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過節,聊到潤餅捲的習俗。
才知道,台南的朋友說他們家吃的潤餅捲都會拿去煎,也可以不煎。
而且發現聊天當中都習慣叫它春捲,也就是我吃的潤餅捲。
然後我就搞混了,潤餅跟春捲怎麼放在一起了。我印象的春捲就是小小捲的,一定是炸過成酥脆,然後很經常吃到地雷捲,一吃嘴巴軟掉的那種難吃。但他說春捲就是潤餅捲,然後清明節會買潤餅皮在家自己捲,想捲什麼自己捲進去吃,備料好幾十種,能挑自己愛吃的東西放進去,是件很過癮的事。
看著照片,覺得有些傳統真的很讓人讚嘆。
仔細回想,我的小時候,潤餅捲都沒有煎過呢。所以一時之間,想像不到潤餅捲拿去煎的滋味是什麼來的。
長大了之後,很多的傳統習俗有一點跟著一些長輩們的離開和親人們各自分支散葉的關係,逐漸淡化了,或是簡化了。
沒有好或是不好。
連許多一生背負著重擔的長輩,到了晚年也聲聲跟我們後輩說,有些儀式簡單就好,不要累了自己,也別累了孩子們,要有心意在裡頭就好了。
那時候才想起來,有的人不是那麼會吃苦的,只是逼不得已,那樣的年代,有些人一不小心就被很多固有的文化綁架了還不明白。
有的人長時間裡還會沾沾自喜,突然,不知道在什麼樣的環節突然的夢醒。
他說他想起來了,自己還是個人。有血有肉,心也會痛。
何嘗不是,更多時候,一樣的痛苦卻又要一樣的延續到下一個後輩身上。常常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了,常常也無能為力,那樣的年代,自己都只是個無知的孩子,還在百思不解的狀況當中試圖了解什麼。
等到理解了什麼,等到一些長輩清醒了之後,好多人早就傷痕累累了。
有的人也早就離開人世間。
印象最深刻的是,逢年過節有時候是一種可以不唐突的理由,藉著來探望,看到憔悴了面容,蒼老的皺紋更多生在皮膚上,聲淚俱下的那每一字,聽起來是,終於同理了,也終於發現他只是自以為是愛的方式,將自己的痛延續下去,卻害了他們彼此最深關係,親人,血緣。
發現那一刻,孩子已再活不成孩子了。
長輩也活不成長輩了。彼此矛盾彼此又懊悔。
更久之後,哭的人也離開人間了,留下來的人,有人茫然繼續,有人不再複製痛的樣本。
每到逢年過節,已忘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漸漸不再被問學業工作,不再被比較了,也不再有人推銷結婚生子才是幸福的型錄。
一切,吃飽喝足穿暖就好,逢年過節,長輩要的就只是平平安安,聊聊天,有話好說。
有話。
好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