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餅捲和春捲|有話好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清明過節,聊到潤餅捲的習俗。
才知道,台南的朋友說他們家吃的潤餅捲都會拿去煎,也可以不煎。
而且發現聊天當中都習慣叫它春捲,也就是我吃的潤餅捲。
然後我就搞混了,潤餅跟春捲怎麼放在一起了。我印象的春捲就是小小捲的,一定是炸過成酥脆,然後很經常吃到地雷捲,一吃嘴巴軟掉的那種難吃。但他說春捲就是潤餅捲,然後清明節會買潤餅皮在家自己捲,想捲什麼自己捲進去吃,備料好幾十種,能挑自己愛吃的東西放進去,是件很過癮的事。
看著照片,覺得有些傳統真的很讓人讚嘆。
仔細回想,我的小時候,潤餅捲都沒有煎過呢。所以一時之間,想像不到潤餅捲拿去煎的滋味是什麼來的。
長大了之後,很多的傳統習俗有一點跟著一些長輩們的離開和親人們各自分支散葉的關係,逐漸淡化了,或是簡化了。
沒有好或是不好。
連許多一生背負著重擔的長輩,到了晚年也聲聲跟我們後輩說,有些儀式簡單就好,不要累了自己,也別累了孩子們,要有心意在裡頭就好了。
那時候才想起來,有的人不是那麼會吃苦的,只是逼不得已,那樣的年代,有些人一不小心就被很多固有的文化綁架了還不明白。
有的人長時間裡還會沾沾自喜,突然,不知道在什麼樣的環節突然的夢醒。
他說他想起來了,自己還是個人。有血有肉,心也會痛。
何嘗不是,更多時候,一樣的痛苦卻又要一樣的延續到下一個後輩身上。常常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了,常常也無能為力,那樣的年代,自己都只是個無知的孩子,還在百思不解的狀況當中試圖了解什麼。
等到理解了什麼,等到一些長輩清醒了之後,好多人早就傷痕累累了。
有的人也早就離開人世間。
印象最深刻的是,逢年過節有時候是一種可以不唐突的理由,藉著來探望,看到憔悴了面容,蒼老的皺紋更多生在皮膚上,聲淚俱下的那每一字,聽起來是,終於同理了,也終於發現他只是自以為是愛的方式,將自己的痛延續下去,卻害了他們彼此最深關係,親人,血緣。
發現那一刻,孩子已再活不成孩子了。
長輩也活不成長輩了。彼此矛盾彼此又懊悔。
更久之後,哭的人也離開人間了,留下來的人,有人茫然繼續,有人不再複製痛的樣本。
每到逢年過節,已忘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漸漸不再被問學業工作,不再被比較了,也不再有人推銷結婚生子才是幸福的型錄。
一切,吃飽喝足穿暖就好,逢年過節,長輩要的就只是平平安安,聊聊天,有話好說。
有話。
好好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8會員
28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ec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又再次見到了,日子數來已經過了多久,也是有了好幾年。 多了些如皺紋的痕跡還有一些殘留的青春,只是身上的顏色多了一點,不再那麼的全黑,不再那麼的想隱身在繁忙和熱鬧的喧嘩裡。 山中的樹,曾盛開的樣子,有點難以想起。常來的這一個季節,總是多了蒼涼。 難以想起的都是好久不見。 不再感傷不再流淚了。
又再次見到了,日子數來已經過了多久,也是有了好幾年。 多了些如皺紋的痕跡還有一些殘留的青春,只是身上的顏色多了一點,不再那麼的全黑,不再那麼的想隱身在繁忙和熱鬧的喧嘩裡。 山中的樹,曾盛開的樣子,有點難以想起。常來的這一個季節,總是多了蒼涼。 難以想起的都是好久不見。 不再感傷不再流淚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每到清明連假回南部時,除了祭祖之外最期待的就是吃好吃的春捲。想到在那薄薄Q彈的潤餅皮撒上甜甜的花生糖粉,再放上各式餡料,例如:烏魚子、香腸、紅蘿蔔還有蛋絲,咬下去時食材的味道在口中散開,讓人覺得太幸福了,忍不住一卷一卷接著吃下去。爸爸是台北人他說台北是在尾牙時吃潤餅,但為什麼南部是在清明節吃潤餅呢?
Thumbnail
小時候超愛吃月餅,爸媽是中小學老師,中秋節常有機會收到月餅,孩子看了總是很饞,等客人一走,就迫不及待要打開來看有什麼口味。長大後,食安問題越來越嚴重,月餅似乎成了不健康的糕餅,大家都不敢多吃了。我現在雖然注重飲食健康,但是對月餅的抵抗力很弱,也許是心中仍懷念從小吃月餅的那種幸福感吧。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清明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對於家族來說承載著深厚的意義。戰後嬰兒潮的30年世代和60世代對傳統儀式的思潮有著十分不同的見解。祖先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古禮及敬天地的意涵給未受教育洗禮的母親,父母親充滿敬畏的承接祭祖儀式,60世代卻因現代思潮漸漸轉變了傳統儀式的樣貌。
Thumbnail
這個月與母親的一月一會,選在母親節前夕的週間。
Thumbnail
昨天我不小心因為趕企劃,到凌晨才睡,今天又好多的事,但反應都很緩慢,年紀大了熬夜就會有這種狀態。忙到一段落,肚子好餓,突然好想吃潤餅。 想起一段時間前紀錄潤餅的故事: 人,只有兩個時候會想起小時候。 第一個是困頓無力時。第二是老了。我想我兩個都有。 今天選擇走去公司的路線是平常不會走的,是
Thumbnail
由於教育部對本土語文的重視,所以知道了春捲的台語要讀做潤餅𩛩(lūn-piánn-kauh),「𩛩」這個字,除了用作包春捲的動詞,同時也做春捲的量詞使用,由此啟發了我對南宋食譜《山家清供》的「勝肉𩛩」的理解與複刻。
Thumbnail
清明節潤餅食物象徵富足和團圓,為臺灣南北不同地區的傳統美食,南部地區尤其屏東、高雄等地的客家、閩南地區較常見。潤餅形狀長條象徵著富足和財富,並寄託了對家庭幸福和未來美好的祈福和祝願。清明節潤餅不僅代表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延續,也是象徵臺灣人對於富足,幸福和團聚的期望。
Thumbnail
寒食節不開伙就能吃的春捲,何時出現了肉和麵條?三千年前因為介子推而在民間誕生的春捲依然陪伴我們,但隨著現代人的口味改變,春捲的內餡又變出了哪些花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每到清明連假回南部時,除了祭祖之外最期待的就是吃好吃的春捲。想到在那薄薄Q彈的潤餅皮撒上甜甜的花生糖粉,再放上各式餡料,例如:烏魚子、香腸、紅蘿蔔還有蛋絲,咬下去時食材的味道在口中散開,讓人覺得太幸福了,忍不住一卷一卷接著吃下去。爸爸是台北人他說台北是在尾牙時吃潤餅,但為什麼南部是在清明節吃潤餅呢?
Thumbnail
小時候超愛吃月餅,爸媽是中小學老師,中秋節常有機會收到月餅,孩子看了總是很饞,等客人一走,就迫不及待要打開來看有什麼口味。長大後,食安問題越來越嚴重,月餅似乎成了不健康的糕餅,大家都不敢多吃了。我現在雖然注重飲食健康,但是對月餅的抵抗力很弱,也許是心中仍懷念從小吃月餅的那種幸福感吧。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清明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對於家族來說承載著深厚的意義。戰後嬰兒潮的30年世代和60世代對傳統儀式的思潮有著十分不同的見解。祖先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古禮及敬天地的意涵給未受教育洗禮的母親,父母親充滿敬畏的承接祭祖儀式,60世代卻因現代思潮漸漸轉變了傳統儀式的樣貌。
Thumbnail
這個月與母親的一月一會,選在母親節前夕的週間。
Thumbnail
昨天我不小心因為趕企劃,到凌晨才睡,今天又好多的事,但反應都很緩慢,年紀大了熬夜就會有這種狀態。忙到一段落,肚子好餓,突然好想吃潤餅。 想起一段時間前紀錄潤餅的故事: 人,只有兩個時候會想起小時候。 第一個是困頓無力時。第二是老了。我想我兩個都有。 今天選擇走去公司的路線是平常不會走的,是
Thumbnail
由於教育部對本土語文的重視,所以知道了春捲的台語要讀做潤餅𩛩(lūn-piánn-kauh),「𩛩」這個字,除了用作包春捲的動詞,同時也做春捲的量詞使用,由此啟發了我對南宋食譜《山家清供》的「勝肉𩛩」的理解與複刻。
Thumbnail
清明節潤餅食物象徵富足和團圓,為臺灣南北不同地區的傳統美食,南部地區尤其屏東、高雄等地的客家、閩南地區較常見。潤餅形狀長條象徵著富足和財富,並寄託了對家庭幸福和未來美好的祈福和祝願。清明節潤餅不僅代表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延續,也是象徵臺灣人對於富足,幸福和團聚的期望。
Thumbnail
寒食節不開伙就能吃的春捲,何時出現了肉和麵條?三千年前因為介子推而在民間誕生的春捲依然陪伴我們,但隨著現代人的口味改變,春捲的內餡又變出了哪些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