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前想什麼|大學升學專題 I:前導|舊文復刻 Ep.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復刻簡述與作者聲明

讀者目前閱讀到的是完整翻新的內容。
舊文復刻》除了輕微的用詞、用句修改,還會額外附加原文沒有提及的想法在各文章的底部作為對照,豐富程度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唷。
內文適用:高中二、三年級學生;結論同時適用:選擇時常困難的讀者。
第二站,升學系列開跑啦
...

本集文字聚焦

所以什麼是「最好的」選擇呢?

讀理工,出路好?

我們可以學習好邏輯與務實的思維,但並非一味尋思可能不適合自己的道路,如果我們曾經相信讀書可以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那麼其他的可能性呢?
當然是開玩笑的。
我讀過數學系。
18 歲的時候,我想過很多次讀完數學系的前景,可能有多看好?如果想當老師,不只要當一位好老師,更希望可以成為學生依靠的老師;又或者不想做了,可能還有轉換研究所的機會;再者面對大學,還有好多、好多的事情想要完成。
但是,如果沒有順利畢業呢?
就例子來說,我還是被自己的課業壓垮了,綜合許多因素:時間管理不當、過多時間社交、無心課業等狀況下,就是休學一途;或許是被迫提醒著該想清楚什麼,再來一次才不浪費了這段經歷。
選擇未來可能的出路時,最重要的是回歸自己
我是誰、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我什麼個性、有什麼特質、我可以做什麼、學什麼是適合我的;我們生活在社會賦予的價值:讀理工出路就會好的觀念中,這套說法在我的觀察下不只可以說是不正確。
甚至在這個比拚創意的時代下,很可能會失去培養優勢的機會
有 3 個問題或想法想提供給讀者,可以花一點時間:
  • 聽到大的「行行出狀元」是不是唬爛
  • 如果真是沒有價值的東西,怎麼會有人願意做,什麼才是「沒有價值」
  • 可以與人比較優劣,但別人的行情不會等於你的行情
如果不思考一些問題、不主動幫自己找資料,等到面對難題才發現棘手時,就很難責怪旁人的意見為什麼可以如此之多,為什麼我們沒辦法做自己的主人。
為什麼花了大半時間讀書,選個志願還會受人牽制

上大學,玩四年?

除了大家辛苦過後的憧憬和社會給你帶來的幻想,在資訊更新速度呈現指數成長的社會裡,如果玩樂代表的是一種安逸,警覺性可能就要拉高一些
我只是想押韻 XD,其實是想對這問題不予置評
期待很久了,頂著校排 2% 的光環,考到學校了還不好好玩一波;也是,努力過後給自己獎勵並不為過;直到重考考上成大,漸漸地發覺厲害的人並不特別執著於課業耀眼。
這和普遍人上大學就比較不重視功課有些相似的地方
先不說想在課業上躲懶,哪裡有人有活動就往哪去,畢竟都聽別人說大學就要交朋友、結識人脈;大家的時間基礎相同,為何四年後有的人可以繼續發光發熱,有的人卻開始擔心未來在職場上的遭遇和待遇?
個人心得:這和「時間分配」有很大的關聯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哪裡和當初想的不一樣;同樣是交朋友,有的人會抓好目的認識他想認識的人,保持一定程度的聯絡和交換關係;有的人反而變成應酬,為去而去、為做而做,接著幾個月後發現自己「投資」好像不太對味。
現在我比較不鼓勵只秉持著「交換」概念認識人,除了追求「必須」和效率。
同樣是玩樂,有的人就會扣準目標,樂在一件想完成的事上
有的人則是哪裡有幻想憧憬哪裡去,不甚清楚內心答案而做,雖然有一定成果,卻成了別人成就的墊腳石,弄一個不好得罪誰,連付出的時間想回收也沒了,得不償失。
準備大考之前,可以先問問自己:
  • 讀者大學想追求什麼:球隊、社團會多有趣,你想要怎麼玩
  • 「做這件事」的理由是什麼,有沒有比建立人脈、情感更好的答案
  • 預計辛苦整個學期後想得到什麼,會不會是屬於自己的作品

為什麼要讀書

這個自己都問到快爛掉的問題,讀者要不試著給自己一個合理又舒服的說法吧。
所以讀書的目的 ... 並不是品嘗書香嗎?
讀者大概不意外,台灣是很功利主義的社會: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包括讀書在內,都必須要能看到實質的價值,才有理由去做;讀大學也是,我們是相信自己的未來會更好而來。
只可惜現階段能問出的問題也僅只是:讀這個可以做什麼
其實不是一個系可以「做什麼」,除了少數特定的職能導向科系,如:醫學系、牙醫系等以外,還是以學術研究為目標。(當然,學術點不同,只是有的科系會很直接的聯想到對應職業)
如果我們會想像工作大多也都是講究「務實」面,兩者之間不就有些矛盾。
我們在大學裡所倚靠的是這些稱之為「理論」的東西,因此並不是大學教授不願意回答讀者畢業後可以做什麼工作;如果我是教授,當然希望學生在底下是遊刃有餘地做研究,這麼想賺錢又何必要讀大學呢
幫自己設計一個能喜歡讀點書的理由吧。
而且是可以支持讀者隨時能走下去的好理由;不會總是一提到讀書,就渾身不對勁,想睡覺、想逃離。
這樣要考出一個好的成績也不會是太困難的事。
那我在「高中/重考」的時候,又為什麼選擇讀書?
對我而言,進到成大之後所認識的人、事、物都有著和從前不同的距離和質量
讀書不是專門追求「幹嘛」,反而善用課後的時間,那麼不僅是學業,課外學習質感和程度也會有所提升。
換言之,如果讀大學還很十分在乎課業,這是讀者對自己負責任的一個表現;但我會更加注意:是不是再多學點什麼,帶走的就不只是一張紙
那當選擇了成大 ,可以實現我想要的生活嗎?(場合任意代換)

侷限住的一些想法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選擇」不涉及對、錯,但有好、壞之分。這是記了很久的一段話。
背後的概念是:對於別人的選擇,確實無從干涉,也無從評論起;可是不得不承認,如果每個人都選的是「最好的」選擇,那社會的階級感又是怎麼發生的?對吧,照理說,我們的選擇不會「不對」。
就好像理工至上的想法,似乎在另一群高薪人的眼中是「奴工」的代表,有不對嗎,也不至於,可是就是有一群人覺得不適合自己,這個「覺得」就是關鍵。
那麼讀者你呢:如果每個可能的選項都沒有不好,怎麼選
往後,除了學校、科系的選擇,大學期間想挑戰自己的什麼地方,以及課業之於自己的那份理由,當你去屏蔽外界的聲音帶來的影響,會發現其實思考這些問題的時間相當充裕,不會有人逼自己給出一個合理的交代。
會逼自己要焦慮的只有自己的頭腦,還有對讀者一無所知的人群
所以凡決定一件事,比如寫作,好還是不好?要先告訴讀者的是,有可能會被討厭、可能被退追蹤、可能看不到寫作的盡頭、可能會靈感枯竭,這樣還要練習寫作嗎?
想通的人就會回答 (類似) 說:我沒有說要出書,也沒有說要世俗名利,整理整理書評是對反映、呈現自己的學習成果。
這樣,就可以回到原題了:我們為什麼讀書。
...

專題推廣

特意挑選一張美美的圖片唷
讀者可以如何 follow 到各種最新作品呢,記得先登入 Google,然後:
  • 點點「追蹤專題」,同系列作從此不漏接
  • 如果是「追蹤我」,還能涉獵到少見又容易登榜的心路歷程文章
  • 簡單的點「愛心」,表達對主題的喜歡或給我的鼓勵也很歡迎唷
avatar-img
22會員
316內容數
致力於做內容的專題,專注書寫人際觀察與自我議題,應酬者需慎入;無開啟文內廣告穿插,可舒適閱讀,文章轉載不讓著作權,來信詳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量測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有些同學在決策的時候會以為是自己做的決定,實際上腦中架構仍可能是來自周遭環境的驅使。
有些同學在決策的時候會以為是自己做的決定,實際上腦中架構仍可能是來自周遭環境的驅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當我們在念高中時,對於文理組的選擇總是讓人感到徬徨。有些人天生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但是有些人則不溫不火,不確定自己擅長的是否喜歡,不確定自己喜歡的是否擅長,應該說人有百百種,選擇什麼路線或者說法對自己比較有利,那就會自然去做其中的選擇。 最常見的理科diss文科的說法叫做「不就是因為念不下去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學習不該是一場吃苦能力的比賽,當學生可以放棄自己討厭的科目,將時間完全投入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時,學習就會是邁向自己期待的未來,塑造理想自己的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Thumbnail
不論是對即將畢業的學生或是在職人士,這個選項似乎都會短暫地列入你職涯發展的清單上,接著就取決於自己的繼續念研究所的目的是什麼了。 這篇文章探討了就讀研究所對於薪資成長、升遷機會和人脈資源的影響,以及往學術路線發展的可能性。無論你的動機是什麼,這篇文章都將對你做出明智的選擇提供了相關資訊。
Thumbnail
大學「選校vs.選系」一直是台灣高中生的一大難題,這篇文章想從一位大四學姊的角度與今年學測準備放榜的高三生聊聊「選校、選系」這件事,希望每個高三生都能進入屬於自己的理想校系!  
Thumbnail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Thumbnail
「讀高中未來比較有出路」、「讀高中就是比較會讀書」相信這兩句話應該是挺常聽見的,甚至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不會讀書的人才去讀高職」。眼看著時間一天一天的流逝,會考距離現在剩不到90天,又到每年國中生拼命奮鬥的時候,就讓我們來談談高中職。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Thumbnail
在選大學校系,甚至是選擇職業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關注產業前景跟工作報酬,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的熱情在何處?如果沒有熱情,連持續學習該領域都顯得困難,又要怎麼做到在產業中競爭呢?不是別人做的工作看上去好就是好,自己過得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也無須和他人比較。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當我們在念高中時,對於文理組的選擇總是讓人感到徬徨。有些人天生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但是有些人則不溫不火,不確定自己擅長的是否喜歡,不確定自己喜歡的是否擅長,應該說人有百百種,選擇什麼路線或者說法對自己比較有利,那就會自然去做其中的選擇。 最常見的理科diss文科的說法叫做「不就是因為念不下去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學習不該是一場吃苦能力的比賽,當學生可以放棄自己討厭的科目,將時間完全投入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時,學習就會是邁向自己期待的未來,塑造理想自己的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Thumbnail
不論是對即將畢業的學生或是在職人士,這個選項似乎都會短暫地列入你職涯發展的清單上,接著就取決於自己的繼續念研究所的目的是什麼了。 這篇文章探討了就讀研究所對於薪資成長、升遷機會和人脈資源的影響,以及往學術路線發展的可能性。無論你的動機是什麼,這篇文章都將對你做出明智的選擇提供了相關資訊。
Thumbnail
大學「選校vs.選系」一直是台灣高中生的一大難題,這篇文章想從一位大四學姊的角度與今年學測準備放榜的高三生聊聊「選校、選系」這件事,希望每個高三生都能進入屬於自己的理想校系!  
Thumbnail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Thumbnail
「讀高中未來比較有出路」、「讀高中就是比較會讀書」相信這兩句話應該是挺常聽見的,甚至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不會讀書的人才去讀高職」。眼看著時間一天一天的流逝,會考距離現在剩不到90天,又到每年國中生拼命奮鬥的時候,就讓我們來談談高中職。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Thumbnail
在選大學校系,甚至是選擇職業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關注產業前景跟工作報酬,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的熱情在何處?如果沒有熱情,連持續學習該領域都顯得困難,又要怎麼做到在產業中競爭呢?不是別人做的工作看上去好就是好,自己過得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也無須和他人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