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共識」之後,自然也有它的規則機制,任何「區塊鏈網絡」的發展,都有其自身的「共識機制」。「區塊鏈」基本上來說就是個程式技術,是一個任何人皆可參與並公開紀錄、存儲的技術。參與某個區塊鏈記錄資料時的所有人,決定這個區塊如何生成,而當完成記錄工作後的獎勵要如何分別發放,就將透過共同認同的機制決定,這就是「共識機制」。也由於「共識機制」很重要,所以這次需要用較長篇幅來說明。
「區塊鏈」舉例來說就像「幫派組織」大大小小,誰的拳頭大誰說話,而「共識機制」就像每個幫派都有不同的核心精神或幫規以及利益分配機制,比方像「山口組」是目前日本最大的「指定暴力集團」也就是被政府列管的組織。
創立「山口組」的初代首領《山口春吉》出生於1881年的兵庫縣仮屋浦(現今的淡路市仮屋)從事漁業,1910年輾轉往神戶港發展,先後在當地海運相關團體倉橋組、大嶋組(類似工會組織)中工作,後來靠著自己的統帥能力和經營才能,1915年自立門戶「山口組」帶領港口的勞動者們在神戶港奮鬥,後來成為黑社會代名詞的山口組誕生原點。
而山口組的主要轉淚點是1946年至1981年為二戰之後以來規模最鼎盛、奠定山口組近代形象的關鍵時期。當時掌權的第三代頭目「田岡一雄」確立了山口組的綱領和組織內規,最知名的莫過於〈山口組綱領〉第一條:「山口組乃以俠道精神為準則,替國家社會之興隆做貢獻。」透過這樣的認同吸收組員,其野心號稱要全國制霸,組織規模最大的鼎盛時期達到全國總人數約4萬人,旗下相關團體組織超過400個,成為日本最大的暴力團。(資料參考:宮崎學的《山口組與日本》有興趣朋友可以找來看)。
從「山口組」我們可以稍微了解「共識機制」,從因為工人們的組織認同,到共同維護權益讓港口工人們能夠順利工作賺取酬勞養家餬口的獎勵,另一方面也獲得保護甚至有出頭的一天。同樣的一個「區塊鏈」要在分佈式網絡的中嶄露頭角,在每個節點(成員)如何達到認同,且就交易數據、貢獻和獎勵方面達成一致性?就像加入幫派是否認同組織的精神跟作法,但是各家各有不同,選擇什麼樣的幫派加入,自然得針對認同的「共識機制」來決定。
我們就把目前幾個「區塊鏈」上的組職類比成「幫派」,這些幫派的「宗旨跟幫規(共識機制)」應用廣泛的有下列幾種:
《POW(工作量證明機制)》
第一個區塊鏈共識機制算法,也就是因「比特幣Bitcoin」產生而出現的,顧名思義POW共識算法就是確認網絡參與者的CPU工作量並給予一定的獎勵,也就是俗稱的「礦工」,它就比較像初期「山口組」透過碼頭工人聚集力量,工人(礦工)付出勞力(算力)來換取獎勵。
《POS(權益證明機制)》
POS的出現實際上是為解決POW存在的耗能大的問題,網絡參與者不需要耗費巨大的能量,而是必須具有代表這個網絡的數位資產。類似於銀行存款或股權證明,根據網絡參與者所持有的資產和持有的時長分派相對應的獎勵,也就是類似於銀行給存款發放的利息,常聽到的「質押」就是這種。
《POA(權威證明機制)》
POA是一種結合了POW和POS的共識算法。指的是身份的使用代表權威,節點需要先通過身份檢驗,公開自己的身份,通過利用這個身份獲得擔保網絡的權利從而換取區塊獎勵。
《POC(容量證明機制)》
POC又稱「空間證明」類似POW,只不過不是運用CPU而是轉換成使用「空間」,硬碟容量越大越容易獲得獎勵。
《CPOC(有條件的容量證明機制)》
CPOC是在POC共識算法上更進階的一種算法,融入POS共識機制。也就是說網絡參與者除了利用硬盤空間來存儲,從而參與獎勵的競爭。同時,還能夠用自己持有的資產進行質押,以此來獲得更多的區塊獎勵。
看完以上有沒感覺眼睛快晃花了!其實為什麼用「幫派」組職來做解說,「黑社會」組職就像「去中心化」組職,都有其發展初衷,如「青幫」、「洪門」,起初也是為了「反清復明」。這裡要聲明!這不是要污名化「區塊鏈」,只是透過這樣讓大家更好代入理解(如果覺得不妥煩請告知)。只要了解它存在的運作模式「工作量」、「權益」、「權威」、「空間」幾種機制,其他大部份是衍生。再來重點就是慢慢深入,然後看你喜歡或認同哪一種機制選擇參與。另外除了以上幾種應用較廣泛的「共識機制」外,還有DPOW(延時工作量證明機制)、DPOS(授權股權證明機制)、PBFT(實用拜占庭容錯機制)、DBFT(授權拜占庭容錯算法)、POB(燒毀證明機制)等等的共識算法,而這些算法都是為了在區塊鏈網絡中形成被更多人所認可跟應用的共識,有興趣更清楚了解的,可以自行google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