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很小 裝喜歡的事就好》閱讀心得分享(關注情節和手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

總結

這本小說大致可以分成三段,第一章主要描述女主角青少年時,家庭問題帶給她的創傷,第二章則是大學和畢業後獨立自主創業時的心境調整和成長,最後第三張和終章是得知父母多年的狀況並與過去創傷的和解。主要就是兩大主題:講述家人溝通不良的後果、不適合就各自安好的釋懷,和年輕不畏失敗艱難的勇闖創業心路歷程。其實創業這段在描述家庭關係的主軸中滿跳躍分離的,是女主生命重要的一部分,卻跟父母沒什麼關聯,所以這本書應該主要就是在講一個少女起伏跌宕的人生故事,然後作者在其中不斷註解學習重點,很像教具模型般展示的樣子。 以下讀後心得分享暴雷,針對情節和手法討論自己的感受,不會再復述那些作者總結的心靈療癒理念。後面劇情就是作者固定的感人反轉,所以暴雷可能也還好。


最覺得不能接受的是,讀到第三張父母狀況的揭發,又是因為絕症、不想拖累別人而疏離、最後造成誤會的橋段,完全跟之前作者的某一本書一樣。這種情況真的有這麼常見嗎?到底為什麼需要重複敘述類似的情節呢?後面女主拼湊故事、解開誤會時,不停對應前面劇情父母的各種行為,感覺超盡力在說明作者早就埋下伏筆的合情合理,精準地ㄧㄧ解釋讓我覺得非常刻意,好像人生總結成完美的劇本或是準確專業的論文,呈現一種強硬的理解風格。可以想像作者改編真實故事時,花了很多心思設計前後呼應的細節。
另外我覺得作者將自己用女主的視角寫入書中的呈現很怪。作者變成女主的第一人稱,在書中以第三人稱描述自己,而且書中的作者說出的話說教感很重,感覺把自己描寫成看透的旁觀智者,時不時提點、帶領女主走過困難、跳脫盲點,自信的自我塑造蠻特別的,很難不覺得自戀而感到不適。女主身邊的其他角色或貴人不是喜歡她(學姊、大方)就是爸爸花錢請來幫她的(律師、婷婷),感覺很生硬,可能就是為了故事的戲劇性編寫的橋段吧。想像著真實故事的情況,還有作者充滿感情的擴充與改編,覺得把自己指名道姓寫進去擔任重要角色蠻影響閱讀的,除非真的完全是作者的粉絲。
其他還有:最後突然插入寫到高中學姊喜歡女主,不太知道這個橋段的作用為何,只是為了帶出女主發現自己喜歡女生?女主小時候誤會所有人?還是作者眼睛明亮早已看透?覺得這一段沒有很好地融入整個故事。 一開始序章用作者受到警察審訊的情境製造懸疑感,引發讀者的閱讀動力,但在最後揭發女主母親的死亡真相時卻沒有相應的強度,輕描淡寫地說是自殺就帶過了,讓這個開頭顯得不太必要,純粹只剩吸引注意力的功用,也脫離整個故事的調性。

最後討論整本書的表現手法,就是充滿語錄詞句,故事情節和角色想法描寫到一半,就要用對仗的語錄、文青的語句總結。是書中角色自己鼓勵自己的話,卻讓人有點出戲、覺得矯揉造作。很像電影旁白一般,角色跳脫當下、回顧生活的評語註解,也像是認為讀者無法自己總結故事,要作者親自教誨般,專門給讀者輕鬆擷取金句、分享使用,也可能是作者平常收集的小語,精心地用故事串連起來。
角色不斷出現的宣言式語錄,個人感覺讀起來莫名尷尬。強烈的情緒反而像戲劇中的臉譜扮演,用力地強調著角色的個性和心境定位。每一句都有目的,這句說她心軟放不下、這句說她自立自強、這句說她求愛不得、這句說她的痛苦不堪,好像太直接了。就算情感真摯自然的澎湃,文辭卻不斷出現雕飾過的對仗編排、文言式的文學濃縮詞語,如此精修,感覺很中二,就是努力於將感受變成能在表面呈現的感覺?求關注?少了一種自然流露的成熟。
書中人物對白也有著台詞感,缺少生活的不可控制和自然。情節的目的感很重,很像課本編排出的學習單元,每一章節都有學習目標。特別是第二章創業的部分,我覺得這不是很好的文學閱讀體驗,反而像在讀日本翻譯的心靈成長工具書。尤其是對白的說教感,小說故事中我只能接受睿智長者、天使神諭或神明角色說出這些話好嗎!

現在各種電影影集在各個網站、影評中總要有金句節錄來宣傳分享,如新聞標題一般,要精準地濃縮故事、要讓人快速獲取資訊、要確保故事對讀者有所影響和用處,講求著吸收效率和實際功用。好像少了那種長篇小說的隱晦曖昧,不會一直明確地說明作者要傳達的理念,而是靠完全沈浸式的故事呈現讓讀者自己隨意領略。
影劇需要靠金句節錄才能讓其有所意義嗎?我也常覺得我們是否太高估故事的影響力?尤其那麼多故事存在著,常常看過就忘,必須濃縮出人生哲學和座右銘才能輕鬆攜帶,卻可能反而在變成字句後,故事變得單薄。金句被裱框起來後,短短的字句透過讀者的人生經歷檢索配對,像泡茶一般擴散出不同意味。好像不需要其他外在的故事,只要關注自己的內省就好?彷彿不再靠故事情節的編排和角色的深刻心境來傳遞思想,而僅依靠金句當作骨架。還是是一種給懶得思考的人的附贈概念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四生的心情隨筆的沙龍
8會員
89內容數
這個沙龍包含小說和電影影集的心得討論,以及日常與心情的紀錄,偶爾會有私人的生活問題抒發。 歡迎瀏覽不同分類找文章閱讀。我不喜歡複述陳腔濫調,所以讀者能找到新穎的東西吧。
2025/03/20
無雷推薦與有雷閱後討論 一本很認真的推理小說,線索給足,靠著幽默的敘事視角、新奇的元素以及對家庭關係獨到的描寫,跳脫中規中矩的公式模板。是一個能讓讀者享受解謎、設計精良的遊樂場。
Thumbnail
2025/03/20
無雷推薦與有雷閱後討論 一本很認真的推理小說,線索給足,靠著幽默的敘事視角、新奇的元素以及對家庭關係獨到的描寫,跳脫中規中矩的公式模板。是一個能讓讀者享受解謎、設計精良的遊樂場。
Thumbnail
2024/02/27
推薦並討論小說的1.劇情編排2.露西和史諾母親3.喜歡的橋段
Thumbnail
2024/02/27
推薦並討論小說的1.劇情編排2.露西和史諾母親3.喜歡的橋段
Thumbnail
2023/11/04
推薦。閱讀心得討論書中的小故事、人性、角色、印象深刻的死亡描寫、作者手法整理等。
Thumbnail
2023/11/04
推薦。閱讀心得討論書中的小故事、人性、角色、印象深刻的死亡描寫、作者手法整理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生其實就像一齣三幕劇,從鋪陳、衝突到最後的解決。 以前看過很多類似這種自我成長的書籍,但我覺得這本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作者很會用故事還有自身的經驗來說明他想傳遞的價值,不會讓你覺得只是個枯燥、無用的心靈雞湯。
Thumbnail
人生其實就像一齣三幕劇,從鋪陳、衝突到最後的解決。 以前看過很多類似這種自我成長的書籍,但我覺得這本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作者很會用故事還有自身的經驗來說明他想傳遞的價值,不會讓你覺得只是個枯燥、無用的心靈雞湯。
Thumbnail
結合自身與旁人經歷的半自傳小說《我能從感情中得到什麼?》上線囉!每周更新章節連結,歡迎大家點擊閱讀。
Thumbnail
結合自身與旁人經歷的半自傳小說《我能從感情中得到什麼?》上線囉!每周更新章節連結,歡迎大家點擊閱讀。
Thumbnail
結合自身與旁人經歷的半自傳小說《我能從感情中得到什麼?》上線囉!每周更新章節連結,歡迎大家點擊閱讀。
Thumbnail
結合自身與旁人經歷的半自傳小說《我能從感情中得到什麼?》上線囉!每周更新章節連結,歡迎大家點擊閱讀。
Thumbnail
小蝦現階段對敘事治療的心得彙整。關於「重寫」與「小故事」分享。
Thumbnail
小蝦現階段對敘事治療的心得彙整。關於「重寫」與「小故事」分享。
Thumbnail
這篇記錄小說組成的幾個基本概念,包括大綱、人物、性格的設定。
Thumbnail
這篇記錄小說組成的幾個基本概念,包括大綱、人物、性格的設定。
Thumbnail
夢想不見得真的可以實現,但至少在未來的某一天,你能理直氣壯的說:「我盡力了。」 這樣,也不會有遺憾了。
Thumbnail
夢想不見得真的可以實現,但至少在未來的某一天,你能理直氣壯的說:「我盡力了。」 這樣,也不會有遺憾了。
Thumbnail
人生苦短,但她沒想過是「那麼」短。這是一篇短篇小說,一個即興挑戰,嘗試在短篇幅完成一個小故事。題名〈被雞蛋嗆死的人生〉,靈感發想於友人茶葉蛋嗆到後自己說要寫一篇「被雞蛋嗆死」的故事。坐在友人旁,我寫了一篇荒謬且微地獄的短篇故事。
Thumbnail
人生苦短,但她沒想過是「那麼」短。這是一篇短篇小說,一個即興挑戰,嘗試在短篇幅完成一個小故事。題名〈被雞蛋嗆死的人生〉,靈感發想於友人茶葉蛋嗆到後自己說要寫一篇「被雞蛋嗆死」的故事。坐在友人旁,我寫了一篇荒謬且微地獄的短篇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