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驚無險的 2022 沙嶺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繁忙的工作狀態下,聽到有社會人士建議,在清明節時下半旗,為香港第五波疫情的下辭世的七千多人致哀,才猛然醒覺,這個悼念已殁的人的日子,快要到了。
過去兩年的清明前後,也曾經到過沙嶺公墓,香港無人認領的辭世者遺體的最終落葬地。這個本來寂寂無名的地方,隨著邊境禁區開放,加上經過 2019 年的抗爭運動後,其意義開始被社會大眾廣為討論和流傳。所以近年的清明節,也開始多了一些普通市民,山長水遠來到這個地方,一邊悼念被社會大眾遺忘,或政權刻意不讓人記住的逝者,同時思考人生。儘管社會風氣的轉變,令這意義已少有人提起,但意念的存在,仍然令沙嶺公墓在這些時期,會被變成一個相對敏感的地方。
2022 年的第一季,面對著 Omicron 的來訪,種種荒誕無稽的「抗疫」政策,把香港弄得雞毛鴨血,經濟社會氣氛也步入嚴冬。這個四月頭的香港,罕有地只有 14 度的低溫,也許就呼應著當下的情境。坐上開往上水的火車,想起昨天愚人節,哥哥的忌日,歌迷市民想堂堂正正地悼念也不容許,放在文華東方酒店外的鮮花通通被無情地丟掉,心坎裡才開始有些「淆底」,這個地方會否也做了一些戒備呢?
果不其然,拐進沙嶺道的路口,已看到有一部警車和三個便衣在守著,揚聲器也播放著切勿違反二人限聚令的宣告。兩手空空的我,登時扮作行山客直行直過。靠近路口的第一條樓梯處,是廣為流傳的無名墓碑段,早年曾有有心市民寫下「拜手足」的提示字眼。在如斯情況下,刻意不轉上去,繼續沿路前行,避免招搖。
原來,沙嶺道也有一定的長度,在路上還可看到被改建成「巴士屋」的前中巴艾莎富豪。走了十多分鐘,也看不到有其他人追上來,不經不覺到了道路的盡頭,原來又是另一處闢作公墓的地方。
去年在靠近路口的那一段墳墓,看到在 2020 年設立的無名墓碑只有一百一十九個,已覺奇怪,原來之後設立的無名墓碑是置於這個更為深入的位置。看到 2020 年設立的無名墓碑,總數有 315 個,以那時的社會情況來說,算是比較合理的數字;疫情稍歇的 2021 年,無名墓碑數量有所減少,按照指示牌上的資料,只有 201 個,而驟眼所見,2022 年設立的無名墓碑,最少也有五十多個,而這個區段亦似在平整和擴張當中。
待了一會,鞠了個躬,天氣開始轉差,決定撤退之時,發現自己的行蹤還是被東窗事發了,那部本來在路口的警車和那三個便衣,原來已跟隨著到了這一段的墳墓。幸而自己也有被人「抄牌」的經驗,編做了一些藉口,在簡單告誡下總算成功「甩身」,三人回到警車上,就此掉頭絕塵而去。
在回程的路上,搜索著官方發佈過去數年香港無人認領的遺體數字,可是卻遍尋不獲。Omicron 自年初伊始來訪,直接因染疫而殁的人,最少已有七千多人,數據亦顯示有很多為長者,袁國勇也曾經說過,大量長者染疫離世,是香港這一波疫情的一個很沉重的代價。這眾多的長者,也許無兒無女、老伴早逝、被子女拋棄、缺乏社交網絡。這些在社會上沒有人記得的人,不幸染疫離世的時候,也只能化成一個又一個的死亡數字,公墓,就會成為他們最後的歸宿。
荒誕的抗疫政策促成的人禍,可能還有更多的人就此成了犧牲品:因被禁足/不敢外出而斷水斷糧活活餓死、不堪經濟逆轉所帶來的壓力而選擇自盡、長期無法作正常的社交生活所構成的精神問題的人,等等等等。在媒體生態變得凋零的時勢下,疫下港人的真實苦況、眾多逝者和身邊人的故事,卻沒能好好被報導和紀錄下來。
在長毛象上看過有中國網民說,假以時日,CCP 還是會宣稱自己戰勝了疫情,並把這段時間描繪為「三年困難時期」,卻對背後的種種人禍隻字不提。這,在數年後,也很有可能成為香港就武肺的官方論述和史觀。那個時候,2022 年最終設立的無名墓碑數字,可能就會成為訴說著事實的一小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9會員
10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right F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己也明顯感受到,公民社會裡的動向和聲音、社會議題的深度探討和批判,越來越難被看得見。
物極必反,今天種下的一些因,其實有不少,只是順著人為的形勢而逼出來的。
在 web3 急速發展的情況下,仍可以有不少的可能性尚待發掘,現有的項目試驗也許亦會發現很多新的問題。還望日後的 web3 內容平台,可以在吸收了種種的經驗後,發展得更為茁壯。
當下的局面,我也不知道是否應該被 classify 為一種共業。
不斷加速的監控;新的社交平台應用習慣
自己也明顯感受到,公民社會裡的動向和聲音、社會議題的深度探討和批判,越來越難被看得見。
物極必反,今天種下的一些因,其實有不少,只是順著人為的形勢而逼出來的。
在 web3 急速發展的情況下,仍可以有不少的可能性尚待發掘,現有的項目試驗也許亦會發現很多新的問題。還望日後的 web3 內容平台,可以在吸收了種種的經驗後,發展得更為茁壯。
當下的局面,我也不知道是否應該被 classify 為一種共業。
不斷加速的監控;新的社交平台應用習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北市第一殯儀館將於2024年正式拆除,這將對臺北地區的殯葬業務以及周邊房市帶來不少影響。本文介紹了一殯的歷史簡介,景行廳的由來,以及殯葬一條街的現象。最後提出了拆除之後殯葬一條街業者可能面臨的問題。​​​​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Thumbnail
這場告別式的時間是確定拆除日到拆遷日期前,陸續來參加的送行者,多半有與這棟建築重疊的回憶。清冷的廊道盡頭透著光,中間那段黑暗,勻稱地鋪著枯黃的落葉。如若人間的紅毯是祝福是喜慶,那枯黃落葉的走道應該是道別是落幕。
Thumbnail
今年清明節以遠距祭祖為主題。透過整合線上平臺,民眾可以依需求建立客製化墓園系統,讓遠距掃墓更有感。此外,日本透過VR眼鏡提升遠距祭祖參與感,香港則推出線上墓園,解決與死人爭地的問題。
Thumbnail
隨著時代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增加的同時,死者佔據的墓地也威脅到活人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城鄉差距變大也讓貧富差距在殯葬產業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購置骨灰宅,充當陰宅使用。中國政府推出環保葬的補助措施,以減緩骨灰宅產業的發展。
因為入殮與火葬時辰是老師看過的,所以必須很快完成家祭與公祭,看到新竹的朋友凌晨就開車下來,很感動,無法多說話,因為必須馬上從彰化飛奔到南投,趕在中午休息前進爐。 依照禮俗,我無法跟著去火葬場,不懂為什麼,以現代人孩子只生一個孩子或是沒有子嗣,那往生後不就變成沒有兄弟或是子女可以完成這儀式?! 總
Thumbnail
清明節 113年3月25號星期一,因為假期規劃提前回去台東成功鎮宜灣掃墓,一年多沒有回去了,鐵皮斑駁的繡跡,小花蔓澤蘭貪婪的覆蓋了整個水塔及牆面,許久沒有人走過的河岸小路,爬滿了各式各樣的植物,階梯上佈滿了青苔,鬱悶的心情此刻更添加了些許淒涼,在思索許久後,才重新振作起來,逝者已矣…
Thumbnail
在這處處空墳敗塚的蒼茫土坡上,淡淡顯出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凄涼。
Thumbnail
#苗栗通天墳(上) #清明特供品 #道喵秋人—肥仔超會睡! 清明連假快要開始了 現代掃墓,多是拜靈骨塔或家族墓,1990年代火葬興起,到現在基本上都是火葬。 當然,還有入土後撿骨火化入塔,但比較少見,各位如有相關經歷歡迎分享哦。 ——— 數年前,老玄與初代助理俊男(番外—荒唐的首位助理
Thumbnail
2024.03.01 新竹縣政府 為解決新竹縣五峰鄉長年墓地不足,新竹縣政府積極協助鄉公所爭取中央補助500萬元執行改善前置作業,鄉公所去年編列預算1500萬元,並由縣府補助650 萬元,總計投入2519萬元,興建大隘第1 公墓納骨牆,以公墓公園化規劃設計,預計設置1080個骨灰箱及216個骨骸箱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北市第一殯儀館將於2024年正式拆除,這將對臺北地區的殯葬業務以及周邊房市帶來不少影響。本文介紹了一殯的歷史簡介,景行廳的由來,以及殯葬一條街的現象。最後提出了拆除之後殯葬一條街業者可能面臨的問題。​​​​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Thumbnail
這場告別式的時間是確定拆除日到拆遷日期前,陸續來參加的送行者,多半有與這棟建築重疊的回憶。清冷的廊道盡頭透著光,中間那段黑暗,勻稱地鋪著枯黃的落葉。如若人間的紅毯是祝福是喜慶,那枯黃落葉的走道應該是道別是落幕。
Thumbnail
今年清明節以遠距祭祖為主題。透過整合線上平臺,民眾可以依需求建立客製化墓園系統,讓遠距掃墓更有感。此外,日本透過VR眼鏡提升遠距祭祖參與感,香港則推出線上墓園,解決與死人爭地的問題。
Thumbnail
隨著時代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增加的同時,死者佔據的墓地也威脅到活人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城鄉差距變大也讓貧富差距在殯葬產業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購置骨灰宅,充當陰宅使用。中國政府推出環保葬的補助措施,以減緩骨灰宅產業的發展。
因為入殮與火葬時辰是老師看過的,所以必須很快完成家祭與公祭,看到新竹的朋友凌晨就開車下來,很感動,無法多說話,因為必須馬上從彰化飛奔到南投,趕在中午休息前進爐。 依照禮俗,我無法跟著去火葬場,不懂為什麼,以現代人孩子只生一個孩子或是沒有子嗣,那往生後不就變成沒有兄弟或是子女可以完成這儀式?! 總
Thumbnail
清明節 113年3月25號星期一,因為假期規劃提前回去台東成功鎮宜灣掃墓,一年多沒有回去了,鐵皮斑駁的繡跡,小花蔓澤蘭貪婪的覆蓋了整個水塔及牆面,許久沒有人走過的河岸小路,爬滿了各式各樣的植物,階梯上佈滿了青苔,鬱悶的心情此刻更添加了些許淒涼,在思索許久後,才重新振作起來,逝者已矣…
Thumbnail
在這處處空墳敗塚的蒼茫土坡上,淡淡顯出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凄涼。
Thumbnail
#苗栗通天墳(上) #清明特供品 #道喵秋人—肥仔超會睡! 清明連假快要開始了 現代掃墓,多是拜靈骨塔或家族墓,1990年代火葬興起,到現在基本上都是火葬。 當然,還有入土後撿骨火化入塔,但比較少見,各位如有相關經歷歡迎分享哦。 ——— 數年前,老玄與初代助理俊男(番外—荒唐的首位助理
Thumbnail
2024.03.01 新竹縣政府 為解決新竹縣五峰鄉長年墓地不足,新竹縣政府積極協助鄉公所爭取中央補助500萬元執行改善前置作業,鄉公所去年編列預算1500萬元,並由縣府補助650 萬元,總計投入2519萬元,興建大隘第1 公墓納骨牆,以公墓公園化規劃設計,預計設置1080個骨灰箱及216個骨骸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