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換」策略的前提是,一個框架只能結合單一元素,當框架已經與一個元素結合之後,便無法與其他元素結合。在醫學上也被廣泛使用,如用種牛痘的方式避免得天花(替換天花)、用乙醇解救酒精中毒(替換甲醇)等。(日後補坑)在軍事上更是常用的招數,其中「換將」就是常用的替換策略之一。因為主將的位子是單一的,在這個位子上的只能是一個人。
使用這種策略的目的在於自己確定無法讓敵軍主將犯下錯誤,因此為了讓敵人露出破綻,以讓我方取勝,便找準時機,利用反間、心理戰宣傳等招數離間敵軍君主(能換將的人)與主將之間的關係,迫使君主自己把將軍換掉。我方再針對新的將軍進行攻擊。這樣的例子有在開戰前就做的,如伍子胥攻楚國;也有在開戰後才做的,如田單復國、長平之戰、滅趙之戰等。通常開戰後才做的,是因為嘗試過後知道敵方主將確實不容易犯錯,才開始用計。要在開戰前使用,那表示情報工作已經非常到位,並且具有預測的智慧,不用嘗試即可先行用計。
以下是相關例子的簡述:
伍子胥攻楚
前506年,吳王闔閭、伍子胥、孫武率領吳國軍隊進攻楚國,進入楚國前,伍子胥採用心理戰,使人去楚國放話說:「如果採用子期(司馬子期)當將軍,就會攻擊楚國;如果採用子常(囊瓦)當將軍,就會退兵!」楚王與貴族們不知道是伍子胥心理戰計謀,以為是吳國軍隊害怕囊瓦,竟採用囊瓦當將軍。最終,吳國軍隊順利擊敗不能獲得士兵擁護、不懂軍事藝術的囊瓦大軍,進兵圍攻楚國首都,楚昭王出逃,楚國首都被吳國軍隊順利攻下。(楚強吳弱)
田單反攻
前284年,秦昭王為了報復齊湣王陷害他獨自稱西帝而被多國圍攻的事情,默許齊國主導攻滅宋國一事。宋國被滅之後,引發其他國家恐慌與不滿。於是秦昭王又連繫了之前在齊宣王時期被齊國將軍匡章打舉進攻的燕國,讓燕國主導多國攻擊齊國的行動。最終在這一年,齊國軍隊大敗,齊湣王被殺。樂毅率領的燕國軍隊獨自留在齊國收拾尚未被攻下的城市,因此與田單對壘,相持數年,樂毅也攻不下田單所防守的即墨城。田單知道無法讓樂毅露出破綻,要打敗燕國軍隊的唯一方法只剩下換掉樂毅。
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繼位。機會終於來臨。田單相準樂毅與燕惠王之前有嫌隙,因此採用反間計到燕國首都宣傳說:「齊國的城堡還不能攻下的只剩下了兩個啊!然而之所以遲遲不攻下的原因,聽說是因為樂毅跟燕國的新王有嫌隙,因此想要把軍隊留在齊國,自己在齊國南面稱王。齊國人所擔憂的是恐怕其他的將軍來主導戰爭啊!」燕惠王本來就跟樂毅有嫌隙,聽說這種謠言,加上剛剛繼位,大軍在外,擔憂與嫌隙一起作用之下,便派騎劫去取代了樂毅。樂毅知道真相之後,害怕燕惠王利用這個藉口殺掉他,也不敢回到燕國,就投奔趙國去了。田單於是又利用幾次心理戰讓騎劫激怒自己的人民與軍隊,最終用火牛陣助攻,大敗騎劫,接著便收復故土成功(燕強齊弱)。
長平之戰
前260年,長平之戰前,趙國老將廉頗建築堡壘,採取戰略守勢,秦軍左庶長王齕無法突破廉頗的壁壘。於是秦昭王用重金賄賂趙孝成王寵臣郭開,行使反間計。在趙國首都邯鄲四處宣傳說:「秦國所害怕的只有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當主將而已,廉頗很容易處理,就快要投降了啊!」
趙孝成王不懂軍事,又怨怪廉頗不主動出擊,加上當初趙奢之所以被封為馬服君,正是因為閼與之戰時(趙惠文王在位,趙孝成王之父),廉頗、樂乘認為打不過秦國軍隊才讓趙奢出馬。而趙奢也不負所望,打敗了秦軍,於是被封為馬服君。現在趙奢已死,趙孝成王以為虎父無犬子,於是便中計換掉了廉頗,讓趙括率領趙國軍隊。秦國方面則偷偷把主將換成了白起,並嚴禁軍中洩漏此事,否則處死,以此讓趙括維持輕敵的態度。
白起採用天才戰略構思,決定用弱兵假裝戰敗把趙國主力軍全部引出堡壘,最終再將整個四十萬大軍包圍起來,斷絕其糧食,困斃趙軍。為了達到這個戰略目的,秦昭王親自出馬到河內郡,用賜民爵一級的方式徵調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前往支援包圍趙軍。趙括四十萬大軍最終竟被圍困而無法動彈,最後糧盡投降。白起選擇坑殺四十萬大軍,趙國從此元氣大傷。
秦國滅趙
前229年,趙國名將李牧幾次擊敗秦國軍隊的進犯。為了消滅趙國,秦王政於是花重金,賄賂趙幽繆王左右如韓倉、郭開、趙悼倡后,離間趙幽繆王與李牧,並最終讓趙幽繆王殺掉李牧。李牧死後三個月,趙國便被秦國大將王翦攻下,趙國滅亡。(秦強趙弱。)
小結
替換策略往往需要一些著力點存在才容易成功,譬如樂毅與燕惠王早前有嫌隙,燕惠王繼位而樂毅還在外面領重兵,這時候最經不起謠言的蠱惑。又如趙奢、廉頗的歷史裡,就有廉頗判斷失誤的例子存在,雖然趙奢已死,但其兒子趙括名聲在外,加上又是新王,戰事危急,於是容易被騙。李牧早年曾反對趙悼襄王迎娶趙幽繆王的母親趙悼倡后,趙悼倡后與趙幽繆王自然都懷恨在心。加上其他寵臣推波助瀾,已經達到權力頂峰的武安君(與秦國白起同號)李牧也只有死路一條。
替換策略「換將」的精髓就是看準時機、想盡辦法、利用間隙,讓敵軍君主換一個容易打的將軍過來。如果君主不中計,也可以採用暗殺敵軍主將的方式處理,只是難度更高並且容易引起警覺。孫子在〈孫子兵法.用間〉篇提到「人之所欲殺」是一種常見需求,殺掉一個不會犯錯的將軍從來就是一個打敗敵人的常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