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七期】河岸老城區的老靈魂──曼谷、東京、台北的市集漫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18/007《前山報》

◎黃飛霖

台灣在這十年來「文創市集」興盛,不同類型的主題豐富了周末的休閒,從中窺見了生活中巷弄職人工藝,參與市集也可能是一趟旅途的捷徑,透過這趟旅途認識各地文化、風俗及巷弄思維;市集也是一個了解這座城市底蘊的平台,在這平台上,盛裝這座城市的傳統與新創文化,新舊融合之間看見過去與現在,具有看透在地時空的場域。
raw-image

本文帶領走訪泰國曼谷河岸市集、日本東京淺草下町七夕祭市集,及台灣台北大稻埕廟前街市集,透過這三個不同緯度且都在城市母河邊的首都老城區市集,一起遇見令人眷戀的文化漫遊時光。這三個「市集」,皆不是在文創園區內或是去在地脈絡下的「市集」樣貌,都是從都市的老城區中,以其歷史及街區文化為背景,且以河岸老城區為脈絡下所產生的市集。

◆浪漫下町:東京淺草下町七夕祭

淺草屬於東京台東區的一個町,從江戶時代開始就是東京最熱鬧的庶民街區,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引發的大火入侵,開始進行現代都市建設,到了二次世界大戰東京大轟炸的殘破,隨著越戰、韓戰帶來的高經濟成長,街區恢復迅速,加以山手線鐵路的發展,和上野組成了東京副都心,濃厚的江戶下町色彩,成了東京最具庶民歷史色彩的地方。

raw-image

承襲了過去下町庶民娛樂中心氛圍,周邊街區仍可見到大正、昭和時代的老劇院、落語、漫才表演場地,小巷內的居酒屋區,是街區的一大特色,也因為鄰近東京母河隅田川,鄰近的築地更是過去四百年來重要的漁貨集散地,周邊美食餐廳、台屋林立,素有東京廚房之名。有人說這個老城區就是新、舊文化的交錯,才讓人感受到繁榮都市景色中,尚能保有面對自身歷史的平衡感。

1960年代後,淺草力求在戰後復甦中站起,以「下町七夕祭實行委員會」為發起組織,串連上野和淺草之間的「合羽橋道具街」商家,舉辦「下町七夕祭」,在這天以「下町文化」為活動主題,全線封街舉辦遊行活動、傳統舞蹈表演、街頭藝人表演、跳蚤市集、職人市集及商家屋台料理,最讓人耳目一新是,旅人可在這天能夠買到在地居民所烹調的「家滋味」。

raw-image

總長超過一公里的街道,串起南、北兩端的上野公園和淺草寺的旅人,街道上布置了色彩繽紛的七夕彩球和竹木藝術裝置,整條街道隨處可見「河童」相鄰,再進一步詢問下才知道,原來「合羽橋」的日文發音近似於河童(かっぱ),於是河童成了合羽橋商店街的吉祥物。在這場活動中不禁讓人想到了「創生」的兩層意義:一,以前有的事,讓它壯大;二,以前沒有的事,讓它產生。

raw-image


raw-image

炎熱的夏日漫步在下町七夕祭裡,會感覺到社區民眾以情款待,腦中彷彿被這樣的七夕浪漫迷失,除了流連於各陣阿波舞表演,對著各手作職人的專注而恍神發呆,腦中突然產生了好像有什麼日常生活用品缺乏,想在道具商店逛一逛,於是不小心買了幾個頗重的湯碗或美麗的小茶壺,因為這場祭典,讓自己與這個老城區產生了互動共鳴,呼吸到了舊東京韻味。

raw-image


◆老碼頭倉庫再生:曼谷河岸市集

raw-image

西元1900年,泰國國王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國王統治時期,亞洲國家紛紛受到歐美個強權的侵略成了殖民地,國王以極大心胸及遠見與歐美列強交好,透過外交關係的建立及推動改革開放政策,積極開始對外貿易,特別是以昭皮耶河沿岸碼頭做輸出。

Asiatique The riverfront河岸市集的形成前身,即是由丹麥人在昭披耶河畔建造港口倉庫,讓東西方貨運都由此運輸,並成立東亞集團經營泰國柚木的出口,透過這個河岸碼頭的相互經貿關係,象徵了泰國主權及獨立。

raw-image

在新的世紀隨著航空業及其他海港貿易的興起,河港碼頭逐漸褪去過往貿易功能,而這個地方具有穿越古、今的地理、歷史意義,善於觀光行銷的泰國政府於10年前大力整建這些河港倉庫群,經過精心設計規劃,這個佔地三萬多坪的河岸碼頭區,變成了泰國的娛樂不夜城,匯聚了1000多間商店、攤車於此,成了曼谷的時尚複合市集。

從昭皮耶河河岸碼頭搭乘免費交通船,河岸沿線看見泰國老城區、皇宮,看見河岸市集意象的摩天輪。來到這裡會有一個很立即的衝擊,那就是像是台灣士林夜市般的物品被放置在動線清楚、環境清潔提升、櫃位有設計的環境,整體販售的是清新氛圍,不一定是會讓人想大買特買的地方,但肯定多少會想嘗試在地口味的芒果糯米冰品、或是購買一個平價仿皮小錢包。

raw-image

河岸市集的規劃所帶來的是一個舒適的城市觀光配置。一位泰國官員在接受採訪時提到為什麼有這樣多人會想要來曼谷觀光,「原因在於泰國的多樣玩法,有海灘、文化遺址、醫療觀光及生態旅遊,只來一次是不夠的,何況價錢非常平實」。最近大台北正在推動河岸碼頭開發,顯然還難以像是泰國規模化,而有向該地致敬的意涵。台北經驗從規模經濟來看,多淪於單一性,缺乏在地文化與國際行銷連結。「以市集之名」拚觀光,曼谷正展現突出的軟實力。

◆無屋頂博物館:台北大稻埕城隍廟前街

raw-image

根據國內外的研究者發現:「當都市觀光化之後,在地居民的存在感就會降低。」當一個都市有歷史特色的老城區越是蓬勃,在地居民移居將更明顯,這是目前台灣一些熱門景點正在面臨的情況,於是在這裡工作的人都不是住在在地,造成了要遇見在地商人很容易,要能遇見在地居民是困難的情況。

「遇見在地居民」顯然是老城區最值得關注與在意的一件事情,他們象徵了這個老城區的文化本質,從信仰習俗、職工文化及族群村落的延續,而傳統產業的延續或是創新成了老城區能否繼續生存的關鍵,若無此概念,可能就像是某些「觀光區」因話題消失而一夕崩盤。

raw-image


耕耘於城隍廟前街的「舒喜巷」團隊,一開始是在士林的老屋策畫展演,以「文創市集」、「藝文展演」與「慢城生活」策展老城區,後來定居於大稻埕,與喜愛走逛巷弄的旅人,分享在地老城、小巷、職人。市集的發生

是為了產生與在地認識的機會,所以舒喜巷策畫市集多會添加「展演」二字,說明是以此舞台,認識在地人、事、物,進而策展訴說在地故事。

raw-image

「大稻埕城隍廟前街」是大稻埕從清朝以來,河岸碼頭興盛時期即開發的巷子,具在地開發史的文化符碼意義。兼容各時代來打拼的各地人,福州人、廈門人、廣東人、台南人、彰化人、新竹人…在此落地生根,也都好幾代了,從他們的身上烙印在大稻埕的印象是文化融合,有合作精神。

「巷弄」成了許多大稻埕老職人安身立命的所在,各地方具有匠人精神的旗袍店、皮雕行、打招牌鐵板店、刀剪行、老福州餐廳傳承了一代又一代,近年來文創工作者、藝術設計師也因為大稻埕巷弄的「隱味」氛氛入駐,向在地居民學習。

2020年是在地信仰神霞海城隍渡海兩百年,是在地很重要的一年,舒喜巷目前正以此主題串連,從在地之「還願文化」及大稻埕在地八將—「鯤溟八將」的文化復興,讓巷弄市集與在地文化並陳,分享在地共伴故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山報
17會員
83內容數
前山報創刊於2015年的秋天,我們聚焦於士林、陽明山前山區域的藝文生態,企求呈現繽紛多采的人間故事。歡迎朋友們來到林語堂故居、大稻埕舒喜巷,一同享受閱讀裡的美好時光。
前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關於臺北城想寫的東西太多了,似是對老情人的絮語,說不完的情話與詩篇,只好透過走訪紀實來完滿。 回到城中,過已一百多天,卻依然每天興致勃勃的觀賞、尋找——那些曾幾何時未曾留意的小事,來不及回望的街口,對照記憶的深度,拼湊出這座城市的影像。城隍廟與詩人周夢蝶,中華商場的起落
Thumbnail
2025/03/07
關於臺北城想寫的東西太多了,似是對老情人的絮語,說不完的情話與詩篇,只好透過走訪紀實來完滿。 回到城中,過已一百多天,卻依然每天興致勃勃的觀賞、尋找——那些曾幾何時未曾留意的小事,來不及回望的街口,對照記憶的深度,拼湊出這座城市的影像。城隍廟與詩人周夢蝶,中華商場的起落
Thumbnail
2024/12/31
本文以臺北城門為主題,追憶作者童年在臺北城生活的點滴,並穿插臺北城歷史、城門變遷、周邊景點(博物館、文化景觀、老店)等資訊,情懷濃厚,兼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Thumbnail
2024/12/31
本文以臺北城門為主題,追憶作者童年在臺北城生活的點滴,並穿插臺北城歷史、城門變遷、周邊景點(博物館、文化景觀、老店)等資訊,情懷濃厚,兼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Thumbnail
2024/12/03
泉源里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社區,曾稱「十八份庄」。隨著年齡老化與人口外移的問題,泉源里透過農村再生計畫,不僅保存了當地文化,發展當地特色,還吸引了年輕人返鄉服務,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社區的定位。
Thumbnail
2024/12/03
泉源里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社區,曾稱「十八份庄」。隨著年齡老化與人口外移的問題,泉源里透過農村再生計畫,不僅保存了當地文化,發展當地特色,還吸引了年輕人返鄉服務,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社區的定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東京附近有個古色古香的景點,名為「小江戶川越」。在電視上及各種旅遊書籍中常會看到這個景點的介紹。喜歡老街風貌的人,一定要把這個點納入行程,我會說,值票回價。一來,它真的不遠,從池袋過去大概半個多鐘頭,而且可以悠閒的逛,體驗一下老街、寺廟、神社等。
Thumbnail
東京附近有個古色古香的景點,名為「小江戶川越」。在電視上及各種旅遊書籍中常會看到這個景點的介紹。喜歡老街風貌的人,一定要把這個點納入行程,我會說,值票回價。一來,它真的不遠,從池袋過去大概半個多鐘頭,而且可以悠閒的逛,體驗一下老街、寺廟、神社等。
Thumbnail
號外!號外!桃園觀光局推動「忠烈祠」與「旅游」之名,恢復桃園「古蹟神社」的面貌,增加桃園區域的藝文景點牽引出實質休閒活動,拉開客家觀光局的宣傳推動。
Thumbnail
號外!號外!桃園觀光局推動「忠烈祠」與「旅游」之名,恢復桃園「古蹟神社」的面貌,增加桃園區域的藝文景點牽引出實質休閒活動,拉開客家觀光局的宣傳推動。
Thumbnail
東京自由行有限時間裡,除了銀座血拚購物、SHIBUYA SKYA夕陽美照、壽司燒肉天婦羅等享用美食,是否考慮日本深度文化體驗呢?來趟小江戶川越之旅吧! 如何搭電車及當地交通規劃? 打卡推薦景點 美食餐廳推薦
Thumbnail
東京自由行有限時間裡,除了銀座血拚購物、SHIBUYA SKYA夕陽美照、壽司燒肉天婦羅等享用美食,是否考慮日本深度文化體驗呢?來趟小江戶川越之旅吧! 如何搭電車及當地交通規劃? 打卡推薦景點 美食餐廳推薦
Thumbnail
「市集」作為認識城市的場域,逛市集不只是休閒的一種方式,藉由地方產業與人文產業呈現,是走入街區生活的一種途徑,從中窺見巷弄職人工藝,體驗在地節氣與節慶的可能。 參與市集也可能是一趟旅途的捷徑,透過這趟旅途認識各地文化、風俗及巷弄思維;市集也是一個了解這座城市底蘊的平台,在這平台上,
Thumbnail
「市集」作為認識城市的場域,逛市集不只是休閒的一種方式,藉由地方產業與人文產業呈現,是走入街區生活的一種途徑,從中窺見巷弄職人工藝,體驗在地節氣與節慶的可能。 參與市集也可能是一趟旅途的捷徑,透過這趟旅途認識各地文化、風俗及巷弄思維;市集也是一個了解這座城市底蘊的平台,在這平台上,
Thumbnail
台灣在這十年來「文創市集」興盛,不同類型的主題豐富了周末的休閒,從中窺見了生活中巷弄職人工藝,參與市集也可能是一趟旅途的捷徑,透過這趟旅途認識各地文化、風俗及巷弄思維;市集也是一個了解這座城市底蘊的平台,在這平台上,盛裝這座城市的傳統與新創文化,新舊融合之間看見過去與現在,具有看透在地時空的場域。
Thumbnail
台灣在這十年來「文創市集」興盛,不同類型的主題豐富了周末的休閒,從中窺見了生活中巷弄職人工藝,參與市集也可能是一趟旅途的捷徑,透過這趟旅途認識各地文化、風俗及巷弄思維;市集也是一個了解這座城市底蘊的平台,在這平台上,盛裝這座城市的傳統與新創文化,新舊融合之間看見過去與現在,具有看透在地時空的場域。
Thumbnail
要認識一個城市,有時除了看老城區、市中心,也不妨看看它的郊區。這種「跳出來看」,往往可以更懂得這個城市。在大正末期、昭和初期逐步開發的荻窪,當時有「西鎌倉,東荻窪」這樣的美稱。在郊外的火車站下車後,往家方向行走的那種情境,太多太多。頗類似松本清張小說中想要窺看捕捉的意象...
Thumbnail
要認識一個城市,有時除了看老城區、市中心,也不妨看看它的郊區。這種「跳出來看」,往往可以更懂得這個城市。在大正末期、昭和初期逐步開發的荻窪,當時有「西鎌倉,東荻窪」這樣的美稱。在郊外的火車站下車後,往家方向行走的那種情境,太多太多。頗類似松本清張小說中想要窺看捕捉的意象...
Thumbnail
食器/廚具控注意🤑大阪燒烤盤、壽喜燒小鍋...淺草道具街什麼都買得到、什麼都不奇怪!(文末有推薦逛的店家)​
Thumbnail
食器/廚具控注意🤑大阪燒烤盤、壽喜燒小鍋...淺草道具街什麼都買得到、什麼都不奇怪!(文末有推薦逛的店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