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五期】尾崙山的常久初心 喜樂屋與山號窯事的食農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7/005《前山報》
◎黃飛霖
土是滋養萬物的重要元素,無論是農作的土及製陶的土,都同是腳下所踩踏的這片土地,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以自然食材和陶製器皿幻化成日常生活。
生於京都、長於京都的已故作家壽岳章子對古都生活無比眷戀,曾說「道路是相逢的場所」,我們在陽明山探訪山中古道,沿著陽明山仰德大道二段右轉永公路前行,在這裡遇見一處舊地名為「尾崙」的地方。
尾崙區域開發很早,清朝乾隆年後因水圳道路大興,漢人聚落村莊已在此地有農耕活動,農業發展已達繁盛,過往也曾是陽明山中大菁製染發展聚落,而在此有一條「狗殷勤古道」(現今亦稱尾崙古圳步道),是早期農民運送農作往山下的一條古道,可通達外雙溪地區。我們於此古道中的一方田園山居處,與「喜樂屋有機農場」和「山號窯室」相逢。

喜樂屋的真誠初心

一座美好的城市需要有許多家族的傳承與堅持職人精神的一份心,讓我們得以對這座城市戀戀情深。時值秋豐季節,「喜樂屋有機農場」的農場主人杜宏全先生一家人正在農田中翻土,即使過了午後四點,氣溫仍然超過攝氏三十五度C,汗水滴落的土地,分區耕種著番茄、玉米筍、地瓜、小西瓜、小鳳梨、山苦瓜……等,杜先生以熱情且飽滿的農事專業,為我們解說他在這片田園上的心血。
杜先生在創立喜樂屋之前,曾與人合股開立公司,長年外派在國外擔任行銷主管工作,有滿腔熱血,為工作而埋頭奮鬥,那幾年的努力,總有感覺少了真誠,經過深思決定要走一條自己信任的路,跟著太太一起回到陽明山,在自己的家園中,從不懂農事工作的情況下開始學習過生活,第一步就是從整理家中田地並開始擘劃農舍。
在面對農作物,可能不只是勞動成本,更含有多次面對水文、蟲害、氣候的環境學習與實驗,在這樣過生活的田園日子裡,體悟到了大自然有一雙溫暖的手,能給予最好的療癒。頭幾年與自然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觀察再觀察」、「失敗了再嘗試」,於是慢慢在挫折中累積了經驗,學習到了自然農法,採取有機耕種是最有利的方式。
採取有機耕種常常會有許多人熱心建議,從收成的利益來看確實是一條險路,收成時的賣相也往往受到消費者的挑戰,縱然如此,也慢慢在與土地對話中慢慢放下他人的無心或有心閒語,「知道自己在幹嘛」,「相信這片土地所給的秘密養分」。
在喜樂屋有機農莊採拾四落有序的農作,一顆顆汗珠滴落在農田裡,這一籃的彩色收成得來不易,有滿滿辛酸,聆聽分享時處處感受陽光和愛。在工作上選擇不討好,適應自然並有所取捨,方能收穫最質精甜美。杜先生說他經營喜樂屋「八年一下子就過去了」,現在「只想跟對的人分享我們的理想」。

山號窯事的家眷戀

同樣也是在尾崙的「山號窯事」由陶藝家姪女李皓琳所創立,距離喜樂屋有機農場不到三十公尺的距離,與喜樂屋杜先生是屬於姑丈和姪女的關係,2014年開始以跨界合作方式,同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創作。
李皓琳從台灣藝術大學畢業之後,是在鶯歌陶瓷博物館工作,以往都想離家越遠越好,然而在創作陶器工作的這些年中,慢慢被陽明山的大自然呼喚,找到了回家的路,於是結束陶博館的工作,於2014年在阿公過去圈養梅花鹿的紅磚寮屋創立了「山號窯事」。
回到陽明山工作的李皓琳,在面對生活陶的創作中多了田園的軟度,喜歡看人使用自己的器皿,希望不只是面對生活美感的陳設,而有更多元使用的想像。
在山中創作有時會捎來很多靈感,像是在姑丈的農田中看到了覆蓋在農作物上的雜草,原來不完全的拔除會讓土壤保有濕度,更可以讓作物生長更好,這樣的啟發導引到創作中得到了一個領悟—「在山中有一雙溫暖的手,會告訴您生活陶塑形的樣子」,使用大自然俯拾即得的植物為陶皿塑形,也成了山號窯事的特色。

拉近田園與生活的距離

台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在一小時內我們可以搭乘便利的捷運系統,再轉搭公車即可進入山區,除了遇見自然風光,也得以看見常民職人面對田園的恆久磨練。
喜樂屋有機農場與山號窯事深感都市人鮮少有機會摸踏泥土,以體驗農事與製作生活陶為發想推出「小旅行計畫」,希望拉近都市到山居田園的距離,於大自然的田園教室中用心款待來訪的有心人,分享這些年來親近田園的農事經驗和製陶美學。面對這片祖先土地留下的智慧資產,除了有機耕種、生態工坊,還有手作燒窯互動,讓農家與消費者不只是買賣關係,更可能是一個認識土地的知識傳遞。
從尾崙狗殷勤古道邊的田園山居處,看見過往先人來到士林開墾並落地生根的傳承,在好山好水的土地上,喜樂屋與山號窯事在其家園一次又一次的實驗,透過農作和製陶,拉近都市人抵達產地至餐桌的距離,說陽明山常民的田園故事,以耕耘和創作述說生活的真誠價值。
喜樂屋有機農場
  • 地址: 台北市士林區永公路315號
  • 電話: 0972 184 398
山號窯事
  • https://www.facebook.com/KilnNo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81內容數
前山報創刊於2015年的秋天,我們聚焦於士林、陽明山前山區域的藝文生態,企求呈現繽紛多采的人間故事。歡迎朋友們來到林語堂故居、大稻埕舒喜巷,一同享受閱讀裡的美好時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山報 的其他內容
想像一座靜謐深山,繁衍千萬茶樹,落葉滋養成茂密新芽,樹根延展有似無際大海,數百年來,數千年來,枝枒粗壯如神的臂膀,如屋宇遮風擋雨,護佑緬甸無數生靈。
佤邦幾乎可說是他的家鄉,卻也每回前往都是生死拚搏,他道「我一生只想把這件事做好」。
由對士林在地水文熟識的呂慶炎老師引路,一同走訪基隆河舊河道,從圓山水神社到士林新街,看見士林超過一甲子的好水歲月。
正因為有如此多諧音的巧合,讓人很難忘記這個位在北投,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的眷村聚落─「中心新村」,之所以名為「中心」,是因為位居新北投的中心位置。除了中文名字的特殊性,它還有個非常夢幻的英文名字「Heart Village」
巧合,與大溪的竹木商認識,開始經營「復發竹木行」。 朱義武說最早期竹商是在桃園大溪,竹商把砍下的竹子放入大漢溪順流而下,流到板橋江子翠河段時,再把竹子從河中撈起,用手拉貨車沿著河岸拉回士林。
想像一座靜謐深山,繁衍千萬茶樹,落葉滋養成茂密新芽,樹根延展有似無際大海,數百年來,數千年來,枝枒粗壯如神的臂膀,如屋宇遮風擋雨,護佑緬甸無數生靈。
佤邦幾乎可說是他的家鄉,卻也每回前往都是生死拚搏,他道「我一生只想把這件事做好」。
由對士林在地水文熟識的呂慶炎老師引路,一同走訪基隆河舊河道,從圓山水神社到士林新街,看見士林超過一甲子的好水歲月。
正因為有如此多諧音的巧合,讓人很難忘記這個位在北投,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的眷村聚落─「中心新村」,之所以名為「中心」,是因為位居新北投的中心位置。除了中文名字的特殊性,它還有個非常夢幻的英文名字「Heart Village」
巧合,與大溪的竹木商認識,開始經營「復發竹木行」。 朱義武說最早期竹商是在桃園大溪,竹商把砍下的竹子放入大漢溪順流而下,流到板橋江子翠河段時,再把竹子從河中撈起,用手拉貨車沿著河岸拉回士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往甲仙滴水崁,必經的是一條又長又彎曲的山路,綿延起伏的山巒與田地有如收納四季的藏寶盒。當我們抵達目的地,眼前所見是屹立了一甲子的閩南式建築,和煦的陽光穿過家中的芒果樹灑落,寬廣的前院用紗網曬滿了一顆顆翠綠飽滿的青梅,剛採的成堆的筍子、種在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讓人心曠神怡 新竹的芎林田地,這裡真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站在這裡,您可以看見連綿不斷的山脈,這些山脈有時被薄霧環繞,像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腳下是一片緩緩下坡的菜田,田間的綠色和金黃色相間,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一片波浪起伏的海洋。 古樸的農家小院 在這片田地的正中央,有一個古樸的農家小院
Thumbnail
詩意滿滿 這是一幅充滿詩意的景象。小路蜿蜒穿過田野,走到前面就能看到一戶農家。這個農家坐落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四周環繞著金黃色的稻田,稻穗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每一位經過的旅人招手。農家後方是一片寬廣的田野,無垠的田野與天際相接,彷彿在述說著大地的廣袤與美麗。 層疊起伏 再遠一些的地方,地勢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兩天一夜的苗栗行程計畫的很匆忙,前往泰安溫泉鄕經苗62鄉道時的路上很順利,沒有太多的車行而且兩邊的山景如畫,雖然沒有六號國道的潑墨山水,卻有著工筆畫風的鐘鼎山林的美,苗栗真是個美麗的山城。 行程:湯悅溫泉旅館-->洗水坑豆腐街-->華陶窯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田邊的我,時常在農田休耕時在田裡面與鄰居三五好友追逐跑跳。在冬季休耕期間,農民為了讓耕種許久的田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會種上滿滿油菜花,一整片看過去滿滿的黃花,加上粉白的蝴蝶翩翩起舞,風景非常美麗。而在休耕期末端的重頭戲,絕對就是將那土塊堆積起來,生火後的焢窯,各種生鮮蔬果加上幾隻肥美鮮嫩的雞
Thumbnail
農家的小路 桃園觀音農家的小路,是一種寧靜而舒適的風景。小路蜿蜒曲折,穿梭在農家與農田和果園之間。兩旁的田野上,綠油油的稻子或金黃的玉米,迎風搖曳,仿佛在歡迎著遊客的到來。果園裡,果樹上掛滿了纍纍的果實,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這裡是水塘子,小小一個,開起車來有些心驚膽跳。 樸實和淳樸 下車走路,小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惠蓀實驗林場」也就是惠蓀國家森林遊樂區。本篇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惠蓀林場的歷史及特色,惠蓀實驗林場到底在那裡?林場特色是什麼、林場園區裡又有哪些景點、步道呢?一起看下去吧 簡介 「惠蓀實驗林場」位於南投縣仁愛鄉靠近國姓鄉交界,即使這麼介紹應該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吧!其
Thumbnail
Revery來到了慧軒農場,訪談了農場主人吳仁格。 慧軒農場主要種植玉米以及蒜頭。當天我們參觀高大綠油油的玉米田,而吳仁格先生帶領我們三位及夥伴注意攝影團隊們,一起走到田中央裡,共同來感受這大片玉米田園。 提及到為何吳仁格先生要返鄉務農的原因,是因為家中有土地和資源。 原先是在台塑集團(雲林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往甲仙滴水崁,必經的是一條又長又彎曲的山路,綿延起伏的山巒與田地有如收納四季的藏寶盒。當我們抵達目的地,眼前所見是屹立了一甲子的閩南式建築,和煦的陽光穿過家中的芒果樹灑落,寬廣的前院用紗網曬滿了一顆顆翠綠飽滿的青梅,剛採的成堆的筍子、種在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讓人心曠神怡 新竹的芎林田地,這裡真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站在這裡,您可以看見連綿不斷的山脈,這些山脈有時被薄霧環繞,像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腳下是一片緩緩下坡的菜田,田間的綠色和金黃色相間,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一片波浪起伏的海洋。 古樸的農家小院 在這片田地的正中央,有一個古樸的農家小院
Thumbnail
詩意滿滿 這是一幅充滿詩意的景象。小路蜿蜒穿過田野,走到前面就能看到一戶農家。這個農家坐落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四周環繞著金黃色的稻田,稻穗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每一位經過的旅人招手。農家後方是一片寬廣的田野,無垠的田野與天際相接,彷彿在述說著大地的廣袤與美麗。 層疊起伏 再遠一些的地方,地勢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兩天一夜的苗栗行程計畫的很匆忙,前往泰安溫泉鄕經苗62鄉道時的路上很順利,沒有太多的車行而且兩邊的山景如畫,雖然沒有六號國道的潑墨山水,卻有著工筆畫風的鐘鼎山林的美,苗栗真是個美麗的山城。 行程:湯悅溫泉旅館-->洗水坑豆腐街-->華陶窯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田邊的我,時常在農田休耕時在田裡面與鄰居三五好友追逐跑跳。在冬季休耕期間,農民為了讓耕種許久的田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會種上滿滿油菜花,一整片看過去滿滿的黃花,加上粉白的蝴蝶翩翩起舞,風景非常美麗。而在休耕期末端的重頭戲,絕對就是將那土塊堆積起來,生火後的焢窯,各種生鮮蔬果加上幾隻肥美鮮嫩的雞
Thumbnail
農家的小路 桃園觀音農家的小路,是一種寧靜而舒適的風景。小路蜿蜒曲折,穿梭在農家與農田和果園之間。兩旁的田野上,綠油油的稻子或金黃的玉米,迎風搖曳,仿佛在歡迎著遊客的到來。果園裡,果樹上掛滿了纍纍的果實,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這裡是水塘子,小小一個,開起車來有些心驚膽跳。 樸實和淳樸 下車走路,小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惠蓀實驗林場」也就是惠蓀國家森林遊樂區。本篇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惠蓀林場的歷史及特色,惠蓀實驗林場到底在那裡?林場特色是什麼、林場園區裡又有哪些景點、步道呢?一起看下去吧 簡介 「惠蓀實驗林場」位於南投縣仁愛鄉靠近國姓鄉交界,即使這麼介紹應該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吧!其
Thumbnail
Revery來到了慧軒農場,訪談了農場主人吳仁格。 慧軒農場主要種植玉米以及蒜頭。當天我們參觀高大綠油油的玉米田,而吳仁格先生帶領我們三位及夥伴注意攝影團隊們,一起走到田中央裡,共同來感受這大片玉米田園。 提及到為何吳仁格先生要返鄉務農的原因,是因為家中有土地和資源。 原先是在台塑集團(雲林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