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八期】滬尾味、老時光──河港山城小過年

2022/05/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9/008《前山報》
◎黃飛霖
「滬尾」是淡水的舊地名,過往有一說是雨下到河口即停之處,這一個說法深深烙印在很多旅人的思路中,然而「滬尾」之名(台語Hōo-bué)應為凱達格蘭語而來,指的是「河口」的意思。

五虎崗護衛淡水 構成河港山城人文生活圈

不見天日的清水街是淡水老城區內重要市集
淡水境內的「五虎崗」沿著淡水河口依序而列,這五條猶如五虎爪的山崙,過往被稱為「五爪脈」,雖然山勢不高,但卻是淡水河口重要的五個制高點,從第一崗至第五崗的順序,「烏啾埔」、「砲台埔」、「崎仔頂」、「大田寮」及「鼻頭崙」。
崎仔頂內的「淡水紅樓」建築剛過雙甲子周年慶
「烏啾埔」即為劉銘傳於1886所建滬尾礮台〈北門鎖鑰〉之區域,建造之因在於1884年於淡水發生之清法戰爭「西仔反」戰役戰勝,清朝政府命令臺灣巡撫劉銘傳加強台海防務所建之防禦工事;「砲台埔」為現在紅毛城、真理大學所在地,清治時代在這座山頭設有許多洋房,被稱為淡水的「洋人區」,也是北台灣與外國人與西洋文化第一接觸的地方,馬偕醫生於此設立滬尾偕醫館恰好在今年成立140年,如同時間膠囊看見北台灣接觸外來文化之歷史。
午後寧靜的重建街階梯是許多旅人最眷戀的路徑
「崎仔頂」被稱為「漢人區」,以制高點「清水祖師廟」及山下媽祖廟「福佑宮」為範圍,臨海碼頭及沿著山徑而立之繁榮市集串起山崙間的繁華小徑;「大田寮」的制高點在淡江大學,民國時代後所列的淡水八景「黌岡遠眺」即是在此位置,瞭望淡水的觀音山與淡水河絕美風景;「鼻頭崙」從聖本篤修道院延伸至鼻頭街、殼牌倉庫和淡水水上機場,1962年落成遷入的聖本篤修道院曾成立育嬰所,收容無家可歸的孩子。

端午夏祭 穿越小巷大拜拜

淡水大拜拜期間宛如小過年,藝閣神童沿路分享福氣
時節步入初夏,滬尾街巷漸漸蔓延了夏季祭典即將到來的氣息。在老台北人的心目中,初夏最盛大「淡水大拜拜」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初六舉辦,與台北傳統日常的美好相逢,即是在淡水清水巖的「清水祖師遶境活動」。
「扮百將」復興傳統,將角發出的餅乾、鹹光餅具有保平安意涵
「淡水大拜拜」於每年端午時節舉行,為期兩天分「暗訪」與「正日」兩日,這一個祭典的形成起源於台灣日本時代,淡水居民自艋舺請來清水祖師神尊以驅逐瘟疫,近百年來的遶境傳承,每年結合當地各大宮廟、獅陣及軒社等陣頭,過往家戶置香案祭拜,已發展出與其他地區不同之特色,是淡水最讓人追憶之風景。
大拜拜慶典氣氛擠滿淡水老街
生於京都、長於京都的已故作家壽岳章子對古都生活無比眷戀,曾說「道路是相逢的場所」,而每年盛夏舉辦的「祇園祭」無不是認識京都傳統日常的一大喜樂相逢。淡水人在端午佳節返鄉參與大拜拜,起因於清法戰爭迎來得勝的清水祖師,以其得道日之名歡慶,猶如小過年般殷勤款待來蒞臨淡水的親朋好友,從祭典文化蔓延的濃濃人情味,我們在時光長路中,在河港山城的小巷裡遇見在地的美好時光。
小路內的金福宮創建於清咸豐六年,亦是淡水大拜拜要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故居
    因樂活的林語堂先生,還有愛做夢的舒喜巷,而有了《前山報》的發行。這份刊物包納了前山、大士林區的在地故事,亦會介紹臺灣地區的其它館所,請您跟著《前山報》的放慢腳步品味生活,聽聞更多的城市故事,體會單純的初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