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在鄉間墓園走一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美國鄉間公路旅行可以看到沒人談論的美國,最顯著的就是鄉間墓園。那是獨特的死亡文化。

小鎮

路邊小鎮都有一條 Main Street,也是唯一的街道,一切都在街道的兩邊。一間教堂、幾家也許曾經輝煌過的商店、一間郵局、一家雜貨店附帶很貴的加油站、一家五金店,沿街散落幾十戶人家,幾輛小卡車,幾隻懶洋洋昏睡終日的狗 。就這麼簡單,也這麼固定。
墓園往往放在小鎮入口,就在主街上,與簡單的人口比鄰而居,完全零忌諱。

墓園

如果在墓園走一圈,往往可以得知小鎮歷史。我也培養出一套另類旅遊方式,開車經過有墓園的小鎮,只要有時間我都會去墓園看看,了解他們的死亡文化。墓碑上記載往生者的名字,出生和死亡日期,及家人的懷念。走了一圈你大概也知道小鎮有多古老。
小鎮入口都有標誌記載人口,有些只有一百多人。躺在墓園裡的比活人還多。
在美國住久了,墓園跟鬼之間對我似乎也連不上關係。我總覺得墓園跟鬼是兩碼事。墓園所代表的是對過去的人的懷念,上面記載的是一個開始、一個結束和永恆的懷念。也許家屬把這些記錄在石頭上,是期望百年後的一個路過的異鄉人能夠看到這個紀錄,如此而已。所以我很難把這個跟靈異畫上等號。

曾經在北加近內華達州邊界一個淘金小鎮過夜,晚上摸黑抵達沒有注意到對面就是一個墳埸,不但緊鄰鎮中央,旁邊就是餐館酒吧和藝品店。第二天早上穿過馬路去墓園裡逛了逛,發現好幾個墓碑的死亡日期都是幾天之内,都葬在一起,而且都是年輕人。讓我懷疑是不是碰上了礦災。另外一批共同死亡日期是再早幾年橫跨幾個月份,回頭想想那個年份,該不會是上一次的瘟疫?是的話,這不啻是 COVID 的在地歷史 - 在那個沒有疫苗可以救命的時代所留下的死亡紀錄?
每一具石刻都是小鎮的戶口名簿,也是圖書館。一百年前的災難媒體未必報導過,但在這裡卻深深刻在石碑上留存,只有鎮上的人才知道,也成為小鎮私藏的歷史。
在另一個北加州海邊著名觀光小鎮入口,第一個陷入眼簾的是餐館和旅館圍繞著的墓園。人們坐在餐館露台享受著海風,品嚐著葡萄酒和歐式小點,對於眼前那一片古老的死亡一點都不在意。小鎮裡逛一圈,在畫廊、藝品店、品酒屋的末端,散落著矽谷人退休後夢寐以求的雅宅,卻被另一個墓園包圍著⋯⋯墓園的大樹下坐著午後乘涼休憩的鎭民。
墓園就是小鎮的公園。
另一個10分鐘車程外的古老墓園裡,我看到一位母親為九歲夭折的女兒立下的墓碑。1878 年。墓碑古老到滿佈裂痕,但是在2022年的今天,一個來自世界另一個角落因好奇而繞進來的我,仍舊可以看到女孩的名字,以及她的生日與忌日。雖是個完全不相干的陌生人,一個150年後的未來人,我竟然也會為這位夭折的小女孩感到淡淡地哀傷,也致上我的悼念 - 悼念不會有遲到的⋯⋯這不就是那位立碑的母親當初所期望的?
如果不是刻在墓碑上,就不會有旅者為它停下來。

鄰居

在北加州公路開車旅行,每一個小鎮墓園都在 150 年以上,每一個也都坐落在小鎮路邊上。150年前從這裡到舊金山,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如果到得了又有路的話,那會是兩個禮拜的旅程。150年後的今天,小鎮跟舊金山仍然是脫離的。科技並沒有改變這些 。
今天走進墓園你會看到很多都還插着花、放著玩具,未必是家人,但至少是鎮民。150 年了,他們並沒有被遺忘,因為大家仍是鄰居。
墓園、住宅、先民、居民、過往旅者⋯⋯大家共存著,一直如此。一百年、兩百年都沒變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9K會員
202內容數
全世界都是向 Google 看,向臉書看,沒有人往矽谷的另一邊看。所以我要帶你看矽谷很少有人知道的另一面。矽谷不是你想的那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鱸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印度有個火車站叫 Venkatanarasimharajuvaripeta,因故必須學會如何唸這個字。很殘忍。
在這個168人的小鎮,我就這麼攤在躺椅裡,糟蹋了八天生命。
請了一天假到舊金山的斜坡上找題材,結果沒找到故事,自己竟成為故事;漏了一個要補的題材,卻找製造了另一個題材。
第一次從美國東岸飛入矽谷的人在降落前如果往窗外看,可能會奇怪為什麼舊金山灣的東南角有一大片不同顏色的彩色補丁,和那麼多血紅色的河流。這些其實都是歷史遺跡 ⋯⋯一個不幸的遺跡。
矽谷什麼怪事都有,全美國最奇怪的人都往這跑。怪人怪事往往突然就出現在身邊,所以在矽谷混久了都會造就出一身矽谷式歷練。
有些畫面只有在舊金山才看得到,有些事只有在舊金山才會發生。
印度有個火車站叫 Venkatanarasimharajuvaripeta,因故必須學會如何唸這個字。很殘忍。
在這個168人的小鎮,我就這麼攤在躺椅裡,糟蹋了八天生命。
請了一天假到舊金山的斜坡上找題材,結果沒找到故事,自己竟成為故事;漏了一個要補的題材,卻找製造了另一個題材。
第一次從美國東岸飛入矽谷的人在降落前如果往窗外看,可能會奇怪為什麼舊金山灣的東南角有一大片不同顏色的彩色補丁,和那麼多血紅色的河流。這些其實都是歷史遺跡 ⋯⋯一個不幸的遺跡。
矽谷什麼怪事都有,全美國最奇怪的人都往這跑。怪人怪事往往突然就出現在身邊,所以在矽谷混久了都會造就出一身矽谷式歷練。
有些畫面只有在舊金山才看得到,有些事只有在舊金山才會發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接續之前崇德街徒步冒險的解惑文章。
Thumbnail
墓誌銘是一種哀悼文體,內容簡述逝者生平事蹟,反映出當代政治鬥爭及內亂頻仍的社會現象。該文章從文學、歷史和人情三個方面來觀察墓誌銘文的內容,表現出豁達面對死亡的心境,做到了敘述和反思兼具的效果。
Thumbnail
看到「墓園」這兩個字,你會想到什麼? 先人長眠的地方、恐怖故事、生離死別的小故事…… 拉雪茲神父公墓的管理員Benoît Gallot,他覺得「墓園大多不是悲傷或陰森之地,而是能撫慰人心的地方,蘊藏令人不曉的豐富性。」疫情期間,他將一張在墓園裡的一隻小狐狸的照片IG上,沒想到就此引發好奇與討論。
Thumbnail
這場告別式的時間是確定拆除日到拆遷日期前,陸續來參加的送行者,多半有與這棟建築重疊的回憶。清冷的廊道盡頭透著光,中間那段黑暗,勻稱地鋪著枯黃的落葉。如若人間的紅毯是祝福是喜慶,那枯黃落葉的走道應該是道別是落幕。
Thumbnail
隨著時代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增加的同時,死者佔據的墓地也威脅到活人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城鄉差距變大也讓貧富差距在殯葬產業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購置骨灰宅,充當陰宅使用。中國政府推出環保葬的補助措施,以減緩骨灰宅產業的發展。
Thumbnail
(內有乾屍,不習慣者慎入) 很難說真的了解這個地方。或了解自己的感覺。 畢竟這是個博物館,博物館就是放了太多東西,讓一件件物品成排呈現給妳看, 可以快速掠過,可以大步走過,可以駐足停留,但永遠不夠。 像這裡的每個物件,若我們親眼在墓園裡看著他下葬,看著他生病將死的時候,看著他出生的時候,
Thumbnail
在這處處空墳敗塚的蒼茫土坡上,淡淡顯出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凄涼。
Thumbnail
即便是非假日還有不少的人跟我們想的一樣,人潮不少。那,假日肯定更多人啊。 希望掃墓可以持續進步,慎終追遠可以繼續。 . 三月下旬,快要清明節了。家族之人找個非假日一起去掃墓。 以前掃墓很厚工。首先要在偌大的墓地找到祖先的位置(幾乎每一年都會有幾門找不到),再來除草,放祭品.......真的很厚工。
Thumbnail
《忐忑》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第一人稱視角恐怖電影。本片以巴黎地下墓穴為主題,其實會選用這個題材一點也不意外,畢竟內藏的600萬具人骨,完全就是個鬧鬼聖地。今天就來介紹這個堪稱全球亡靈數第一的觀光景點!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村子要移動他其他村子交易,就必須要翻山越嶺,其中有村民提議使用隧道,但老一輩的人卻說,山洞裡住著鬼為開頭的故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接續之前崇德街徒步冒險的解惑文章。
Thumbnail
墓誌銘是一種哀悼文體,內容簡述逝者生平事蹟,反映出當代政治鬥爭及內亂頻仍的社會現象。該文章從文學、歷史和人情三個方面來觀察墓誌銘文的內容,表現出豁達面對死亡的心境,做到了敘述和反思兼具的效果。
Thumbnail
看到「墓園」這兩個字,你會想到什麼? 先人長眠的地方、恐怖故事、生離死別的小故事…… 拉雪茲神父公墓的管理員Benoît Gallot,他覺得「墓園大多不是悲傷或陰森之地,而是能撫慰人心的地方,蘊藏令人不曉的豐富性。」疫情期間,他將一張在墓園裡的一隻小狐狸的照片IG上,沒想到就此引發好奇與討論。
Thumbnail
這場告別式的時間是確定拆除日到拆遷日期前,陸續來參加的送行者,多半有與這棟建築重疊的回憶。清冷的廊道盡頭透著光,中間那段黑暗,勻稱地鋪著枯黃的落葉。如若人間的紅毯是祝福是喜慶,那枯黃落葉的走道應該是道別是落幕。
Thumbnail
隨著時代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增加的同時,死者佔據的墓地也威脅到活人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城鄉差距變大也讓貧富差距在殯葬產業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購置骨灰宅,充當陰宅使用。中國政府推出環保葬的補助措施,以減緩骨灰宅產業的發展。
Thumbnail
(內有乾屍,不習慣者慎入) 很難說真的了解這個地方。或了解自己的感覺。 畢竟這是個博物館,博物館就是放了太多東西,讓一件件物品成排呈現給妳看, 可以快速掠過,可以大步走過,可以駐足停留,但永遠不夠。 像這裡的每個物件,若我們親眼在墓園裡看著他下葬,看著他生病將死的時候,看著他出生的時候,
Thumbnail
在這處處空墳敗塚的蒼茫土坡上,淡淡顯出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凄涼。
Thumbnail
即便是非假日還有不少的人跟我們想的一樣,人潮不少。那,假日肯定更多人啊。 希望掃墓可以持續進步,慎終追遠可以繼續。 . 三月下旬,快要清明節了。家族之人找個非假日一起去掃墓。 以前掃墓很厚工。首先要在偌大的墓地找到祖先的位置(幾乎每一年都會有幾門找不到),再來除草,放祭品.......真的很厚工。
Thumbnail
《忐忑》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第一人稱視角恐怖電影。本片以巴黎地下墓穴為主題,其實會選用這個題材一點也不意外,畢竟內藏的600萬具人骨,完全就是個鬧鬼聖地。今天就來介紹這個堪稱全球亡靈數第一的觀光景點!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村子要移動他其他村子交易,就必須要翻山越嶺,其中有村民提議使用隧道,但老一輩的人卻說,山洞裡住著鬼為開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