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篇
文章有感而發...
先說結論,如果台灣的金融體系再不進步,總有一天會被這個世界淘汰而不自知。
台灣的銀行
早期在台灣的銀行開戶是這樣子的,要準備雙證件 (通常是身份證+健保卡)跟印章,在排了大概三十分鐘之後,銀行員會拿出一疊開戶申請書,如果要申請提款卡,還會有另一疊申請書。你至少要簽名 10 次,裡面還有若干頁要寫上個人資料 (姓名、戶籍地址、住家地址、生日、手機、家裡電話、身份證字號...大概要填 2~3 次),整體寫完快則十分鐘,慢則三十分鐘。然後銀行員會拿到後面的小房間做”資料處理”(現在想想應該是把資料 key in 到電腦系統裡)。運氣好大概半小時可以拿到存摺跟提款卡,運氣不好要等一個多小時,總之,開個戶通常要 2~3 小時。現在的手續簡便多了,特別是民營銀行,但整體流程並沒有太大改變 (可以用簽名取代印章了)。
早期到銀行存錢、提錢或匯款也是要到銀行排隊,填寫三聯單(?),行員再把它 key in 到電腦裡。如果大額匯款到國外,不但要填寫申請書,也要填寫切結書;總之,跟銀行打交道對我而言是非常痛苦的事。這些年 ATM 跟網路銀行比較發達了,轉帳、換匯跟匯款都可以在手機或電腦上解決,但大筆金額的交換仍需要本人到銀行辦理,雖然等待的顧客數好像比較少了,但是負責辦理業務的行員好像也少了(cost down ?),不論辦理什麼業務,30~60 分鐘仍然避免不了。
如果你要幫未成年的子女開銀行戶+證券戶呢?不僅要完成上面開銀行戶的流程,證券戶也是類似的流程,而且子女的兩個家長都要到場,然後子女也要到場簽名或蓋章。我記得前年幫兩個小朋友開了xx 的銀行+證券戶,花了快一個下午,搞到我發誓再也不要幫小孩開戶了。
我常常在想,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台灣自詡為科技大國,結果銀行的體系仍然如此落後,就像開頭的文章所說的,台灣的銀行體系似乎還停留在 1980 年代,整體的效率緩慢而且毫無競爭力。我納悶為什麼沒有公司來挑戰這落後的體系?過去二十年有一波民營銀行開放潮,但他們似乎被這個體系同化而非帶來進步 (好吧,的確有一點進步,例如不用再寫三聯單,ATM 深入到各大便利商店,網路銀行能提供一些服務、無款提卡等等),但是這些進步都是幾個百分比的提昇,而非質的飛越。
他山之石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我來提供幾個例子給台灣的銀行參考。
我曾經寫過一篇”
十分鐘完成美國券商開戶”,你只需要準備電腦 (能上網)、手機(接收簡訊)、護照跟一些個人資訊,在十分鐘之內就可以完成開戶 (美國不需要分銀行戶跟證券戶)。不需要本人到場 (但這是很多人覺得不安全的重點),不需要大排長龍,不需要寫無窮無盡的申請書跟簽十幾次名。申請完之後睡個覺起來,Firstrade 就會通知你帳戶申請完成了。
另一個例子是我上週申請的
crypto.com 加密貨幣交易所
開戶跟申請
信用卡,準備的東西跟上面一樣,但是因為 KYC (Know Your Customer) 的要求,所以要多準備一份有你的名字跟住址的帳單,證明的確是你本人,整個過程同樣只需要十分鐘,信用卡在一個星期就從新加坡送到台灣了。
好吧,你不會每個月都去開戶或是辦理信用卡,我們來看看平常會用到的服務。
提款與轉帳
台灣銀行的優點是到處都可以看到 ATM, 而且跨行提款手續費非常低,低到驚人的 5 元台幣。我還記得剛到美國時,在超市有個 “cash back” 的服務,就是你買了 20 美元的東西,但是可以請超市跟你的信用卡收 50 美元,再把多收的 30 美元還給你,等同你利用超市提款的概念。一開始我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要有這種服務,後來到美國的 ATM 提款才發現,手續費竟然要5~10 美元 (有些還更高),是台灣的十倍以上。台灣銀行的這項貼心服務必須點個讚。
台灣的國內轉帳也是相當快速且便宜,跨行手續費僅收 15 元,而且對方立刻就收到,同樣值得稱讚;只是我們的政府擔心詐騙橫行,所以非約定的轉帳限制每筆五萬元,每日只能轉帳十萬元,如果你有比較大額的轉帳需求,還是得跑一趟銀行,開啟無限等待迴圈。國外轉帳部分跟國外銀行應該差不多,手續費每次在25~50 美金,大概一天之內可以到達對方帳戶。
這裡就不得不說加密貨幣的轉帳了。兩個帳戶之間的轉帳,不論你是在國內還是國外 (幣圈無國境),轉帳應該在1~2 分鐘之內可以完成;手續費則要看你是在哪一條區塊鏈上,便宜的大概幾美分,高貴一點的貴族鏈大概需要幾美金;轉帳金額沒有上限;一天 24 小時皆可轉帳。我還記得有一次用台幣跟朋友買美元穩定幣,我花了一個多小時到銀行辦理轉帳(把台幣存到他的戶頭),他坐在電腦前按幾個鍵就把加密貨幣轉給我了,中間不需要任何收據、蓋章、跟銀行員打交道...,一切的交易皆可以在區塊鏈上查到,那一剎那,我有置身在元宇宙的感覺。
基金費用率與效率
台灣的金融體系最令我不滿 (可是沒什麼人抱怨) 的部分是高昂的基金費用。費用主要有兩塊,一個是購買或出售基金時必須付出的佣金(不是手續費,下面會說);另一個則是基金的管理費用。
你買過基金嗎?買或賣基金時常常會有手續費的發生,在台灣,基金手續費通常是購買金額的 1~3% (不過通常都會有折扣);只是,你買一萬元的基金跟一百萬元的基金,後者需要的時間精力會是前者的一百倍嗎?不就是多 key in 了兩個零,為什麼你收的「手續費」是一百倍呢?因此,這種按照購買金額比例收取的費用應該正名為「佣金」。在美國,大多數的基金是免佣基金 (no load)。
這篇
文章比較詳細地說明了台灣基金的各種費用。上述的佣金至少是一次性的,只要你買了之後不動(投資的真義就是 Hold),就不會有重覆收取的狀況(如果你的理專建議你要常常換基金,中間產生的費用會變成誰的績效,你大概就知道了)。但基金的管理費用則不相同,它是每年都要收取,只是會從你的淨值裡扣除,感覺上你好像沒有付出這部分的費用,但其實一直在失血而不自知 (而且不管你的投資是賺或賠,管理費用都要收取);或者,很多人會鼓吹,費用不重要,淨值的成長才是投資人應該關注的重點。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政府跟你說所得稅率的高低不重要,讓自己的薪資成長才是重點,然後跟你課高額的所得稅率,你能接受嗎?
在台灣,股票型基金的總成本 (包含基金經理費跟保管費等等)常常是 2~3%,0050 算是比較低的,大約是 0.5%;但是,你知道美國的基金總成本是多少嗎?我買的 Vanguard 基金大概在 0.03%~0.10% 之間,是台灣基金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要知道,投資最後的收益等於預期報酬減去費用,預期報酬不是我們能控制,但費用卻是你能決定的。為什麼台灣基金的費用長期居高不下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競爭,所有的基金都收取高昂的費用,我又何必去破壞市場當壞人呢?反正消費者不知情,就算知道也沒得選,大家一起賺黑心錢,何樂而不為?
另一個我提過的效率問題是股利的發放。0050 在除息之後,大概需要 45 個日曆天才會把股利發放到你的戶頭裡,
台積電好一點,”只”需要 28 個日曆天。在美國,除息當天就會把你的股利返還到你的帳戶中,有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差這麼多嗎?至少我是完全無法理解。
我知道金融是特許行業,政府也需要對人民的財產做一些保障;但是,保護過了頭不但會扼殺金融的創新,對人民的生活造成不便,更重要的是,整體的金融體系不思上進,反正我在台灣的環境裡過得好好的,何必改變呢?短時間之內看不出影響,等回過神來才會發現自己已經被遠遠拋下,再也追趕不上競爭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