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八期】自由的塑手──訪蒲添生雕塑紀念館

2022/05/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9/008《前山報》
◎蔡佳芳
當我創作停止時,就是我生命結束的時候。──蒲添生
從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走進林森北路,光影扶疏,喧囂漸遠,側轉入加油站後的靜謐巷弄裡,佇立在街角右側的便是蒲家宅院。蒲添生性格凜然寡言,其居家簡樸毗鄰民宅,安靜的宣示時代篇章。
1912年蒲添生生於嘉義,其父蒲嬰以裱框維生,蒲氏從小便嶄露過人的藝術天分,更在小學時受教於陳澄波。對藝術的熱切喜愛,竟使其1931年﹝20歲﹞從嘉義逃家至基隆,獨自登船到日本學藝。離家遠颺的年輕藝術家落腳東京,考進東京帝國美術學校學習繪畫,卻在雕塑中看到更深的執著,轉而學習雕塑;後不甘於學院的框架,捨棄正統美術教育,投入朝倉私塾,做滿3年的學徒兼雜役,始獲認可,受日本寫實雕塑大師朝倉文夫親自指導。
暑期雕塑講習會
蒲添生亦在日本接觸各種新思潮,除西方美學技法外,也大量閱讀書籍,其中魯迅所著之《阿Q正傳》,最使其動容,他為魯迅心繫民族而棄醫從文的熱情所鼓舞,兩度為其塑像,同時也正視自己對母土的情懷。朝倉文夫將蒲添生視為接班人,有意招其為婿,將事業傳予他,年輕的藝術家卻心繫家鄉,望將一身本領傳授給故里的子弟,乃成為陳澄波的女婿,將餘生奉獻給台灣的雕塑。回臺後長期擔任台灣全省美術展覽會審查委員外,更受省教育廳委託,自1949年起主辦暑期雕塑講習會長達13年,彼時台灣並無任何雕塑學習課程,蒲氏可說是台灣雕塑教育的先驅。
魯迅雕塑局部放大
「雕」與「塑」為不同的創作技法,「雕」將材料削減成作,「塑」則是以土泥推疊而成,蒲氏作品以泥塑為主,雕塑紀念館開放觀眾可觸摸作品,透過作品的肌理辨識創作者的思索停留及飛舞,蒲氏摹寫人物神韻之敏銳,使塑像精準如生,宛如凍結時光的容器,留住片刻而永恆。這樣的創作能量讓委託人絡繹不絕,但藝術家的堅持,卻未能讓生活光鮮平順。
早期許多政界商名流委其製作,卻忽視蒲氏對作品的嚴格要求,延伸出紅包陋習、事後議價、行政程序等,讓過往只須專心創作的蒲添生,面臨時代轉變的無奈。後因生活所迫,必須承攬威權人物之塑像,間接導致藝評對其創作性的質疑,更甚者加諸為政治服務,所以獲得不少特殊眷顧等譏評,對此蒲氏從未多作解釋,只是更專注的持續創作。他所鑄胸像多達200多尊,幾乎完整記錄了台灣的時代名人。晚期在創作人體系列時,也因當時民風保守,被國父紀念館拒展於門外,幸而若干年後時代證明他的遠見,更認同其對人體美的表現形式。
蒲添生雕塑紀念館的館長
蒲添生三子蒲浩志現為蒲添生雕塑紀念館的館長,雖他在父親堅持下,未如大哥蒲浩明走入創作,卻將工程知識運用於修復紀念館,讓宅院得以對外開放參觀。館長堅持不設太多說明,以專人導覽為主,細數父親的生平、堅持與貢獻。1994年蒲添生以八十有餘的高齡接下「林靖娟紀念銅像」的工作,發願為世人呈現大愛精神,卻在創作第3年罹患胃癌,為保持體力完成作品,拒絕所有後續積極治療,作品完成後不久便撒手人寰。蒲添生當年因不願與統治臺灣的日本人締結姻緣,選擇回台效力,卻在時代的轉折下,為了生活必須服膺權力階級的不平等,但他對創作的堅持從未怯步,蒲添生用作品為自己述說了寫實塑像下的自由情懷。
蒲添生雕塑紀念館典藏了二百多件作品,呈現了蒲氏創作的空間及生活樣貌,開放式的展示,也讓紀念館得以結合啟明學校開發藝術教育,像是承接了蒲添生雕塑教育事業,紀念館成為藝術推廣的基地,一點一滴地投入擴散,讓蒲氏的大愛繼續傳遞分享。
蒲添生雕塑紀念館
蒲氏最後一件品《林靖娟老師紀念像》浴火鳳凰,羽化成蝶,令人深深懷念
參觀須知
  • 採預約制免費參觀,5-20人小團體為佳,請於一週前聯絡,導覽解說為2小時
  • Add:臺北市林森北路9巷16號
  • Tel: 02-2321-3539,0936-164-338 蒲浩志館長
  • E-mail:[email protecte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故居
    因樂活的林語堂先生,還有愛做夢的舒喜巷,而有了《前山報》的發行。這份刊物包納了前山、大士林區的在地故事,亦會介紹臺灣地區的其它館所,請您跟著《前山報》的放慢腳步品味生活,聽聞更多的城市故事,體會單純的初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