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移居四形式―享受彈性退休生活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康健雜誌、2021年3月號專訪)你已經想過,退休後要如何生活嗎?「買房定居」並不是退休後的唯一選擇。短租長租民宿,或是和好友合購休閒度假小屋、大家輪流入住等,都是退休生活的新選擇,保有彈性、讓自己享受「島內移居」的逍遙生活。
你已經想過,退休後要如何生活嗎?「買房定居」並不是退休後的唯一選擇。短租長租民宿,或是和好友合購休閒度假小屋、大家輪流入住等,都是退休生活的新選擇,保有彈性、讓自己享受「島內移居」的逍遙生活。
專家分析,島內移居的大人有以下的共通點:出生在1945~1965年之間,現在年紀約在50~70歲的台灣嬰兒潮世代,這世代的人擁有高教育水平,和一定的社會地位與經濟能力,不甘於無所事事的退休生活,積極開展第三人生,而移居可能就是一種結果。
打破置產迷思,為生活增添活力
n 島內移居,享受與人生上半場不同的生活,不一定非要到另一個城市購地建屋才能圓夢。
牙醫作家、著有《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系列書籍的李偉文表示,發揮創意,其實有很多變通的方式,不一定要被房子綁住。
1 旅宿換環境,開心自在省麻煩
n 很多人退休後會到鄉置產,方便家人朋友偶爾去度假,但缺點是「反而被房子綁住」,每次度假前要整理、打掃,不如省下買房的錢,想度假再訂個民宿或租房。
李偉文說,自己認識一對年過70的夫妻,曾在台東長住2、3個月,「從農曆年前住到3月初,還特地昭告兒子和女兒,不用回老家團聚!」只要打破「一定要置產」的迷思,島內移居每次都能造訪不同地方、住不同風格的房間,開心自在又省時省力。
2 經營民宿,開拓交友圈
n 如果有置產,又已存夠養老金、較無經濟負擔的人,李偉文建議,可以將新宅經營成民宿,賺錢倒是其次,主要是能接觸、認識新朋友,移居不隱居,也特別適合個性外向的人。
3 合買度假套房,輪流入住壓力小
n 如果還沒退休、尚未取得財務自由,或是放心不下、孩子還沒離家獨立的人等,李偉文建議,可以邀約三五好友拿出暫時還用不到的閒錢,一起到大家心儀、離所住地不遠的地方買度假套房。
以台北市來說,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山區都有很適合的休閒度假或養生村,彼此輪流、一週住個2~3天,以漸進無壓力的方式準備退休生活,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4 大學城遊學旅居,重溫校園生活
n 近幾年,因為少子化、大學過多等問題,除了少數頂尖學府或位於首都圈的大學招生情況尚可,許多二、三線城市或社區型大學都面臨招生不足的困境,自然也就多出許多宿舍或空房。
李偉文建議,如果是有興趣繼續學習、進修的人,不妨短期(如3個月為1期),或1星期到大學修個幾堂課,住在宿舍或學校周遭,其他時間就可以在該城市旅遊,除了環境較為單純安全,也可以參加社團和年年輕朋友互動等,為生活增添活力。
保持生活重心,避免移居適應不良
n 島內移居,的確是退休生活的一種新興選擇,但專家提醒,移居也未必是所有問題的解方。李偉文說,自己也是碰過不少移居後,卻對新生活適應不良、最後反成負擔的人,因此他建議以下2點:
1.先嘗試短租、民宿,成本低又有自由度:
建議先嘗試短期租屋,或找個喜歡的民宿長住,把移居當作定點旅遊,體驗和原先不同的生活,優點是能保有彈性、自由度,所需費用也不會太高,約準備3~5萬元即可。
2.移居不見得適合終老:
島內移居其實還是比較像一種體驗新生活的方式,變動性高,所以李偉文建議,還是要提前思考,準備終老的場所,才不至於到身不由己的時候,造成自己和家人的負擔。
n 無論選擇什麼型態的生活方式,都必須找到生活重心,保有成就感,歸屬感和社會連結,否則移居生活也可能很空虛。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逢四月下旬雙胞胎女兒AB寶就會接到許多國中與小學時代好朋友的電話,相邀碰面之外,還希望能到家裡玩,看螢火蟲與欣賞油桐花。 AB寶一邊連絡著同學,一邊也希望先去探探路,看看螢火蟲出來沒。 其實螢火蟲生存所需要的清新空氣、清澈的溪水,沒有汙染的土地,不也是人類所需要的嗎?
    每年農曆三月,國曆四月時,全台灣最夯的事情就是媽祖遶境的活動,上至廟堂大官,下至庶民百姓,人人都爭相隨著媽祖神轎走上一段。 不過鎮瀾宮早在二十多年前已不太用「回娘家」這個說法,改成「進香」這個名詞。後來更改用遶境。 「進香」在廟與廟之間,其實含有下對上的含意。
    我們都知道,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了,台灣以全世界角度來看,都是非常少見的高山島,一個擁有兩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島嶼,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整個台灣就像是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山拼所組成的。
    「大自然今天把整條山徑, 鋪滿了油桐花, 像是一條白色的長地毯, 隆重,優美而熱情地將我引入幽林深處, 我微醉了,有那麼一剎那我認為自己脫離了軀殼, 輕鬆自在地通往美妙的境界。」 這些年油桐花越開越早,油桐飄花有人取名為「五月雪」,徐老師這麼描述著: 有位英國詩人曾經這麼寫著: 久久看著蝴蝶翻飛?
    當我還是一個小女孩, 我問我媽咪將來我會如何? 將來我會美麗嗎?還是會有錢? 媽媽告訴我: 世事多變化,未來怎麼能預料? 人生本來就是個謎, 世事多變化,世事多變化。 我們並不孤單,這是首先要體會的。 我們也許無法左右世界的變化,但是我們永遠可以選擇用什麼態度用什麼方法來面對它。
    每逢四月下旬雙胞胎女兒AB寶就會接到許多國中與小學時代好朋友的電話,相邀碰面之外,還希望能到家裡玩,看螢火蟲與欣賞油桐花。 AB寶一邊連絡著同學,一邊也希望先去探探路,看看螢火蟲出來沒。 其實螢火蟲生存所需要的清新空氣、清澈的溪水,沒有汙染的土地,不也是人類所需要的嗎?
    每年農曆三月,國曆四月時,全台灣最夯的事情就是媽祖遶境的活動,上至廟堂大官,下至庶民百姓,人人都爭相隨著媽祖神轎走上一段。 不過鎮瀾宮早在二十多年前已不太用「回娘家」這個說法,改成「進香」這個名詞。後來更改用遶境。 「進香」在廟與廟之間,其實含有下對上的含意。
    我們都知道,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了,台灣以全世界角度來看,都是非常少見的高山島,一個擁有兩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島嶼,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整個台灣就像是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山拼所組成的。
    「大自然今天把整條山徑, 鋪滿了油桐花, 像是一條白色的長地毯, 隆重,優美而熱情地將我引入幽林深處, 我微醉了,有那麼一剎那我認為自己脫離了軀殼, 輕鬆自在地通往美妙的境界。」 這些年油桐花越開越早,油桐飄花有人取名為「五月雪」,徐老師這麼描述著: 有位英國詩人曾經這麼寫著: 久久看著蝴蝶翻飛?
    當我還是一個小女孩, 我問我媽咪將來我會如何? 將來我會美麗嗎?還是會有錢? 媽媽告訴我: 世事多變化,未來怎麼能預料? 人生本來就是個謎, 世事多變化,世事多變化。 我們並不孤單,這是首先要體會的。 我們也許無法左右世界的變化,但是我們永遠可以選擇用什麼態度用什麼方法來面對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尋找生活的舒適區 在這個時代,我們常常被告誡要走出舒適區,去迎接挑戰,探索未知。然而,對於剛步入社會的人來說,住在家裡或許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家裡的每個角落都蘊藏著我們的記憶,這些記憶在無形中給予我們力量和安全感。在家裡,你不必面對高昂的房租,不必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人的一生平均會搬家幾次呢?有多少人是一輩子在同一個地方出生、長大、老去?沒有離開,是因為選擇留下來,還是被留下來?我翻開《留下來的人》這本書,想藉由觀看他人的經驗,對於我那彷彿紮根樹木離不開土壤的母親,也許能多一些客觀的認識。 也許是大學時期開始多年的北漂生活,對我來說,搬家是一件想做就可以做
    Thumbnail
    買房跟租房這兩個方式都有人在過生活,參考新聞,很多人會認為現在不買房子,以後老了租不到房子可以住,但PTT房產板就有一個網友說,老了租不到房子可以搬去安養中心,或住養生村之類的,如果錢不夠多,自己還可以自理就找便宜一點的老人公寓。他認為老了沒地方住只是假議題,只是嚇租房子的人。   如
    假如你徹底的掌握了開源與節流,而累積到了退休需要的錢,例如:1500萬,那麼你的退休生活是什麼樣子呢?現在風行的提早退休,是在60歲之前就退休了,那退休生活呢?   一般的上班族想到的,就是旅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但是這樣的日子能持續多久而不會讓你覺得無聊?所以你必須要找到該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希望老後的我,看起來還不錯》這本書就像老後生活指南,分為30個主題,雖然大部分的篇幅很短,不過倒是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內容。 今天想來分享書中的其中一個篇章,邀請大家檢視一下自己嚮往的退休人生狀態。請根據以下的敘述,從1排到5(最嚮往到最不嚮往) A. 實現未完成夢想的絕佳機會。搬離原
    Thumbnail
    ​去年12月,我翻閱了經理人雜誌的一篇文章,標題是《迷你退休潮來了!專家:改變工作、理財觀念,別等到 65 歲再享受生活》。當時,我正猶豫不決地思考著自己是否應該放一個長假。這篇文章無形中給了我一個信號,於是我下定決心:好!我要給自己一個小小的退休之旅。於是,今年三月的獨自旅行就這樣悄然成形了。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尋找生活的舒適區 在這個時代,我們常常被告誡要走出舒適區,去迎接挑戰,探索未知。然而,對於剛步入社會的人來說,住在家裡或許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家裡的每個角落都蘊藏著我們的記憶,這些記憶在無形中給予我們力量和安全感。在家裡,你不必面對高昂的房租,不必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人的一生平均會搬家幾次呢?有多少人是一輩子在同一個地方出生、長大、老去?沒有離開,是因為選擇留下來,還是被留下來?我翻開《留下來的人》這本書,想藉由觀看他人的經驗,對於我那彷彿紮根樹木離不開土壤的母親,也許能多一些客觀的認識。 也許是大學時期開始多年的北漂生活,對我來說,搬家是一件想做就可以做
    Thumbnail
    買房跟租房這兩個方式都有人在過生活,參考新聞,很多人會認為現在不買房子,以後老了租不到房子可以住,但PTT房產板就有一個網友說,老了租不到房子可以搬去安養中心,或住養生村之類的,如果錢不夠多,自己還可以自理就找便宜一點的老人公寓。他認為老了沒地方住只是假議題,只是嚇租房子的人。   如
    假如你徹底的掌握了開源與節流,而累積到了退休需要的錢,例如:1500萬,那麼你的退休生活是什麼樣子呢?現在風行的提早退休,是在60歲之前就退休了,那退休生活呢?   一般的上班族想到的,就是旅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但是這樣的日子能持續多久而不會讓你覺得無聊?所以你必須要找到該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希望老後的我,看起來還不錯》這本書就像老後生活指南,分為30個主題,雖然大部分的篇幅很短,不過倒是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內容。 今天想來分享書中的其中一個篇章,邀請大家檢視一下自己嚮往的退休人生狀態。請根據以下的敘述,從1排到5(最嚮往到最不嚮往) A. 實現未完成夢想的絕佳機會。搬離原
    Thumbnail
    ​去年12月,我翻閱了經理人雜誌的一篇文章,標題是《迷你退休潮來了!專家:改變工作、理財觀念,別等到 65 歲再享受生活》。當時,我正猶豫不決地思考著自己是否應該放一個長假。這篇文章無形中給了我一個信號,於是我下定決心:好!我要給自己一個小小的退休之旅。於是,今年三月的獨自旅行就這樣悄然成形了。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