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令我們受苦的人內心有痛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的父親是個獨生子,在內地農村出生。

上個年代,很多農村的男人都會離鄉別井,到大城市打工。

父親的父親,即我阿爺,便長年在香港打工,每年只回家一次。

所以父親算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

而祖母的愛,是純粹的溺愛。

父親年青時便走入黑道,紋身,做犯法事情。

至於我的母親,她的父親,即我的外公,是上個年代的地主,讀書人,家庭富裕,生了十個小孩。

這與獨生子的父親相反,但結果可能是差不多。

我母親有十個兄弟姊妹,但父母只有一對,應該無法分到太多愛。

母親不斷跟我提這個故事,她的一位弟弟曾經很頑皮,外公把他倒吊在陽台打了一頓後,弟弟便長進起來。

我的父親﹑母親,都是缺愛中成長,或者在錯誤的愛中成長。

父親當了父親後,選擇拋妻棄子。

母親當了母親後,選擇用暴力對待我們。

都是承襲祖父輩留下來的傷痛。

我很幸運,機緣下選擇了讀教育學院,當過老師,很幸運躁鬱症發作時,有足夠理智及財力,看了一年的心理醫生,也幸運接觸到佛教,幸運遇到一個不離不棄的好太太……

太多太多的幸運,讓我有機會處理自己的童年傷口。

讓我有機會,終結祖輩流下來的傷痛。

如今,成了一位好父親。

塞翁失馬。

「那個令我們受苦的人內心有痛苦,他還沒學到處理的方法,因而他持續受苦,並令別人受苦。」

一行禪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時候,快樂是一件簡單的事

長大後,簡單是一件快樂的事」

感謝追蹤~

IG︰mrsimple0427

Facebook︰簡單先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imple mr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simple m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05
當時,大約12﹑13歲。 整個故事,只有一個畫面,但這個畫面,卻纏繞我很多年,不時在腦海浮出。 黃昏,我穿著校服打開家門。 看到一個男人的背影,他坐在沙發上。 男人轉頭望向我,我定眼望著他,下意識想問他是誰。 嘴角剛張開,便又合上了,因為這個男人,是我爸爸,親生爸爸。 與他的回憶,都顯得很珍貴。
Thumbnail
2022/05/05
當時,大約12﹑13歲。 整個故事,只有一個畫面,但這個畫面,卻纏繞我很多年,不時在腦海浮出。 黃昏,我穿著校服打開家門。 看到一個男人的背影,他坐在沙發上。 男人轉頭望向我,我定眼望著他,下意識想問他是誰。 嘴角剛張開,便又合上了,因為這個男人,是我爸爸,親生爸爸。 與他的回憶,都顯得很珍貴。
Thumbnail
2022/05/04
當時,大約5歲。 客廳放了幾個很大的紅白藍袋,我們要搬家。 年紀雖然很小,但我清晰知道發生甚麼事。 爸爸因為賭錢,債主追上門來,還打了姐姐。 媽媽說要立即搬走,我聽到她在房間,對話電話另一頭,時而抱怨,時而哭泣,時而喝嘶力歇。 我站在客廳,呆呆地站在客廳正中央,樣子很迷惘。 我很不安。 感謝追蹤~
Thumbnail
2022/05/04
當時,大約5歲。 客廳放了幾個很大的紅白藍袋,我們要搬家。 年紀雖然很小,但我清晰知道發生甚麼事。 爸爸因為賭錢,債主追上門來,還打了姐姐。 媽媽說要立即搬走,我聽到她在房間,對話電話另一頭,時而抱怨,時而哭泣,時而喝嘶力歇。 我站在客廳,呆呆地站在客廳正中央,樣子很迷惘。 我很不安。 感謝追蹤~
Thumbnail
2022/05/02
當時,我大約12歲。 比我大兩歲的二姐姐剛離家出走。 她打電話給我,叫我幫在家裡她拿一點東西。 我在後樓梯把東西交給二姐姐後,她便轉身離開。 她轉身向下走時,我看到她後褲袋有一把水果刀。 當刻,我知道這把水果刀是她打算自殺用的。 在成長過程中,這個畫面一直纏繞著我。 我站在懸涯邊,幸好沒有跳下去。
Thumbnail
2022/05/02
當時,我大約12歲。 比我大兩歲的二姐姐剛離家出走。 她打電話給我,叫我幫在家裡她拿一點東西。 我在後樓梯把東西交給二姐姐後,她便轉身離開。 她轉身向下走時,我看到她後褲袋有一把水果刀。 當刻,我知道這把水果刀是她打算自殺用的。 在成長過程中,這個畫面一直纏繞著我。 我站在懸涯邊,幸好沒有跳下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有一名男子,生在一個重女輕男的家庭,家族中不缺男丁,就缺女生,百年來,這個家族當中只要有人生女兒,就會收到長輩豐厚的獎勵。這一名男子,在家排行老大,底下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父母特別偏愛妹妹們,對男孩明顯放牛吃草,尤其對這位長子,從來沒有給他好臉色看,討罵挨打都算他一份,好事從來沒他的份。
Thumbnail
有一名男子,生在一個重女輕男的家庭,家族中不缺男丁,就缺女生,百年來,這個家族當中只要有人生女兒,就會收到長輩豐厚的獎勵。這一名男子,在家排行老大,底下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父母特別偏愛妹妹們,對男孩明顯放牛吃草,尤其對這位長子,從來沒有給他好臉色看,討罵挨打都算他一份,好事從來沒他的份。
Thumbnail
一個人的業力不單是個人的業力,更是集體的業力,當這世界只要有一個人的創傷未被解決,這個創傷便會像漣漪般地向外擴散傳遞,波及到自身以外的所有生命,我們會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或者「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只要我們看得到這可恨與可憐,這可恨與可憐就與我們脫不了關係,就也是我們必須清理的業力課題,
Thumbnail
一個人的業力不單是個人的業力,更是集體的業力,當這世界只要有一個人的創傷未被解決,這個創傷便會像漣漪般地向外擴散傳遞,波及到自身以外的所有生命,我們會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或者「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只要我們看得到這可恨與可憐,這可恨與可憐就與我們脫不了關係,就也是我們必須清理的業力課題,
Thumbnail
原生家庭一直是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有的課題,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學會原諒、釋懷,甚至是去愛傷害我的家人。 我的父親,自我有記憶以來 就是個會對我拳打腳踢、情緒失控的人 每次停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打累了。 加上他的言語暴力及極端的控制欲 長期的恐懼及壓力讓我曾在國中時罹患憂鬱症 而這份恐懼延伸到我
Thumbnail
原生家庭一直是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有的課題,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學會原諒、釋懷,甚至是去愛傷害我的家人。 我的父親,自我有記憶以來 就是個會對我拳打腳踢、情緒失控的人 每次停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打累了。 加上他的言語暴力及極端的控制欲 長期的恐懼及壓力讓我曾在國中時罹患憂鬱症 而這份恐懼延伸到我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從小到大聽過也看過不少辛苦又可憐的故事 所以在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自己遇到的問題不是甚麼大問題 我到現在都還不敢肯定會不會那些壓得我快喘不過氣的事其實是自己小題大作了! 比起你說我很可憐,我寧願聽到你稱讚我很堅強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從小到大聽過也看過不少辛苦又可憐的故事 所以在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自己遇到的問題不是甚麼大問題 我到現在都還不敢肯定會不會那些壓得我快喘不過氣的事其實是自己小題大作了! 比起你說我很可憐,我寧願聽到你稱讚我很堅強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接觸的對象,對他們有最深切的改變,在從前的社會-父親是應為家庭工作的人,把所有辛苦的擔子壓在身上,而母親則是為家庭服務的人。父母在家庭中也有着重要的責任,但是有多少的人真的了解他們身上的重擔⋯ 直至成為‘父親’之前,站在那個位置上-你可能也會改變⋯由於你的職責不一樣了⋯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接觸的對象,對他們有最深切的改變,在從前的社會-父親是應為家庭工作的人,把所有辛苦的擔子壓在身上,而母親則是為家庭服務的人。父母在家庭中也有着重要的責任,但是有多少的人真的了解他們身上的重擔⋯ 直至成為‘父親’之前,站在那個位置上-你可能也會改變⋯由於你的職責不一樣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時候長輩曾帶我算過命,說我這輩子是來修情執、過情關的。年輕時,總以為是感情路坎坷、婚姻不順遂,但修行之後才知道,人生中所遇到的情,都是我命定的坎,無論是親情或愛情,只要有情,就有關卡要過。 (分享完畢) 淨空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時候長輩曾帶我算過命,說我這輩子是來修情執、過情關的。年輕時,總以為是感情路坎坷、婚姻不順遂,但修行之後才知道,人生中所遇到的情,都是我命定的坎,無論是親情或愛情,只要有情,就有關卡要過。 (分享完畢) 淨空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我的父親是個獨生子,在內地農村出生。 上個年代,很多農村的男人都會離鄉別井,到大城市打工。 父親的父親,即我阿爺,便長年在香港打工,每年只回家一次。 所以父親算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 而祖母的愛,是純粹的溺愛。 父親年青時便走入黑道,紋身,做犯法事情。 這與獨生子的父親相反,但結果可能是差不多。
Thumbnail
我的父親是個獨生子,在內地農村出生。 上個年代,很多農村的男人都會離鄉別井,到大城市打工。 父親的父親,即我阿爺,便長年在香港打工,每年只回家一次。 所以父親算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 而祖母的愛,是純粹的溺愛。 父親年青時便走入黑道,紋身,做犯法事情。 這與獨生子的父親相反,但結果可能是差不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