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虎尾 / 中正路上轉角的蚵嗲小吃攤,從中午開始便會開始大排長龍。
今年過年依然在滿滿的年節食(熱)物(量)中度過,與以前不同的地方,大概就是沒辦法趁著年節時間走春、出國,只能在沙發上看影集過過乾癮。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觀察市井小民的生活,大概也是因為在這個最好也最壞的時代裡,能在生活中感受到幽微的確幸,都已彌足珍貴。
還記得小時候認識了來臺灣傳教的牧師,因著對不同國家、不同宗教和文化的好奇,有陣子,我開始每週搭著牧師、師母的車子上教堂。每次上車,牧師總會親切地問我,「呷飽未?」這大概是牧師來臺灣之後第一句學會的臺語,不怎麼標準,但是大家都聽得懂,也總能得到回應,慢慢的也成了最道地的問候語。
就這樣在長長的車程裡,我們年復一年地分享彼此剛吃過的晚餐,用日常的飲食構築起之間的連結。甚至到了後來,家人還會邀約牧師一家人來家裡用餐,一起吃奶奶的招牌炒米粉和自己包的粽子,就算語言不通,憑藉著眼前的美食,大家仍然能夠度過愉悅的夜晚。
這大概就是食物的魔法吧。
這也最好的解釋了為什麼我總是無法抵抗美食題材的影集和電影。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是門票,人們享用食物的滿足模樣是序曲,因著食物而引發的絮語和故事是讓我看完後仍回味無窮的高潮情節。
散場後,開始在回憶抽屜裡搜索自己曾參與在生命裡的食物和記憶,這樣自然萌生的共感體驗,是美食題材的電影和影集的無敵之處。
Netflix原創影集:《世界小吃:亞洲》劇照。(如有侵權請告知)
在收看《世界小吃》以前,便聽聞朋友分享道當中有一集介紹的是嘉義的美食。我這個南部小孩在中南部也生活二十多年有餘,對於南部的小吃和場景再熟悉不過,也因此,看完臺灣篇時,便讓我不禁讚嘆製作團隊的用心。「原來嘉義這麼美嗎!」自己也研究攝影,有時也會思考,在構圖的斟酌、鏡頭的深景淺景之下,眼前的畫面雖美,但又有幾分真實?我們到底要傳遞給觀者什麼?
在看這部影集時,我想感動的感覺很真實,那是因為裡面看見了這部影集對於市井小民的日常無比的重視。那些斟酌和好看的鏡頭,都是這些影像工作者對於這些餵養了一個個家庭長大的攤販的尊重。
食物的美味讓畫面中洶湧的人潮和讓人垂涎欲滴的特寫說明,每一集的引言人則是用一個個攤販的故事來告訴觀者「食物作為文化一環」的重要性。
如果不去重視我們的文化,那麼我們就會永遠的失去某些東西。
在這個影集裡,有許多的街頭小吃都面臨了傳承的困境。有些攤販這麼努力,就是為了讓兒女不用做這行;有些攤販為了延續美味,每天都得帶著防毒面具工作,就是擔心粉塵進入身體,自然地也不會希望孩子們繼承。當然,也有些街頭小吃在傳承的路上,遇到新思維與舊思維的碰撞,什麼該捨?什麼要留?都是一次次碰撞之後留下來的珍珠。
雲林虎尾/美貞肉羹麵。後來才知道,原來許多好吃的傳統小吃都是做早午餐的啊。
我想起這些年循著腳步走近土地所聆聽到的那些故事,有些情節相仿,也在那些相同情節之中看見故事不同的發展。這便是採編工作況味無窮之處。
想起去年參與《
飛雀誌》的採訪編輯工作,聽著對方說故事,也跟著受訪者走到街上吃著街頭小吃,聊一些小時候的事。有時也分不清是食物好吃,還是故事動聽,不過或許這時候的追根究柢也沒那麼重要了,生活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吧!聽著那些返鄉遊子說著物是人非的過往,許多故事只能藉由食物來回味的慨嘆。還好,還好食物都還在。
從這個角度看,《街頭小吃》能如此地被記錄下來,是禮物啊。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作者以及我的專題《
安妮的田野攝影日誌》,也歡迎拍打(綠色按鈕)餵食(愛心),給予創作者一些支持,讓我有更多的動力把日常的觀察落地成文字,跟更多的人分享喔,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