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我一直有做筆記的習慣,
把那些經典句子和概念記錄下來,
本以為寫好就算是懂了,
但是在向他人表達觀點時,
還是有一種「說話沒到位」的感覺,
有時候是詞窮,有時候是似懂非懂,
所以講出來的話常常是詞不達意、沒邏輯、缺乏自信。
書中提到寫作是一個「認知➝實踐➝理解」不斷重複的過程,
第一步的認知-閱讀,
但只是看過,那些東西都還不是我的,
【寫作是檢驗你知識掌握度的重要工具】
書中充分說明為何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寫作,
並且把寫作這件事層層分析,
循序漸進的領著我從讀者變成作者,
透過寫作,我也了解更多的自己。
人都喜歡曬優越,卻又怕寫得太矯情,被嘲諷,這就是過程。
一開始,寫文時顧慮爆炸多,
大道理都懂,
偏偏那「一堆擔心」老是阻礙我前進,
直到今天看了一部韓劇讓我腦洞大開。
韓劇「羅曼史是別冊附錄」中,
其中有一段在講一個作家在書本即將要出版時突然提出解約,
原因是擔心自己的文章無法符合讀者期待,擔心多年的心血會遭到批評。
男主主編(李鐘碩飾)回他:「你是新人作家,而且現在書本的銷量大不如前,就算挨罵,罵你的人也就那些,況且你的文沒有你自己想象中那麼糟。」
對耶!寫作與眾分享的確需要勇氣,每次按下「發文」前都難免有臨陣脫逃的想法。但⋯⋯我又不紅,看文的人自然也就不多,怕什麼?
*這時代是注意力爭奪戰,隨著資訊發展,有價值的不再是資訊,而是注意力。
在我們的時代,閱讀情境有巨大的變化,零碎時間的手機閱讀成主流。
讀者的閱讀形式變成「速度快、頻率高、碎片化」,而寫作的方式也得改變才能跟得上讀者的眼睛。
思考一、清楚【文章的設定】
這篇文章是要寫給誰的?給自己?還是有指定對象?或沒有指定對象?是為了自我表達?還是想影響他人?
➡️一般網路寫作都是沒有指定對象,想影響他人。
思考二、誘發【閱讀動機】
你的文章有什麼誘因,讓讀者願意用稀缺的耐心,饒富興味把你的文看完,而且有收穫感和分享的衝動?
若採「用戶思維」可以發現兩種因素:
(1)滿足好奇心。刷手機是個好奇心不斷被激起、滿足的過程。
➡️這比較容易理解,想想你會讓你想繼續看下去的原因有哪些就能體會。
(2)滿足自我表達的需要。與讀者密切相關、高度認同的觀點,
➡️寫作的本質不是表達,而是傾聽,就是「聽」讀者想要表達什麼,然後替他們表達,【讀者最關心的不是你,而是你寫的東西和他有什麼關係。】
思考三、因應【閱讀情境】的改變
(1)表達要克制
以前的讀書➝逐字看
網誌分享文➝逐行看
現在手機閱讀➝一頁式看
因此,措辭要精闢、貼切,結構要乾脆、痛快、不要拖。
(2)多給刺激點(點陣式刺激)
比如用說故事的方式或帶入金句。
不要說一堆大家都一樣、正確的廢話,就像我們不可能買一堆同值化的東西放在家裡,寫作也是,讀者渴望聽到不同的聲音。
1.好標題-可提昇點閱率
好的標題往往可以引發共鳴、有代入感、激起好奇心、顛覆認知或引發爭議。
2.好結構-可以從寫故事帶入,故事是以感情為線索的事實
鳳頭:開頭精美,引人入勝
豬肚:充實、有理有據
豹尾:簡潔有力、有平衡感
3.好文筆-語言帶給人審美上的愉悅感
*用文字營造畫面感、邏輯通暢
*抽象概念具體化➡️原因就好比同一部著作,看過影視的人遠多於看過小說的人。
基本功1【累積素材】
1.累積專業知識(深度):知識、底氣、基本功。
2.整合產業分析報告(廣度):借助別人的梯子看到更高的地方。
3.置身第一現場(速度):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提高敏銳度,總有機會撞到第一現場寫出熱點文。
4.與高手過招(角度):與高水準的人交流,知道自己在什麼水準、進而被感染、獲得跟高手一樣獨特的視角。
基本功2【邏輯思維訓練】
技巧一:列提綱-將素材歸類分組
技巧二:理結構-好文章的架構:亮觀點、說現象、做分析、下結論
技巧三:擅表達-邏輯連接之術
多練習:1.理清內部關係、2.善用連接詞、3.注意呈現方式
死磕(堅持)、敢拚(別怕)、專注(毅力)、野心(敢夢)
》》》新媒體寫作基本五原則:始於刺激、陷於選題、忠於邏輯、癡於文筆、止於經營。
可能在50篇、甚至500篇之前,沒什麼人理你,有可能是時機未到,耐心點,也許第501篇,你的文章被注意到了,以前的文章可能也跟著被翻出來,有了辛酸的過程才顯得果實更甜美。
不要倒在路上,一定要撐到看到風景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