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05《前山報》
◎夏夜
十八世紀末,英國大量收購鴉片,並將其傾銷至中國沿海,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伕走卒都難以抵抗其魅力,甚至為此挺而走險,走私、販毒、行賄、武裝械鬥頻傳。最後因長期吸食毒品,其成癮後身材瘦弱臉色蠟黃,兩頰凹陷雙眼無神的模樣,被西方國家譏為「東亞病夫」,從此中國最後的王朝已走向衰敗,日後引發的各種禁毒運動及「鴉片戰爭」,揭開了中國百年禁毒史。而在全世界,毒品造成的危害,益嚴重影響治安及社會發展。
二十世紀末,鍾儱徽卸下美國軍事顧問團的職務,轉換跑道從事國際貿易,擔任天母獅子會會長,因緣際會下參與政府舉辦的送炭到泰北活動,拜訪國民黨孤軍遺眷,接觸金三角地區,逐漸結識緬北地區總司令,對其複雜的歷史地理結構產生好奇。其後到緬甸北部邊境從事木材生意時,眼見鋪滿山谷的花田,只覺奪目不已,隨後問了當地居民,才知是大名鼎鼎的罌粟,未想日後竟與其結下不解之緣,甚而多次與死亡比肩。
鍾儱徽原為特種部隊,見識與身手皆不凡,他對緬甸佤邦地區及罌粟深深的著迷,頻繁前往一探,終無暇顧及家庭與工作,而致散盡所有。當時進佤邦不能經由正式管道,須以偷渡的方式才能進入,不論是聯合國代表、記者、或國際救援組織皆不得其門而入。美國羅格斯大學華裔教授陳國霖寫了一本有關毒品研究的書《全球毒品交易黑幕》,也是透過鍾先生協助才得以進入。神秘的佤邦地區事實上是東南亞百分之六十的海洛英生產地,但當地卻不偌外人以為的富庶安樂,反而貧窮落後只求溫飽,既然罌粟花並不能帶來生活的豐足,為何不改種其他作物,降低世界毒品的產量,並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鍾先生因而開展其禁毒志業。在多次被驅趕追殺監禁,甚至被誤以為是毒品代言人,在歐美國家過海關必須全身赤裸檢查,被以槍指頭,但所幸經過多年經營,鍾先生終於跟當地總司令鲍有祥成為朋友,並開始漫長的禁毒說服之路。
為了說服當地居民改種其他經濟作物,他借錢籌款到負債累累,無人敢接他電話,前妻捐出結婚戒指,母親拿出棺材本,只為了在當地修橋、蓋醫院、建學校、收養孤兒,因為承諾,所以全力以赴,化小愛為大愛。鍾先生1998年在加拿大註冊「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希望透過國際NGO組織參與國際會議,宣揚禁毒理念。同年,前往瑞士日內瓦參與聯合國會議,達成階段性標的。
緬甸是一極權軍政國家,許多當地的資訊皆不為國際所聞,2008年超級颱風橫掃東南亞,貧窮的緬甸因而雪上加霜,造成許多民眾家庭破碎身心殘疾,「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從緬北又趕往緬南,開展新的任務。理事長鍾先生不忍風災兒殘疾無依,認養了許多孤兒開設工作站,輔導其從事寶石畫製作。緬甸因盛產許多天然寶石,故有寶石畫的傳統工藝,並藉由藝術創作治療身心,基金會則積極向外募售作品,建立銷售管道,籌募重建資金,照顧更多受災民眾。
跨越世紀的禁毒之路,百年前林則徐以武力對抗壯志未酬,1961年聯合國開始簽訂公約管制全世界的毒品種植與管轄,而鍾儱徽以一凡夫身軀,走入毒品根源,只為一個不忍。外人或許難以想像,綠鬱蒼翠的緬北山林接壤雲南,瘴癘猛獸皆多,軍領政的特殊情勢,鍾先生一次次的堅持,在毫無奧援得情況下支撐了20多年不以為苦,即便是創造經濟產品佤邦古木蘭春茶红茶及寶石畫,依舊是一次又一次隨行李攜帶運出。長在深山裡的古樹茶必須途經雲南深山,乘筏而下才能到達,對於年近知天命的鍾先生是身體上的勞累與煎熬,但他卻未曾停歇,佤邦幾乎可說是他的家鄉,卻也每回前往都是生死拚搏,他道「我一生只想把這件事做好」。
鍾儱徽多年來始終孑然,所有的資源都給予他親愛的佤邦族人,環境跟局勢動盪,也讓他坦然無懼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只是志業初有成績,仍然必須堅持奮鬥。鍾理事長是當世真正的英雄,用生命孤注一擲,捨下自己的安穩生活只為救助更多家庭。「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的存在,像是一份跨越國際的禮物,繚繞在緬甸的傳奇故事,需要讓更多人參與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