的體型呈現。順帶一提,末段婆媽戰隊摔首飾變身衝上前的畫面真是-絕景。

有個頗令人玩味的小支線,這部片本身就是以女性視角為主的成長電影,所以男性角色相對影薄還算正常,但爸爸在片中角色的淡薄感反而更有趣,這映襯了在華人世界談到家庭教育時,好像「父親」的角色就是這麼的毫無存在感,只是母親管教時的應聲蟲,進一步凸顯華人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印象。當然這一點在片尾也被翻轉了,在美美要和朋友出去遊玩時,爸爸就會幫忙代班,很微小的轉變,但這些微小的轉變聚集起來自然會成為時代與觀念推移的浪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yone Wang的沙龍
20會員
358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呆丸趴! 我是呆丸,節目主要是分享我對於看過的電影、影集、漫畫、書籍等作品的感想, 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諸如社會、科技等等社會議題的感想。 更新時間:每周三、六上午七點,這樣才是早安。
Dyone W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2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Thumbnail
2025/01/22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Thumbnail
2024/10/17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4/10/17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4/10/16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2024/10/16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部動畫電影的評論,主要描述了兩位少女之間的友情和夢想的故事。影評還在詢問兩個重大問題:追求夢想是否值得撇下一切,以及出門和留在家中哪個是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部動畫電影的評論,主要描述了兩位少女之間的友情和夢想的故事。影評還在詢問兩個重大問題:追求夢想是否值得撇下一切,以及出門和留在家中哪個是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異國日記》描述了15歲的主角朝在父母過世後面對生活的故事,涵蓋了青少年面對人際關係、愛情、興趣和死亡的探討。 電影將內容大多放在朝的身上,並在一些地方將劇情進行了刪減。
Thumbnail
《異國日記》描述了15歲的主角朝在父母過世後面對生活的故事,涵蓋了青少年面對人際關係、愛情、興趣和死亡的探討。 電影將內容大多放在朝的身上,並在一些地方將劇情進行了刪減。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充滿青春回憶的感動電影。影片跨越時間與空間,呼應香水名“時光的流逝”。表達了一個人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跌宕成長之路。
Thumbnail
充滿青春回憶的感動電影。影片跨越時間與空間,呼應香水名“時光的流逝”。表達了一個人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跌宕成長之路。
Thumbnail
雖然《年少日記》不是主打催淚感人,但我喜歡這套電影的原因很emotional;只要有一個地方觸動了你、有一個角色你能代入,就會好像我一樣喊足半場(&沒有勇氣二刷)……(泣)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雖然《年少日記》不是主打催淚感人,但我喜歡這套電影的原因很emotional;只要有一個地方觸動了你、有一個角色你能代入,就會好像我一樣喊足半場(&沒有勇氣二刷)……(泣)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探討青少女成長時期的心態變化, 非常適合母女,尤其是華裔一同觀看, 對於華裔女性成長歷程有很有趣的轉化過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探討青少女成長時期的心態變化, 非常適合母女,尤其是華裔一同觀看, 對於華裔女性成長歷程有很有趣的轉化過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和孩子一起觀看一部好電影,絕對是輕鬆又有趣的育兒時光。在Disney+ 有很多動畫電影,最適合在家和孩子一邊吃點心一邊舒服的觀賞。  傳統的公主角色不能滿足現代女孩的價值了,這裡推薦適合女孩的冒險故事,你都看過了嗎?家有女孩,一定不要錯過了。
Thumbnail
和孩子一起觀看一部好電影,絕對是輕鬆又有趣的育兒時光。在Disney+ 有很多動畫電影,最適合在家和孩子一邊吃點心一邊舒服的觀賞。  傳統的公主角色不能滿足現代女孩的價值了,這裡推薦適合女孩的冒險故事,你都看過了嗎?家有女孩,一定不要錯過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