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風景,繪筆下的風土紀行:Allen 帶你預覽 2022梅樹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歷史串接土地的記憶,用藝術淬鍊時代的雋永 — 出自 2022梅樹月手冊

raw-image

對我來說,李梅樹紀念館所舉辦的梅樹月活動一直以來都是一場台灣文化與歷史的大型發掘現場,無論是早期的梅樹月由李梅樹等前輩藝術家與三峽地方藝術家、工藝家等創作者的跨時代對話,或是到了近年在台灣美術史上面的對於前輩藝術家們的不斷探尋。每一屆的展覽都透過這個平台建構出了屬於三峽、屬於「李梅樹」的獨特敘事架構,許多埋藏在茫茫大海的「失落碎片」就藉由這個機會得以被挖掘出來,展現在世人面前,並嘗試在這廣闊的美術史中拼上這一小塊的碎片。

raw-image

以2018年梅樹月為例,當年所展出的鹽月桃甫相關展品,除了重新梳理鹽月桃甫在台灣的創作脈絡,同時也系統性的彙整了日本藝術家與台灣前輩藝術家兩者如何觀看與紀錄台灣原住民的生活與面貌;但最令人稱道的還是在這次展覽中展出了「鹽月桃甫〈德川家康『邦查』 國人引見圖〉(1923)」這張塵封庫房裡近90載的作品,在展覽前夕卻因緣際會下被發現並「重新入藏」,除了畫本身的神奇故事外,畫中的內容更是呈現了一個重要的歷史畫面;畫作的重新面世為藝術史、文化史的建構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與線索。

想了解更多關於〈德川家康『邦查』 國人引見圖〉重新入藏經過的朋友可以去聽聽講座喔!
講座連結:https://youtu.be/x3BnBkTsZJY

raw-image

除了2018梅樹月以外還有更多不同的故事,透過梅樹月被挖掘出來,如果對於歷年梅樹月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聽聽看 4/18 【Allen 的共學計畫】用藝術說土地的故事:梅樹月。美術月,講座中摘要介紹了每一屆梅樹月的特點與展覽,可以讓你快速瞭解這幾年梅樹月的變化。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_THbTz40smU

2022梅樹月 時代風景 — — 繪筆下的風土紀行

raw-image

前面講了這麼多重點還是回到2022的梅樹月,今年以時代風景 — — 繪筆下的風土紀行為題,匯聚了日籍藝術家石川寅治(1875–1964)與南薰造(1883–1950)以及台灣前輩藝術家楊造化(1916–2007)、廖德政(1920–2015)、李梅樹(1902–1983)、楊三郎(1907–1995)、陳英聲(1898–1961)與陳清汾(1910–1987)等人筆下的風景作品,更特別的是特別展有兩位來自英國的探險家:自英國的自然學者柯靈烏(Cuthbert Collingwood,1826–1908)及英國皇家海軍軍醫克里(Edward H. Cree,1814–1901)兩位對於台灣的寫生與紀錄,讓我們得以瞥見 19 世紀的外國人是如何看見台灣的。

2022梅樹月的展覽陣容,集齊了英國、日本與台灣三個不同國家的人們共同呈現他們筆下的風土民情。在日籍藝術家跟台灣前輩藝術家之間,交互連結的師生關係、人際網絡在前人們都已離去的今日,透過作品並陳在同一個空間之中,之前隱約的連結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觀賞趣味。而探險者的真實筆觸與藝術家的創作語彙同時陳列,也形成新的連結與觀看方式,讓我們能從另一種觀點重新認識過去的台灣風情。

講這麼多,總之來看就對惹啦!
下面來寫一下展覽的基本訊息。

2022梅樹月展覽資訊

  • 時間:2022/4/23 -6/5
  • 展覽點:李梅樹紀念館(特展期間僅周一休息)
  • 主題|[1] 旅人的視野 — — 近代畫家的風景謳歌
  • 主題|[2] 探險家的寫生簿 — — 十九世紀臺灣風貌
  • 展覽點:國立臺北大學(北大草原)
  • 主題|大地的彩顏 — — 調色盤裡的風土民情

講座訊息:
講座地點皆在李梅樹紀念館,講座訊息以李梅樹紀念館FB李梅樹紀念館官網為主

  • 5/1 畫筆下的淡水與觀音山 主講者:蕭文杰
  • 5/7 旅行的意義:陳英聲與藍蔭鼎的東北亞寫生之旅 主講者:劉錡豫
  • 5/14 台灣風景畫的誕生與解讀策略 主講者:廖新田
  • 5/21 藝術家的摩登之旅 主講者:蔡家丘
  • 5/28 以畫家之眼看世界:談旅日前輩畫家楊造畫的繪畫人生與風景 主講者:周天龍、周怡君
raw-image

講了這麼多,總之撥空看來看就對啦!
更多今年梅樹月挖掘出的有趣故事,等你到現場親自眼見為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len Vtuber的沙龍
5會員
32內容數
「Allen 的共學計畫」嘗試以vTuber這個介面出發,邀請不同的夥伴們分享他們各自擅長的領域,開展出各種多元系列的內容,並透過這個頻道形成一種跨領域的交流與共進。
Allen Vtube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7
第一回百百百文季圓滿落幕,感謝所有投稿的夥伴。本文會收錄所有投稿文章的連結,歡迎大家可以透過本文去看大家的投稿喔!
Thumbnail
2023/08/17
第一回百百百文季圓滿落幕,感謝所有投稿的夥伴。本文會收錄所有投稿文章的連結,歡迎大家可以透過本文去看大家的投稿喔!
Thumbnail
2023/07/27
「百百百文祭」是一個 300 字的短文創作活動,文章內容可以是散文、新詩;紀實、評論或是虛構,沒有限制,歡迎投稿! 第一回百百百文祭,請大家以「夏時夏景」為主題,書寫炎炎夏日讓你印象深刻的時光與景色
Thumbnail
2023/07/27
「百百百文祭」是一個 300 字的短文創作活動,文章內容可以是散文、新詩;紀實、評論或是虛構,沒有限制,歡迎投稿! 第一回百百百文祭,請大家以「夏時夏景」為主題,書寫炎炎夏日讓你印象深刻的時光與景色
Thumbnail
2023/05/11
AMD Ryzen 筆電系列 CPU 在上兩個世代,面對 Intel 大小核心的多核優勢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但這次 Zen 4 再次將規格推上了 16 核心全大核,以 R9 7945HX 正面迎戰 Intel 13 代CPU!
Thumbnail
2023/05/11
AMD Ryzen 筆電系列 CPU 在上兩個世代,面對 Intel 大小核心的多核優勢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但這次 Zen 4 再次將規格推上了 16 核心全大核,以 R9 7945HX 正面迎戰 Intel 13 代CPU!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從「海產」與「攝影」的角度切入,帶領參加者從書中出發,走訪基隆巷弄、客家足跡,認識那些基隆與北埔的前世今生。
Thumbnail
從「海產」與「攝影」的角度切入,帶領參加者從書中出發,走訪基隆巷弄、客家足跡,認識那些基隆與北埔的前世今生。
Thumbnail
在台展規劃之初,官方亦有考量到台灣美術發展的不足,而從日本商借帝展作品,引薦殖民母國的藝術發展,作為參考展出,卻衝擊了台灣保守的傳統美術生態,間接地觸動畫壇的吸收與融合。
Thumbnail
在台展規劃之初,官方亦有考量到台灣美術發展的不足,而從日本商借帝展作品,引薦殖民母國的藝術發展,作為參考展出,卻衝擊了台灣保守的傳統美術生態,間接地觸動畫壇的吸收與融合。
Thumbnail
此次展覽重啟台展時光,以台展95命名,展示日治時期藝術家們的年代,展出李石樵作品包含《大將軍》、《田家樂》、《市場口》、《李石樵畫室》、《張星建肖像》等畫作。戰後的李石樵,心中藏著一些當時局不能說的話,畫中也可以看出對於前輩們的掛念以及自己在戰後對於國家的社會現況的描繪。
Thumbnail
此次展覽重啟台展時光,以台展95命名,展示日治時期藝術家們的年代,展出李石樵作品包含《大將軍》、《田家樂》、《市場口》、《李石樵畫室》、《張星建肖像》等畫作。戰後的李石樵,心中藏著一些當時局不能說的話,畫中也可以看出對於前輩們的掛念以及自己在戰後對於國家的社會現況的描繪。
Thumbnail
身為台灣人,怎麼可以只知道梵谷、畢卡索、雷諾瓦?
Thumbnail
身為台灣人,怎麼可以只知道梵谷、畢卡索、雷諾瓦?
Thumbnail
以歷史串接土地的記憶,用藝術淬鍊時代的雋永 — 出自 2022梅樹月手冊
Thumbnail
以歷史串接土地的記憶,用藝術淬鍊時代的雋永 — 出自 2022梅樹月手冊
Thumbnail
近幾個月臺灣的本土文化與藝術最熱門的展覽,可能就是這一場了。這一檔展覽其實延續於近年來興起的臺灣本土文藝風潮,因為過去的時空背景的影響,臺灣的本土藝術並沒有被極力的推廣,甚至在我學生時期,如果不是我們高中蓋了雨賢館,紀念背包印了水牛,那我可能從來都不會知道鄧雨賢或者謝里法。
Thumbnail
近幾個月臺灣的本土文化與藝術最熱門的展覽,可能就是這一場了。這一檔展覽其實延續於近年來興起的臺灣本土文藝風潮,因為過去的時空背景的影響,臺灣的本土藝術並沒有被極力的推廣,甚至在我學生時期,如果不是我們高中蓋了雨賢館,紀念背包印了水牛,那我可能從來都不會知道鄧雨賢或者謝里法。
Thumbnail
關於雕塑藝術家黃土水與《甘露水》顛沛流離的歷史,仔細去查然後閱讀才是比較有意義的事情.... 不過我最有感覺的是找到塵封許久的雕塑後,協助修復的日籍修復師,同時也具雕刻家身分的 森純一 老師所說的話:
Thumbnail
關於雕塑藝術家黃土水與《甘露水》顛沛流離的歷史,仔細去查然後閱讀才是比較有意義的事情.... 不過我最有感覺的是找到塵封許久的雕塑後,協助修復的日籍修復師,同時也具雕刻家身分的 森純一 老師所說的話:
Thumbnail
1920年,距今百年了,孕育我們爺爺甚至曾祖父的年代,更是台灣文化轉變與革新的時代,奠定台灣文學的基礎。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社會風氣劇變,人們因而變得戰後的迷惘,在作品上呈現了戰後的黑暗與混亂,並且打破秩序,漸漸開始懷疑舊有的文化風氣,達達主義誕生,女權運動的開端,平權意識抬頭,世界不同於以往的
Thumbnail
1920年,距今百年了,孕育我們爺爺甚至曾祖父的年代,更是台灣文化轉變與革新的時代,奠定台灣文學的基礎。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社會風氣劇變,人們因而變得戰後的迷惘,在作品上呈現了戰後的黑暗與混亂,並且打破秩序,漸漸開始懷疑舊有的文化風氣,達達主義誕生,女權運動的開端,平權意識抬頭,世界不同於以往的
Thumbnail
『 藝術家永遠在封存時間,最後達到永垂不朽。』 北師美術館這檔收錄了台灣1920年代以來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的藝術家。本篇著重於此檔展覽下1920年代的歷史脈絡,以及藝術家的精神。並分享觀展後的衍生閱讀資料,讓觀者一起認識1920台灣藝術最輝煌的時代。
Thumbnail
『 藝術家永遠在封存時間,最後達到永垂不朽。』 北師美術館這檔收錄了台灣1920年代以來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的藝術家。本篇著重於此檔展覽下1920年代的歷史脈絡,以及藝術家的精神。並分享觀展後的衍生閱讀資料,讓觀者一起認識1920台灣藝術最輝煌的時代。
Thumbnail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是展出台灣日治時期下繪製台灣風景的日本畫家、和台灣本地的美術家、美術學子那些過往的畫作,以及費盡心力找回那曾經以為消逝的台灣20世紀的藝術一角,並且講述一位位台灣畫家讓日本畫壇驚艷登上日本最高藝術殿堂「帝國美術展覽」入選的台灣藝術家的故事。
Thumbnail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是展出台灣日治時期下繪製台灣風景的日本畫家、和台灣本地的美術家、美術學子那些過往的畫作,以及費盡心力找回那曾經以為消逝的台灣20世紀的藝術一角,並且講述一位位台灣畫家讓日本畫壇驚艷登上日本最高藝術殿堂「帝國美術展覽」入選的台灣藝術家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