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五期】尾崙山的常久初心 喜樂屋與山號窯事的食農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7/005《前山報》

◎黃飛霖

raw-image

土是滋養萬物的重要元素,無論是農作的土及製陶的土,都同是腳下所踩踏的這片土地,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以自然食材和陶製器皿幻化成日常生活。

生於京都、長於京都的已故作家壽岳章子對古都生活無比眷戀,曾說「道路是相逢的場所」,我們在陽明山探訪山中古道,沿著陽明山仰德大道二段右轉永公路前行,在這裡遇見一處舊地名為「尾崙」的地方。

尾崙區域開發很早,清朝乾隆年後因水圳道路大興,漢人聚落村莊已在此地有農耕活動,農業發展已達繁盛,過往也曾是陽明山中大菁製染發展聚落,而在此有一條「狗殷勤古道」(現今亦稱尾崙古圳步道),是早期農民運送農作往山下的一條古道,可通達外雙溪地區。我們於此古道中的一方田園山居處,與「喜樂屋有機農場」和「山號窯室」相逢。

喜樂屋的真誠初心

raw-image

一座美好的城市需要有許多家族的傳承與堅持職人精神的一份心,讓我們得以對這座城市戀戀情深。時值秋豐季節,「喜樂屋有機農場」的農場主人杜宏全先生一家人正在農田中翻土,即使過了午後四點,氣溫仍然超過攝氏三十五度C,汗水滴落的土地,分區耕種著番茄、玉米筍、地瓜、小西瓜、小鳳梨、山苦瓜……等,杜先生以熱情且飽滿的農事專業,為我們解說他在這片田園上的心血。

杜先生在創立喜樂屋之前,曾與人合股開立公司,長年外派在國外擔任行銷主管工作,有滿腔熱血,為工作而埋頭奮鬥,那幾年的努力,總有感覺少了真誠,經過深思決定要走一條自己信任的路,跟著太太一起回到陽明山,在自己的家園中,從不懂農事工作的情況下開始學習過生活,第一步就是從整理家中田地並開始擘劃農舍。

在面對農作物,可能不只是勞動成本,更含有多次面對水文、蟲害、氣候的環境學習與實驗,在這樣過生活的田園日子裡,體悟到了大自然有一雙溫暖的手,能給予最好的療癒。頭幾年與自然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觀察再觀察」、「失敗了再嘗試」,於是慢慢在挫折中累積了經驗,學習到了自然農法,採取有機耕種是最有利的方式。

採取有機耕種常常會有許多人熱心建議,從收成的利益來看確實是一條險路,收成時的賣相也往往受到消費者的挑戰,縱然如此,也慢慢在與土地對話中慢慢放下他人的無心或有心閒語,「知道自己在幹嘛」,「相信這片土地所給的秘密養分」。

在喜樂屋有機農莊採拾四落有序的農作,一顆顆汗珠滴落在農田裡,這一籃的彩色收成得來不易,有滿滿辛酸,聆聽分享時處處感受陽光和愛。在工作上選擇不討好,適應自然並有所取捨,方能收穫最質精甜美。杜先生說他經營喜樂屋「八年一下子就過去了」,現在「只想跟對的人分享我們的理想」。

山號窯事的家眷戀

raw-image

同樣也是在尾崙的「山號窯事」由陶藝家姪女李皓琳所創立,距離喜樂屋有機農場不到三十公尺的距離,與喜樂屋杜先生是屬於姑丈和姪女的關係,2014年開始以跨界合作方式,同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創作。

李皓琳從台灣藝術大學畢業之後,是在鶯歌陶瓷博物館工作,以往都想離家越遠越好,然而在創作陶器工作的這些年中,慢慢被陽明山的大自然呼喚,找到了回家的路,於是結束陶博館的工作,於2014年在阿公過去圈養梅花鹿的紅磚寮屋創立了「山號窯事」。

raw-image

回到陽明山工作的李皓琳,在面對生活陶的創作中多了田園的軟度,喜歡看人使用自己的器皿,希望不只是面對生活美感的陳設,而有更多元使用的想像。

在山中創作有時會捎來很多靈感,像是在姑丈的農田中看到了覆蓋在農作物上的雜草,原來不完全的拔除會讓土壤保有濕度,更可以讓作物生長更好,這樣的啟發導引到創作中得到了一個領悟—「在山中有一雙溫暖的手,會告訴您生活陶塑形的樣子」,使用大自然俯拾即得的植物為陶皿塑形,也成了山號窯事的特色。

拉近田園與生活的距離

台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在一小時內我們可以搭乘便利的捷運系統,再轉搭公車即可進入山區,除了遇見自然風光,也得以看見常民職人面對田園的恆久磨練。

喜樂屋有機農場與山號窯事深感都市人鮮少有機會摸踏泥土,以體驗農事與製作生活陶為發想推出「小旅行計畫」,希望拉近都市到山居田園的距離,於大自然的田園教室中用心款待來訪的有心人,分享這些年來親近田園的農事經驗和製陶美學。面對這片祖先土地留下的智慧資產,除了有機耕種、生態工坊,還有手作燒窯互動,讓農家與消費者不只是買賣關係,更可能是一個認識土地的知識傳遞。

從尾崙狗殷勤古道邊的田園山居處,看見過往先人來到士林開墾並落地生根的傳承,在好山好水的土地上,喜樂屋與山號窯事在其家園一次又一次的實驗,透過農作和製陶,拉近都市人抵達產地至餐桌的距離,說陽明山常民的田園故事,以耕耘和創作述說生活的真誠價值。

喜樂屋有機農場

  • 地址: 台北市士林區永公路315號
  • 電話: 0972 184 398

山號窯事

  • https://www.facebook.com/KilnNo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山報
17會員
83內容數
前山報創刊於2015年的秋天,我們聚焦於士林、陽明山前山區域的藝文生態,企求呈現繽紛多采的人間故事。歡迎朋友們來到林語堂故居、大稻埕舒喜巷,一同享受閱讀裡的美好時光。
前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關於臺北城想寫的東西太多了,似是對老情人的絮語,說不完的情話與詩篇,只好透過走訪紀實來完滿。 回到城中,過已一百多天,卻依然每天興致勃勃的觀賞、尋找——那些曾幾何時未曾留意的小事,來不及回望的街口,對照記憶的深度,拼湊出這座城市的影像。城隍廟與詩人周夢蝶,中華商場的起落
Thumbnail
2025/03/07
關於臺北城想寫的東西太多了,似是對老情人的絮語,說不完的情話與詩篇,只好透過走訪紀實來完滿。 回到城中,過已一百多天,卻依然每天興致勃勃的觀賞、尋找——那些曾幾何時未曾留意的小事,來不及回望的街口,對照記憶的深度,拼湊出這座城市的影像。城隍廟與詩人周夢蝶,中華商場的起落
Thumbnail
2024/12/31
本文以臺北城門為主題,追憶作者童年在臺北城生活的點滴,並穿插臺北城歷史、城門變遷、周邊景點(博物館、文化景觀、老店)等資訊,情懷濃厚,兼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Thumbnail
2024/12/31
本文以臺北城門為主題,追憶作者童年在臺北城生活的點滴,並穿插臺北城歷史、城門變遷、周邊景點(博物館、文化景觀、老店)等資訊,情懷濃厚,兼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Thumbnail
2024/12/03
泉源里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社區,曾稱「十八份庄」。隨著年齡老化與人口外移的問題,泉源里透過農村再生計畫,不僅保存了當地文化,發展當地特色,還吸引了年輕人返鄉服務,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社區的定位。
Thumbnail
2024/12/03
泉源里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社區,曾稱「十八份庄」。隨著年齡老化與人口外移的問題,泉源里透過農村再生計畫,不僅保存了當地文化,發展當地特色,還吸引了年輕人返鄉服務,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社區的定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要找個好山好水的地方務農,但是不是我們到那個地方以後,又因為人為的耕作方法使那裡的環境變差呢?」先生說。 「那為什麼不是我們在一塊已經退化、地力變差的土地,透過我們的耕作來修復環境?」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要找個好山好水的地方務農,但是不是我們到那個地方以後,又因為人為的耕作方法使那裡的環境變差呢?」先生說。 「那為什麼不是我們在一塊已經退化、地力變差的土地,透過我們的耕作來修復環境?」
Thumbnail
「一但在異地待超過15天,我就會強烈地想回家。召喚我心底的那山、那水和那人,正在北埔。」 范揚武,61年次,看山手作 CASA HANDS 創辦人。北埔長大的木作工藝師,夢想其實是成為一名畫家。喜歡天氣好的時候,買碗肉羹麵坐在山裡吃,以及夏天泡在純天然的溪水按摩浴缸裡。
Thumbnail
「一但在異地待超過15天,我就會強烈地想回家。召喚我心底的那山、那水和那人,正在北埔。」 范揚武,61年次,看山手作 CASA HANDS 創辦人。北埔長大的木作工藝師,夢想其實是成為一名畫家。喜歡天氣好的時候,買碗肉羹麵坐在山裡吃,以及夏天泡在純天然的溪水按摩浴缸裡。
Thumbnail
初體驗從日光溫泉直上風動石 半世紀老同窗登山回味少年時 長江獨喘如牛感激路邊龍眼蔭 該多運動少看盤學我長期投資
Thumbnail
初體驗從日光溫泉直上風動石 半世紀老同窗登山回味少年時 長江獨喘如牛感激路邊龍眼蔭 該多運動少看盤學我長期投資
Thumbnail
土是滋養萬物的重要元素,無論是農作的土及製陶的土,都同是腳下所踩踏的這片土地,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以自然食材和陶製器皿幻化成日常生活。
Thumbnail
土是滋養萬物的重要元素,無論是農作的土及製陶的土,都同是腳下所踩踏的這片土地,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以自然食材和陶製器皿幻化成日常生活。
Thumbnail
賴青松的家、穀東俱樂部的起家厝,曾經這塊土地是青松種下的第一片田,20年後,它長出一個有無限可能的空間。「丹夏奇蹟」象徵深溝邁出的下一步,在求得溫飽的同時,身體和心靈、城市與鄉村卻也不斷在尋求平衡,平衡的生活說起來容易,但「支點在哪裡?」青松問,丹夏奇蹟試圖解答。
Thumbnail
賴青松的家、穀東俱樂部的起家厝,曾經這塊土地是青松種下的第一片田,20年後,它長出一個有無限可能的空間。「丹夏奇蹟」象徵深溝邁出的下一步,在求得溫飽的同時,身體和心靈、城市與鄉村卻也不斷在尋求平衡,平衡的生活說起來容易,但「支點在哪裡?」青松問,丹夏奇蹟試圖解答。
Thumbnail
台灣有許多農場都位於山上,農場提供人類休憩、遊樂、用餐需求、親近自然、知識涵養、戶外農園等多重功能。台北人最親近的郊山就是陽明山,這裡也有許多農場。其中這間梅居農場是一個充滿良好視野、用餐需求、兒童遊樂場所。這裡彷彿是個生態教室、兒童遊樂場、戶外農園等集合體。 台北市士林區梅居休閒農場相關資訊::
Thumbnail
台灣有許多農場都位於山上,農場提供人類休憩、遊樂、用餐需求、親近自然、知識涵養、戶外農園等多重功能。台北人最親近的郊山就是陽明山,這裡也有許多農場。其中這間梅居農場是一個充滿良好視野、用餐需求、兒童遊樂場所。這裡彷彿是個生態教室、兒童遊樂場、戶外農園等集合體。 台北市士林區梅居休閒農場相關資訊::
Thumbnail
第一次走到這個露台,就愛上了這個無敵視野。二O二O年,為了尋找大畫室,第一次走進露台,看到無敵的視野——遠處是狀似元寶的新社,大甲溪從山腳蜿蜒而過,兩山交界緊鄰荒溪的公路上,火柴盒小汽車移動著,啊,那是中橫,層層山巒左右環抱,原生林有二三木屋錯落,一二南洋杉聳立,寬廣的露台右倚五葉松,左臨肖楠。
Thumbnail
第一次走到這個露台,就愛上了這個無敵視野。二O二O年,為了尋找大畫室,第一次走進露台,看到無敵的視野——遠處是狀似元寶的新社,大甲溪從山腳蜿蜒而過,兩山交界緊鄰荒溪的公路上,火柴盒小汽車移動著,啊,那是中橫,層層山巒左右環抱,原生林有二三木屋錯落,一二南洋杉聳立,寬廣的露台右倚五葉松,左臨肖楠。
Thumbnail
橫山大山背豐鄉瀑布上方,有個遺世獨立的小山窩,山邊過去是橫山地區重要的礦場穩豐煤礦,礦場旁的廢棄梯田如今在一對夫妻的進駐整理下,成為一個井然有序四季有果樹、有好茶、有好油的自然生態農場。 一如「悅音阿甲休閒農場」的名子,靈魂人物就是農場主人謝月英與賴振甲兩夫妻,20多年前阿甲哥在竹北中華路從事輪胎服
Thumbnail
橫山大山背豐鄉瀑布上方,有個遺世獨立的小山窩,山邊過去是橫山地區重要的礦場穩豐煤礦,礦場旁的廢棄梯田如今在一對夫妻的進駐整理下,成為一個井然有序四季有果樹、有好茶、有好油的自然生態農場。 一如「悅音阿甲休閒農場」的名子,靈魂人物就是農場主人謝月英與賴振甲兩夫妻,20多年前阿甲哥在竹北中華路從事輪胎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