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滅亡一個國家:隋國滅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的俄烏戰爭讓我想寫一些關於「如何滅亡一個國家」的策略,雖然都是古代的案例,但古代案例的好處就是很多枝微末節的東西已經被自然的消失了!留下的是一些比較宏觀的東西。目前想得起來的例子有:
  春秋時代:
  管仲滅小國,主要用經濟戰的策略。
  吳國打楚國,是差一點滅了,因此也加以收錄。
  越國滅吳國,使用了多種計謀。
  戰國時代:
  趙國滅中山(第二次滅中山),靠的是人多勢眾,聯合燕國、齊國合攻。
  齊國滅宋。
  秦國滅各國。譬如滅趙,除了軍事實力還使用了反間。
  先秦以後:
  魏國滅蜀。
  隋朝滅陳。等等。
  主要收錄有不單單軍事力量在其中起作用的案例。
  接著可能也會出一系列「如何奪權」的策略,探討一下古代的權臣究竟是怎麼一步一步把權力掌控在自己手上,最終篡位成功的。這其實就是從內部滅亡了一個國家。所以在這裡一併提一下。目前想起來的例子有:
  春秋戰國:
  田氏篡齊國,田氏如何從外來的臣屬,經過數代努力終於拿下齊國的。
  六家分晉,晉國六將軍怎麼從掌握軍權一路削弱公族力量,最終三家分晉瓜分了晉國的。
  魯國三桓,魯國三桓沒能篡位成功,但三桓的家臣楊虎差點一次直接把家族、國家拿到手了。怎麼辦到的?
  宋國皇喜篡位。
  春申君事件。
  先秦以後:
  王莽篡漢,王莽奪得權力的過程。
  司馬懿奪權。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等等等。
  當然,行有餘力就會講講當代的例子。
  今天先講一下隋朝的小例子:
  隋朝時期,隋文帝楊堅曾經詢問高熲討伐陳國的策略,高熲回答說:「江北地域寒冷,田間收割較晚;江南地域溫熱,水田比較早熟。因此度量他們將要收割田地的時機,略微徵調士卒馬匹,聲言將要掩襲陳國,他們一定會駐紮兵力以為守禦,這樣就足以讓他們荒廢農時了。而當他們已經聚集了軍隊之後,我軍便解散徵調的軍隊,如此一而再、再而三,讓他們習以為常。那麼以後我軍再次徵集士兵的時候,他們一定不會相信我軍會有所動作了;等待他們如此猶豫的頃刻,我軍便渡過江河,登陸作戰,軍隊的士氣便可以得到加強。又江南土壤較薄,房舍周圍多種植竹茅,而所有的物資積蓄,都不是用地窖做為儲存之處。我軍可以秘密派遣間諜,憑藉著風力縱火,等待他們一修建完畢之後,便再一次縱火燒掉它。如此不出數年,他們的錢財與人力就會全部被我軍耗盡了。」
  隋文帝實行了他的策略,於是陳國日益衰弱。七年之後(開皇九年,589年),晉王楊廣大舉討伐陳國,以高熲為元帥長史,三軍的行動都聽從高熲的指揮決斷,隋軍便如期的滅掉了陳國。(〈隋書.高熲傳〉)

分析

  高熲滅陳國總共花了七年,主要是先花時間實行戰略誤敵,並且不停利用種種戰術手段削弱敵人的經濟實力。最後再動用軍事力量加以摧毀!
  高熲不停的利用間諜去焚燒敵人的戰略物資,敵人重修了就再燒,就好像植物每長出一片葉子就把它摘掉,植物沒多久就得死去一樣。不停的放消息說要攻擊陳國,讓他們的人民荒廢農時,這一點利用了南北方氣溫對於植物生長影響的天然形勢。人民這樣兩地跑,容易形成民怨,也會形成部分農地無法收割的情況,使糧食產量大減,人民有離心。產量大減又被燒掉,最終必然沒有足夠的物資來做決戰。這些都是針對敵人人民心理與物資的長久攻擊行動。
  所以高熲的戰略主要有幾個方向:
  一、不停的消耗敵人的經濟實力,尤其糧食,既要減少它的生產,又要燒毀它已經積累的。
  二、製造敵人人民的怨氣。因為其實陳國聚集了軍隊,也是可以對隋國發動攻擊的。但如果一直不攻擊,所有徵集士兵的行動就會變成擾民的行動。人民的收入受到影響,不可能不埋怨政府!
  三、使用心理戰,讓陳國的軍隊對隋國徵調軍隊的事情習以為常,喪失戒心。同時多次讓它們的軍隊聚集後又解散,讓士兵產生厭倦與疲倦的心態。
  四、等陳國被嚴重削弱之後,發動軍事總攻,進行奇襲!一舉滅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133內容數
本專題有兩類文章:一是考證古籍文字的正誤,一是考證先秦諸子的成書年代與真偽。懂得文字的正確或其他可能的解法,才有機會正確的理解古籍。目前考證的文字已經有數千篇,考證書籍真偽的專書已經有數本。並已徹底解決了孫子、老子、文子等等公案。但有些考證尚未成書,考量生活環境,很多成果恐怕難以成書,因此開了這個專題加以發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朔雪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所以遇到這類問題,先思索敵人的優勢是憑藉敵人自身而來,不可分割的,還是憑藉可與敵人分離的外在事物。如果是外在事物,有沒有辦法讓敵人無法使用?通常,一個好的策略就會在逐步深思之後自然湧現了。
賀拉斯在危急關頭巧妙利用敵人生理上的劣勢,拉開距離,從而達到分散敵人兵力的效果。 因此,如果人類「放棄思考」,即使解決方法存在,也只能悲慘的躺下了!
「制約敵人力量.癱瘓.軍事」這些是策略的分類標籤。講述「軍事」領域採用「癱瘓」策略來「制約敵人力量」的做法。 分析 多數人往往不能思考全局,而以為應該針對敵人本身進行攻擊,未曾系統思考敵人整體。以至於常常把弱敵打成強敵!
在職場上,讓屬下為了自身利益去努力工作,會比強制讓下屬去做某件事的效果更好。股票期權制度就是其中一種方法。 這裡則是要介紹一種思考方法,可以讓人自動的去做某些事情來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而又不至於遭遇抵抗、不滿情緒。
避實而擊虛,避堅而攻脆,避難而攻易。善於用兵的人,攻擊堅固時(實)的敵人就會遭受阻礙,突擊脆弱時(虛)的敵人就會收到神效;所以攻擊敵人的脆弱處則堅固的敵人也變脆弱了,攻擊敵人的堅固處則脆弱的敵人也變堅固了。
相比於《策略的哲學》主要集中在中國古代的政治與軍事領域方面的策略運用,這個專題則會把觸角往世界範圍與各個領域進行探索。包括醫療策略、動植物生存策略、企業經營策略、職場策略等。
  所以遇到這類問題,先思索敵人的優勢是憑藉敵人自身而來,不可分割的,還是憑藉可與敵人分離的外在事物。如果是外在事物,有沒有辦法讓敵人無法使用?通常,一個好的策略就會在逐步深思之後自然湧現了。
賀拉斯在危急關頭巧妙利用敵人生理上的劣勢,拉開距離,從而達到分散敵人兵力的效果。 因此,如果人類「放棄思考」,即使解決方法存在,也只能悲慘的躺下了!
「制約敵人力量.癱瘓.軍事」這些是策略的分類標籤。講述「軍事」領域採用「癱瘓」策略來「制約敵人力量」的做法。 分析 多數人往往不能思考全局,而以為應該針對敵人本身進行攻擊,未曾系統思考敵人整體。以至於常常把弱敵打成強敵!
在職場上,讓屬下為了自身利益去努力工作,會比強制讓下屬去做某件事的效果更好。股票期權制度就是其中一種方法。 這裡則是要介紹一種思考方法,可以讓人自動的去做某些事情來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而又不至於遭遇抵抗、不滿情緒。
避實而擊虛,避堅而攻脆,避難而攻易。善於用兵的人,攻擊堅固時(實)的敵人就會遭受阻礙,突擊脆弱時(虛)的敵人就會收到神效;所以攻擊敵人的脆弱處則堅固的敵人也變脆弱了,攻擊敵人的堅固處則脆弱的敵人也變堅固了。
相比於《策略的哲學》主要集中在中國古代的政治與軍事領域方面的策略運用,這個專題則會把觸角往世界範圍與各個領域進行探索。包括醫療策略、動植物生存策略、企業經營策略、職場策略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且看蘇秦悟道後的戰國歷史在同一個期間如何快速演變:公元前314年,齊宣王乘燕國內亂派兵攻占燕國,「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孟子·梁惠王下》,燕王 嘩也被齊軍殺死。 燕國幾乎滅國,直到西元前311年,趙武靈王才決定要派兵護送燕公子職回國即位復國,是為燕昭王(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11-前279年)
Thumbnail
每一個「非禪讓」的王朝末年,崩盤基本體現在哪上呢? 基本體現在財政上。 能征上來的稅越來越少,花出去的開銷越來越大,消耗你的勢力越來越多。 最終,王朝破產了。 東漢的最終覆滅,也是如此。 前面我們說了東漢的軍事開國、冰期和外交、官僚仕途組織、外戚、士族與宦官,基本上將這個普通人學歷史時非常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從晚唐的藩鎮割據,地方擁兵自重,至五代時期的篡弒不絕,五十年間不斷更換君主,除了反映軍人干政帶來的政治動盪,也解說了政府措施難以貫徹落實,社會經濟難有所作為。五代的後周政權,政治稍為安穩,地方割據勢力也趨向收歛,然而未見成果,禁軍主帥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政變,以黃袍加身奪權,是為宋太祖。北宋政權不是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左 傳 【燭之武退秦師】     晉、秦合攻鄭國,鄭國派燭之武見秦伯。     燭之武說:「鄭國知道快要滅亡了。秦國如果以鄭國為邊邑,中間還夾著其他國家,您也知道這其中的難處。哪裡需要滅亡鄭國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鄰國增加國土,您就少了土地呀。何況晉國一方面往鄭國開疆闢土,一方面有往西邊侵占土地。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且看蘇秦悟道後的戰國歷史在同一個期間如何快速演變:公元前314年,齊宣王乘燕國內亂派兵攻占燕國,「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孟子·梁惠王下》,燕王 嘩也被齊軍殺死。 燕國幾乎滅國,直到西元前311年,趙武靈王才決定要派兵護送燕公子職回國即位復國,是為燕昭王(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11-前279年)
Thumbnail
每一個「非禪讓」的王朝末年,崩盤基本體現在哪上呢? 基本體現在財政上。 能征上來的稅越來越少,花出去的開銷越來越大,消耗你的勢力越來越多。 最終,王朝破產了。 東漢的最終覆滅,也是如此。 前面我們說了東漢的軍事開國、冰期和外交、官僚仕途組織、外戚、士族與宦官,基本上將這個普通人學歷史時非常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從晚唐的藩鎮割據,地方擁兵自重,至五代時期的篡弒不絕,五十年間不斷更換君主,除了反映軍人干政帶來的政治動盪,也解說了政府措施難以貫徹落實,社會經濟難有所作為。五代的後周政權,政治稍為安穩,地方割據勢力也趨向收歛,然而未見成果,禁軍主帥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政變,以黃袍加身奪權,是為宋太祖。北宋政權不是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左 傳 【燭之武退秦師】     晉、秦合攻鄭國,鄭國派燭之武見秦伯。     燭之武說:「鄭國知道快要滅亡了。秦國如果以鄭國為邊邑,中間還夾著其他國家,您也知道這其中的難處。哪裡需要滅亡鄭國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鄰國增加國土,您就少了土地呀。何況晉國一方面往鄭國開疆闢土,一方面有往西邊侵占土地。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